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誰守護為誰防——銅仁衛健系統抗疫工作紀實六

日曆一頁一頁翻過,病患一個一個治癒,數據一天一天好轉,人們緊皺的眉開始舒展、懸著的心逐漸安穩,梵山淨水間春之聲正緩緩響起……

然而,這場艱苦的戰“疫”凝聚了多少人的犧牲,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沒有人能說得清,我們只知道“抗擊新冠,全民皆兵”,既有抗疫先鋒挺身在前,也有幕後英雄躬耕於後。在銅仁市衛健系統裡,就有那麼一群人,他們也許沒有激情澎湃的請戰、也許沒有壯懷激烈的出征、也許沒有短兵相接的鏖戰,他們每天重複著簡單而又繁瑣的工作,在自己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崗位上辛勤奔波、默默堅守、任勞任怨、無私奉獻。

奔波,敢將微軀擋風雨

“宅在家裡,就是貢獻”,當普通人還在用這句話來相互鼓勵的時候,另一群人,卻沒有循規蹈矩,而是夜以繼日用“雙腳”丈量著村裡每一寸土地,隨時隨刻用他們的“火眼金睛”洞察每一處異常。他們,便是村醫,便是護衛人民群眾健康“最後一公里”的守門員,疫情來襲,他們明知戶外更加兇險,卻挺身走出家門。

为谁守护为谁防——铜仁卫健系统抗疫工作纪实六

沐甚雨,櫛急風,防“疫”路上不停歇。“每個人都會生病的,咬咬牙總會過去。我雖然不是黨員,但在疫情面前,只要鄉親還需要,我就繼續幹下去!”德江縣堰塘鄉關口社區51歲的村醫高鳳罹患乳腺癌,經過兩次化療後剛剛有所好轉,疫情來臨,作為村裡唯一的醫生,她毅然推遲了本擬在2月份進行的第三次化療,馬上趕回到自己的陣地,防控宣傳、摸排信息、測量體溫、收集數據,每天她都帶著病軀奔波在自己熟悉的鄉間小道上……

“不能在一線戰鬥,我憋的慌,總得做點什麼事才行。”2月5日,江口縣雙江街道磨灣社區村醫陳國明在留觀點委託街道衛生院院長到縣紅十字會代替他向武漢市捐款2000元。原來,1月29日,銅仁市第6例確診病例磨灣社區居民楊XX一家突然從湖北返家,已經連續工作一週的陳國明帶著一絲緊張第一時間上門服務,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落實了防控措施。兩天後,楊XX症狀異常,陳國明果斷將其轉移到縣級定點醫院,有效防止了疫情擴散。同時,陳國明自己一家也被送到留觀點進行醫學觀察。暫時離開戰鬥崗位的陳國明每天關注著疫情的變化,看著觸目驚心的數據,他很揪心,決定通過捐款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盡一份心。

“柺杖村醫辛苦了,他帶起我們抵抗疫情,我們從心裡感謝他!”在思南縣關中壩街道映山村,村醫趙再學每天堅守在體溫監測點,向鄉親們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2019年,有木匠手藝的趙再學在義務維修村衛生室時,不幸摔倒,造成踝關節粉粹性骨折和股骨頸骨折,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因舊疾未愈、行動不便,趙再學只能拄拐走路,但他每天起得最早、回得最晚,堅持輕傷不下火線,被村民親切稱呼為“柺杖村醫”。

“寶貝,你要好好地聽外公外婆的話,等著媽媽回來。”萬山區魚塘鄉江屯村90後村醫鬱小燕抽空對著手機視頻和孩子說話,儘管4個月的小寶貝不明其意,但她卻想通過視頻看看自己的寶貝。鬱小燕的丈夫是一名交警,戰疫開始,夫妻倆同時接到返崗通知,她含淚把心頭肉託付給外公外婆照顧,放棄了一直堅持的母乳餵養。返崗後,鬱小燕徒步對江屯村200多戶1000多名群眾挨家挨戶上門排查,耐心細緻宣傳防控知識,每天對100多名外省返鄉人員開展兩次體溫監測。20來天,她連續作戰身心俱疲;20來天,她飲食不均越發瘦弱;20來天,她時刻牽掛孩子卻未曾見面……

