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事情习惯说“我不会”,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变得自信?

幼教刘婷


我是小学二年级的老师,班里有个叫轩轩的男孩子(化名)。那天放学站队,我发现他的鞋带松了,一甩一甩的,怕孩子踩到鞋带子摔倒了,就把他从队伍里叫出来,叫他把鞋带系上。可是他却说“我不会,都是奶奶帮我系”,然后他把脚伸出来,那意思是叫我给他系上。我只好蹲下来,教给他系携带。看来这是个生活上被家长过度呵护的孩子。

后来我发现这孩子在做题时,别的孩子都在飞速地投入到状态,可是他还是在那里等待,我问他怎么不写,他说等奶奶读题,我说这是学校,没有奶奶,你必须自己读题。他最后勉强自己读题,有的题我觉得他根本就会,可是就是不敢下笔写,一看就是不自信。怕自己写错了,等着家长的肯定。这就是典型的不自信,依赖家长,产生了惰性,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和生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信心可以调动一个人的内在潜能。帮助他将身体的各项功能都调节到最佳状态。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成绩的进步、将来事业的成就等就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其中较普遍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某一点不如人家或者因为事情的挫折而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家,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全盘否定自己。“我不会”“我不行”是他们的口头语。

家长如何使孩子变得自信!

发挥潜意识力量,告诉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满怀信心,想我会成功。经常提醒孩子,你比你想象中的要棒的多!

不要老想着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学习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根本不是有多么聪明,而是那些有自信,勤奋好学,讲究策略方法,肯动脑筋思考的人。你自己这样做就会成功。

树立志向。

这个志向的问题,可以先从小的目标志向开始,不要先树立什么大的志向。先从树立小志向开始,一个个小志向完成的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好转,他自然就会树立大志向了。

采取行动增强信心。

有的孩子不管什么集体场合都会躲在后面,怕引人注意,不敢表现自己,就是缺乏勇气和自信的表现。可以鼓励孩子有所行动,目标明确后,就要行动,行动起来就会发现事情原来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自己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这样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只要坚持不懈,始终抱有自信,且积极行动,就一定能成功。

教孩子练习正眼看人,养成主动与人说话的习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过,那些不自信的孩子,他们大多在遇到人的时候,是不敢拿正眼看人的,也不主动与人交流,他们可能因为害怕,因为自卑,不敢正眼看人,给人一种唯唯诺诺的样子,一看就是缺乏自信的样子,教孩子练习正眼看人,眼睛正视对方,主动交流,堂堂正正,既能增强信心,也是一种尊重对方的礼仪,还会赢得对方的信任。

家长要学会赞美孩子,也要教会孩子学会赞美自己,赞美他人。

父母要对孩子有信心,尤其是孩子受到挫折,失落沮丧,缺乏自信时,如果自己的父母都对自己失望,那么孩子又怎么可能有自信别人会来欣赏自己呢。所以家长那些对孩子打击的话语少说,多说些积极的、肯定的、鼓励赞美孩子的话,这样对于孩子的自信心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同时家长也要教会孩子学会客观冷静的赞美自己,既不能盲目乐观,自高自大。也不要悲观失望,缺乏自信。自己做的越好,也就赢得了别人的赞美,别人的夸奖肯定会使你变得越来越自信。

这是我的一点点见解。友友们有什么好的见解可以分享出来,期待友友们踊跃留言!


浅浅的教育


我们家孩子现在两岁11个月,正在经历这个过程。之前本来会穿衣服,穿袜子,现在也不做了。经常说:“我不会,妈妈你帮我吧。“


我觉得我们要做的:


1多鼓励孩子,少给建议。不管孩子做的好与不好,我们都要鼓励,鼓励他努力做的过程,而不是一直在旁边告诉他,你要这么做,要那么做。只有当孩子向你求助的时候,你给他演示一遍就好了,不要指望一次学会,多练几次总会学会的。


2孩子真的不会,我们可以给孩子做示范。比如说穿袜子,可以说:你看妈妈是怎么穿袜子的。还可以变成游戏式,可以说,我们比赛看谁能先穿好袜子。在游戏中学习技能,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3尊重孩子的成长速度,不着急。一件事,我们可能觉得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是第一次学习,需要时间,我们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只要孩子愿意尝试,有进步就要鼓励。千万不要说:告诉你多少次了,你怎么还做不好。这样的话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有时候孩子做的慢,家长的急脾气来了,直接上手帮孩子做了,这只会让孩子有挫败感,感觉没有妈妈,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4为孩子分配学习任务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自信心也是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虽说孩子不怕挑战,但一开始就接受超过自身年龄的技能,会浇灭孩子的学习热情。


5当孩子说”我不会”,我会说:“宝贝,没有尝试过的事情,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做呢?你愿意和妈妈一起学习怎么做吗?


