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江东政权更迭与孙氏执政的心路变化历程

谈及三国故事,浮现在世人眼前的,有曹操的多谋善断,也有刘备的白手起家,还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而作为三国主角之一的孙吴政权,却经常被读者所忽视。

事实上,江东政权从奠基、初定到最后崛起,亦曾经历世人难以想象的凶险与刺激。

浅论江东政权更迭与孙氏执政的心路变化历程

孙策与周瑜图

江东基业,始于猛虎孙坚。此人出身寒微,但心有猛虎气度不凡。东汉中后期以来,孙坚先镇叛军、后击董卓,在世人心中留下赫赫威名;可只惜他刚过易折,最终死于小人之手。

在此之后,孙策接管了父辈基业,想方设法脱离袁术麾下转战江东。仅花费四余年时间,孙策便平定江东地区,将孙氏基业打造完成。但孙策没想到的是,自己却走了父亲的老路。

一、诛其名豪与孙策遇刺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攻取豫章郡,元老将领朱治在同一时期赶走吴郡太守许贡,率先进取江东腹地。直到此时,江东基业已经基本大定。

小霸王孙策花费四年时间,便平定整个江东地区,可见他有其父孙坚之勇略。不仅如此,孙策还有着勃勃野心。

此时,恰好是官渡之战爆发前夕。因此《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

许都,不仅是曹操的大本营,更是天子刘协居住之地。故而曹操对于蠢蠢欲动的孙策,表示十分担忧。

浅论江东政权更迭与孙氏执政的心路变化历程

《三国志》

可他的谋士郭嘉却不以为然,还安慰曹操道:"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此语,可谓是一语成谶。没过多久,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为主报仇,孙策一时不察,为刺客所伤,最终不治身亡。郭嘉此话,看似是预言,实则是一场有组织的预谋。

当然,曹操和郭嘉的手段尚且到不了江东。因此真正完成这一计划的,是隶属于曹操麾下的广陵太守陈登。

陈登是徐州名士,在投效曹操后被委以重用,"甚得江、淮间欢心"。作为"孙策克星",陈登不仅两次击败孙策北上的计划,还在孙策遇刺事件中发挥出主要力量。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提到:"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登即瑀之从兄子也。策前西征,登阴复遣间使,以印绶与严白虎馀党,图为后害,以报瑀见破之辱。"

浅论江东政权更迭与孙氏执政的心路变化历程

广陵太守陈登图

显而易见,陈登为给叔叔报仇,暗中联合严白虎余党,于是双方共同策划了这一场刺杀事件。而负责动手的,正是前面提到的许贡门客。陈登与许贡门客暗害孙策,这倒也很好理解,可为何严白虎余党也要参与其中呢?

严白虎,是吴郡太守许贡的好友,也是江东豪族代表人物。当然,在许贡被赶出吴郡之前,严白虎便已经被孙策剿灭了。

正因如此,严白虎余党也在暗中图谋杀死孙策。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为何孙策统治江东,会遭到江东豪族的激烈反抗呢?

浅论江东政权更迭与孙氏执政的心路变化历程

汉末枭雄孙坚画像

在笔者看来,这完全是因为孙策与他父亲孙坚一样,在征战过程中都主要武装镇压,而忽略了怀柔政策。而孙策能在四年内便平定江东,一方面固然是其作战勇猛,另一方面也是他的手段过于严苛。

《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傅子》说:"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

《三国志·郭嘉传》也提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可以看到,孙策在平定江东之时,诛杀了不少江东豪杰,因为受到江东派系的集体反对。除许贡、严白虎之外,孙策的确还诛杀了不少在当地颇有分量的人物,如道士于吉、大儒高岱、名流盛宪等人。

后来曹操讨伐孙权,"檄文大师"陈琳还专门作了一篇《檄吴将校部曲文》,以此控诉孙策之暴虐:"而周盛门户,无辜被戮,遗类流离,湮没林莽,言之可为怆然。"

浅论江东政权更迭与孙氏执政的心路变化历程

魏晋名士——竹林七贤

可见孙策暴虐之举,的确为后来遇刺埋下了祸根。不过在笔者看来,单以擅杀名士为由,便判断他是粗暴好杀之人,这实在是有些武断。

而孙策想要平定江东,也只能采取暴力手段,方能巩固孙氏的地位。从孙策虚心求教名士、并怀着谦卑态度请出张昭等文人来看,他依旧尽量在弥补这种过错。

这突如其来的一场暗杀,不仅结束了孙策的性命,也同时让后者意识到,孙氏必须改变自己的执政态度,方能坐稳江东之主的位子。

因此在临终前,他强忍不适,对江东群臣与弟弟孙权做出了最后一次安排。

二、略论孙策托孤的深意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浅论江东政权更迭与孙氏执政的心路变化历程

