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闲诗社
首先,我的观点是:古体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不会消亡。
你这里说的是古代诗歌,还是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唐以前的诗,往往都称为古体诗,唐以后称近体诗;古体诗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古代诗歌还是古体诗,它们都不会消亡。因为:
1.古代诗歌、古体诗是世界文学宝库里不可多得的经典,其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代代相传,人们耳熟能详,在时间长河里,它们一直熠熠闪光,不会褪色;
2.古代诗歌或古体诗,其蕴含的思想厚度和高度、情感的力量、智慧的思考,其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精神,是后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源,也是后人诗歌创作的范本,永不过时;
3.古代诗歌或古体诗,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段,被后人不断地学习、吸纳和运用,也一直被后人继承和借鉴;
4. 古代诗歌或古体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将会被不断的被传承、弘扬,会永载文学史册。
其次,以古代诗歌或古体诗的体式创作,有所式微,但是不消亡
因为古代诗歌或古体诗已经达到了诗歌创作的高度和境界,后人以这种方式创作的作品无法超越,难以企及,所以,此类作品不多,不像现代诗这样,不受格律、韵律平仄关系、字数等等的限制,表达比较自由,因而其作品数量远远超过古代诗歌体式的作品。
最后,以古代诗歌或古体诗的体式创作的作品,在当下也有精品
喜欢以古代诗歌或古体诗的体式创作的人们,也写作了许多精品,这也是对古代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进一步推动古代诗歌的传播并发扬光大。
谢谢,一己之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教。
音准不准的作家刘剑锋
唐朝之前的诗称为古体诗(?),大唐盛世,诗词振兴,为了规范成统,即在自由体式的古体诗基础上,创立了格律诗标准,也称近体诗。的确是一种传承之进步,也诞生了一批如李白之辈的大诗人,才有《唐诗三百首》千古流传,中华文化之精粹。
纵观网上众多发表的五言七言诗,称得上格律诗的很少,大多都是不讲究平仄规范的作品,难道不是属于古体诗类型?何提"古体诗为何消亡?"之问!复古方兴未艾,比比皆是,所谓“古韵新妍竞芳菲"之雅趣风行!
倒是唐诗韵律少人问津!
陆游子
一
首先纠正一个观点,古体诗并未消亡,而是走向衰落了。
如今的古体诗像是博物馆的文物,即使有人仿照古代的作品进行创作,仍是失去了活力,且数量很少。
二
诗歌本身的作用是表达感情,“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诗言志,歌咏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心中郁积的感情通过诗歌这种独特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古代文人的一贯做法。就像我们现在心情澎湃就想发个朋友圈一样,古人发朋友圈的方式就是作诗。
但是,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想要表达感情,还会首先想到通过古体诗这种独特的形式吗?恐怕在斟酌字句、辨别平仄、组织对偶句的时候,感情就被古诗的格律消磨殆尽了。
三
原因何在?
这首先是因为我们的语言相比于古代发生了较大变化。
我们不能熟练运用的文言文,在汉唐时几乎是他们平常运用的语言,因而能信手拈来,将之付诸于律诗。
而且,文言文有个特点,即单独一个字所能容纳的含义比白话文更丰富,这种语言特别更适合律诗的创作。
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到明清时期书面语与口头语已呈现出分离的趋势,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嘴上说一套(更通俗),纸上写另一套(更文雅)。就像我们看到的《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已经在用白话文进行创作,这样的变化在诗歌领域也发生着。
四
清末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率先表达了不愿被文言和格律束缚的想法。这个观点影响了后来的白话文运动,胡适等人大力提倡运用白话进行文学创作,因而也就有了现代的白话诗。
这种变化其实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我们能用平常的话表达感情了,总体上是一种进步。
五
当然,包括古诗和律诗在内的古代诗歌也是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因此现在仍有爱好者进行创作。
只要能表达感情,任何诗歌形式都是可取的。
小侠记
律诗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个字,七律共五十六个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古人从一开始上学就学《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所以古代读书人都是精通声律的。
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寒韵。香菱正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时候,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明古律诗用韵的严格。
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可现代人有多少人能分的清平仄韵?有的人连"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都不知道。
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样苦吟现代人又有几人能做到?
所以古体诗被现代大多数人抛弃,能做古诗的人是很少了。
闲情偶记生活点滴
中国自古是诗的大国。现在凡是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没有不读骆宾王的“鹅鹅鹅”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的。人们开口谈诗,就是唐诗、宋词。但少有提及现代诗的。仿佛北岛、顾城离我们比李白、杜甫还要远。在大学校园里,我也发现学写现代诗的甚至少于古典诗。学生们时常会问,为什么现代诗比古诗还要难懂,难以掌握?无可置疑的是,新诗百年的里程与古诗千年的历史相比,太短,还不成熟。新诗人中还没有出现像李白、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也没有写出像苏轼、辛弃疾那样的经典诗作。古典诗歌的积累太深,影响太大,是新诗诗人所无法企及的。另外,古典诗歌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至唐及宋,形成了固定的、便于记诵的成熟的艺术形式。这也是现代诗无可比拟的。过去一个中国人,有名有字。有的还有号。这些名号各自含有不同的情感色彩,适用范围也不一样。比如大家熟知的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丘是大名,也叫学名或官名,即上学或在外做事时用。仲尼,是根据学名的意思另取的别名,一般在家里或私下场合用。前者比较正式、严肃,后者较为亲昵、随意。孔子还有一个诨名——孔老二。多含不敬的意思在里边。搞清了人物名号及其含义,说话或写文章就方便,少出差错。
萤火喵z
你好,我来回答!
