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老照片:原配為他獨守空房41年,病逝後16位大佬為他擡棺


【年少時的魯迅】魯迅,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名字。人們對魯迅有著很高的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壯年時的魯迅】魯迅先生說過,“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象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光,不必等候火炬。”魯迅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日本留學期間他選擇了棄醫從文。

【魯迅原配朱安】在魯迅生平中,原配朱安屢屢被提起。1906年在父母的一手包辦下,魯迅和朱安結婚了。可魯迅對朱安很冷淡,他後來對母親說:“不是什麼不好,而是和她談不來。和她談話無趣,無味,不如不談。”朱安獨守空房41年,無性無愛,她於1947年6月29日去世。


【魯迅和妻子許廣平、兒子周海嬰】許廣平年幼時就與眾不同,無論是幼時的拒絕裹腳、爭取到與兄弟們一起進私塾唸書的機會,還是強烈要求解除婚約,衝破包辦婚姻的牢籠,都讓她與魯迅有了結合的可能。1923年秋天,魯迅應好友許壽裳之邀,來到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講課,在這裡他和許廣平結識。

【魯迅與蕭伯納、蔡元培合影】如果大家對魯迅生平有所瞭解,就知道他性格特立獨行。這樣的性格使得他不易與人相處,因此他的真心朋友並不多。在魯迅一生的朋友當中,許壽裳算是一個知己。魯迅稱許壽裳是35年的摯友,許壽裳稱魯迅為平生的諍友,兩人是“求之古人,亦不多遇”。

【中年時的魯迅】在許廣平心目中,魯迅有著獨特的魅力,“魯迅是一個平凡的人,如果走到大街上,絕不會引起一個人的注意。但是,如果是在講臺上,在群眾中,在青年們的眼裡所照出來的真相卻不一樣。他那灰暗的面孔這時從深色的罩上面紗的一層灰暗放出夜光杯一樣的異彩。”


【53歲生日時的魯迅】1936年年初魯迅病重,摯友許壽裳專程去上海探望他。許壽裳在當天日記中寫道:“神色極憊,不願動彈,兩脛瘦得像敗落的絲瓜。”也許自感時日不多,魯迅賦詩一首送給好友,題為《亥年殘秋偶作》:“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塵海蒼茫濃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髮寒。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魯迅遺容】1936年10月19日早晨6時,魯迅在上海寓所去世,享年55歲。按照之前的計劃,這天魯迅和好友內山完造有約,可身體已經不允許他再起床了。凌晨時分,在許廣平的攙扶下,魯迅在日記本上寫了一段話,“出乎意料之外,從半夜起,哮喘又發作起來了。因此,已不能踐十點鐘的約,很對不起。”這成為魯迅的絕筆。

【魯迅遺容】噩耗傳來後,內山完造第一個趕到。在內山完造到的時候,魯迅額頭還溫暖,手也還溫暖,但呼吸已經完全停止了。很快,魯迅的好友都陸續來到寓所,治喪委員會也隨即成立,一場盛大葬禮即將舉行。魯迅葬禮在上海萬國殯儀館舉行,出殯當天數十萬人送行。16位大佬為他抬棺扶靈,他們分別是:蕭軍,黎烈文,吳朗西,周文,靳以,姚克,黃源,張天翼,胡風,曹白,巴金,鹿地亙,孟十還,陳白塵,蕭乾,聶紺弩和歐陽山。


【魯迅墓地】魯迅最初下葬於上海市虹橋路的萬國公墓,1956年遷葬到虹口區虹口公園的西北角。魯迅下葬當天,他的棺材上覆蓋“民族魂”旗幟。葉聖陶參加了魯迅葬禮,他寫道:“一個個自動組合的隊伍,擎起寫著標語的旗子或者橫幅,唱著當時流行的抗敵歌曲或者臨時急就的歌曲,從上海的四面八方彙集到墓地,大家動手鏟土,把蓋上‘民族魂’的旗的魯迅先生的棺材埋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