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走親戚要帶作業?如果貼春聯能讓孩子持續學習,你來試試麼

寒假,是孩子休整提升的時刻,也是彎道超車的契機。所以,不少孩子都被家長安排了滿滿當當的假期計劃。明天就是除夕了,該不該讓孩子徹底休息一下呢?

其實,知識學習知識孩子學習能力提升的一種途徑,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培養孩子學習力的機會,特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

明天就是年三十兒了,家裡的春聯、福字都要開始貼起來了。家裡有小朋友的,往往都會加入進來。

記得女兒小學前,有次貼福字時,她突然說:“媽媽,你的福字貼反了。”本來想告訴她我知識庫中“福”到的意思,後來看了她手指的地方,是企業的LOGO,卻是是反了。這意味著,這個“福”應該是正著貼的。後來,我們就福字怎麼貼做了深入研究,進而打開了對民俗、傳統文化的探索之路。

那一次的偶然經歷,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孩子除了知識的積累,還有獲得了多種學習能力的提升。

僅僅是“福字、春聯到底怎麼貼”這件小事,都蘊含著不少練習的機會。

怎麼貼背後的秘密

孩子就像個移動的十萬個為什麼,總會在我們習以為常的事上,給出一個讓我們為難的問題。這不,貼對子時,孩子們就開始發力了:

一、問題一:這兩句話怎麼讀?——關於上下聯區分

春聯講究對仗和平仄,對於學識尚淺的孩子,該如何告訴他們怎麼區分上下聯呢?

其實,細想起來,平仄和對仗在古詩中都有,平仄的區別看拼音的四聲基本都能搞定,上下聯就很像古詩的上下句,背過一些古詩的孩子,都會有點語感。

在高效學習法中,有一種遷移學習法,指用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情感和態度等對新學習知識進行影響,很適合這類問題。

【講解思路】春聯和古詩一樣,有先後順序,先讀的是上聯,後讀的是下聯。上下聯區分看最後一個字,拼音三聲、四聲的是上聯,一聲二聲的是下聯。

把孩子熟悉的內容和新知識結合起來,就是遷移。美國心理學家比格把學習遷移當作是人生的基石。他認為,學生學習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在學習中遷移的數量和程度。如果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無助於在以後生活中更有效地應付各種情況,那麼這種學習就是在浪費他們的寶貴時間。

春節走親戚要帶作業?如果貼春聯能讓孩子持續學習,你來試試麼

二、問題二:上下聯到底貼哪邊?——關於貼的規則

上聯到底貼在門左邊還是門右邊,是大家經常糾結和混亂的地方。

  • 右邊派:春聯是老祖宗的習俗,要遵照古時候閱讀習慣。
  • 左邊派:橫批從左往右,春聯也要從左往右。

其實,春聯過去確實是右上聯,左下聯的,就和古時候的書是一樣的。

只是,有一點“右邊派”沒有注意——當時的橫批也是從右往左寫的,這意味著上下聯的左右順序,是依據橫批的閱讀順序的。

現在春聯為了適應現代人從左往右的閱讀習慣,已經悄無聲息的把橫批改為了從左往右,這時候上下聯就也得跟著適應調整了。

這個問題,背後隱含著批判性思維的學習能力,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有思考的吸收,才能更好的把知識轉換為自身的能力。

【講解思路】

春節走親戚要帶作業?如果貼春聯能讓孩子持續學習,你來試試麼

三、問題三:『福』都倒著貼麼?

我們都知道 代表福到了,但其實,並不是說有的福都要倒著貼。怎麼區分?

功能為『進』的,正著貼,寓意請福進門,比如家門,院門

寓意為『出』的,倒著貼,代表福都被倒出來,比如櫃子,水缸,穀倉等等。

【知識傳遞有技巧】

和孩子貼對子,福字時候,如何把這些傳遞給孩子呢?

1、用提問引焦點

“為什麼這個福是正的,這個卻是反的?”

“好奇怪,我印象今天見到商場貼的福是正的,我們這個怎麼是反的”

有的福字是有正反之分的,可以驚訝的發現區別,把關注點引到你要傳遞的信息上。

2、分享經歷傳知識

“你知道麼,這個貼法也是有講究的,我小時候……”

分享也是給孩子知識增量的一種方式,想要孩子豎起耳朵聽,注意要表現出你經歷中明白後的恍然大悟感,把這種情緒也一併傳遞給孩子。

3、佈置任務找答案

“我遇到一個難題,不知道怎麼貼,想請你幫忙。”

“我需要你的幫助”是正面管教中,促進孩子積極行動,獲得價值感的一個很要的工具。

當孩子領走任務後,如果有難度,可以給予適當的思路引導,比如通過“想一想誰可能知道”的方式,引導孩子詢問家中老人,上網搜索等,給孩子建立積極的情緒和思維,樹立遇到問題勇於尋找解決方案的榜樣。

春節走親戚要帶作業?如果貼春聯能讓孩子持續學習,你來試試麼

生活處處皆學問,用心經營好未來。當寒假遇上春節,是難得的我們和孩子共處的機會,不要浪費哦~

關注 ,育兒路上一起成長自己,成就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