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AI的威胁:未来它终究会对我们产生威胁?

当下的生活中,我们不得不说,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据统计,中国有近8亿网民,有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网络零售市场,连续六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40%,智能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也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机遇。

对于人工智能是否模仿人脑工作原理,如果我们没有搞清楚人脑是怎么工作的,又何谈用机器来模仿人脑的工作原理。所以人工智能不是模仿人脑的工作原理,而是要用机器的方式实现人脑能够实现的价值或者作用,真实因为人工智能能够实现的诸多价值,李开复曾经说过,人工智能不仅是一次技术层面的革命,未来必将与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教育变革、思想变革、文化变革等同步”。

来自AI的威胁:未来它终究会对我们产生威胁?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发展起来的对立面就是,我们会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恐慌。事实上,我们为何会产生恐慌,其实是来自于对人工智能的不了解,如果我们能认识到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工具,就能能为人们树立一种正确的态度,将有助于驱散心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恐惧。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都属于弱人工智能范畴,专注于且只能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人工智能,比如AlphaGo。所以,我们更愿意将弱人工智能看成是人类的工具,而不是将它视为威胁。

关于人工智能的威胁,大多数人认为是存在于它取代人类工作,然而被取代的工作仅仅是通过重复性的练习就能习得的工作技能,这是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和这种重复性锻炼得到的技能不同,那些所特有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是无法被取代的。此外,因为人与机器产生了新的协作方式,还会出现新的工作类型。

从人工智能威胁的另一面来看,人工智能可以承担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比如普及外语翻译这项语音识别技术,可以把人说的话实时转写成文字,准确高达98%。所以,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人工智能是可以显著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原来依靠人工去识别、审核图片和视频,工作量很大、速度很慢,现在则完全可以交给机器,它能快速过滤掉大部分无用信息,节省人力和时间。

来自AI的威胁:未来它终究会对我们产生威胁?

人工智能可以拓展人类的感知。“人的感官只有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人工智能可以拓展、延长人类的感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宋继强说,“少数人天生就有听觉障碍、视觉障碍等,人工智能可以弥补这些缺陷。”

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人类探索新的未知领域。人脑是如何持续学习、积累知识,人是如何产生情绪和意识,这些目前都还不知道。有了先进的算法之后,结合数据做快速分析和跨领域综合比较,有望探索人类认知和心灵层面的东西。

所以,从长远看,这种工作转变绝不是一种以大规模失业为标志的灾难性事件,而是人类社会结构、经济秩序的重新调整,在调整基础上,人类工作会大量转变为新的工作类型,从而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人类生活的进一步提升,打下更好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