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远去的老家

在山东老家,每逢过年,到了除夕下午,当一切收拾妥当,各家的爷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去上坟祭祖。按父亲的话说,这是老辈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

在我印象里,这也是过年时最富仪式感的活动。

一来,一年到头之际,亲临祖坟前祭奠一下故去的亲人,传达我们的思念。二来通过上辈讲解,加深了解家族的亲情结构,以便下一代在此寻到自己的根。

每逢那种情形,冬天田地里便一下子热闹起来。各家各户,三五成群,相约来到各家坟前,点着纸钱,燃起鞭炮。随后还要站成一排,长辈在前,小辈靠后,毕恭毕敬地磕上几个响头。

每到这个时候,父亲都会为我们讲解上一番。哪个坟头,里边埋着太爷太奶,哪个又是老爷老奶的,谁和谁又是兄弟,在这条线上又分了几支等等。

他每次讲,都如数家珍,我们都认真地听,生怕会遗漏。在他的讲解里,才懂得什么叫一脉相传,什么又叫做世代传承。

渐渐远去的老家

渐渐远去的老家

说起我的老家,位于鲁西南一隅,是一座颇有文化气息和历史渊源的小城。相传在古时候,李白、杜甫、高适、陶沔都曾造访于此,一起在半月台饮酒作诗,不醉不归,因此留下“四君子”的佳话,并广为流传到至今。

家乡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并遵从礼教,打小时起就留有很深的印象。按我爷爷的说法,单县是孔圣人曾到过的地方,所以不管家里贫富,都要知书达理,尊老扶幼,重视传统。的确,这一点对我影响很大。

今年,如同往常。除夕午饭结束后,父亲便开始张罗着上坟的事。我从他的言语间,能明显感受到他的期待和焦虑。

祖母过世多年之后,祖父于三年前又离开了我们,我想他的期待和焦虑里,有着一个儿子对父母亲的想念和缅怀。

他问我们,买了纸钱没有,有没有带上鞭炮。侄子和儿子因为年岁尚小,对此还没有多少概念,所以只顾着玩手机。他不厌其烦地招呼了几次,生怕给落下。

渐渐远去的老家

渐渐远去的老家

到了祖坟,一切顺利,照例点着纸钱,燃起鞭炮后,父亲便示意我们排好,磕头行礼。他关节炎,有一双老病腿,平时走路也有些费劲。我说,腿脚不便就改鞠躬吧。谁知他冷冷地说了一句,这哪行,便一头磕下去……

礼毕时,看到他难以起身的情形,我不禁热泪盈眶。

他对我说,村里明年可能要搬迁,爷爷奶奶的坟也可能会迁走,他心里不愿让老人离开这块土地,因为这是根,但却也没有什么办法,他多声叹息。

这些年,因为外出求学和工作,我回老家很少,一年也就两三次。再到后来,祖父母相继过世,父母也搬到城里。俗话说,父母在哪,家就在哪,所以老家也就回的更少。然而老家始终是心头的一个烙印,每次念起,那么亲切,也会让人疼痛。

这些年,城镇化步伐很快,城市扩容逐步吞噬着乡村,自然我的老家也不能幸免于难。再后来,老家旁边的田地也陆续被征了去,规划成了县里的化工园区,因为污染问题,不久的将来,老家也要整体搬迁。

渐渐远去的老家

渐渐远去的老家

因为传言搬迁,两年前,很多人家都盖满了房子,到处是新碛的水泥墙,那些儿时的老屋也被包围遮挡的严严实实,很难再看到它们的全貌。

想到此,突然有种情绪如潮水般地涌上来。

曾经的老家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至爱的亲人已经远在天堂,我少了回家的机会。如今再也寻不到老家儿时的模样,心里多了几分陌生。

回程途中,心情有些沉重。再次和父亲聊起了老家的一些事,问及拆迁的消息。我说:生活了多少辈人的老家,这一迁,老家就彻底消失了,以后就没了老家。

父亲苦笑着摇摇头,也表示无奈,我清楚,在他心里更留恋老家,因为祖父母的坟还在老家。有朝一日,村里搬迁,老坟也会迁到它处,那意味着他将真正失去了老家,一个让他土生土长,有所爱护有所温暖的地方,守了一辈子的地方。

渐渐远去的老家

渐渐远去的老家

如今想一想,人生无非一度春风。春风吹起时,杨柳依依,如今老家村口的老柳树依然每年发着芽,周边还不时从土里长出小苗,年长日久,就会长成小柳树。

想一想家里的一辈辈人不正也如此?一代代繁衍生息,终究离不开老家这棵老根,它给于你营养,给于你生存的力量和勇气。有一天,你枝干丰茂,会移栽它处,但却会成为生命里永远的守望。每年春风四起,枝条飞舞,是它在默默等待你的归期。

有人说,人的一生,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

过年回家,看望一下年近百岁却依然健在的老人,回到亲人坟头添就几把新土,到破旧老屋里寻迹童年的回忆……这是人生最好的富养。

渐渐远去的老家,会成为回忆,回忆里的温度却永不会降温。所以,要回老家去,只有那样,漂泊的路从此不再漫长,因为回到老家,灵魂会再一次得以安放。

渐渐远去的老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