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睡著白居易

他生在鄭州,死於洛陽,葬在於洛陽。“記得歸詩章,花多屬洛陽” 是他對洛陽牡丹的肯定與與讚許;“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是他對唐玄宗和楊貴妃悽美愛情的讚頌;“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是他對勞動人民辛苦繁忙的寫實與同情。

他就是文名婦孺皆知,文集流傳天下的“詩魔”白居易,他的詩歌能力已經出神入化,老到80歲老奶奶,小到3歲小娃娃,上到朝野廟堂大臣皇帝,下到江湖市場貧民百姓,都能看得懂他的詩歌。陽春白雪,通俗易懂,雅俗共賞,這是他詩詞最大的特點。

這裡睡著白居易


白居易從58歲開始,定居洛陽。先後擔任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職。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他在洛陽過著飲酒、彈琴、賦詩、遊山玩水和“棲心釋氏”的生活。時常與名詩人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他在舒適的晚年仍然時常想到人民。73歲時,還出資募人鑿開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行船。兩年後病終。葬於龍門香山琵琶峰。詩人李商隱為撰墓誌。

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詩作。他把詩歌比作果樹,提出了“根情、苗言、花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著名論點。白居易生前,曾對自己的詩文進行過幾次編集,初名《白氏長慶集》,後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詩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寫5部。唐末動亂,抄本散亂,又經輾轉刻寫,已非原貌。現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刻本,僅71卷,收詩文3600多篇。 白居易的墓園就坐落在我們洛陽龍門石窟景區東山琵琶峰上。白園依山而建,秀麗古雅,園內主要小景點有聽伊亭、樂天堂、詩廊、墓體區、日本書法廊、道詩書屋等10餘處。當你進入白園大門後,拾級而上,來到山腰處的“聽伊”亭,這裡是白居易晚年與其好友元稹、劉禹錫等下棋、喝酒、論詩的地方。

之後就是“樂天堂”,白居易的塑像就在堂內。站在堂前,可以深切回味詩人的原作“門前常流水,牆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縈迴百餘步”的內涵。瞻仰大詩人的塑像後,沿著右邊的石級可以到達琵琶峰頂,峰頂上就是白居易的墓地。

這裡睡著白居易


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塊,其中1塊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個字。墓地周圍翠柏環抱,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園區內的詩廊,立有石碑38塊,由中外名家書寫,行、草、篆、隸等字體齊全,既可以欣賞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領略書法藝術之美。日本書法廊是為中日書法交流而建,大多是當代日本書法名家的作品。

白園就在洛陽龍門石窟景區內,是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人文自然勝景。園內的青谷區是有紀念白居易的雕塑,自然景觀很美。墓體區還有白居易的墓。詩廊區則收藏展出了與白居易所做詩文有關的當代書法、畫家作品。可以與龍門石窟一併參觀。白園是一處非常幽靜的地方,山清水秀,無怪乎白公如此鍾愛隱居在這個地方。白公的墓很簡單,但是身後海內外宗親和文化交流的紀念碑,足以說明世人對他的景仰。

這裡睡著白居易

這裡是千年帝都,牡丹洛陽,這裡是白居易睡著了的地方,這裡也是生我養我的故鄉。來了,就是洛陽人。歡迎大家來洛陽旅遊,來白園同白居易一同漫步!促膝長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