白衣為甲,信念為矛。深夜,剛剛結束重點對象體溫監測工作的石阡縣中壩鎮群家山村的年輕女村醫趙啟壁一如前幾日一樣帶著醫藥箱和消毒箱騎行在崎嶇的山路上,鄉村深夜的風有些許冷冽,趙啟壁的臉和手已經被凍僵。而此時,當我們把目光伸展到更遠的地方,在沿河縣黑水鎮麻竹溪村,村醫張永富正堅守在麻竹溪疫情監測點,儘管自己的家就在離監測點100餘米處,可謂近在咫尺,但他堅持日夜堅守不離崗。

還有盡心盡責、耐心細緻做好確診病例家庭服務和社區群眾疏導的碧江區環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楊紹榮;拄著雙柺也要上一線的江口縣壩盤鎮張屯村村醫滕雲;就著白開水,把方便麵當年夜飯的松桃縣盤信鎮大灣村村醫滕召輝;抗過非典再上戰場的玉屏縣田坪鎮彰寨村村醫謝子松;堅持“疫情不退我不退,疫情退了我還是不能退”的印江縣刀壩鎮來安村村醫楊勝恩……

這些可親可敬的村醫們,辛勤奔波在鄉間小道上,繪製出別樣的戰“疫”畫卷。山路彎彎,水路長長,他們用單薄的身軀,築起了為村民遮風擋雨的那一面面牆——

堅守,唯思為國戍輪臺

災難猝不及防,集結雷霆萬鈞。“請各位職工及村醫於今晚十點在衛生院遠程會議室召開緊急會議”,2020年1月21日晚上九點,思南縣大壩場鎮衛生院微信工作群裡發出緊急通知。戰鬥部署隨即展開,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後勤保障、卡點值班、入戶摸排各小組迅速成立;白大褂、自制簡易防護面罩、醫藥箱、宣傳資料,白衣戰士迅速攜帶“裝備”走村下寨。他們角色多變,是認真細緻的“檢查員”,是耐心宣講的“倡議者”,更是堅守一線的“實幹者”。白雪皚皚,山路上留下一串串堅實的腳印……

貌似嬌嬌小女子,抗疫釋放大能量。“我個子雖小,但在咱們醫院臨床醫生中是最年輕的,理應到任務重一點的地方去,如果您實在擔心,就給我搭配幾個強壯一點的隊友就行了。”印江縣杉樹鎮衛生院醫生張麗堅定地向院長請戰。而此時,她身為縣中醫院臨床醫生的丈夫已經站上了“一線”。張麗的父親身體殘疾、母親精神異常、公公又是盲人,萬般無奈之下,張麗將3歲的兒子託付殘疾的父親,忍痛投入危險的戰場。她希望將來某天,在對孩子講述這段註定終身難忘的往事時,自己能夠驕傲地和孩子說:那時候,爸爸媽媽就衝鋒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上!

“在留觀隔離區,最大的困難不是治療,也不是對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的恐懼,而是留觀病患的思想工作。”碧江區醫學專家組組長,留觀點隔離區負責人方黔如是說。1月24日,碧江區川硐醫學留觀點隔離區正式成立,身為銅仁市碧江區中醫醫院醫務科科長、副主任醫師的方黔與其他18名醫務人員臨危受命,進入這片戰疫中危險程度僅次於確診病房的戰場,連續奮戰一月有餘。承接疑似病患診治、組織專家會診、安撫鄉鎮醫護及病患情緒……每天24小時電話不停,隔離區工作始終緊張而有序。由貴陽返回銅仁的留觀人員段某,因其子女今年高三,急切的想回去陪伴子女讀書,對相關政策十分牴觸,方黔耐心地與其溝通,並運用中西結合治療,使患者症狀快速緩解,達到出院標準,獲得患者高度讚揚。

昔日同窗共進步,今日伉儷同戰疫。德江縣穩坪鎮衛生院姜琴和沙溪鄉衛生院申躍進是銅仁市第一批醫學免費定向生,分別來自於畢節市黔西縣和遵義市務川縣,原為同窗的兩人在異鄉組建了幸福的家庭。1月22日深夜,德江縣疫情阻擊戰警報拉響,夫妻倆將遠在遵義務川年過花甲的父親接到德江照顧僅5個月大的女兒和3歲的兒子。隨後便全身心投入了戰鬥,一個抽調到縣衛健局,一個堅守在卡點,一個多月沒能回去看望家人。大年初二早上,姜琴抽空與家人手機視頻,三歲的兒子乖巧地說“媽媽,你什麼時候來看我和妹妹,我和妹妹都聽話”,電話的這邊已是淚如雨下……,恰好卡口有車經過,抹去眼淚,姜琴迅速轉變了角色。

