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90後”女性在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新華網蘭州3月9日電(記者 張文靜)從2月19日抵達湖北省武漢市至今,甘肅省定西市第二人民醫院內三科護士劉曉麗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18病區工作了近20天。這些天來,她像貼身管家一樣,全方位地照顧著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25歲的劉曉麗是甘肅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在支援湖北之前,她一直堅守在當地醫院的發熱門診。看著全國各地醫護人員奔赴湖北,她心急如焚,寫下“請戰書”。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90後”女性在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2月16日,她接到通知,被抽調赴一線支援。“緊張、興奮,恨不得早點上‘戰場’。國家有難,我受過專業訓練,護理技能和防護知識相對豐富,有信心完成任務。”劉曉麗說。

2月17日,帶上同事們幫她收拾好的行李,安慰好家人後,劉曉麗踏上抗“疫”之路。

到了湖北,進入醫院,“戰鬥”開始。劉曉麗和隊員們居住的酒店距離醫院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但他們堅持每天提前兩個小時到達醫院,早做準備。

劉曉麗告訴記者,僅穿戴防護用品這一項就需要半個小時。每一個醫護人員必須嚴格規範執行10多個穿戴流程。“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患者。”

進入病房,考驗來臨。劉曉麗和另外一名同事負責照顧9名平均年齡在80歲左右的患者。從專業治療到飲食起居和心理疏導,她們貼身服務。

在她看來,照顧上了年齡的患者,更需要耐心和付出。“他們聽力不好,我們說話聲音要大一點才行;上洗手間,我們攙扶;心情煩躁,我們主動聊天安慰。”

穿上白大褂,劉曉麗就變成了“女漢子”,不再是平日的文靜姑娘。

在病房工作時,她滴水不能進,甚至從前一天晚上8時開始禁食,為的就是不影響次日正常接班。這些天來,她常常10個小時不吃不喝,體重掉了5公斤。

劉曉麗說:“不累是假話。護目鏡和口罩壓得鼻樑生疼。穿著防護服,裡面就像蒸鍋一樣熱,有時水滴從臉上流到嘴角,不敢動,生怕流到嘴裡。”

量體溫、測血壓、抽血、輸液、打水、分發餐食、聊天安慰……一天又一天的病房相見,使劉曉麗和患者成了最親密的家人。

劉曉麗說:“一句謝謝頂千言萬語。我知道我的工作有意義。”

甘肅省定西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介紹,截至目前,當地共有37名醫護人員和疾控人員投身湖北疫情防控救治一線,其中不乏“90後”女性護理人員。

該部門相關負責人認為,“90後”女性在這場戰“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生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風貌和責任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醫護人員、防疫人員、交通警察到基層幹部和社會志願者,大批“90後”女性成了最美的“逆行者”,主動走向抗擊疫情的前線。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90後”女性在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秦許鄉白家灣村23歲的女大學生白軍霞就是其中一位。疫情發生伊始,她第一時間向村黨支部申請,要和村幹部一起戰“疫”。

白軍霞在學習了消毒知識後,整裝上陣,在村裡開展消殺工作,降低了病毒的傳播風險。她還化身防疫宣傳員,為群眾詳細講解防控知識,時刻提醒他們注意防護事項。

白家灣村村支書申明巧表示,“90後”年齡雖小,但責任意識強,敢於衝鋒在前,是抗擊疫情的“急先鋒”。

有專家認為,在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90後”女性憑藉“女性特質”的獨特優勢,在工作崗位和家庭層面等方面,為遏制疫情蔓延做出了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