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人读完研究生就不读博士了呢?

烽行动漫


我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没有读博士,从我自身的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想说,这个提问本身就不严谨,提问者没有搞清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关系。事实上,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也就是说,硕士和博士都是研究生,只不过,由于硕士群体较多而博士群体较少,平时大家一般称硕士为研究生,而称博士还叫博士。

下面来回答,为什么好多人读完了硕士就不读博士了?我概括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性价比”。

下面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毕业难度、目的达成4个维度进行分析。

时间成本

本科应届生读完硕士,年龄基本上在25-27岁之间,如果二战、三战考研或者工作几年时间后再考研读研的同学,毕业后年龄更大,此时再读完博士,毕业后已经30多岁,很多家长忍受不了孩子到了30多岁还在上学,还不结婚生子。目前,硕士和博士在读期间结婚的同学还是少数,而许多致力于科研、迫于毕业压力的博士生甚至没有时间谈恋爱,更别提结婚了。这是许多父母无法接受的,他们认为,在30岁左右有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老婆孩子热坑头,才是“正常”的生活。

因此,首先在时间成本方面,很多同学就打了退堂鼓。

经济成本

读博士虽然会有生活补贴,有奖学金,做科研或实习也会有收入,但对多数同学来说,这些收入毕竟是不稳定的,或者通常来说并不是太多。相比之下,硕士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同学,在博士生还在读书的几年时间里,可能已经拿到了比较稳定的足够养活自己的收入,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业绩,在与同龄博士的竞争中并不处于劣势。

另外,博士毕业后,并不见得一定比硕士毕业的同学收入高多少,具体薪资水平,还是得看所学专业,看就业单位。比如我的高中同学,与我同年硕士毕业后(我俩所学专业不同),我直接参加了工作,他短暂工作2年后,由于对收入不满意,因此又去读了博士,现在博士毕业多年,收入仍然没有我高。

毕业难度

有句话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读硕士是“严进宽出”,即考上硕士研究生很难,而一旦考上后,毕业是相对容易的,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毕业,学校的毕业门槛不会设置得太高。

而读博士是“宽进严出”,即考上博士比较容易,而毕业非常难。近些年,博士生迫于毕不了业的精神压力而跳楼的新闻屡见不鲜,正是因为他们舍不得读博士几年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经济方面的“沉没成本”,谁都不愿意前功尽弃。

因此,不是极度热爱科研,想要终身从事科研的同学,还是不要读博士自虐了。

目的达成

为什么要提升学历?我想大多数同学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毕竟学历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习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升、眼界的开阔,以及格局的提升。对于硕士生来说,在就业时,同等条件下本科和硕士竞争,多数企业也会更倾向于高学历。而上面也分析过,读硕士通常比较容易,毕业也不难,至少比读博士要容易太多。因此,硕士生毕业已经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目的已经达到,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浪费几年的时间去读博士了。

总结:

以上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毕业难度、目的达成4个方面分析了读硕士比读博士更具有“性价比”,因此,多数同学(包括我)选择读完了硕士即参加工作,而不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当然,这并不是说读博士不好,也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相反,我很崇敬博士,因为他们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民族振兴的主力军。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相比读博士痛不欲生,我选择硕士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而这,也是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海叔教育堂


我本人研究生毕业,老婆也是,研究生毕业时我曾经考虑过博士,但是被更加高昂的代价否定了!几方面原因:

1,年纪问题,研究生毕业大致二十五六岁,我当时已经28了,再读下去不见得有好的未来 ,面临结婚的情况;

2,职业发展,我们法律专业本身就是高学历林立但是研究生已经足够了,不走学术路线足够了;

3,个人兴趣,追求学历不代表能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再读下去人会与社会脱节的,且我们专业更专注实践操作;

4,费用问题,研究生虽然是公费但是生活费得自己赚博士更花钱,一般农村家庭供不起到你三十几还在读书。

以上就是不继续读博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新语律说


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大家分享分享自己的经验。

我本科毕业,考的研究生,一入学就签订了硕博连读。读了一年半,sci有了,ei有了,老板让转博士,说以这个条件,再读两三年,肯定毕业。

但是当时压力太大,最终放弃,入学两年半后,以硕士身份毕业工作了。做出这种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两点,一是经济压力,读书期间太穷,二是年龄压力,读完博士都27,28了!

