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制力差,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相比智商,自制力更是一個人在學業工作、婚姻家庭以及人際交往中取得成功的關鍵。而自制力的培養應該從幼兒時期做起,因為童年時形成的自制力對其一生都有影響。孩子為什麼自制力差?

溺愛型的家庭最容易出現孩子自制力不足的問題,他們無條件滿足孩子任何的要求,讓孩子為所欲為。在孩子的眼裡,一切都是"想要即可的",這樣的孩子就會表現出攻擊性強,耐受性差。

孩子自制力差,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做過一項實驗:讓四歲的孩子單獨呆在小房間裡,發一顆糖果,告訴孩子可以馬上吃掉,如果等研究人員回來再吃可以獎勵另一顆糖果。有些孩子立即吃掉糖果,有些孩子則能忍住衝動,堅持到研究人員回來才吃。14年後的追蹤研究發現,立即吃糖果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顯得缺乏自信、與同伴相處不好;而等到最後才吃糖果的孩子則有主見、學業出眾、人際關係佳。這項實驗說明,能夠延遲滿足、有高自制力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能經得起眼前的誘惑,能堅持耐心等待,這些正是高自制力的具體表現。

孩子自制力差,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相反,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有研究證實他們長大後堅持學習的動力相對不足,較容易出現行為偏差問題,比如網絡成癮、中途輟學等等。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家長們如果想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以身作則,做高自制力示範

您要求孩子每天不能長時間看電視時,是否自己一直坐在電視機前?您要求孩子不亂髮脾氣時,是否自己也老愛發火?如果家長們希望孩子有自制力,請反思自己一舉一動是否做到好的示範。

孩子自制力差,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2.用合理清晰的規則引導孩子

家長有必要制定規則讓孩子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所制定的規則一要合理可行,以孩子目前的能力可以做到。二要處罰明確,讓孩子瞭解違反規則將承擔什麼後果,例如"如果在超市裡哭鬧,爸爸將立刻帶你離開超市"。

接納孩子情緒,但拒絕其不合理要求

孩子提出要求,如果要求不合理或不必要被立即滿足,家長應該明確、堅定地對孩子說"不"。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哭鬧撒嬌,就舉手投降。當然,此之前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