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魯國交給孔子治理,魯國能不能成為強國,能不能改變戰國時期七雄爭霸的形式?

民間非知名評論工程師


從歷史的角度上來說,所謂的勝負也好,強弱也罷,是很難說清楚的。有些看似強的,其實未必強,有些看似弱的,其實也未必弱,有些看似贏了,其實輸了。有些看似輸了,實際贏了。

現在有好多對孔子不屑一顧的,提起孔子就說,孔子一生想當官,可是一生沒當上。一個失敗者,有可什麼可牛的。其實不當官,並不是沒有當官的機會。而是不符合他政治理想的官,他不去當。

我們可以和商鞅比一下。商鞅去見秦孝公的時候,先是和秦孝公講三王之道,講了三天,秦孝公不懂。三王之道就是孔子的儒家之道。這個道不是發端於孔子,孔子只是繼承者而已。之後,商鞅又見秦孝公的時候,便不說王道,講霸道。這一次,秦孝公聽進去了。於是任用商鞅變法。

孔子是大學問家,商鞅也是。他們都是王霸兼通的。孔子和商鞅的區別在那裡呢?商鞅是,君子喜歡什麼,我就給什麼,只要能當官就行。所以,商鞅成了商君。孔子的筐子同樣有王霸二道,但孔子只賣王道,不賣霸道。原因就是,孔子認為霸道對人對社會是不利的。從人格上來講,是商君偉大,還是孔子偉大呢?答案自己給定。

商君最後的結局,是被車裂而死。說明一個問題,霸道雖然是富國強兵之道,但不是知識分子保身之道。同時,秦朝在建立後不到二十年就滅亡的事實又說明,霸道是打天下的工具,不是治天下的法寶。所以,孔子的儒家是治天下的工具,而非打天下的方法 。所以,那些一提到孔子就問哪個朝代是儒家打下的人,是對中國文化一竅不通的人。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是家天下的歷史。學者經常討論一個問題,以德和能來說,誰更長久?孔子的儒家是重德的。而法家是重能力的。現成的例子。周代的諸候中,齊魯兩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齊強魯弱,齊是姜太公的後代,以能力起家。魯是周公的後代,以德行起家。誰更長久呢?齊國在宋國田氏取代姜氏之後,齊國名義上還在,但已經不是原來的齊國了,姜太公的齊國已經亡了。而周公的魯國在田齊代姜之後,又延續了好多代。

說了這麼多閒話之後。回到這個問題來。假如把魯國交給孔子治理,魯國能不能成為強國?答案是肯定的。歷史上孔子是執政過魯國的。魯定公時期人,孔子當過魯國國相。孔子為什麼執政很短一段時間就幹不下去了。原因很簡單,孔子上臺以後,加強中央的權力,削弱大夫的勢力。但當時,中央弱,地方強,所以孔子呆不住。但孔子寧肯呆不住,也不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正中他人格偉大之處。

孔子執政時候,魯國影響力明顯增大。齊國曾經因為孔子的原因,歸還曾經佔有的魯國領土,就是證明。

認為經過一個人的努力就可以使國家強大的想法是幼稚的。看看歷史就能明白。商鞅在秦國進行了變法,在秦孝公死後,商鞅自己被車裂而死。但是,商鞅之法,還是在秦國貫徹了下去。在商鞅手上,秦國變強了,但也不是絕對的強。秦國從變強到統一全國是經過了六代人努力的。商君之法,保了秦國六代強大。在第七代上就滅亡了。

孔子的學說呢。後世歷朝歷代都以孔子的學說做為政治學說,後來那一代的以孔子之學治理天下的,無論是漢唐還是宋明都是超過六代的。對統治者來說,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孔子的學說能傳承千年。並不是老祖宗們傻。你認為他們傻,是因為你自己傻。

孔子的政治思想,用一句話說,就是王道,就是以德服人。中華民族走向全面復興的過程中,孔子的思想依然有意義。當今的世界也證,長槍大炮可以征服別人一時,不可能保證永久。這就是王道與霸道之別。


七月流火140400643




要想知道把魯國交給孔子治理能不能成為強國,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孔孟兩位大聖人的主張有多麼的荒誕不堪,就知道孔孟兩位先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遭遇就是必然的了。