当然,个人觉得很多同学不读博士的原因还有一点,能不能静下心来搞研究!读博士,是需要耐得住寂寞,静心专研一个方向的。

当年,在学校期间没有得到博士学位,也挺遗憾!工作后,经济好点,博士学位的执念又让我花了三年,获得了全日制博士学位!

所以,想拥有博士学位,可以在你安排好生活后,再冲刺也是可以的!


傻傻安好


读博士估计是不会了,近些来发生的一些事打消了我仅存的一点热情,随着考研成功的喜悦逐渐消退,如今看似平淡的生活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刚开学还好,因为研一还要上课,这个上课和你大学上课没有任何区别,就是加长版的大五而己。在管理上比大学还要松,总之认真听的没有几个,老师在假装上课,学生在假装听课,一节一节就这么过去了。至于专业课,那就更有意思了,老师大概就讲了两次课,剩下的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讲,意思就是学生回去做 ppt,然后每个学生轮番上去讲。每个学生都讲一遍之后,这门课基本上也就结束了。

教研室的位置一直紧张,所以研一是没有教研室的,所以你想学就自己找地方学,不想学你可以天天躺床上。除此之外,每周有一次的固定组会,这个相对还好一点,多少能学到一点知识,师兄师姐在上面汇报,同学们在下面听。当然组会上大老板是从来不去的,偶尔会有小老板来听。

关于实验的事情其实有很多话要说,因为研一的刚来没有教研室,当然也没有实验室,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研一的同学刚来,本来就什么也不会,首要的任务是看论文。当然如果想提前去实验室也可以和师兄联系,但是不要指望老师能帮上什么忙。和师兄联系,其实也就打打杂,比如说看炉子,磨样,刷料,这些东西其实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也学不到什么,纯粹是一个体力活。那为什么还要干,当然有个人的考虑。课题组很大,比如炉子都是每个人负责一个,任何人想要用炉子都要找负责炉子的人。但现在的问题是负责炉子的人往往会把炉子私有化,他不同意你就用不了。和师兄搞好关系的方法就是帮他切样、磨样、排电镜,师兄毕业了你就可以接手这个炉子了,总而言之就是心累。

师兄师姐对待师弟师妹的态度在前一个月还算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态度就慢慢的变得不耐烦,尤其让我不能忍受的是课题组的内斗,尤其是师姐之间,简直比宫斗剧还精彩。但是从外表上来看又是那么的一切风平浪静。反正这样的氛围让我感觉到十分的不舒服。


考研小秘书


有的是家庭所迫,我的孩子是农村娃,读完研究生都28岁了,我们在农村打工工资收入少,孩子奶奶妈妈身体不好无法赚,平时看病要花钱,如果在读博士几年,在城市买房结婚什么时候能完成。只有放弃读博早点出来工作。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42


我现在研一已经决定不读博了,我来说一说为什么吧!

(一)为什么很多人不选择读博

1.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这里的压力不仅仅指的是读博期间的压力还指的是你读博之后的压力。如果你没女朋友的话读博期间的基本补贴也可能每个月够用了,但是有女朋友的话真的不一定了。读博出来不一定就有钱能够在本地买房的,同时你有女朋友的话你要考虑是否你女朋友能够支持你一直读下去,毕竟读博期间结婚肯定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

2.读博人数在上升,毕业难度也在上升。

现在很多学校都不愁招不到博士了,甚至一些导师招博士还有选择的余地,同时学校对于读博毕业的要求也在增加。以我们重庆大学土木为例,博士之前是2篇SCI毕业,但是听说现在要增加文章数量的要求,具体的还没有下来,但是肯定是要增大文章数量的!同时一个师姐想跟着导师继续硕博连读,但是现在导师都没有博士名额了!

3.博士延期毕业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常毕业都已经27左右了,如果再延期毕业的话心态真的容易爆炸,不要说别人心态不好,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那种绝望!听说一个博士师姐,已经写了2篇SCI,满足了学校对于博士毕业的要求,但是导师要她再发一篇SCI,如果发不出来就不让她毕业,她当时被逼的没办法了,有走上绝路的意愿,后来虽然顺利毕业但是我听的都胆战心惊!