6还有可能已经学会的技能,又不想自己做了,向我们家孩子现在就是这个阶段。比如穿衣服,我会说,和妈妈一起比赛好吗,看谁穿的又快又好,孩子还是很乐意参加的。继续增加有难度的技能,调动新的积极性。


对待孩子的成长,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耐心,耐心,耐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急,不催,不责备。多鼓励孩子,少给孩子建议,孩子的信心会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花生麻麻育儿笔记


上大学期间,因为课不多,便利用课余时间去家教。到现在给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当给学生讲题的时候,每次一反问他问题,他就很随意的丢出一句“我不会”。在耐心解释过一遍后遇到相似的题目,又是直接说“我不会”,就要我讲解给他听。我很疑惑,在跟他细心沟通之后才了解到他是个比较自卑的孩子,怕自己的答案错了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才直接说不会。

这次经历让我体会很深,我不禁反思,原来小孩子长时间自卑心理作用下,久而久之产生的后果还挺严重的。研究表明,自卑会逐渐让人产生社交恐惧症,对外界的事情会产生过激的反应,期待获得认可而做出不良好的行为等。可见,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自信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 鼓励孩子

不要因为孩子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指责孩子不认真学习,要给孩子扣好人生中的第一颗纽扣,为人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无论他在学校中表现的好与不好,父母都要是儿女最温暖的避风港。事实证明,从小在父母长辈的鼓励中成长的孩子,未来的发展都会比那些在父母的苛责中长大的孩子好,因为父母的鼓励,是孩子自信的来源。

2. 丰富孩子的阅历

世界那么大,要多出去看看。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局限于周遭小小的生长环境,外面的世界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孩子对自己未知事情有进一步的认知,他们也会主动去学习接受新的知识,然后见识到不一样的人与事,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提高阅历,也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3. 培养孩子个人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时候孩子并不会顺着父母的意思来,虽然父母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就是不乐意做,这时就要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发现孩子喜欢做的是什么,鼓励他去做,让他自己去学习,父母在这一过程中给出适当的指导孩子也会欣然接受,这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事半功倍。

孩子的自信养成是离不开家长的细心教导的,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循序渐进的鼓励孩子,就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朗朗育儿课堂


孩子遇到事情说“我不会”

首先我的孩子很少跟我说“我不会”,偶尔会听到妈妈这个我不会,比如说第一次去做运动器材扭腰器材,孩子第一看到就是先转一下圆盘然后屁股坐在上面,我跟孩子说错了不是这样做的,如果你觉得是这样玩的也可以,孩子第一反应不是这样玩的,那是怎样玩的,我就跟孩子说把脚站到圆圆的上面手扶着扶把,脚往两边转,孩子因为手不够长,就跟我说妈妈我不会你教我。可以的是因为你身高不够手还不够长有点够不到不是你不会,孩子连续尝试很多遍,都快摔下来跟我说,妈妈你看我会玩这个。

刚开始的时候穿衣穿鞋,衣服鞋子一定是那种最简单的款式,太复杂的款式孩子穿两次就不想动手,就会跟妈妈说我不会,记得我教我女儿穿两三次她就会,我是这样教她的先把没有图案的铺在上面,小手伸进进去找到最大的洞拿起来套到头上,在往下看一眼有没有看见图案有就是穿对了,然后在找旁边的两个小洞,虽然穿得比较慢,但是我不会帮她更加不会说她慢,等她穿好了,我会给她竖起大拇指,孩子就会很开心。

如何让孩子更加自信

多观察孩子的优势和长处,让孩子肯定和确认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多让孩子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比如手工,拼乐高积木,孩子做好后家长可以夸夸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一走过去你这拼的什么东西,孩子心里肯定不好受。