孔子曾經到洛陽去拜訪過大學問家老子,老子曾經告訴他了許多道理。孔子曾經這樣形容老子,像一頭不見首尾的龍,思想深邃,一眼望不到底。

孔子和老子一樣認為,春秋時期的社會動盪不安,其根源就在於社會秩序遭到了破壞。孔子認為應該回到周朝初年周公執政時期的禮制階段,人人都按周公制定的禮去辦事,作為最高的行為準則,就能夠實現天下大治。

老子的思想更為極端,因為應該回到遠古時期,退到小國寡民的狀態,實現“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傳統夢想。在這裡我們不討論老子的思想,主要來看一下孔孟之道。



公元前499年,這是孔子第一次當官,他擔任的是魯國的大司寇。滿口仁義道德的孔子一上任就誅殺了少正卯,並且曝屍三日,儼然沒有一點心懷慈悲的樣子。

接下來孔子企圖打壓三桓勢力,讓他們尊重魯國的國王。實際上當時這三家勢力早已坐大,這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大難題,沒有哪個國家的君主可以解決,更不是一個小小的孔子所能解決的問題。

最後55歲的孔子不得不像一隻流浪犬,走上了四處流浪的道路。孔子一路上去了很多國家,甚至還遭遇到了多次羞辱,但結局都一樣,根本就沒有人重用他。

孔子為什麼會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呢?因為孔子本身就是一個教育家,而不是一個政治家。他的思想空洞而無用,他卻把自己幻想成為政治家,思想和時代錯位,這就是他的悲劇。

此後的孔子就回到了魯國,放下了自己強烈無比的做官夢,把自己的全部副心思都放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教育上。直到公元前479年73歲那年病逝,後來經過孔子學生的包裝和宣傳,儒家思想和孔子開始成為戰國時期非常有影響力的學說。



要想知道孔子和孟子為什麼不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君主所重用,來看一個細節就知道了。有一次有一個小國的公子,前來拜訪孟子,希望向他請教強國之道,以便爭霸於天下。

他為什麼會來拜訪孟子呢?因為孟子在自己的書中這樣吹牛道:周武王之所以能夠以百里之地擊敗紂王,就是因為行仁政得民心的結果。正是如此,周武王雖然只有百里之地,最終也戰勝了強大的商紂王,得到了天下。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這是不是一個事實。根據古書的記載,商朝東邊的東夷勢力不斷挑釁紂王,商紂王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討伐東夷上。這時的周文王不斷的吞併西方小國,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政治勢力。

但他依然不是商紂王的對手,在戰鬥中被活捉,然後死在了監獄裡。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利用商朝大軍在外作戰的機會,偷襲了朝歌,才建立了周朝。根據史書記載,周文王和周武王並不得人心,他們治下的老百姓紛紛逃亡到商紂王的地盤,從遠古的奇書《詩經》中就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



那麼孟子面對這位公子的求教,他是怎麼回答的呢?孟子也知道,再推行仁政一個小國也吞併不了一個大國,這原本就是騙人的。他只有老老實實的回答:推行仁政,可以讓你這個國家不至於被消滅,想統一天下還是算了吧。

這個故事出自於《孟子》的,基本上是可信的。這本身也宣告了仁義政治的破產,以仁義得天下本身就是鬼話,不過是孟子為了能夠做官,而吹出來的治世之道。

那些古代的君主和大夫們並不是傻子,他們一眼就能看出孔孟之道多麼不靠譜,雖然表面上也會給他們很高的榮耀,但根本就不敢重用。孔子和孟子曾經想到秦國去,但推行實用主義的秦君根本就不願意見他們,他們都吃了閉門羹。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不是哪一個人所能改變的?更不是開歷史倒車就能解決的,孔孟之道,不過是一個空想。後世的君主都是表面上重視孔孟之道,但從來都是為了糊弄那些天下人。表面上的孔孟之道下邊深藏著法家思想。

歷史上的皇帝從來都是你聽話,我就給你講孔孟之道,你不聽話,我就給你動刀子,從精神和肉體上消滅你。孔孟之道不過是一張畫皮,姣美的面容背後隱藏著一個殘酷的事實。


新知傳習閣


什麼國家交給孔丘孔老二手裡都是第一個敗亡的!孔老二也曾在故鄉魯國靠騙騙無知小兒混幾鬥糧為生,有過短暫仕途可是功不成明不就灰頭土臉下崗回家哄孔鯉了!後來實在不甘心周遊列國,可是那時正是百家爭鳴的時期,只要你有能力那個不是口袋裡的錐子脫穎而出呢?可惜孔丘就是一嘴炮不入流的能力,連個最卑微官職都不曾混到,最後如喪家之犬回到老家了!至於儒家所謂的學說,那根本就是個筐,他的學生也好,還是後來的儒生也好只要需要就把自己的東西塞進去!塞來塞去也就是所謂的儒家學說了!至於孔丘給他個村子他都會弄破產了,又有那個君主諸侯敢用他呢?如果他真有能力當時的諸侯還不踏破孔家店來求他出山嗎?