(二)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

1.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读博的时候就已经给你把房子这些都配备齐全了,那么我认为是可以安心读博的。如果经济窘迫的话,还要每天担心自己出去能够拿多少钱,还要算自己多少岁了,那心情一定是非常抑郁的!

2.学术能力强的,在硕士期间就能出来一定的成果,我认为这也是不错的。因为一般来说第一篇文章是最难的,迈过这道坎,你了解了写文章的一些基本套路和模式,那么写文章还是非常快的。如果硕士期间有一篇文章加身,那么读博还是比较保险的,至少博士努力努力,不会延期毕业!

结束语:很多人不选择读博还是因为博士毕业难度非常大,时间成本也比较多导致的,对于要读博的人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让生活方面无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安心学术啊!


高校研究生


当年我们班好多人都想读博士的,但最终只有几位读完了博士,很多人中间就不读,读完硕士就工作了。


首先,读博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大家经常嘲笑,搞科研的都是科研民工,干的都是垃圾,除了花了点钱灌了几篇文章,增加一点垃圾量之外,没太多用。嘲笑归嘲笑,但终究

你在做科研的时候,几乎没有同行者,从寻找课题,到开展研究,学习各种新知识,都是要靠自己。负责任的导师,就是跟你讨论一下,看看方向,或者在困惑的时候,指点一下大概可以从哪地方着手,可以找哪些人讨论,除了这些,都是要自己摸索。自己要在荒地里摸出一条小路来,虽然那个荒地人迹罕至,没什么用,一条小路也很短很小,歪歪斜斜,但也需要自己手脚并用,一路刀砍斧削过来的。如果不顺利,路上遇到一个大陡坡或者一条大河,那就彻底完蛋。

清华副校长薛其坤,41岁当中科院院士,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评为诺奖级的成果。他在读博路上也是艰辛无比。薛其坤在中科院物理所读的博士,是跟日本东北大学联合培养的。1992年,薛其坤去日本,那是他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刻。他自己说:“像一艘孤独的小船在大海深处,没有任何岸让你接近。”


导师极为严厉,要求所有人7点到实验室,11点后才能离开。薛其坤刚开始听不懂日语,自然听不懂导师的指令,经常被导师责骂。苦熬了1年多时间,做出了一个重大突破。于是,顺利博士毕业,当教授……

杨振宁在读博时,也是在寻找课题时,花费了不少时间,经历过几次失败。颜宁也聊过她刚读博士的挫败感。这些都是很顶尖的科学家,还遇到这些问题,但他们顺利过关了。还有好多人,遇到问题可能就过不去了。2019年2月,一位中国籍的斯坦福博士自杀,他在斯坦福读博读了5年,按道理应该快毕业了。为什么会自杀?我想读过博士的人应该都明白,压力太大,也许不能如期毕业,要延期了。据调查,博士群体得抑郁症的比例非常高。


博士除了研究方面的压力,还有生活上的压力。博士基本都是25岁以上,婚姻、家庭和经济的压力都不小。我们当时读研的时候,有些博士结婚了,但又没法出去住,租房租不起,只能一家人住在宿舍里,非常局促。如果有了小孩,更是尴尬。有的人只能把小孩扔老家。有次我们在聊天,里面有位女博士,结婚有了孩子,不知怎么说起了她的孩子,她顿时眼泪就下来了,控制都控制不住。

前两天,内蒙大学一女博士宿舍放了个大娃娃,被批评,取消奖学金。我真的觉得很不人道。一位女博士,大概25岁左右,真是最美好的年龄。如果不读书,直接工作,可以随意打扮自己,也可以随意装饰自己的小屋,现在读到博士,还没有私人空间,连放个娃娃都不行。


这么一路苦过来,如果博士就业比硕士好一大截,大家也就认了。比如,医生要进三甲,必须要博士,所以大家就读博了。有些专业只有博士才能找到好工作,比如材料、化学等,那大家咬牙读。好多工科专业,硕士的工作不比博士差,像计算机、信息方面的,读了博,反而就业面窄,只能去高校或者研究所。大部分人读博并不是为了研究,还是为了就业,只要就业没问题,大家自然就不读博了。

所以,现阶段,读博人数还是少于读研人数。在清华里面,在校研究生人数最多,有1.9万,博士有1.4万。如果某天,必须要博士生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那大家估计会去读博了。我看着现在的考研大军,说实话,心里有些害怕,觉得也许有一天,读研也满足不了要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博的。

大家觉得呢?能否来谈谈。




  


五道口的颜学姐


看评论有人说读博穷,读博就是读书读傻了……说这话真让人可发一笑!要知道,只有博士学位才配当大学教授!难道每年近千万的高中学子,埋头苦读,挤破头皮考大学,想跟这些傻子博士学位的教授学习知识?难道近千万的家庭都是傻子,都被被愚昧和无知蒙蔽了双眼?

