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画家:要不是我发疯,就不可能画出来。凄惨人生,艺术凄美

19世纪晚期的艺术家们开始学会欣赏负面的东西,对恐怖、颓废、忧郁的描绘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其中,挪威画家蒙克(1863~1944年)的作品《吶喊》以扭曲的线条勾勒出一个精神上极端痛苦绝望的男子形象,画面中的风景似乎也受到男子情绪的感受,像疯了一般扭曲。

那么,为何蒙克要创作《呐喊》这样负面的画作呢?意义在哪里呢?诸如这样的问题,都让人们感觉有些神秘,或许对蒙克的生事、性格好奇吧。

挪威画家:要不是我发疯,就不可能画出来。凄惨人生,艺术凄美

任何人从蒙克的家门前经过,都会看到门上写着“蒙克不在”这四个字。找不到门牌,没有门铃,想找他,写张字条从门缝递进去试试。蒙克的性格本来就孤僻,中年患了精神分裂症之后,总觉得别人要陷害他,使他将自己完全关闭起来,他是世上最孤绝的人。

这样的蒙克,要从他5岁那年母亲的死说起,那是他幼年悲痛记忆的开端,他的父亲情绪敏感,有些神经质,妻子的死让他精神崩溃,疯狂地一边祷告,一边走来走去,暴戾地处罚小孩儿。“疾病、疯狂和死亡,都是看守我们摇篮的黑色天使。”蒙克曾这样说。

挪威画家:要不是我发疯,就不可能画出来。凄惨人生,艺术凄美

13岁那年,大他1岁的姐姐也死于肺结核。接连的家人死亡,加上蒙克自己也常常生病,使他从小就无法摆脱死亡地狱的折磨。这使我们了解到,蒙克为何会接近叛逆性艺术团体“克利斯丁尼亚波西米亚人”,这个反道德团体以“根绝和家庭的关系”和“不可后悔断绝自己的生命”为戒律之一,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闹区的“格兰酒馆”,是他们常聚会的地方。

挪威画家:要不是我发疯,就不可能画出来。凄惨人生,艺术凄美

蒙克常常一个人独行,从家里出来,穿过半山腰的丘陵地到市中心去,因为他患有空旷恐惧症和恐高症,所以他从来不敢走在路中间。有一天晚上,蒙克沿着小路散步,那天的情景,他自己的描述是:我疲乏不堪,病魔缠身。当我停下脚步,朝峡湾的另一边望去时,太阳正缓缓落下,将云彩染成血红色。我仿佛听见一声吼叫响遍峡湾,于是,我画了这幅画,将云彩画得像真正的鲜血,让色彩去吼叫。这就是作品《呐喊》的发生现场。

挪威画家:要不是我发疯,就不可能画出来。凄惨人生,艺术凄美

不管是依艺评家的说法,画布展现的是蒙克绝望的心境,还是依天文学家考证,当时印尼发生火山爆发,他所看到的是火山灰红光的真实情景,我们可以从画里红色波涛上那不清楚的字迹“要不是发疯的话,就不可能画出来”不嗅到蒙克当时的心情注脚。强烈色彩的波浪,透露出幽暗神秘的存在环境,骷髅般的主角找不到人生的出口,他绝望的呐喊在空中剧烈回荡,看似就要冲出画布,同样席卷看画的人。

挪威画家:要不是我发疯,就不可能画出来。凄惨人生,艺术凄美

《呐喊》里如影子般的黑色波纹,也常常出现在蒙克的其他作品中。“死亡乃人生的影子”,这是在挪威常可听到的一句话,莫非那怪异的影子象征死亡?但无论人们如何解读蒙克的《呐喊》或是蒙克本人,同时,都会自我深刻思考:艺术是否没办法同时表达“真善美”,那“真善美”中的“真”,指的是生活中的真实,亦是艺术中的真实,这种情况下,一件艺术作品,才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不禁为蒙克的人生经历遭遇感到同情,庆幸的是蒙克成为了一名画家,应该是一名艺术家,因为他的人生不再凄惨,而是凄美。

挪威画家:要不是我发疯,就不可能画出来。凄惨人生,艺术凄美

蒙克作品《呐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