劉187716024


答案是不能。

因為魯國擁有難以解決的的歷史遺留問題。首先,魯國從第一代國君伯禽開始,到第九位武公敖,一直是穩定的一繼一及制度,即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相互交替。然而武公死後,由於周宣王插手,依照慣例貝萊應該是父死子繼,卻使得武公小兒子越過兄長括繼位,是為魯懿公,後來魯懿公的兒子被括的兒子幹掉,而括的兒子又被周宣王幹掉,新的國君變成了魯懿公的另外一個兒子戲,即魯孝公。

魯孝公死後,依照慣例傳給兒子,也就是魯惠公,再往下傳該輪到兄終弟及,但惠公卻在活著的時候立幼子為太子,也就是說,他明確地打算終結魯國從立國之初就實行的一繼一及制,

改為嫡長制。魯惠公這種“自我作古”的做法,給魯國政局埋下相當大的隱患。由此導致了後來魯國曆史上最大的內亂“慶父之難”。

慶父之難後,魯公室衰微,三桓專政,到了孔子的時代,發生了“三分公室”和“五分公室”,魯國的軍賦兵役徵取權力被瓜分,。孔子第一次出仕,經歷了齊魯夾谷之會,孔子化解了齊國迫使魯國背晉附齊的各種不光彩手段,於是登上了魯國執政的地位。

孔子執政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準備墮毀三桓的私邑事件,開始三桓之二季孫氏和叔孫氏因為發生過家臣叛亂事件,而這些家臣就是在私邑造反,所以相對支持孔子之舉,但是這種情況因為孟孫氏的陽奉陰違,以及最後的公開反對,最終失敗,孔子被驅逐,開始了14年流亡式的周遊列國生活。

這件事情,實質上是孔子打算削弱三桓實力,加強國君權威,然而孔子低估了三桓的實力,以及他們的居心叵測,半途而廢也是必然之事,畢竟魯國的軍政大權幾乎被三桓所壟斷,孔子空為執政,以無兵力,二無財賦實權,又如何解決得了魯國這個遺留了很多年的歷史問題?

魯國要實現強盛,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三桓專政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跟晉國的世卿制度差不多,幾乎難以解決,晉國最後還不是被韓趙魏三家給分了。魯國之所以沒有被瓜分,是因為三桓之間矛盾重重,而且家臣經常叛變,後來甚至一度威脅三桓的統治。

魯國的外部環境也不太好,依附於晉而被齊欺辱,夾在兩個大國之間,還有泗上幾個小國,簡直就是個四戰之地。這麼糟糕的外部環境,使得魯國在整個春秋時期,國土不斷收縮,實力不斷下降,到了春秋末期,幾乎已經成為了搖旗吶喊,大國博弈的籌碼了。

基礎就不好,內部還紛亂不堪的魯國,十個孔子怕是也拯救不了,哪怕還上歷史上種種政治強人,要解決這些問題,大概只有實現生產力的跨時代發展,改變社會結構,推動政治體制的變革才能實現,例如,比其他諸國首先進入鐵器時代的封建農業經濟,廢除世襲制,打破束縛農民的加鎖,這樣或許還有崛起的機會。

然而諸國之間最先完成這個變革的是秦國,用的法家的刑法,而孔子的仁政是反對刑法的,支持分封制下的“禮”的制度,這種註定要被淘汰的政治制度,是無法在恢復了,畢竟生產力不斷髮展,早已經不合時宜。


江畔初見月


中國人,奇葩一族的典型。

一個奴隸制,不論如何奇葩,只要體量大力量強就能被中國人認可。而比如瑞士,無論其國民福利如何高生活品質如何好,中國人是根本不會把瑞士這樣的國家放眼裡頭的。

所以,有的國家,為了民眾的生活滿意,他們可以從一個國家裡分裂出去,而中國,絕對是寧可要統一也絕不會要國民的權利與福利。在中國人眼裡,千萬人做牛馬不打緊,一個強大但是作威作福的國家才重要。