不要去强迫孩子暂时做不好和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做不好不愿意做的事情,家长偏要逼着他做,而且还带着攻击性的语言跟孩子,这样孩子很容易受到打击。

应该多鼓励孩子,你很好很很棒,你可以做好的,让孩子多表现自己,对自己说“我可以”的形成一种习惯,与孩子相处融洽,父母做孩子做自信的榜样,让孩子在这愉快轻松氛围的成长起来,孩子更加乐观自信。


家有小女叶心心


前两天下班回家,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进门,对儿子说:“妈妈累了,没有能量了,需要抱抱。”儿子立马跑过来抱住我,亲了我一下,问:“有能量了吗?有能量了吗?”


顿时觉得无比暖心,也忽然想,当我们放下所谓“无所不能”的家长包袱,在孩子面前表现无助时,我们的孩子反而变得更加温暖贴心。

不仅如此,向孩子巧示弱,孩子还会表现得更独立有责任感。记得有次回家,我故意装作不认识路的样子,跟儿子说:“你带我回家吧,妈妈忘记路了。”儿子一听来了精神,忙给我指路,“妈妈,这边走,你怎么连自己家都忘了呀?”儿子像个“小大人”一样领着我回家了。


有句话说,家长越怂,孩子越优秀。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当家长愿意放下家长架子和权威,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向孩子求助,给孩子表现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成长地更快更好。德国心理学家黑加尔.吉尔特勒认为:“如果你放弃权力,放弃你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的机会就更大。”


那么,如何在孩子面前恰到好处地示弱呢?

1. 表现柔弱,给孩子心疼我们的机会


有些家长总是追求完美,以强势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生怕破坏了自己的家长权威。无论有多累,有多疲惫,都不愿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当孩子看到的父母,都是强硬的、理性的、完美的,孩子反而会感到压力。其实,每个人都有软弱的地方,父母没有必要时时紧绷,适当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柔弱的一面,不仅不会影响家长权威,还会激发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也给孩子一个关心和心疼父母的机会,让孩子更加懂得如何去爱。

2. 假装“不行”,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

父母能干,却不一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孩子是敏感和自尊的,他们渴望表现自己,如果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轻易纠正他们的错误,回答他们一切问题,他们反而会觉得挫败。


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假装自己不会、不行,向孩子求助,引导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信。


专家认为:父母的适当示弱,会强化孩子的“自我概念”,让孩子表现地更加独立。所以,当我们遇到困惑时,不妨请教一下孩子,听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替我们想办法。


当家长放弃高高在上,成为孩子的伙伴,他们会感到被信任、被尊重,也会更加有责任感、有担当。

3. 故意失败,给孩子战胜可困难的勇气


让孩子因为信心不足时,家长也可以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并且不着痕迹地“示弱”。如,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很沮丧,家长可以参与进来,与孩子一起探索,并表现出题目很难的样子,自己也不会做。


然后再带着孩子去查阅各种公式、定理,或者请教其他人,最终与孩子一起解开难题。同时,也向孩子传递一种理念,失败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失败,但是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可以成功。


总而言之,完美家长做不得,因为完美的心态,会使家长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给孩子压力,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够好”,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家长懂得“示弱”,不仅可以营造轻松的家庭环境,还会滋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成长地更加有勇气、有力量!


育学社


一年前,我家也有个和题主一样习惯说“我不会”的娃,很理解你的苦恼。一年后,儿子很少说“我不会”“我不要”了。


发生这样的转变,总结有以下几点经验:

1. 分析孩子常说“我不会”背后的原因

我家儿子经常说"我不会”是在三岁多的时候,这之前有半年的时间他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二老对孩子十分溺爱,大小事喜欢包办,帮他穿脱衣服、鞋子袜子,连吃个小零食都会拆好包装放到他手里。


老人的过度保护和代办,带来的后果是,儿子到了本该学习各项小技能的时候却完全没有动手机会。再想让他做,他会本能地觉得这是大人的事,自己不会也不愿去动手。


2. 用同理心安抚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面对一些小事情,孩子总是说“我不会”“我不要”,说实话当时心里很是气恼。不过我知道,孩子既然已经这样了,打骂不是办法,一时半会儿他也改不过来,我只能平复心情想一些对策。


于是我会试着这样跟孩子沟通:儿子,穿衣服这件事你从来没有做过,觉得有些难,是吗?孩子回答是,我接着说:妈妈跟你差不多大的时候,也不会穿衣服呢。孩子表情放松了些,我又笑着说:不过妈妈以前可是个勇敢的小朋友,外婆教了几次,妈妈从不会慢慢就学会穿衣服了呢,妈妈是不是很棒?