“這個關鍵時刻,我不能離開,只有請你多多原諒!”1月27日,堅守抗疫一線的松桃縣永安鄉衛生院副院長解廣一邊聆聽電話裡妻子的悲傷哭泣,一邊溫柔地安慰著妻子,內心深處卻猶如刀割。他的妻子因為勞累過度而臥病在床,但身為丈夫的解廣卻不能回家照顧妻子。同樣身為白衣天使,在松桃縣人民醫院工作的妻子在傾訴完後,卻在電話裡哽咽著跟他說“我理解你,衛生院那裡更需要你”。

“誰沒有兒女情長,誰沒有親爹親孃,為了大地的安康,你依然逆行而上”。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責任擔當,全市基層醫務人員無怨無悔,在默默堅守中前行,共同築起鄉村健康的防疫網……

为谁守护为谁防——铜仁卫健系统抗疫工作纪实六

呵護,甘為雨露潤心田

新冠病毒來路不明、變換莫測,從隔離到確診,被“困”住的不僅是身體,有的患者連心也會被“困”,即便已經治癒出院,仍然心懷焦慮恐懼,幫助他們修復創傷刻不容緩。市衛健局《關於做好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跟蹤服務工作的通知》及時印發,8條“硬核”措施精準有效,各級各有關部門迅速落實。

2月13日,銅仁市最小確診新冠肺炎患者——8歲小女孩錢某某出院,石阡縣副縣長石凌燕帶著嶄新的書包和衣物把她接回石阡,送到古泉療養院開始14天的醫學觀察。由於錢某某年紀尚小,無法快速適應離開父母的環境,為了消除她的陌生感和不安情緒,暖心的醫護人員用手機為她下載喜愛的動畫片,利用休息時間陪她看動畫片、不斷鼓勵安慰、親切與之交流,為她梳洗、照料生活起居,漸漸的,錢某某對這群醫護產生了十分的信任與依賴。“我們療養院這些單身的年輕孩子,在實踐中也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古泉療養院的李院長打趣到。

“今天身體有沒有不適?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這是來自江口縣雙江街道衛生院醫護人員的親切叮囑。當江口的2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雙江街道立即接過監管服務接力棒,每日對其及其家屬實行一日兩餐送餐制,對其住宅內外及時開展消殺,贈送熱水壺、牙膏、方便麵等生活必需品,提供消毒液、酒精、口罩等防護品,精心的呵護,使治癒人員十分感激。

“吳院長,我現在還有點咳嗽,曉得是咋個回事?”“吳院長,我今天大便出了點血,可能是痔瘡犯了,家裡沒有藥,能不能給我開點藥啊?”這是萬山區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姚某英打給萬山區謝橋街道衛生院院長吳成友的電話。姚某英於2月10日出院,謝橋衛生院接過了隨後的環境消殺、醫學隨訪、生活關懷等服務工作。這個任務,吳成友沒有安排別人,配備防護物資、培訓防護方法、贈送常規藥品、代購生活物資……,他都親自上陣。“真的太感謝黨和政府了,太感謝吳院長了,我們生病了,他們不顧自己一家老小來看望我們照顧我們,對我們噓寒問暖的,我們真的無以回報,祝福好人一生康健!”姚某英的話給吳成友帶來了莫大的安慰。

為了幫助出院人員適應新的生活,碧江區跟蹤服務方案、聯動協作機制、專人醫學觀察等措施迅速明確。當了解到治癒治癒患者陳xx有一些思想顧慮時,專職人員多次電話溝通,不厭其煩地地做好心理疏導,終於解除了她的顧慮;滑石鄉衛生院考慮到治癒患者黃xx是銅仁一中高二學生的特殊情況,主動與黃xx及其家人溝通,針對其對日後生活、學習的擔憂及時做好思想引導,得到對方的高度肯定。“從排查到隔離、住院治療,再到出院安排,我們感受到銅仁抗疫工作的高效、有序,醫護人員充滿人性關懷。”這是碧江區出院患者的深刻感受。

病毒無情人有愛、小小手錶顯真情。2月20日,銅仁市聚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向銅仁市衛健局捐贈“健康智能手錶”儀式舉行,該手錶可用於治癒出院人員居家隔離期間身體監測數據適時自動上傳、療效觀察跟蹤分析,併兼有計時、通話、定位、一鍵呼叫等功能。2月24日早上,玉屏縣集中救治點隔離觀察病人彭某某、楊某某戴上這款新式手錶後十分高興,一再向醫務人員表示感謝。