所以,中國人自古都是------只要是夫妻,不論夫妻雙方如何不和諧,妻子如何不堪忍受男人,也不能離婚。中國人重視和,比重視人權嚴重得多。

所以,從春秋時期一直到現在,中國人都幾乎一致認為孔子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是“不切實際”,一直一致認為不論對內多麼嚴苛殘暴(比如商鞅),只要能把別人吃掉就是爺,而不論自己國內的民眾多麼得孫子。民眾孫不孫子永遠不重要。

一個幾乎最早在地球上提出民本的先進思想的人,在中國,從來不會被認為是驕傲,而是笑話別人是傻逼。

這,就是中國人的骨性。中國人何其賤哉!


鯤抓封D資大息奇貴族


假如魯國交給孔子治理,魯國必然成為強國。整個戰國七雄爭霸的局勢,將會徹底改變。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01

孔子執政魯國

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在魯國出仕,初為中都宰,孔老先生下決心要做官啦。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魯)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

中都,就是今山東濟寧汶上縣,孔子在這裡做了縣太爺,據說是第一任縣長。中都宰雖說官不大,但孔子欣然接受,開始他的仕途。當時孔子已經五十一歲,作為一個政治家,正是成熟、穩健的年齡。

一年之後,孔子就把中都治理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周圍的執政者都來參觀學習,把孔子的主張作為原則效仿。

這個故事在《孔子家語》、《論語集註》等都有記載。

魯定公也聽說了孔子這個模範縣長的事蹟,就專門召見孔子,詢問說:“按照你這套辦法,能把魯國治理好嗎?”

孔子也不客氣,說:“天下都能治理好,何況是區區一個魯國。”於是,魯定公就委任孔子為司空,不久後又任命為大司寇。

魯定公十年(500年),孔子以國相的身份,輔助魯定公與齊侯在夾谷(今山東萊蕪東南)相會。

孔子建議定公說:“文事必有武備。”定公就配備左右司馬跟隨,並安排軍隊陳兵魯國邊境,然後前往。

齊人慾以兵劫持魯公,被孔子所斥責;齊景公聽說魯國大軍陳列邊境,就不敢有非常舉動。於是,兩國盟好,齊國還把侵佔魯國的鄆、汶陽、龜陰等地歸還了魯國,魯國取得了外交的勝利。

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讓仲由輔佐季氏,拆毀了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的城牆,將三家的兵器軍隊收歸國家。

定公十四年(496年),孔子代理國相,誅殺了犯上亂政的少正卯,參與治理國政。三月後,魯國大治,政治賢明,社會安定。

短短的時間內,孔子就把魯國治理的頗有起色,引起了齊國的警惕。齊大夫黎鉏說:“孔子在魯國執政下去,一定會稱霸,我們靠它最近,必然會首先吞併我們。我們先試著阻止他們,實在不行再送他們土地,這樣也不晚。”

於是,齊國挑選了八十個美女,一百二十匹駿馬,一起送給魯國國君。

主政的季桓子偷偷換上便服前去觀看,喜歡的不得了,就勸魯公接受下來。魯公就以外出視察的名義整天前往觀看,連政事都懶得管理了。

孔子的學生子路看到這種情形,就對孔子說:“老師,我們可以離開這裡啦。”

孔子說:“魯國現在就要郊祭,如果能按照禮法把烤肉分給大夫們,我們還可以留下不走。”

季桓子終於迎來了齊國的美女和寶馬,一連三天都不過問政務;郊祭之後,又違背常禮,沒把烤肉分給大家。

於是,孔子就離開了魯國。

由此可見,孔子這一套不是行不通,也不是行之無效。之所以不能堅持重用孔子,關鍵在於當時的魯國國君,沒有稱王圖霸的雄心,只貪圖享樂,得過且過,令孔子失望。

在豹眼看來,如果魯君像齊桓公那樣重用孔子,魯國稱霸那是小菜一碟。即便是匡扶周室,一統天下也不是難事。

02

孔子周遊列國

魯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孔子三十歲。齊景公帶著晏嬰來到魯國,景公問孔子說:“秦穆公國小又地處偏僻,為何能夠稱霸?”

