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文 | 罗念生

图 | 豆瓣

HBO出品《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刚开播不久,豆瓣评分就高达9.6。


故事改编自《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以浓厚的自传性笔触,大量内心独白和隐秘的细节性描述,不遗余力地展现了两个小镇女孩的成长史,以及围绕在她们周围复杂的人事变迁。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作者本人却在此书出版后神秘地隐身,既没有透露真实的姓名和性别,也从不公开出席任何活动,为这部风靡全球的作品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故事背景设置在那不勒斯的一个小镇,这个镇上除了有两户「富豪」以外,其余人家几乎是「庶民」,他们的身份有鞋匠、瓦泥匠、木匠、看门人等。


镇上动荡不安,黑帮、高利贷、党派之争、斗殴暗杀,充斥着愤怒、血腥和暴力。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我」,莱农,看门人的女儿,安分老实、聪明勤奋。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女友」,莉拉,鞋匠的女儿,特立独行、天赋异禀。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她们是宇宙的两极,天秤的两端,一个似火,一个似水。虽然来自同一个落后小镇,却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她们相互吸引,拥有女孩间独特的友谊,一面互相嫉妒、较劲,一面互相激励、督促。


莉拉上小学时就已经凭借过人智慧,吸引了老师的目光,但老师在游说其父母支持她继续学习失败后,放弃了对莉拉的关注和帮助。在老师看来,

只想做「庶民」的父母,他们的儿女、孙子也不会有机会翻身。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莉拉勇敢争取继续上学的机会,结果却是被父亲从窗子甩出。而莱农却幸运地获得了父亲的支持,得以升入中学继续学习。


但莉拉没有停止学习,她一面在父亲的鞋铺帮忙、自己设计新鞋子,一面用全家的借书证在图书馆大量借书。她询问莱农的中学课程,自己悄悄跟着自学。当莱农学习拉丁文感到吃力时,莉拉已经掌握了诀窍,并传授她学习方法。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人人都有嫉妒之心,

但我们不会嫉妒本就远胜过自己的人,而只会嫉妒与自己相似、却比自己得到更多的人。莉拉嫉妒莱农拥有的机会,莱农嫉妒莉拉过人的天赋,女孩之间的友谊,是不想被你超越、更不愿你被落下




我们终将走向恐惧,尽管这些恐惧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存在。面对这个被愤怒、争斗蚕食的落后小镇,莱农选择逃离到更广阔的天地,莉拉却选择留在原地抗争。

身材瘦小的她,从来拒绝展现女性的娇弱,不仅挑战男性的智力,也挑战男性的权威。她和男生参加数学竞赛对抗,用石子反击欺负她的男孩,拿刀架在敌人的脖子上保护朋友,在舞池中央旁若无人地尽情舞蹈。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这样危险的魅力反而是她获得了男性的尊重,镇上的两家富豪公子都开始对她展开疯狂追求。

儿时正直坦率、疼爱妹妹、承诺要赚钱送妹妹念书的哥哥,长大后却在金钱和权力面前丧失了本性,变得暴躁易怒和拜金。


莉拉看见哥哥的转变,她以为钻到金钱的庇护下会解决这些麻烦,于是选择嫁给那位看起来温柔的富豪。

在金钱的屏障之下,她拥有豪华的婚礼、高档的住宅,过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贵妇生活。但金钱的屏障脆弱不堪,她很快发现,看似温柔的丈夫实际庸俗、懦弱、虚荣,把她当作工具,甚至对她家暴。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莱农曾羡慕莉拉在婚姻里得到庇护,似乎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一切,几乎萌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莉拉的伤痕让她清醒,她还给莱农买新书、提供学习的房间,莱农承载了莉拉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梦想

她的学业一路高歌猛进,获得中学老师的重视,还邀请她参加家宴。莉拉陪伴她赴宴,老师看着莉拉手上的戒指,眼神里倾泻出无限的同情。

莱农和那些知识分子引经据典,用莉拉听不懂的话谈论着贫穷和公正,一副附庸风雅的惺惺作态之势。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当莱农沉浸于自己的才华、变得自以为是的时候,莉拉毫不留情地骂醒了她,「你也和他们一样自以为聪明吗?」在众人中发言吸引注意、讨好他人、争取欣赏的目光,只会引述别人的观点,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

莱农自己也发现了,「我被自己学习的东西限制了,这些东西塑造了我的头脑、我的声音。但莉拉会用脑子,这是她的本能,假如她上过学,她也会像这样思考。」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多年后当莉拉再次见到这位教师时,她依然直言不讳,不要再告诉我,像我这样有天赋的人没有学习真是浪费,学习不一定使人变好,还可能使人变坏。

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俯瞰别人的人生。以为可以预见和支配他人的人生,是自大。要求别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是自私




婚后的莉拉没时间学习了,她一面忙着照看丈夫的生意,一面还要承担婆家强迫她怀孕生子的压力

虽然她很富有,但她仍然感觉贫穷。尼诺出现了,他重新又点燃她的思想,她希望他帮助她成长,甩开法拉奇太太的身份。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尼诺,作家的儿子,才华出众的文青,他代表着知识建立起来的屏障。他站在人群中如此耀眼,英气逼人敢想敢说、不受拘束。更致命的是,他不只是充满外在魅力,他还能让每个与之接触的女性觉得自己独特、受到特别的关注。

