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和武松发配的沧州和孟州不在边境而在内地,为何?水浒写错了吗?

于无声处34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当年就是苦海沿边。

上古时期,沧州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秦朝时属巨鹿郡和洛北郡,汉代属冀州和幽州。

环渤海地区核心城市——沧州市

三国属魏国,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三郡。隋初废浮阳郡,后分属河间郡、渤海郡和平原郡;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沧州置景城郡,治清池县(今河北沧州市东南)。辖境相当天津市海河以南,静海县和河北省青县、泊头市以东,东光县及山东省宁津、乐陵、无棣等市县以北地区。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沧州。

北宋又改为景城郡,后废。宋代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元代属中书省河间路,明代属北直隶省河间府,清代属直隶省河间府,部分县属天津府。

中华民国初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府制,改属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属中共晋察冀边区冀中、津南行署和山东渤海区行署辖。[6]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设沧县专区,专署驻沧县镇,辖11个县。

1958年6月,天津市归属河北省后,沧县专区与天津专区合并,称天津专区,专署驻天津市,同年9月,沧县镇改设沧州市(县级),随后撤消并入沧县。

1959年初,撤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

1961年6月1日,恢复沧州专区,并恢复沧州市(县级),专署驻沧州市。

1967年12月,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

1983年12月,沧州市改为河北省辖市,行署和市政府同驻沧州市。

1993年7月,地、市合并为沧州市,市政府驻运河区。

沧州地跨北纬37°29′至38°57′,东经115°42′至117°50′,处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东,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区,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221公里。[8]

地形地貌

沧州地处冀中平原东部,地势低平,起伏不大,海波最高17米,最低2米。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其西部是太行山山前冲积扇缘的一部分,中部是由黄河、漳河、滹沱河、唐河等河流冲积形成的广阔平原,东部为渤海潮汐堆积形成的滨海海积湖积平原。[8]

水文

沧州地处海河流域,境内河流众多,素有“九河下稍”之称。上游有三大水系汇入沧州,贯穿东南西北,交叉纵横。有20多条河流汇聚9处入海,多处湿地及硕大的苇海,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200多种候鸟的迁徙停留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的白洋淀,下游出口在沧州所辖的任丘市,淀水经大清河直通天津,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北方水乡旅游休闲胜地。[9]

共4张

沧州

气候

沧州受纬度和地形影响,表现为明显的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概况是: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春旱、夏涝、秋爽、冬干。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581毫米。年积温4785℃,无霜期181天。降水、气温的季节分布及气温的昼夜差别较为明显。[8]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沧州市地处九河下梢,濒临渤海,海岸线长度95.3公里,境内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据调查,沧州市现有湿地面积23.2万公顷,其中:沿海滩涂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面积8.57万公顷;洼淀、沼泽、苇塘湿地3.94万公顷;盐田及鱼虾养殖水面面积4.08万公顷;人工水库0.22万公顷;河流以及滞洪、泻洪区面积6.39万公顷。较大面积的湿地有: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兴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黄骅市管养场湿地和滕南大洼湿地、任丘市白洋淀湿地和南皮县大浪淀湿地等。[9]

植物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沧州境内野生植物37科,137种,主要是木贼科、大麻科、百合科、蓼科、藜科、马齿苋科、蔷薇科、豆科等。沧州有耕地1064.8万亩,草地60万亩,是河北省主要的粮、棉、果品和水产品的主产区,京津无公害蔬菜主要供应基地和中国北方知名的优质牧草基地、畜牧生产基地。沧州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棉花、花生等。湿地内有湿地野生植物共计150余种,分别隶属于47科113属。林木资源有33科,51属,72种。

沧州有以农作物和林果为主的植物资源470种,是著名的“鸭梨之乡”和“金丝小枣”之乡。[9]

动物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沧州境内野生动物有12纲73科,主要是哺乳纲、鸟纲、昆虫纲、鱼纲等。境内有以家畜、家禽为主的动物资源480多种,骡、马、牛、驴、猪、羊、鸡、兔等饲养普遍。沧县的“渤海驴”是国家推广的优良品种。沧县、青县先后被国家列为山羊板皮生产基地。

沧州市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哺乳类动物有狐狸、黄鼬、草兔等;爬行类动物有蜥蜴、蛇等;两栖类动物有金线蛙、中华大蟾蜍、黑斑蛙等10余种。野生鸟类多达270余种,隶属于16个目50多个科,其中有27种鸟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卷),如黄嘴白鹭、东方白鹳、丹顶鹤、震旦鸦雀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鹳、黑鹳、金雕、白肩雕、丹顶鹤、白头鹤、大鸨、中华秋沙鸭、胡兀鹫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斑嘴鹈鹕、白枕鹤、游隼、雕鸮、灰鹤、白尾鹞等40种;河北省重点保护的鸟类有大白鹭、白鹭、中白鹭、黑嘴鸥、白头鹎、黑翅长脚鹬、黑枕黄鹂、北椋鸟等17种。[9]

海洋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沧州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储量282亿立方米,开发潜力非常可观沧州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盐田面积达45万亩,年产量达200万吨,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沧州海岸线漫长,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已具规模,海洋生物1000余种,盛产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


作家崔喜军


我是沧州的,就说说林冲发配的沧州吧。

水浒中,不仅林冲发配到沧州,朱仝的发配地也是沧州,小旋风柴进的庄园也在沧州。水浒的时代背景是宋徽宗朝代。那时,为沧州府。当时,宋辽连年征战,沧州境内的任丘就在宋辽的边界线上,杨六郎曾长期驻守于此。所以,林冲发配的沧州当时就是边境。施耐庵先生没有写错。