孔子說:“秦國雖小,但志向遠大;地處偏僻,但施政恰當。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來了百里奚,把國政交付給他。用這種精神來治理國家,就是統治整個天下也是可以的,他當個霸王還算小的呢。”景公聽了很高興。

孔子三十五歲時,來到了齊國。景公向孔子請教為政的方法,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說:“真對啊,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便有許多糧食,我怎麼能吃得到呢?“

改日,景公又問孔子為政的道理,孔子說:“管理國家最重要的是節約開支,杜絕浪費。”

景公聽了很高興,就打算把尼溪的土地封賞給孔子。

齊相國晏嬰就用一大堆理由來勸阻,之後,景公很禮貌地接待孔子,但對孔子說:”像對待季氏那樣對待您,我做不到。“於是,就用魯國上卿季孫氏、下卿孟孫氏之間的待遇給孔子。

齊國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得知了這個消息。景公對孔子說:“我已經年老,不能再重用您了。”於是,孔子就離開了齊國,返回魯國。

有說法是晏嬰害怕孔子得到重用,會搶佔了他的位置,就力勸景公不要重用孔子;而且派人去威脅孔子,逼迫他離開。

這個無法確切考證,總之,雖然晏嬰也推崇仁政,但跟孔子在道德、行政方面存在巨大分歧。孔子上任七天就把魯國的聞人少正卯給殺了,晏嬰阻止孔子在齊國做官是事實,採取其他一些措施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個就不多說了,主要還是最高當政者景公,沒有雄心大志,孔子也就沒啥作為。

孔子周遊列國,來到了陳、蔡之間,楚昭王慕名就派人去聘請孔子。由於戰事影響受阻,楚王派遣軍隊迎接孔子。

楚昭王準備把有戶籍登記的七百里地方封給孔子,楚令尹子西阻止說:“大王的使臣有子貢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

子西又問:“大王左右輔臣有像顏回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

子西又問:“大王的將帥有像子路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

子西又問:“大王的各部主事官員有像宰與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

子西接著說:“我們楚國的祖先受周天子分封時,只是子爵,土地方圓五十里。現在孔丘講述三皇五帝的治國方法,申明周公、召公輔佐周天子的事業。大王如果任用了他,楚國還能世世代代保有方圓五千裡的土地嗎?當初,文王在豐邑、武王在鎬京,只是百里之地的國主,最終能統治天下。現在如果讓孔丘擁有七百里土地,再加上那些有才能的弟子輔佐,這不是楚國的福音啊。“

楚昭王聽了以後,就打消了原來的想法。

楚昭王就是個守財奴,他也不想想晉文公是如何稱霸的,不就是平定子帶之亂,匡扶周室,得到周天子賞賜才得到的嗎?既然能封你子爵,為何就不能封你公爵呢?

究其原因,孔子的到來,還是動了楚國士族大夫們的奶酪。

在豹眼看來,楚昭王沒有接納孔子,並不說明孔子沒有執政能力。恰恰相反,從子西的議論中看出,楚昭王是害怕孔子超凡的能力。

孔子的能力,絕對沒有問題,就如他在衛國時說過的話。當時,衛靈公老了,懶得處理政務,也不起用孔子。

孔子長嘆一聲,說:“如果有人起用我,一年時間就差不多,三年就會大見成效。”

豹眼認為,孔子沒有吹牛,孔子從不說過頭的話,他說到做到。

只可惜,孔子沒有遇到想稱王稱霸的主;孔子又過於拘泥於禮法,不依靠陰謀或者強暴的手段取得高位,這是孔子一直沒有機會一展拳腳的根本原因。

魯國當時能讓孔子一直執政下去,不說圖霸,就是稱王,也易如反掌。不要說戰國七雄的局面,就是整個中國歷史也要改寫。


豹眼看歷史


治大國如烹小鮮,孔子治國一定會使得魯國成為強國之一。當然,也會因此改變戰國七雄的格局。

當代,有很多人其實沒有真正學習過我國儒家的內容,對儒家思想的認知很少,只是道聽途說的認為儒家比較酸腐;在這個功利思想大行其道的年代,部分人又會人為儒家滿口仁義道德,屬於空想主義或理想主義;還有些崇西的人認為,只有西方的思想才是最直接有效的,美國的文化才是最先進的等等;