在莉拉快要忘记自己的天赋异禀时,「是尼诺,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找到了那个小姑娘,并且把她拽了出来。

他们狂热地陷入爱河,莉拉又开始了阅读,两个聪明绝顶的人在专属二人的思想世界里相融,这是莉拉丈夫不能理解的世界,是莉拉寻求庇护的新世界。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可惜尼诺的本质同样是虚荣和懦弱,如果莉拉是一团火,尼诺只能说是一个打火机,他依靠外力助燃,攀着别人的力量向上走,最后却被火的光芒和热量灼伤

莉拉为他离开了豪华的房子,住进了贫民窟。他却没有莉拉勇敢,不能为了她「搞砸」自己,在莉拉身边很快就被打回懦弱的原形。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中,他离开了莉拉。




知识的屏障再度坍塌,莉拉已经意识到,金钱和爱情都不能够成为她的避难所。可是,她怀孕了。

恩佐,卖水果的儿子,家境贫寒,独自承担照看弟弟妹妹的责任。儿时曾向莉拉扔石子挑衅,却在意外砸中她时,惊慌地跑到她面前道歉。也许是这一瞬间的举动,让莉拉发现这个男孩值得尊敬。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长大后,他虽然身材不高、沉默寡言,但是强壮结实、坚持笃定,浑身散发出一股镇静人心的力量。当莉拉陷入贫民窟和被抛弃的阴影时,他毅然将她带回丈夫的豪华公寓,「如果你丈夫敢伤害你,我就把你从他身边带走。

莉拉的孩子出生了,丈夫的情妇也怀孕了,还迫不及待地跑到莉拉家中示威。恩佐倾家荡产、置办新居,信守承诺地将莉拉从家中带离,光明正大地留下新房的地址,好像在对外宣称,我们又不是玩捉迷藏,有本事就来找我们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新房很破旧,恩佐和莉拉分居两室,却主动承担了照顾莉拉和她儿子的责任,他从没要求她向丈夫拿抚养费,她的任何需求他都能想办法解决。

他尊重莉拉的独立性,不强迫她做决定,他用行动表达「不要惊扰我的爱人,等她自己愿意。



莉拉对恩佐的情感是复杂的,她明白要拨开愧疚、感激、依赖之情,尤其是不把他当作生活的依靠时,她才能真正获得爱恩佐的资格。平等爱人的前提是,自己是独立的、来去自由的,这意味着女性自己必须实现经济独立

曾经的贵妇莉拉,开始在肮脏的工厂打工,忍受艰苦的工作环境,工友的粗俗辱骂,还有老板的骚扰侵犯,就只为了那微薄工资换来的个人独立。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最好的伴侣是互相勉励、共同成长。在那个时代,恩佐已经意识到计算机将会是人类的未来语言。他们白天各自在工厂辛苦打工,晚上回到家拖着一身疲惫,互相督促学习到深夜。他们说着只有彼此才听得懂的语言,开着只有彼此能明白的玩笑

丈夫对莉拉是虚荣的占有欲,情人尼诺是征服危险的挑战欲,而恩佐是真正尊重莉拉独立价值的人。他不仅仅是一个拯救者和保护者,更重要的是,他坚信她有过人能力,他从不吝惜向人夸赞她对自己的影响和激励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彼时的莱农已经大学毕业、周游世界、嫁人育儿,以莉拉为灵感和养分,撰写新书。在莱农的引荐下,恩佐得到赏识,莉拉也受到重要,甚至拥有比恩佐更高的工资,他们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公司。

莱农发现,「我并没有赢得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赢取的。她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或好或坏的事情,惊心动魄的事情,和我经历的一切相比,毫不逊色。

「鞋匠莉拉,模仿肯尼迪夫人的莉拉,艺术家和装修设计师莉拉,工人莉拉,程序员莉拉,莉拉总在同一个地方,但总是那么出格。」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动荡的或是凝固的,她们的生活都还在继续。天性天赋、家庭环境、教育眼界、财富资源,把人推进以此为佐料的锅炉里,才有了不同滋味的人生。

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有些枷锁是外力设置的困境,有些枷锁是自行设置的界限。故事的最后,莉拉终于打破自己的界限,离开了她半辈子都没离开的地方。

我们是否在任何年纪任何境地,也能拥有像她一样的勇气,去追求,「年少时就想要的、别人不给你机会、你自己从来不敢拥有的东西。」

小学学历、貌不惊人,却让整座城镇的男人为她痴狂


离开、留下,逃避、面对,每个选择都应出自你自己。在任何时候,不管想要什么都应该努力争取,不让任何力量扭转你、改变你,不让其他人凌驾于你之上,控制和指挥你的生活。

这是莉拉给莱农的力量,也是莉拉给我的启发:

去学习,但不要被所学困住。

去赚钱,但不要被财富捆绑。

勇敢爱,但不要过度依赖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