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增加的體測為何物?球迷和球員為何反映截然不同

北京時間3月7日,中國足協向各俱樂部下發的春季大練兵通知,足協這個春季大練兵通知是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在2月27日下發的“關於強化體能惡補短板”通知的衍生產品。

為什麼今年總局會下發這個通知,在我看來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是由於疫情影響,各項賽事都受到推遲甚至是取消的影響,那麼漫長的假期中部分運動員由於自律性較差,無法歸隊進行集中訓練導致競技水平下降等問題的一個解決辦法。

足協增加的體測為何物?球迷和球員為何反映截然不同

體育總局發文


而足協也根據總局的要求對春季練兵進行更為具體的要求,相關基礎測評指標參考:

一.YOYO間歇耐力水平2測試:17級3(57組2280米);

二.12分鐘跑測試:3200米;

三.5ⅹ25米測試:33秒(3組/間歇2分鐘);

四.深蹲:相對力量1.5;

五.臥推:相對力量1.2;

六.原地擺臂縱跳:50cm;

七.體脂率:≦ 11%

這個通知一經發出,頓時在足球圈激起了千層浪,退役及現役球員,各級別教練,球迷或者運動專家紛紛站出來表達對這個通知的看法,看法簡單分就是兩大類,一種拍手叫好,認為白斬雞國足確實需要硬性指標來約束,技術不高先從體能上補回來;第二種則大力反對,拿一些在YOYO跑上受傷的例子反正這些體測內容是過時,甚至是倒退二十年了,是中國足球界可悲的事情,甚至還有說這是行政干預。

小編大致總結了下,現役球員反對聲音最大,球迷支持力度最大,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反差呢,小編是這麼認為的:

球迷之所以支持呢道理很簡單,現在的國足要技術沒技術,要戰術沒戰術,其實也沒基本功,一個停球停到五米以外的事情時常發生,最基本的體能也是很欠缺的,奧運賽和東亞賽上基本上國足隊員20分鐘就是氣喘吁吁了;前不久國足還被冠以“白斬雞”的稱號,就是典型的拿著高興放縱自己,根本不自律。所以既然我們的國足隊員已經是戰力極地了,那麼還不如腳踏實地的從基本功開始練習。

足協增加的體測為何物?球迷和球員為何反映截然不同

同樣都是球員不同的表現


而且已知的數據顯示,中國男女三大球類,堅持體測的只有中國女排,而事實證明只有中國女排依然擁有世界頂尖的競爭力,2003年男足取消體測,男足從亞洲一流逐漸淪為亞洲三流球隊;中國男排體測內容降級,現在也基本消失在世界舞臺;男籃95年開始執行體測,05年取消,2011年中國男籃來到最黑暗的時刻,然後重啟體測,為了照顧籃協的顏面變成沒隊抽查兩人,就這還每年都有在體測檢查中受傷,不禁要問連體測內容都堅持不了,憑什麼去更高的競技舞臺獲得更高的榮譽。

足協增加的體測為何物?球迷和球員為何反映截然不同

女子三大球收入低但是訓練強於男子三大球


球迷們都知道至今還活躍在歐洲足壇的頂尖球迷C羅,今年已經35歲,極強的自律人生讓他保持5%的體脂率,他的身體猶如20歲一樣年輕,正是他這自律的生活讓他在天賦不足梅西的情況依然能和梅西並稱為這個時代難得傳奇球星。我們也不奢望中國的球星都像C羅一樣自律,但是至少有個檢測標準可以約束各位中超“球星”,拿著高薪還請擁有匹配的能力,不要總是被各種豪車豪宅、刺眼的紋身、炫目的金鍊子和場外花邊新聞佔據頭條!

至於現役球員和退球員反對體測,其實也很好理解,他們認為這是20年前的落後理念,這種形式上的體測根本無法提高中國足球的實力,畢竟中超球隊都是花了巨資聘請了外國優秀教練和團隊,為什麼不能直接跳過落後的模式直接採用更先進的;還有更多的現役球員反對的理由更奇葩的害怕體測中受傷影響自己出場最終影響球隊戰績。

足協增加的體測為何物?球迷和球員為何反映截然不同

體測後這些選手大概會被淘汰吧


對於這些反對的聲音,小編認為,說的也算合理,但是,會議一下國足在堅持體測的年代,球員技戰術不行,但是基本功紮實,可以和日韓叫板,踢泰國、越南、菲律賓毫無懸念,可不像現在踢誰我們球迷都要提心吊膽。

俗話說空中樓閣建不成,同樣對於中國的男子足球來說,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拿什麼來說技戰術,沒有充沛的體能拿什麼來上演逆轉和絕殺,沒有過硬的本領憑什麼享受高薪和球迷對你們的愛戴!

足協增加的體測為何物?球迷和球員為何反映截然不同

20年前男足有體測我們是亞洲一流


綜合而言,小編認為體測是必不可少,而且必須制定良好的監督機制,當然也不一定非要用20年前的固定模式,我們可以借鑑國內先進的體測內容,對於不合格的球員一定要動真格的,要讓球員真的擁有對得起自己身價的實力,這才是中國足球現在可以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