但是,大家千萬不要忘了一句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偉大的東方文明在世界歷史長河中何其壯觀,孔子的儒家思想更是意義深遠。儘管,我們在近現代歷經了苦難,但在新中國建國短短的幾十年中又歷史性的實現了飛躍,這些在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成就,正是中華文明幾千年鑄就的民族之魂的偉大之處。

改革之初,很多人被突然湧進的西方理念、產品、財富、奢侈品等等瞬間征服,崇洋媚外的心態和西方文化先進論的各種誇張描述也佔據了很多人的頭腦,導致在一些人的頭腦里民族自豪變成自卑,民族文化自信幾乎蕩然無存。自然,也會對幾千年傳承的儒家失去信仰,孔子當然也會被這些人不放在眼裡。但實踐證明,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歷史成就和對先進世界發展的重要意義無可替代,我們卓然傲立世界民族之巔。

所以,大家更多的去學習文化,更多的瞭解世界歷史,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思考,關於本話題,相信大家經過對戰國曆史的充分掌握和分析,我們會相信和贊同,如孔子治魯,魯必興旺!


承至德如松


在傳統中國文化中,孔子被稱為“聖人”。因此在古人心中,這一問題根本就不存在“不”的答案。隨著近代中國的落後,近現代中國人對於傳統文化不再是抬頭仰望,更多的是採取審慎甚至苛責的態度來取捨。如此前提下,近現代之人對孔夫子不再絕對信任,因此對這一問題往往是質疑的態度:孔子並非沒有治理過魯國,不過他也沒能將魯國衰落的趨勢扭轉過來,可見他也不是神仙!

然而,孔子治理魯國,難道真一無是處嗎?


孔子正式踏入魯國政壇,大約是在魯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被任命為委吏,主要職責是管理倉庫;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31年),孔子開始興辦私學,當起了老師;公元前517年,魯昭公被“三桓”家族趕到齊國,孔子也逃入了齊國;公元前515年,因為在齊國不如意,孔子又回到了魯國;公元前504年(魯定公六年),魯國陽虎專政,孔子被提拔為小司空;公元前501年,陽虎最終被趕出魯國,“三桓”家族卻因此聲望大跌;大約是在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史記》稱魯定公十一年),孔子被任命為大司寇,攝相事,開始正式執掌魯國國政。


孔子執掌魯國國政,具體有何政績,史書並沒有記載。但在孔子執政期間,發生了著名的“墮三都”事件。

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為限制“三桓”勢力,孔子決定“墮三都”,即摧毀“三桓”家族封邑的城牆。叔孫氏二話不說,直接就將郈邑(今山東東平東南)城牆搗毀了。可季孫氏的家臣公山不狃、叔孫輒卻不肯從命,佔據費邑(今山東費縣西北)造反,還率領費人去攻打魯國公室,結果被孔子派兵擊敗。公山不狃與叔孫輒被迫逃亡齊國,後來又逃到了吳國。然後,孔子命人摧毀了費邑的城牆。在將要摧毀孟孫氏封邑成(今山東泰安南)的城牆時,孟孫氏家臣公斂處父也據城進行頑抗。12月,魯哀公率兵前往圍攻成邑,卻未能攻克。

就這樣,孔子的“墮三都”計劃到了最後一步,功敗垂成了!

兩年後,即魯定公十四年,在內外部勢力的排擠下,孔子被迫離開了魯國,開始了他長達十三年的周遊列國旅程。


看起來,孔子執政的這四、五年,除了失敗的“墮三都”計劃,似乎毫無建樹。可在他離開魯國十年後,他執政魯國的功績卻意外地顯現了出來。


公元前487年3月,因為魯國入侵邾國,吳王夫差率軍伐魯。吳國軍隊曾經滅楚,在夫差手裡又戰勝了強大的越國,可謂是勢不可擋。然而,在吳軍向魯國進軍的過程中,卻遭遇了魯人重重阻擾:給吳人帶路的公山不狃故意帶他們走險隘;大夫公甲叔子與析朱鉏乘一輛戰車,同時戰死疆場;大夫微虎組織了三百人的敢死隊準備刺殺夫差,孔子高足有若也主動報名參加,夫差聽說此事後,嚇得一晚搬了三次地方……。在魯人的拼死抵抗下,夫差不得不主動向魯人求和。最終,在魯國沒有遭受致命打擊的前提下,吳王夫差就主動退軍了。相比較於楚國和越國,魯國的命運要遠好於這兩個國家。

