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有幸在之前的X935的首發季搶到了一臺高配(R7/8G/512G/FHD)版本的X395。在這之前用過一段時間的A285,也就是X280的AMD版本,印象還不錯。所以當JD出現的首發時,第一時間搶了一臺。由於下午的光線不太好,急匆匆的拍了幾張照片,並做了簡單的測試,和手裡目前X390也做了簡單的對比。

一、先來看開箱: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1、預裝Office帶正版授權,感覺又省了一大筆;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2、配置信息,下手的是高配,話說沒幾分鐘就被搶空了,買臺電腦搞的這麼緊張,不枉此次蹲守;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3、封條完好,確保機器是原廠未開封;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4、拆開包裝,內封條也完好無損,說明這臺機器是全新出廠;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5、包裝裡所有的東西就這些了,主機、保修卡、電源這3樣東西;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6、標配的三插65W電源,質量沒的說,就是顏值太低,都2020年了,還配這樣的電源適配器,真的應該學習一下友商蘋果的電源;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7、今天的主角——AMD RYZEN PRO,網上看評測,這貨異常兇猛,就是不知道聯想調教的怎麼樣;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8、經典角度-X395,5代表了是AMD的處理器;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9、拆機,主板PCB板為藍色,X390為綠色。主板的結構和390完全一樣,風扇、接口、連接線等等都和X390完全一樣;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10、電池也和X390完全一樣;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11、開機,看看BIOS版本,各種硬件配置信息。

二、簡單的測試
說是測試,其實就是簡單的用測試類工具軟件跑一跑,
1、先來看魯大師的數據: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1、先來看魯大師的數據,需要補充一下,大家比較關注的內存是雙通道還是單通道,數據說話,是雙通道的哈;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2、CPU-Z的數據,完美識別CPU的各項參數;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3、Aida檢測CPU的參數,簡單的和A285的R52500U,I5 8265U對比了一下,從數據上看R7要強悍一些;

AMD的銳龍芯,看R7版本的X395開箱測試和X390的簡單對比

4、屏幕的數據,X390的屏幕是“B133HAN05.A”,是100%的SRGB,而這塊屏幕是“LP133WF7-SPB1”,90%的SRGB,兩塊屏幕放到一起,明顯感覺X390的屏幕色彩更濃郁一些,亮度更高一些。

三、X395和X390的簡單總結:
簡單的測試了幾個小時,由於之前長時間使用多A285,對AMD的銳龍還是有比較直觀的認知,簡答的把我的主觀認知分享給大家:


1、機器做工和用料和X390完全一樣,不用擔心縮水,除了主板,其他的零件通用;
2、屏幕素質X390的更高,可能這也是X390要貴的其中一個因素吧;
3、機器是散熱不用擔心,和X390感覺不到差距,因為沒有專業的設備,沒法將溫度的數據呈現上來,直觀的感覺上來看,散熱幾乎沒差距,主要還是歸功於這代銳龍的技術進步;
4、續航目前沒法測,根據A285的經驗來看,續航可能會比Intel差那麼一點,但是差距沒有價格的差距那麼大;
5、魯大師、Aida、聯想電腦管家等均不能讀取CPU的溫度,只能讀取硬盤的溫度和CPU的佔用百分比,沒intel來的直觀。這個問題在A285的時候已經和聯想、魯大師方面落實了不支持,是AMD沒有開放這個接口;
6、視頻輸出方面,X395支持5K的輸出(X390最大4K)和HDMI2.0的協議,比X390強。但是X390使用的Intel支持雷電技術,可以外接顯卡,兩者接口形態完全一樣,底座通用;
個人認為X395在硬件方面的硬傷(屏幕、不支持雷電、續航比X390略差),但是顯卡比intel強很多,其他方面旗鼓相當。在硬件參數方面的差距和二者價格方面的差距,各位自己衡量吧。總之還是一款值得入手的機器——畢竟它是“
Thinkpad X”系列,再差也不會差到那裡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