李世民虎牢關大戰驗證的詭異道理,戰場上大多數人與戰鬥無關

冷兵器戰爭時代有一種令人費解的現象,在以人力為主要決勝條件的古代戰爭中,卻經常發生違背常理的以少勝多的戰爭。

諸如鉅鹿之戰、楚漢彭城之戰、官渡之戰、淝水之戰,以及唐朝虎牢關之戰。

這些戰爭的雙方兵力比大多在1:10以上,比例非常懸殊。

我們先不說其中的原因。對比一下熱兵器時代的戰爭,我們便能看出其中的詭異。

李世民虎牢關大戰驗證的詭異道理,戰場上大多數人與戰鬥無關

一、冷兵器時代出現以少勝多場面的原因分析

熱兵器戰爭基本上不會發生太過詭異的以少勝多之戰。即便以我們熟悉的紅軍四次反圍剿戰爭為例,紅軍大量運用機動作戰,雖然在總體兵力上居於劣勢,但總能在局部戰鬥中積累絕對優勢,造成擊破一點、潰其全局的效果。

熱兵器時代的所有同代際軍隊的作戰,都是純粹靠力量取勝,這種力量,指的是通過作戰人員操控武器所發揮出來的作戰打擊力量熱兵器時代武器殺傷效果令人的因素大大下降,,因而兵員數量已經不佔主要因素。即使在以陸軍、輕步兵為主的時代,也是看人裝結合效果,而非單純看戰兵數量。

即便是這樣,如果人員數量過少,也會導致武器使用效果不充分,招致戰鬥的失敗。所以從基本規律來看,熱兵器時代很少會發生以少勝多之戰。

那麼冷兵器作戰,為什麼會頻頻出現以少勝多呢?我們結合幾個具體戰例作一分析。

1915年,英國工程師蘭徹斯特提出了著名的“蘭徹斯特方程”,這組方程在合理簡化戰場條件的情況下,對兵力與戰鬥結果的關係進行了計算,後來人根據該方程引申出所謂的“蘭徹斯特線性率”。根據這個理論,兵力、單位戰鬥毀傷率和時間都成為左右戰鬥勝負的條件。

在極限條件下,如果人少一方,單位時間內殺傷量是人多一方的5倍,那麼理論上1萬人可以打敗5-10萬人。

冷兵器時代戰鬥決勝的因素還有許多方面,諸如指揮通信,軍隊陣形,組織順暢程度,雙方地利的優劣,使用的戰術,後勤補給情況,以及雙方將士的心理狀態、士氣等等。所以,我們深入地看許多以少勝多的戰爭,勝利一方即使人力不佔優勢,在其他方面肯定是大大佔據上風,這才能彌補人數不足的。

二、彭城之戰1:18戰果的奧秘

比如說楚漢彭城之戰,項羽從山東戰場奔襲彭城,以三萬人破諸侯聯軍五十六萬。

項羽就是在其他方面佔據了絕對優勢。

首先是部隊的組織狀態上,楚軍從正在進攻齊國田氏的主力中抽調中三萬精兵,項羽親自統率,可以說其指揮號令程度是空前高效的。反觀漢與五諸侯聯軍,其組織指揮形態類似於戰國時合縱攻秦,各家諸侯擁有獨立的指揮權,劉邦並不能有效的地統一指揮。儘管聯軍數字極其誇張,但龐大兵員數字和糟糕的指揮體制結合起來,戰鬥力不會線性疊加,反而會因內耗而打折。猝然發生遭遇戰,鬆散的聯盟軍隊必然敵不過指揮統一的精兵。

李世民虎牢關大戰驗證的詭異道理,戰場上大多數人與戰鬥無關

其次是雙方的心理狀態上。漢與諸侯聯軍攻破了楚國的首都彭城,表面上的巨大勝利使得劉邦等統帥們陷入狂歡狀態不能自拔,“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史記·項羽本紀》)實際上已喪失了應急反應能力。

楚軍是有備而來,雖然人數少,但聚集力量發起突然襲擊,漢與諸侯聯軍自然反應不過來。

第三是戰術代差形成的比較優勢。楚軍從山東遠程奔襲到彭城,雖然沒有明文部隊是騎兵奔襲還是步行。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楚軍返回蕭縣後立即投入戰鬥,晨起至日中便從蕭縣殺到彭城。兩地路程五十餘華里,若以步兵奔襲,至少需要四個半小時,而且到達目的地後無疑會喪失衝鋒作戰能力。所以綜合來看,楚軍似乎運用了騎兵奔襲戰術,使得士兵能夠保持充足的體能。