2月26日,根據防控工作需要,出院未滿一月的新冠患者全部轉送貴陽職工醫院統一集中留觀。銅仁市政府駐貴陽辦事處接過關愛接力棒,迅速組建工作專班,分別由縣級領導帶隊,每隔兩天輪流到省職工醫院看望來自銅仁確診治癒後出院的集中繼續隔離觀察患者,給他們送去新鮮水果、方便麵(粉)、牛奶、麵包、礦泉水和口罩等生活必需品,給患者送上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溫暖。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病患救治,我們要竭盡全力;治癒人員,我們要精心呵護!

奉獻,願化春泥更護花

抗疫,是一場特殊的戰鬥,個人與家庭、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息息相關、休慼與共,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散發著光和熱,這一束束光和熱,匯聚成了奔湧向前的河流。

花有花的堅守,草有草的精神。“家人重要,但是疫情報表更重要!”剛剛核對完多個卡點報表數據的玉屏縣衛健局疾控股股長楊麗群聲音嘶啞地說到。疫情監測報告、防控知識培訓、返鄉人員核查、疫情動態編輯、防控方案優化……,一項項繁雜的任務,構成了她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日子。從1月24日起,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聲音已經嘶啞,面容已經疲倦,心裡想著兩個年幼的孩子,但仍堅守著崗位。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我雖然不是黨員,但時時刻刻我都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剛從脫貧攻堅戰線回來的思南縣疾控中心田帥沒能回家過年,也無暇顧及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就和在醫院工作的妻子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他主動要求走在抗“疫”的第一線,加入流行病學調查隊伍,經常穿梭在定點隔離觀察點和重點人群家中開展工作。當得知省疾控組建援鄂後備隊時,他第一個遞交了請戰書。

“媽媽你怎麼還不回來?我想你了。”“寶貝,你要聽爺爺奶奶的話,乖乖吃藥,媽媽把工作做完就回來陪你。”“媽媽,你回來我就乖乖吃藥藥。”這是萬山區衛生健康局疾控科負責人肖贇與2歲女兒的對話,連續一個多月的高強度工作,她時常是夜宿辦公室,即便偶爾回家也都已接近甚至超過凌晨,使得她無法滿足女兒的小小的要求。

應對非常之疫,必有非常之舉。“隔離留觀工作可能不是最耀眼的,但是最值得紀念的,它是我最寶貴的人生經歷,最難忘的回憶。願一覺醒來,一縷陽光照進窗臺,打開門窗,我們可以脫下口罩,迎接春暖花開”談起剛剛經歷的一切,陳春慧深情地說。1月29日,當印江縣經開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陳春慧接到將中心改造為留觀點的任務後,她迅速做出部署,水電安裝、消防配套、物資供應、床位設置、衛生消毒……,忙而不亂的40小時,改造任務順利完成,她雙腿跑腫了,雙手出現了眾多“冰口”,但她沒有半分停息,因為她知道戰鬥才剛剛開始。餐飲安排、後勤保障,甚至開窗通風、環境消毒、消防檢查、打掃衛生繁瑣的工作,她一樣不能少,通常要忙活到凌晨兩點才能休息,每天只能休息四個小時,這一干又是十四天。

为谁守护为谁防——铜仁卫健系统抗疫工作纪实六

你在前線戰鬥,我在後方堅守。“雖然我沒能成為援鄂醫療隊員,但我很榮幸成為支援武漢醫務人員的家屬。”銅仁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簡珊想起已奔赴武漢支援的丈夫充滿自豪。其實,她也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

軍情十萬火急,處置刻不容緩。2月9日,碧江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萬兆明收到湖南某縣協查函,得知對方在排查中漏掉了1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他在向上級緊急報告的同時立即協調轄區辦事處進行人員管控,迅速組織開展核酸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為徹底排除安全隱患,他帶隊與公安民警一道奮戰2天2夜,溯源了重點管控人員活動軌跡,排除了一個個安全隱患,高效率處置了這個由碧江區第3例確診病例引發的一連串問題,有效防止了可能出現的疫情擴散。

“不怕巨浪高,只怕槳不齊。”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那些選擇逆險而行的人們,用愛與擔當築起了一道道抗疫防線!而在這裡,在每個平凡的崗位上,不一樣的奉獻,一樣的令人動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