儿子点点头,我拥抱着他,试探着问:你想不想像妈妈一样,做个勇敢的小朋友?这时他多半会愿意。


3. 亲自示范,鼓励孩子去尝试

在确认孩子愿意尝试后,我会带着宝宝一起做,比如穿衣服,一边示范一边慢慢告诉他,怎么分辨衣服的前后,先做哪一步后哪一步。每跟着妈妈完成一小步,我会给予鼓励,比如“你学得真不错”“嗯,对了,就是这样”“儿子又前进了一步呢”......


在欢乐的互动中,儿子好像忘记了这是一件困难的事。孩子因为是第一次做,可能并不会立马掌握这些步骤,在这个过程中,爸妈要多给点耐心,只要孩子愿意,可以多练习几次。


4. 对孩子的“小成功”及时反馈和表扬

“穿衣”“穿鞋”在我们眼里是件小事,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它可是学会了一项大本领呢。所以,父母在这个时候应该多鼓励和表扬孩子,比如: "宝宝今天学会了自己穿衣服,进了一大步哦,妈妈觉得你是个非常勇敢的小朋友。”“儿子今天学习得很认真哦,也掌握得很好,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没学会穿衣呢,”


孩子在有这种成功的体验后,会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也会增强,愿意尝试更多新的事情。后续让孩子多做一些相对简单的事,让他从这些“小小成功”中建立更强大的自信心。当然,父母在表扬孩子时,尽量用赞扬具体的行为来替代“你真棒”“宝宝好聪明”这样的词。


5. 父母多看一些专业育儿或心理学书籍,和孩子共同学习进步


0-6岁的宝宝,从出生到一步步接触这个陌生的世界,一点点熟悉各种人事物,处于一个敏感的学习阶段,父母可以多阅读一些儿童心理学或专业育儿书籍,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更从容淡定应对育儿路上的各种状况。


乔·卡巴金在《正念:此刻是一枝花》中说,“ 每抚养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为期18年的静修,做父母是一种修习。”


以上个人经验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我是左手育儿右手精进的八零后职场妈妈黛西,喜欢记录和分享成长育儿心得。关注我,一起做温暖有智慧的父母。

黛西育儿说


您好,我是翼翔老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问题之前,首先我觉得您的问题描述得不是很全面,孩子习惯说“我不会”,实际上更多的反应孩子已经“很懒惰了”,“不自信”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孩子穿衣服、脱衣服、穿鞋这些,跟自信根本就挂不上勾。孩子肯定是会的,只是孩子已经懒得动了。在幼儿园老师都要求孩子自己做这些事情的,为什么孩子在家就说自己不会了呢?家长有没有想过深层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孩子天生是爱学习、爱尝试的。

试想一下,孩子一岁左右学走路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困难放弃的呢?没有!孩子小时候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模仿,看到别的孩子在做什么,孩子就想跟着自己做;看到父母在做什么,孩子也想模仿大人。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我没见过哪个孩子小时候不想模仿大人的,从小就呆坐着等父母帮忙的孩子几乎是少之又少。一开始,你只会嫌孩子“太会了”,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敢干。最常见地就是大人一直在旁边制止孩子:不要玩这个、不要碰那个。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什么都不愿意做?什么都怕做呢?

大人对孩子保护过多,干涉过多,孩子失去了该有的能力

什么都不愿意做的孩子,几乎清一色都是家里有特别“关爱”孩子的大人。

宝贝,这个太辣了,不要吃!宝贝,这里的水太冷了,我们下次再玩!宝贝,这个你还不会,等长大一些再玩!

很多时候,孩子还没开始,就被剥夺了感受的权利。


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叫你不要玩,你看看你,弄成什么样子!
叫你不用动,你偏不听!...哭、哭有什么用!