发配是隋朝以后封建朝代的刑罚之一。一般是复合刑,就是杖责+刺字+流放,而且,发配多是到戍边军队服杂役,所以,发配又叫刺配,犯人又叫配军。根据犯人犯罪情形,决定流放地的距离,罪越重越远。发配也不都是边远贫寒之地。比如,宋江发配的江州就是个鱼米之乡。


傅世伟


前言:

宋朝的“牢城营”,就算不在边境,附近也有驻军,犯人去便是充军的。

关于孟州为何成为发配地,本兔没找到太详尽的资料,但极可能是因为孟州位于河南西北,属于北宋汴京重要门户,因此有驻军,也便有了牢城营,成了发配地。


对于河北沧州,却是真的位于北宋与辽国的边境。而让其作为牢城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01 宋辽边境多战事,沧州充军需求量大

沧州位于宋辽边境是其能作为发配地最直接的原因。北宋与辽国之间多有战事,所以需要大量的人来充实边防部队,而犯罪之人,则成为战事一触即发时充当炮灰的最佳人选。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发配孟州的武松要好过发配沧州的林冲。

02 沧州位于渤海荒滩,人烟稀少

作为发配之地,如果过于繁华对于犯人们根本起不到惩治作用。

比如北宋初年,发配犯人的地点多是岭南,但到了宋朝中后期,南方发展的空前繁荣,再把犯人发配到这边简直就是让来享受的,于是北宋朝廷便将很多牢城营搬到了北方。


总结:

发配犯人不一定非要去边境,只要有驻军,就可以设立牢城营作为犯人的发配地,这也是孟州有牢城营的原因。而真正边境上的牢城营,例如沧州,环境恶劣程度要比境内的大的多,也是将重刑犯亦或是得罪权贵的犯人发配到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判死刑,但基本上也是九死一生了。


莱茨兔


北宋时期的沧州和孟州不是内地,当时都是接近辽国的边境地区。朝庭为了给前方储备军用物资及补充军事人员,在那里建立军事物资储备站,兼


带管理犯人,也叫牢城营。

北宋朝庭为了充分利用犯人这块廉价资源,不会把他们关进监狱吃白饭养着,而是把他们押送到地广人稀的劳城营去管理,也叫发配。这种作法一是便于管理,二可做苦力或补充前线军队。

《水浒传》中的林冲与武松等人都是这种情况。所以並没写错。



用户李森


《水浒传》并没有写错,且看我分析。

沧州在河北省北部,孟州在河南省西北部,这两个地方当时都设有牢城。

牢城这个词汇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资料中,大约是在唐朝末年。这个时候的牢城,意思并不是城市里的牢房,而是巩固城市防御的意思,所谓牢城营实际就是负责防御守城任务的军队。

由于这种牢城营主要出现在地方城市的防御战中,因此在唐朝灭亡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割据的藩镇大量沿用了牢城营的设置,牢城营在这个时期,仍旧是专职负责城池防御的军队,而且这类军队往往是临时抽调组建的。

到了北宋时期,牢城营不仅继续沿用,而且具有了新的功能,这就是吸收罪犯,特别是被充军发配的罪犯。因此牢城营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成了类似于劳改营一类的机构。

与此同时,牢城营的功能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北宋之前的牢城营,主要任务就是守卫城池,但是到了北宋之后,牢城营被归入厢军序列,承担了大量作战之外的任务,比如各种杂活,包括屯田种地、修筑城防、仓库守卫等等。

宋代按照犯人罪行的严重程度,分别有多种流放方式,流放地主要是各州府驻军建立的牢城。 如果犯罪比较轻,即直接归入当地州府劳役。流放的距离最远的是三千里,最近的是五百里。

林冲和武松犯的罪刑比轻重,所以要发配到外地。但当时也是为了节省押送经费,没有必要把林冲和武松发配到遥远的边疆地区,发配到沧州、孟州就可以了,同样可以起到惩罚罪犯的效果。至于到了牢城营之后怎么发展,那就另当别论了。


博超讲堂


题主以为配军都要发配到边境吗?

你也不想想,两个解差押送一个人犯,千里迢迢的去边境,沿途吃喝拉撒的费用不小,步行走短则十天半月,长则半年六个月,甚至一年都走不到,是不是押送成本太高了?

朝庭也不笨,不会把囚犯都发配去边境,而是选择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的州府设立牢城营,来集中收容各地的流放犯人,犯人在牢城营里做苦役,苦役期满再编入军队,补充入边境部队或进入禁军。

所以流放犯人又被叫做“配军”。

林冲发配的沧州和武松发配的孟州就是两个牢城营,沧州不但有牢城营,而且还有大军草料场。

由此可可见,每个牢城营不但是军队补充兵的训练场,而且还是军队的粮草基地。


jianchi


宋朝版图小最多350万平方公里随便发配一下就到边境了。而宋江因为家里有矿平时各级官员都孝敬的非常好,关健时刻又打通公检法说是发配实际和调离工作一样分配到大城市江州(九江)。[晕][惊呆][鼾睡][钱][吃瓜群众][呆无辜][再见]


西瓜痞遇西瓜皮就怂


那时就算边地了,在宋朝时北方是游牧民族活动区域,长城以北是蒙族,东北是金国。



maidi8341


在当时沧洲可能是一片盐碱风砂,海风瑟瑟,人烟稀少之地吧,大军草料场的好地方。


过今天准明天


沧州是个边境地区,渤海湾对面是韩国、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