公元前484年春,因為魯國協同吳國伐齊,齊國派出國書、高無丕兩人率軍伐魯。此時,魯國“三桓”因為害怕自家軍隊遭受損失,都不肯主動出兵迎戰。還是在季孫氏家宰、孔門弟子冉求的推動下,魯國組成了左、右兩軍迎戰齊軍:左軍由冉求率領,右軍則由戰鬥意志不強的孟懿子兒子孟孺子率領。最終,在右軍一接即潰的前提下,冉求率領左軍頑強地抵禦住了齊國軍隊,促使齊人連夜撤軍了!

這兩次對陣東周強國,魯國中下層都保持著旺盛的鬥志,迫使敵人知難而退。

但這兩次戰爭,都表現出同樣的現象:魯國上層抵抗意志不強,而中下層則抵抗外敵入侵的決心則相當堅定。特別是以孔門弟子為代表的魯國中下層的堅決抵抗,讓魯國在這兩次戰役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戰果。


在孔子執政以前,魯國中下層只知“三桓”而不知公室;“三桓”家臣頻繁發起內亂,試圖竊取國政;“三桓”則彼此勾心鬥角,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內鬥上。這是魯國長期得不到發展的根本原因。

但在孔子執政以後,魯國中下層在兩次外敵入侵戰役中的出色表現,足證魯人心中已有了保全社稷的思想——而這一,恰恰就是孔子執政的最大功績。

因此,如果魯國真交給了孔子治理,在凝聚人心這點上,孔子肯定會做得極為出色。但孔子思想的缺陷在於太過崇尚周公之道,卻缺乏改革理念,因此他對分封制、藉田制、宗法制的變革肯定不會徹底。而正是這三大制度,導致了西周的衰落。

所以,長遠看魯國必然還是會陷入衰退之中。


欲雲談史論今


孔子堅持的政治理想:“為政以德,以德治民”、“導之以德,齊之以禮”與春秋時代的“霸道”不相符合,周遊列國,歷經十四年而得不得重用。假如魯國交給孔子治理,魯國不可能成為強國,是不能改變戰國時期七雄爭霸的形勢。

一、以德治國有缺陷。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執政的官員要以良好的道德行為準則要求自己,並且用恩德施於普通民眾。歷史上確實出現了包青天、海瑞的千古留名的清官,但是跟腐敗的官僚體系相比,仍然是杯水車薪。依法治國為主,以德治國為輔,才是良好的治國方向。秦國商鞅變法,依法治國,國勢日趨強盛。

二、以周禮治國,是歷史倒退。孔子主張,恢復周朝初年的禮治。恢復西周的宗法制,恢復舊的等級制度。貴族是貴族,貴族的子孫代依然的是貴族的世卿世祿制,不利於優秀人才的吸收。“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春秋時期晉國之所以強盛,跟楚國的才智之士大規模投奔晉國是分不開的。

三、魯國的基礎太弱。魯國地處中原,位於晉國,齊國,楚國大國之間,是一個良好的戰略緩衝地帶,沒有戰略縱深,沒有發展空間。魯國即使有孔子改變的話,也會被諸大國強行干涉,強行終止。孔子曾經有段時間把魯國治理的有聲有色,齊國看不下去了,只是送了幾個美女給魯公,孔子就被逼走了。

孔子的以德治國對後世王朝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作為法治的補充。但是孔子治理魯國的話,是不可能使魯國稱王稱霸的。


木其三


如果把魯國交給孔子治理,也不一定會治理好的。原因是:1.春秋末期,周王朝覆滅各地諸侯爭奪底盤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是誰能阻擋了的。何況魯國不是什麼強國。孔子也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治國理論和實踐。2.孔子宣揚的“仁”的思想,希望各地諸侯剋制自己,恢復周禮,這個思想比較好,可是不如法家思想容易讓一些統治者接受。孔子在當時是個講學的,社會地位極低,他的社會地位提高是在他死後一百多年,到了漢朝的時候,董仲舒提出尊孔讀經,人們才重視他的思想,從此,他的社會地位才提高。3.能治理國家的人,必須有民眾的支持和擁護,當時不少老百姓說孔子“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孔子游學,有時還要他的學生給他去討飯吃,他要治理國家,肯定有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