孩子想去尝试一件事,家长因为怕麻烦过多地否定孩子,孩子越来越逃避责任,不愿意独立做事。

很多家长一开始初心都是好的,希望孩子独立,但是过程却是错误的,一遍一遍地在告诉孩子:“你做不好!”

比如:

有些家长让孩子自己叠被子,可是每次孩子叠好的被子,父母都会重新再叠一遍。你这样做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你做不到!


有些家长想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可是每次孩子穿到一半,你就急冲冲地跟孩子说:“快点,你要迟到啦!”然后迅速地帮孩子穿好衣服。你这么做给孩子什么感觉?--我做不好,我做不到,反正妈妈都会帮我重新做一遍,我还是不要做,等妈妈来帮我好了!

父母应该怎么办?如何才能纠正孩子这种状态呢?

1、要给孩子时间练习

穿衣服、穿鞋子这样的事情,本身是不难的,但是孩子需要练习的时间。家长在孩子练习的时候一定不能着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我们可以找周末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练习,这样你就不会催孩子,着急着纠正孩子。

如果孩子第一次没有做好,你就可以示范一下,指导一下孩子。然后再让孩子尝试,记得要鼓励孩子,肯定ta的进步。孩子只要有几次成功的经验,那么ta下次就会自己做这件事情。


2、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多满足孩子内心想练习的渴望

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可以做很多事情,ta自己也想做。我的孩子看到别人可以从高处往下跳,他自己也想这样。我会跟他说:那个地方太高了,我们暂时还不能从那里往下跳。但是我们可以去选一个矮一点的地方尝试一下。


孩子内心升起的探索的渴望不能硬生生被我们扑灭了,这种事情如果持续发生,孩子往后就会变得畏手畏脚,变得“懒惰无比”。

3、不要追求完美,欣赏你孩子的现在吧

很多家长很喜欢纠正孩子,希望孩子尽快做到完美。殊不知,孩子需要通过练习来获得自我认知,ta要通过练习来获得心灵的力量。

孩子很努力的完成一件事,家长觉得不满意就自己动手来做一次,这是非常“愚蠢的”办法。

你让孩子自己叠衣服、叠被子,结果孩子尝试了,你去否定了!重新再孩子面前自己叠一次。这收获了什么呢?你在明白无故地告诉孩子:你不会做,还是等以后吧!

正确的做法是:先肯定孩子,接纳ta的不完美。当孩子养成自己叠被子的习惯之后,你再告诉ta如何改进,如何叠得更好。

很多孩子的自主行为都是被掐死在萌芽阶段,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父母的鼓励和肯定是孩子内心需要的阳光!你要知道孩子的节奏,试着慢下来让孩子自己练习,只有孩子自己有了“我可以”的体会,孩子才能有自信,也才更愿意主动去做事情。这个时候你不会再为孩子不愿意穿鞋发愁,因为你的孩子可能会想跟你学炒菜,想学洗衣服,想学你能做的大部分事情!


最后有一个提醒,现在大家都有学习各种育儿理念,里面大多提到要鼓励孩子,表扬孩子。这里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会经常夸奖孩子“你很棒!”实际上这句话不应该经常说,正常情况下孩子是不怎么需要你夸奖的。除非ta在做的事情不喜欢,ta仅仅是因为想获得大人的夸奖。


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做一件事,那么你的夸奖一定不能太多,否则孩子的关注焦点就会偏离了。孩子一开始是寻求一种自己掌控的感觉,后面变成了获得大人的认可!这不是一种好的方式,会让孩子脱离做事的本身,注意力也会不够集中。


以上是我给您的一些建议,感谢您的阅读!原创不易,多多支持哟!我是翼翔老师,这是我在悟空问答的第1051个回答!再会!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幼儿园里历练了五年,遇见过很多不自信的宝贝。孩子不够自信遇见事情第一时间总是想到闪躲,总是会说“我不会”,“我怕做不好”,“快来帮帮我”,要不就是急得哭鼻子……很多家长都急于知道为什么宝宝会不自信,真的是宝宝“不行”吗?