二、沙苑之戰:兵種代差造成的大勝

南北朝時代,以具裝甲騎為主要代表的重裝騎兵,更體現了兵種戰力差距對勝負的影響。

比如在沙苑之戰,西魏宇文泰以一萬兵力大破東魏高歡二十餘萬人。而西魏獲勝的關鍵就在於重甲騎兵的神級運用。東魏主帥高歡也是極善用兵之人,他在戰前已經預判到西魏軍的埋伏位置,於是兩軍交戰其實就是正面對剛。

雙方剛一接觸,西魏軍人數不足的劣勢立即體現出來,本應擔負保衛左軍主將職責的禁軍將領王勵短時間內便遭到敵軍圍攻,最後傷重而死。主帥宇文泰的護衛將軍也都陷入死戰。危急時刻,右軍主將李弼——西魏八大柱國之一, 挺身而出,與其弟李標率六十騎具裝騎兵猛衝東魏軍大陣。

這個集團衝鋒由於防禦力和速度都非常高,故而威力極強,迅速將敵方大陣貫穿並切割開。由於人數實在太多,大陣鋪的非常散,東魏軍主帥高歡無法行使有效的指揮控制,遭到敵軍衝鋒切割後大陣陷入混亂,整個戰場便不可逆轉地走向崩潰。宇文泰因此得以扭轉形勢,以微弱的兵力將對方擊潰。最後,多達七萬餘東魏士兵向僅有一萬人的西魏軍投降。

另外,此戰地形不利也是造成東魏失敗的一個原因,《北齊書》稱“沙苑之役,神武以地厄少卻,軍為西師所乘,遂亂。”

三、虎牢關之戰印證的一個原理

至於,硬碰硬以少勝多的戰例中,李世民擒竇建德的虎牢關之戰無疑是成色最高的。而這個戰例,令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話:戰場上雙方軍隊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和觀眾沒什麼區別。

當時,唐軍一邊圍王世充於洛陽,一邊要應付竇建德的凌厲攻勢,陷入兩面開戰。李世民以令人吃驚的膽氣,只率精銳步騎三千五百人迎擊竇建德軍於虎牢關(唐軍之前已經在虎牢關佈置有兵力,但數量不詳),而竇建德的軍隊多達十萬,雙方比例應該在一比十到一比三十。

李世民虎牢關大戰驗證的詭異道理,戰場上大多數人與戰鬥無關

不過,唐軍的優勢在於,第一地形佔優,唐軍扼守虎牢關天險,而竇軍長途進軍後,迫於天險無法繼續前進。

第二戰鬥力佔優,唐軍大多數是隋朝原來的成建制府兵,部隊訓練、組織、保障體系都非常成熟,故而整體戰鬥力較強,李世民的玄甲軍是隋末唐初一等一的王牌部隊,而且在河東、關中屢經戰陣,不論奔襲還是攻堅,都具備極強作戰能力;反觀竇軍,部隊多是農民,人員雖多卻訓練不精,倉促數年之間拉起來的部隊,與唐軍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所以竇軍前鋒剛剛被唐軍擊敗,引發局部的崩潰,軍陣中其餘沒有什麼經驗的士兵,便都以觀眾的視角爆發恐慌與逃竄。

第三是決策的正確性,李世民看透王世充和竇建德處強中乾的本質,大膽採取兩面作戰的戰略,出乎兩家意料,併成功利用虎牢關割裂王、竇二部的戰役關聯,形成各個擊破的戰略。

但這種戰略其實是相當具有風險性的,它建立在對手的無謀基礎上,某種程度是一種賭博。比如竇軍內部已有智士看出唐軍的弱點。但竇建德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舍虎牢而出滏口,襲唐國關中老巢,導致重兵久駐于堅城之下,白白喪失大好機會。

總之,以少勝多是沒辦法的玩浪,一不小心就玩脫了。畢竟人數優勢這個因素,相比指揮通信、後勤保障、陣形等因素來說是最容易獲得的,對戰爭勝負的決定性也最大。老話說“兵貴精不貴多”,但不到萬不得已,相信沒有哪個統帥不想讓自己軍隊人數多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