古诗确实是和你所说的,确实开始没落,原因很简单,时代不一样了。
举个例子:以前两个男人同时看上一个女孩,一个高富帅,一个会写诗的矮穷矬、文化人,这个女孩一定会选择会作诗的,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大家对文化,对未来的追求,那是孜孜不倦的,如果说这个人是个诗人,在那个年代,身份是很的荣耀。
在80年代的时候,懵懂诗出现的时候,诗歌在中华大地上,可以说是一纸风行,舒婷,北岛顾江,江河,顾工,杨炼等,写了大量的感悟生活,追求个性解放、叛逆的这样的诗歌!
可是随着时代的进展,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之后,商品经济对人性有很大的推动,同时也有很大意义上的腐蚀。
现在是经历盛行,组织生活当道的时代,文化人在这个社会的地位渐渐退出神坛。
也是诗词渐渐消亡的主要原因!
菜瓜文学
古体诗消亡了吗?
看了题主的描述我释然了。因为描述表明,题主离传统诗词的认知还有点远。远了,自然难免看不清。
描述中所说的律诗,习惯上称为近体诗或格律诗,而非题目所说的古体诗。再说律诗兴于唐朝,而唐始建于公元618年,至今满打满算也只有1402年,又何来数千年的熠熠生辉?
无可否认的是,自清末起,传统诗词的创作质量一直在下滑,这主要和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有关。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将中华民族的百年积弱归究于传统文化,出现了诸如废旧诗、兴新诗,甚至废除汉字的主张,至使传统诗词的创作出现了断层。
但是,在当下,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进展,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在不断增强,人们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诗词,自然也大受欢迎,君不见《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率位居综艺节目前列。
如果觉得,《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我给你一个截图,这是我在这里做的一篇答文:《怎样记住格律诗的格律表?》,阅读量是43万。而《全唐诗》收录的作者也不过二千五百余人。
民族的复兴,必然呼唤民族文化的复兴。如果你真的是一个诗词爱好者,理应知道在头条,有多少和传统诗词相关的专栏(频道),包括文化、古诗、国学、诗歌、古风等等。在这些专栏中,活跃着一大批诗词原创作者,我也经常能读到觉得眼前一亮的诗作,即使在诗歌频道中,出现的原创诗词也远比新诗的数量多,更不用说不太喜欢在自媒体平台发布作品的专业作者了。
只要汉字不消亡,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会消亡,传统诗词就不会消亡。尽管复兴之路还长,但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诗词书院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物,随着每个时代的变更,文学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顺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比如先秦时代的诗经,两汉的楚辞汉赋,大唐的诗,大宋的词,元代的曲,明清的文学小说,近代的散文诗歌都是应时代的变迁应运而生。
但这并不代表古体诗就会消亡。只是说退主居次,依然会有人去研究,去学和喜爱。
在古代,无论你是科举求仕,还是像唐代一样隐居求荐,都需要你有很高的才华。比如李白,王维,李贺,甚至唐以前晋朝的竹林七贤,汉代的司马相如,无不是人间才杰。
要想做官,求得富贵,就必须要会作诗。所以古人从小就受诗歌和四书五经的熏陶,要求他们必须会写诗填词。所以唐代的诗歌,先秦的诗经,上至达官贵族,王侯将相,中至文人雅士,江湖豪杰,下及农民妇女皆可作诗。
这和我们今天高考是一样的。我们当下盛行的诗歌散文和白话文,因为这样的形式,既能帮助我们快速的完成工作中的需求,也能让写作爱好者,描写事物抒发情感,思考人生。
正是因为近代文化运动的改变,导致近代人对古代文学,或者说古体诗没有了必然的要求,所以古体诗和古代文学才会退主居次。留给了一些爱好古代文学,诗词歌赋的人去喜爱和研究。
加上古体诗严谨的格律和句式,在现代的生活中并不实用,也很少有人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除非特别喜欢,或者是大学是选择了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古体诗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精炼的文学句式,产生了一种现代文学无法达到的意向和意境。导致它经典绵长,回味无穷,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似曾相识的感觉,令后人喜之不厌,流芳千古。
或许在古代,古体诗是当时学子求官走仕必备的一门功课。但现在却是后人洗涤心灵,提高自我修养和境界的一种方式。
所以,古体诗不会消亡,哪怕再过千万年之后,依然会有人喜欢它,只要人类不放弃追求心灵的真善美和灵魂的洒脱,它便永存世间。
闲花
问题:古体诗为何消亡?