我曾经是一名幼儿老师,工作中遇到的不自信的孩子真的是数不胜数。但是经过正确的干预和引导,孩子们一般都会重拾自信的翅膀。家长们一定要积极寻找原因,很多时候孩子的不自信都和大人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哦!

—父母家人的溺爱,让宝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权利,所以该放手就要放手了。

—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的鼓励,即使孩子有了些微的进步,也要适时适度的表扬一下孩子,让宝宝的小小心脏得到鼓舞。

—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也要伴随一定的存折教育,摔倒了不要大惊小怪,等待宝宝自己站起来。

—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孩子自信的一大助力,父母的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是宝宝的实力后盾。

—抓住自我意识的关键期,合理营养宝宝的自信心,往往事半功倍。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学习工作中迎难而上,会是宝宝最好的动力。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孩子不愿,不敢动手作为的时候,“游戏”是最好的切入点。

所以请家长只做孩子隐形的助力,凡是不要亲力亲为,让宝宝感受自己神奇的力量,加上大人的适时鼓励,孩子才会逐渐成为一个富有自信的发光体。





小米粒儿育儿


孩子遇到事情,第一反应总是说“我不会”,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孩子确实不会,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对自己要求高,或者家长对孩子要求高,孩子害怕失败,于是用“我不会”逃避打击。


因此,我们要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来引导孩子。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那么可以先判断一下,是否这些事情超越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是,可以家长先帮忙做,孩子在旁边看着或者打打下手,慢慢可能就学会了。


如果孩子应该能学会了,只是之前没有做过,像题主说的穿衣服、穿鞋,这些其实两、三岁就能做到了,就可以鼓励孩子多尝试。


另外,家长也要注意,比如年龄小的宝宝,还不会系鞋带,买那种搭扣式的鞋子,孩子穿脱比较轻松,就会比较配合。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要么孩子是敏感型孩子,对于失败不太能接受;要么是家长要求过于严格,之前孩子做得稍有差错,就会遭到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尝试了。



倘若是前者,家长可以辅助孩子做,先减少孩子失败的次数,增强其自信心。


孩子个性很多是天生的,甚至是遗传自父母,因此这种情况下,不要责备孩子“怎么这么多事”“怎么XX就不像你这样的”,而是应该在呵护孩子的前提下,鼓励他去探索。


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带他观看别人比赛,或者让他学习类似象棋、围棋这样的兴趣,多接触一些胜利和失败的场景。通常,孩子对失败的耐受度就会慢慢提升了。


倘若是后者,家长就要注意控制自己。


孩子还小,很多事情都处于学习、探索的阶段。



孩子的成长也往往是螺旋式的,可能前段时间他做得已经不错了,现在又有些退步,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家长不妨放松一些,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自己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这样学得会更快。


总之,题主的孩子看起来还不大,不用急于给孩子贴上“不自信”的标签,而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鼓励为主的氛围,让孩子有勇气去挑战。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课堂


家有一4岁女宝,前段时间确实习惯说 “我不会”,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有自己的一点办法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变得自信,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就好。

第一步, 示弱。

当妞妞第一次跟我说我不会的时候,我直接上手就帮,结果实践证明,这只会让她越来越没有自信,也不愿意再尝试。后来我发现,如果你先示弱,那就能激起她小大人心里,会主动要求帮助你完成。现在我会说,怎么办呢,妈妈也不会啊,我们要不要一起试试?此时大多数小朋友已经忘了刚才不会的挫败感,又可以积极主动的帮助你了。这一步让孩子从我不会,转变成我想做。

第二步, 就是要帮助孩子,让孩子想办法我怎么做?就是要不漏痕迹的在关键步骤上帮助下小朋友。在有了一次成功经历后,小朋友的自信自然大大提高了。

第三步,就是让孩子试着去做,去重复。此时要趁热打铁,跟小朋友说,我们可不可以再来一遍,妈妈还没学会,第二次的时候可以试着不去帮助他们,一般情况下,他们应该可以独立完成了。

经过这三步小朋友自然就从,我不会,变得我会了。

对于一些难度真的比较高超出小朋友能力的事情,我们可以找一些类似的但难度较低替代的,然后再跟小朋友一起去尝试。

总之,对孩子要有耐心,要诱导,但不要直接以成人的方式去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