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人物記|“來自招聯的3000元低息借款解救了2月沒收入的我”

一場疫情,幾乎打亂了所有人對2020的計劃。有人無奈在家,等待工作與生活的重啟,也有人選擇衝上一線,在抗疫崗位上盡一點力。

自招聯微光計劃啟動以來,我們很榮幸能聽到,在一群可愛的人逆行的路上,招聯發出的微光,給了他們些許溫暖。

【微光人物記】系列的第1期,一起去聽聽這些逆行者與招聯的故事。


海南日報記者蔡全,3年招聯用戶

大年三十、家人團聚,年夜飯桌上的蔡全卻突然收到了一通電話。“是領導打來的,讓我趕緊準備回到崗位上。”疫情這個不速之客,開始向湖北之外的人們張開獠牙。

這是他記者生涯迎來的第6個春節,也註定是最特別的一個:從大年初一開始,蔡全每天8點出門,到抗疫一線的醫院採訪,一待就是一整天。“經常凌晨才回到酒店,寫稿到兩三點。”

微光人物記|“來自招聯的3000元低息借款解救了2月沒收入的我”

疫情的突發,讓許多記者只能簡陋上陣

身為職業記者,習慣了風裡來雨裡去,這種高強度並沒有壓垮他,反倒是收入上的困局,給了他一記重拳。

因為疫情原因,銀行系統的停滯,也影響了他所在的報業集團。這兩年小孩的出生,讓這個家多了不少開支。如今工資、年終獎延後發放,他一時不知從哪裡填補這個窟窿。

微光人物記|“來自招聯的3000元低息借款解救了2月沒收入的我”

蔡先生報業集團辦公處

無奈之下,他撥通了招聯的客服電話,得知抗疫一線的人員可以商量延期。在提交了自己的資料後,蔡全最終等來了讓他鬆一口氣的延期成功短信。

“用了招聯三四年了,當初真的沒有選錯你們。”


黃石建築工人餘家輝,2年招聯用戶

2月8日,元宵佳節,本該也是個團圓的傳統日子,家在湖北黃石的餘先生,卻選擇了在這一天向武漢逆行。平時安裝水電的他,此番跟著工地上的其他工友,一起前去幫忙建設雷神山醫院。

微光人物記|“來自招聯的3000元低息借款解救了2月沒收入的我”

“這次看到很多人捐助,我們這種普通家庭的,也沒什麼錢。聽說那兒缺工人,出力我們倒是幫得上。”

八天的工期很快過去,餘家輝也平安回到了黃石,開始了他的等待期:等著14天的隔離解除,也等著工地開工,“如果再這樣歇下去,我們這些沒啥存款的小家庭,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微光人物記|“來自招聯的3000元低息借款解救了2月沒收入的我”

在這場對國家的考驗裡,“基建狂魔”的光鮮背後,不過都是這樣的普通百姓在硬扛

2月20日這一天,餘先生的銀行卡收到了兩筆入賬信息,一筆來自支援建設的補貼,另一筆則是招聯金融的3000元低息借款。在此之前,他通過招聯金融公眾號,得知了正在進行的致敬堅守崗位平凡人的減息關愛行動。

“還好有你們平臺願意理解和幫助我們,生活才沒有那麼難。”

武漢網約車司機李良,4年招聯用戶

1月26日,疫情發酵後的第四天,本已經回到老丈人家過年的李先生,連夜開車600多公里,從湖南的小村鎮,回到了疫情的風眼口:武漢。

從那至今的40天,他在一個叫郭家村的地方參加志願工作。“最開始交通停運,我們就用微信群溝通,接送一些醫護人員上下班;後來這個問題被解決了,我才回到了村裡巡邏,幫著街坊送點生活用品。

微光人物記|“來自招聯的3000元低息借款解救了2月沒收入的我”

在這群可愛的人支援下,這座慢慢好轉的城市,也在以溫暖反哺,當地政府貼心地為他們解決了吃住的問題。

儘管如此,這些天裡,李先生仍然沒少為生活發愁。他的妻子是武漢一傢俬人企業的文員,受到疫情的影響停薪留崗,加上他沒有單子接,家裡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收入。

微光人物記|“來自招聯的3000元低息借款解救了2月沒收入的我”

過年前置辦年貨的開銷、花在車上的費用、小孩的學費、家裡的生活開支、早已把他不多的積蓄蠶食一空。如今眼看著還款期一天天臨近,李先生只好選擇向招聯求助。

“很感激招聯這一次為我們特殊延期,但說句實在話,日子還要苦一段時間,希望你們能繼續幫助我們。”

寫在最後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了一個人、一個家庭身上,也許就是喘不過氣的那座山。

在這場無人能躲的戰疫裡,我們有多少次為這些感人的瞬間落淚,就有多少次為他們背後的難處而動容。

為了用微金融的力量,給前行者的生活亮起一束光,招聯啟動了微光計劃。首期上線的微光行動,為500萬復工大軍提供百億額度,助力他們跨過疫情這道坎。

微光人物記|“來自招聯的3000元低息借款解救了2月沒收入的我”

“我們也知道力量微弱,但有一分熱,便發一束光,添一點暖。也希望你們能用這點微光,去照亮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