读博需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读博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和科研兴趣;读博需要家庭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和父母坚定的精神做支持!

没有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和兴趣,熬不过枯燥的科研过程!家庭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孩子才不急于赚钱,才无后顾之忧安心搞科研!父母的坚定精神支持,孩子才有更大的勇气去读博!总之读博需要孩子和家长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做支撑!

望而却步,犹豫不决,徘徊不前,心浮气躁,意志不坚定者……请远离读博!

最后给读博的送上一句:忍人所不能忍,必成人所不能成。



野鹤7640558165039


第一,年龄放在这儿,读完研至少25岁了,再读几年博下来对于不是真心喜欢搞科研的人来说就是浪费青春。

第二,家庭条件不允许,读博的年纪也是家里最需要自己出上一份力的年纪,大多数父母在孩子25-30岁的阶段面临着退休失业的困惑,家庭实力跟不上。

第三,许多博士出来前途就摆在这儿,研究所,科研单位,高校老师?说实话,工资也没那么高,混得不好可能还会给本科、硕士毕业的同学打工!拼命做研究搞得那些钱等于也是卖命钱!搞研究,码论文拼到头发秃,头发白!

第四,个人爱情因素,男女朋友等不起,两个家庭等不起,虽然说可以在读博时候结婚生孩子,但那压力有多大?别谈博士毕业以后多好多好,就那一两年都感觉是熬了一辈子!

人各有志,明智选择读博,人生的改变并不是只考学历,其实读到差不多学历就行了,没必要逃避就业,逃避社会而去逼着自己搞学术,也许你在社会的舞台更优秀。我建议是,实在困难的,可以先毕业,以后需要这个文凭了,再修!学历可以解决生存,但他不一定能解决生活!


萨摩的烦恼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O^*

虽说读到博士的确是一件非常厉害,非常光荣的事情。但是年龄的压力、家庭的压力、毕业的压力已经让很多人没有精力再去读博了。光鲜的背后,承担了太多的风险。

1.年龄危机

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学霸,只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程度,真的是相当的不容易,尤其是能够安稳的读到硕士毕业,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是,很多人也是和菜鸟一样,都是普通人。没有像很多学神那样的了,就25岁之前就博士毕业了。可能很多人在25岁的时候,才硕士毕业,或者是正在毕业的路上。如果能28岁,或者是在30岁博士毕业,这都是相当厉害了。但是,很多人还是在将近30岁的时候,才硕士毕业,菜鸟就是那样。在28岁的时候,硕士才毕业了,在这个极其尴尬的年龄,硕士才毕业,菜鸟真是有些汗颜了。所以,年龄的问题,让很多人对于博士望而却步。

2.家庭压力

每到寒假放假的时候,有些同学其实都表现的非常的惆怅,因为回家又有七大姑八大姨开始催婚了,开始了各种的狂轰乱炸式的询问,这真是一部灾难片啊。但是,真是难免的了,因为这个年龄已经不允许我们再过多的读书了,也不允许我们有再混日子的表现了,这个真是太难了。尤其是回家看着父母幽怨的眼神,给谁也受不了啊。更重要的是看到同龄的小伙伴,孩子都准备上幼儿园的年纪,你还一个人在外读书,这个回家的压力就更大了,但这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

3.毕业压力

这是很多硕士毕业的同学不读博士的最主要的原因啊。博士太难毕业了,真是太难了。现在发文章的成本是越来越高了,难度也是越来越大了,想毕业没有一定的硬核文章,那真是太难毕业了。这其中还没有算到博士论文的问题,这些都是博士毕业路上的拦路虎,这真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也是很多人不愿意读博士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各种原因都有,但最主要的还是这个问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