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解读:互联网产品拉新获客做增长的那些事儿

老布解读:互联网产品拉新获客做增长的那些事儿

春自来、花自开


这篇文章,是老布在互联网行业从事产品/运营多年,所得到的经验提炼和思考总结,在尝试的过程中也交了不少学费。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了20多年,现在可以说进入到了第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以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第二个时代:是以即时通讯+社会化媒体+社交网络+互动直播等产品服务为代表的大社交时代;

第三个时代:是以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智能化大数据时代。

每个时代都诞生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巨头企业,也都开创了很多新的玩法和获客方式。

但随着全民触网、巨头下沉,新用户的获取和留存,越来越难!

不说废话,直接上干货!

1、竞争激烈 成本提升

大家都在疯狂的抢用户,你砸钱我砸更多钱,比如今年春节期间,某手和某音的数十亿的红包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获取新用户的难度可想而知了,单用户获客成本由前几年的几块钱上涨到几十块钱乃至上百元也不罕见了。

2、用户麻木 见怪不怪

前些年,随便一个什么事件性的营销、一个新奇的玩法,都能轻轻松松地引来成千上万人的关注。

但随着大家被各种新奇玩法教育洗脑之后,心理的阈值都在提升,对各种拉新获客的手段一眼就能看透背后的东西,早就不为所动、见怪不怪了。

3、黑产灰产 持续斗争

所谓无利不起早,说到拉新获客,永远绕不过去一个话题就是“黑产/灰产”,辛辛苦苦设计的方案,变成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结果。花出去的钱,都进了黑产/灰产的口袋。

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当代互联网产品人、运营人,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情况。

可是,产品还是要做的、增长还是要做的,工资还是要拿的,再多的困难也是要想办法克服的,该怎么办呢?


下面这6条的思路和技巧,主要适用于中小团队的新产品拉新,免费奉送:

(财大气粗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厂就别来嘲笑我们这些小打小闹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苦逼的人了……)

1、常规投放

常规投放渠道可以做,但拉新占比尽量别超过40%。

一方面,现在的投放渠道基本都被字节跳动、腾讯等巨头垄断了,价格都是他们说了算,太被动。不能把命脉交到别人手里。

另一方面,别长时间只在一家投放,同时也多关注一些中小渠道,尤其是一些垂直行业的产品,更不要忽视很多小的引流平台。

2、自媒体平台

现在各种自媒体平台,可以免费用起来。

大部分自媒体平台,对于三方导流都还限制得不是特别死,能用的时候抓紧用,用空间换时间(用大白话说就是:多开账号多获客),苍蝇腿也是肉。

根据经验来看:今日头条、搜狐号、贴吧、知乎、各类垂直论坛,都可以快速用起来。

3、种子用户裂变拉新

快速找到第一批种子用户,哪怕只有几百个也可以。

基于种子用户,启动“裂变拉新/邀请有礼”等带有经济利益刺激的传播玩法,利用实打实的利益,把种子用户激励发动起来,进行早期的传播拉新。

记住,在利益刺激方面,一定不能只给老用户不给新用户,这是心理学因素使然。

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很多,早期的滴滴、拼多多、美团乃至支付宝,对这种方法都百用不厌。

这样,既能拉来实际的新用户,又能快速建立起口碑。

社交传播的口碑要比广告投放带来口碑的速度和质量都好很多。

4、借用小程序红利

抓住逢年过节的契机,多尝试小程序/小游戏分享的玩法。

具体的玩法完全不用自己独创,借鉴别人进行些许优化即可。一些简单的算命、测运势、测测上辈子、星座匹配等小游戏能都有数万乃至数十万的用户在短时间涌进来。

这个事情需要持续做下去,有可能前7次都没成,第8次就可能突然爆发了。好在其成本不高。

5、家庭传播

结合自己业务特点,创造一些激励家人间传播的契机,这一点打透的话,用户量至少会变成2-3倍。

而且,基于家庭传播的场景单一,比较容易摸透。

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扩充边界,由家庭向同学、同区域、同行业等方面扩充,逐个击破比大面积撒网的成效比要好很多。

6、勇于学习巨头的做法

对于小公司而言,缺人缺钱是常态,所以,多跟一些巨头去学习,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办法。

毕竟,巨头公司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更充足,也能承担更高的试错成本,他们最终采用的策略和做法,一定是经过理论、时间和金钱验证过的。

当然,有一点一定要注意,没有什么方法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一定要结合自己公司、行业、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本地化改造和经过数据验证会后,才能大范围铺开和寄以厚望。

最后,再给大家三点建议:

1、做增长是一个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长期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废。有效果的时候不能止步于此,效果不明显的时候更要坚持。

2、做增长是一个贯穿用户生命周期的事情,留存和活跃也是广义上的“增长”的一部分,所以要全流程关注数据。

3、抛开成本谈增长和抛开质量谈增长,都是不健康的。所以,老布建议:在一个公司里做增长的团队,一定需要一个具备很高话语权的管理者挂帅。

注:题图为老布拍摄,于泰国大皇宫

老布,从业15年的互联网职场老兵,与大家分享所思、所想、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