孙策托孤

孙策对弟弟孙权的嘱托,自然不是单纯比较谁的能力更高。而是他在暗示后者,想要保住孙氏基业的统治地位,便需要"各尽其心"。

换句话来说,孙权想要坐稳江东之主的位子,便必须首先处理好孙氏与江东豪族之间的矛盾。否则的话,今日孙策便是明日孙权之下场。

关于这场政权交替,史书中却是一笔带过。《三国志·朱治传》提到:"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

这句话虽然简短,但也提到了两个关键人物——张昭与朱治。

张昭,徐州彭城人。少时才名远播,就连前面提到的大才子陈琳,也都其称赞有加。徐州牧陶谦想要征辟张昭,后者觉得他外宽内忌,遂不从,然后又逃往东吴。受东汉私学兴盛发展的原因,江东豪族都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因而他们对读书人也非常礼遇。

而张昭来到江东后,也受到江东豪族礼遇,一直有着崇高地位。正因如此,孙策便像刘备当年那样,数次拜访于他,最终请出了这位高才。

因此在临终前,孙策率先征求的便是张昭的意思。《三国志·张昭传》注引《吴历》记载:孙策托孤之前,对张昭如是说道:"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浅论江东政权更迭与孙氏执政的心路变化历程

江东文臣之首张昭剧照

这不仅体现出了张昭在东吴的政治地位,更是为孙权等人安排好了退路。若孙权无法处理好与江东豪族之间的矛盾,便令他们"缓步西归"。

上述可见,孙策已经将孙氏与江东豪族之间的矛盾,视作了孙权能否坐稳江东之主的主要依据。

三、孙权执政初期略探

孙权少年即位,他面临的问题的确颇为严峻,主要有三个方面,见于《三国志·吴主传》:"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关于这三点,其本质还在于,孙权能否处理好与江东豪族之间的矛盾。而孙权执政的逻辑是:

先安抚好江东豪族,彻底根除孙氏统治中的隐患;

然后再收拢中原寄寓之士为己用,由此扩大孙氏的政治基础;

最后是镇压山越叛逆,当内部稳定之后,孙权大可借用江东豪族在当地的影响力。

浅论江东政权更迭与孙氏执政的心路变化历程

吴大帝孙权画像

这其中,存在感不高的朱治却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以孙策"缓步西归"可知,孙权以及周瑜、程普这样的元老将军,当属江西集团。而孙氏平定江东后,江西集团的成功上位不仅让江东豪族颇为眼红,更是生出万分不满。

两大派系泾渭分明,换谁都不是很好处理,但对朱治来说,却是轻而易举。原因无他,朱治不仅是三朝元老,曾经侍奉过孙坚、孙策;更是江东土著。他虽出身丹阳郡,但吴郡四望——顾、陆、朱、张中的朱氏,便是其所在的家族。

在朱治的斡旋之下,孙权向江东士族许以重利,从而成功将江东豪族拉拢到孙氏麾下。再加上彼此之间的联姻,江东豪族与孙权达成了初步协议,双方共分天下。

后来名震天下的陆逊,也因此得到孙权赏拔,"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成功迈入江东朝堂,最终立下不世之功。

浅论江东政权更迭与孙氏执政的心路变化历程

三国鼎立形势图

解决完内部隐患之后,孙权又注重拉拢流落到江东的中原名士。在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的积极态度之下,武将如甘宁、吕蒙;文臣如诸葛瑾、鲁肃等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用,最后成为东吴政权中的中流砥柱。

短短数年间,"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孙权才算是坐稳了江东之主的位子。至于经常发动叛乱的山越蛮夷,更是被逐一剿灭,再也翻不出花样。

综上所述,孙权能在执政前期成功巩固自己的地位,离不开孙策临终前的语重心长。可见世人评价孙策多勇武而少谋断,是比较片面的说词。


参考文献:

《后汉书》

《后汉纪》

《英雄记》

《三国志注》

《檄吴将校部曲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