前言
题主说的古体诗应该是指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有别于“现代诗“。如果说几近消亡,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不过也有几分道理。
毕竟,喜欢写旧体诗词的人,似乎没有写其他文体的人多。
旧体诗词没有了以前的光芒,我觉得就这样几个原因。
一、人才选拔时被淘汰
简单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朝廷利用旧体诗选拔人才,但是今天已经不考了。
好比今天高考、国考要考英语,但是很多人一辈子也就在前说个baibai而已。
为什么那么多人一定要去学英语呢?不要说什么掌握知识技能、扩展视野这些原因,只不过不学英语就上不了高中,读不了大学。
所以,当旧体诗失去了人才选拔的功效以后,就被功利的读书人渐渐地抛弃了。
实际工作中,因为评职称、涨工资、评先进也都不考旧体诗了,所以当然就被打入了冷宫。
二、教育的断代
在晚清结束后不久的民国时期,还有很多古韵遗风存在于知识分子的血液里。比如王国维、闻一多、朱自清、鲁迅、胡适、主席、等等晚清至民国、新中国的文人,很多人都收到过旧式教育的熏陶。对于旧体诗词,个个都能信手拈来。
叶嘉莹教授回忆她在辅仁大学读书时,念念不忘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师生两代都是优秀的诗人。很可惜,这种传承在今天不多了,像叶嘉莹这种即是优秀诗人、又是优秀讲诗人的老师越来越少。
如今的学校里,很多教语文甚至讲诗词的老师教授,都不善于写旧体诗了。
老师不明白, 学校里也不教,于是课本中就只剩下诗词赏析,学生们自然也不懂得诗词创作了。
三、实用性降低
诗赋进入科举的时候,有一个主要的功效就是区分考生的能力。
科举之所以选择诗赋,因为原来的背诵经书并不能考察出考生的创作力,因此加了诗赋这两个内容。
除此以外,从先秦时,孔子就说过:不读诗无以言。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
那个时代,诗经几乎是各国政要相互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
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戌之聘也。褚师段逆之以受享,赋《常棣》之七章以卒。宋人重贿之。归,覆命,公享之。赋《鱼丽》之卒章。公赋《南山有台》。武子去所,曰:「臣不堪也。」《左传·襄公·襄公二十年》季武子去到宋国时,褚师段迎接他并让他接受的享礼,季武子赋诗经中的《常棣》 。回国复命时,鲁襄公招待他,他又赋了《鱼丽》这首诗 。鲁襄公又赋了《南山有台》这首诗。季武子离开坐席,说到:“下臣不敢当。”
刘邦有吟大风歌的故事,汉武帝有与群臣柏梁台赋诗的故事,到了唐朝,很多皇帝喜欢作诗论诗,连科举考试都加入了格律诗的项目。即是在满清时,科举还是用唐朝规则考律诗。
当科举取消以后,白话文又代替了文言文,以文言文为基础的旧体诗也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渐行渐远了。
现代人写议论文、写剧本、写小说、写文案,写报告、写总结、写ppt........这些都是工作中生活中实用的文体。
实用性的降低,使得旧体诗结束了它的时代。
四、理解的隔阂
语言,很重要的一点是沟通方便。
我说英语,您说日语,互相听不懂无法沟通。我说生活用语,您说文言文,我也听不懂,即是您把文言文写下来,我也未必能看懂。
理解的困难,也是旧体诗让位与现代诗的原因。
诗,最早是唱的歌词,文人加工以后变得深奥难解。于是出现了歌唱的唐宋词,词经过文人的加工后,又编成了老百姓听不懂文体,于是又出现了元曲。
今天我们听昆曲、京剧都挺费解,不仅是唱腔音调听不懂,其遣词造句我们也未必能听懂。
王国维论词的时候,还用过”隔与不隔“的说法。有人做词,老妪能解,有人作词,老学究都要查书才知道用的什么典故。
一种文体,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脱离太远,就会渐渐式微。为什么小苹果这样的个脍炙人口呢?因为接地气,因为一听就懂过耳不忘。
结束语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旧体诗在今天遇到了几个问题:
不考了,不教了,不实用了,不太容易搞懂了。
但是旧体诗不会消亡, 有那么多的历史文献随时可以查阅学习,有那么多的优秀作品还存在于课本中。所以永远会有人喜欢学习创作旧体诗。
旧体诗人在读书人的比例中,可能是历史上最低的,但是从绝对数量来说,应该是历史上最多的。毕竟我们有14亿人口,而且这14亿人基本消灭了文盲,几乎个个都是读书人。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消亡了吗?只是写古体诗的无高人,沒出现震聋发聩的作品而已。唐诗宋词,从阅读角度讲,依然有人爱不释手,怎么是消亡了呢?什么是消亡?提这种问题的人,去查下汉语消亡一词是什么意思。比如西夏文字,现在已经无人认识,这从阅读角度讲,也不过是字意的消亡,而我们决不能说西夏文字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