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古喻今」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嚼齿穿龈


「知古喻今」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嚼齿穿龈


成语“嚼齿穿龈”中的“齿”即牙齿。“穿”即咬破的意思。“龈”即牙龈。整个意思是:紧咬牙齿,竟咬破了牙龈。形容对敌人恨之入骨。


典故出自宋代苏轼《东坡题跋·偶书》:“张睢阳生犹骂贼,嚼齿穿龈;颜平原死不忘君,握拳透掌。”


“张睢阳”:唐朝时期,大将张巡以死守睢阳,被人尊称为“张睢阳”。


唐朝的时候,发生了“安史之乱”。公元757年农历正月,安禄山与其已被立为“太子”的儿子安庆绪发生矛盾,安庆绪在安禄山原来的心腹大臣严庄的撺掇和支持下,杀了安禄山。当时,江淮一带民丰粮足,可以为唐军提供大量军需。安庆绪为了断绝唐军粮资来源,想向江淮方向扩展,便以部将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率兵13万,进攻地处江淮物资北运要冲的睢阳。睢阳太守许远知道睢阳万不可失,也知道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守住,便派人去向张巡告急。


张巡,当时在雍丘抗击叛军有功,被封为主客郎中,兼河南节度副使。张巡得知睢阳告急,率众沿睢阳渠向睢阳进发。当时他只有马300匹,兵3000人,进到睢阳,与睢阳太守许远、城父县令姚訚的人马合在一起共有6800人,面对包围睢阳的叛军13万,形势何等严峻!但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与许远团结一致,毫无怯惧。许远自知在军事上不如张巡,便嘱咐将士战守事宜悉听张巡指挥。张巡是文武全才,不但杀敌勇猛,而且极善谋略,用兵不拘古法,随机应变,多是出奇制胜。面对强敌,张巡深知不能硬对硬与敌人死拼。他与南霁云、雷万春等伺敌松懈之处进行突击,并力出战。张巡生性刚烈,每次临战杀敌,望见敌影则恨得咬牙切齿。在一次动员大会上,他情绪激昂,骂敌以致嚼齿穿龈。将士们受其影响,杀敌勇猛如虎,因此屡屡得胜。但叛将尹子奇仗着兵马众多,仍将睢阳死死包围。由于众寡悬殊,最后睢阳形势危急。


许远分管筹粮及后勤保障。战前,“许远于城中积粮至六万石,虢王巨以其半给濮阳、济阴二郡,远固争之,不能得;既而济阴得粮,遂以城叛,而睢阳城至是食尽”(司马光:《资治通鉴》)。每人每日只能分到一勺米,将士只好将其杂以茶叶、纸、树皮做成饭充饥。


城外的叛军越聚越多,城里的守军越打越少,到后来只剩下1600多人。粮食吃光,士兵们陆陆续续被饿倒。睢阳城日益陷入危机。当时,唐御史大夫许叔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都拥兵不救。“睢阳士卒死伤之馀,才六百人,张巡、许远分城而守之,巡守东北,远守西南,与士卒同食茶纸,不复下城。贼士攻城者,巡以逆顺说之,往往弃贼来降,为巡死战,前后二百馀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城中军民一直坚持到十月,饿得连拉弓射箭的力气也没有了,除战死者外,大都病饿而死,总共只剩下400人,无力再战。尹子奇趁势攻城,终于将城攻破,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36位大将皆被俘。张巡被俘后大义凛然,面朝唐朝京城的方向拜曰:“臣力竭矣!生不能保全睢阳以报朝廷,死当为厉鬼以杀贼!”面对劝降的敌人骂声不绝。接着,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遇害。许远被敌军押送往洛阳请功,行至偃师,因大骂贼寇而被杀。将士们至死无一人屈节。


在此三个月前,兼河南节度使(代贺兰进明)、都统淮南诸军事的中书侍郎张镐得知睢阳被围情况紧急,急忙率兵来救,倍道亟进,并传檄浙东、浙西、淮南、北海诸节度及距睢阳极近的谯郡太守闾丘晓发兵共同救睢阳。闾丘晓极其傲慢,不听张镐命令,致使睢阳城被攻破。可惜张镐同其他节度的兵马赶到睢阳,为时已晚,睢阳城被叛军攻陷已经三天了。张镐等率军打退了叛军,恨闾丘晓不救睢阳,将闾丘晓召来杖杀之。再七天后,郭子仪收复洛阳。也正是由于张巡、许远等在睢阳的死守,整个江淮地区安然无恙。


张巡守睢阳的事迹感天动地,其嚼齿穿龈的感人事迹到处传扬。后来“嚼齿穿龈”便成了成语。


示例:“英雄嚼齿穿龈,骂贼而死,感天动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