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快訊:-新冠肺炎患者老人出院後居家隔離

“終於回家了!”3月2日,是老代結束集中醫學觀察後的第一天。回到心念已久的家,他很興奮。

老代說, 從1月29日確診新冠肺炎,到2月14日出院, 再到如今完成集中醫學觀察,他已經一個月沒有回家,雖然還要再進行十四天的居家隔離, 但隨著身體狀況的一天天好轉,他的信心更足了。

全力救治16天,他符合出院標準———

“現在感覺身體一天比一天有勁兒,說話也比以前更有底氣了。”老代說,過去的這個春節,他曾數次與死神擦肩,最終在國家、省、市醫學專家五晝夜的全力救治下, 被奇蹟般地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2月10日,經歷了多日昏迷後,老代恢復了意識,也脫離了呼吸機;11、12日,兩次核酸檢測,呈陰性;2月14日,可以自己扶著床沿,嘗試著走路,CT影像學改變明顯好轉。經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救治核心專家組評估,符合治癒出院標準。

離開市傳染病醫院的那一刻, 他一次次透過車窗, 向悉心救治和照料自己的白衣天使揮手作別。

集中隔離14天,他一直體溫正常———

回到宣化後, 老代被安排到集中隔離觀察點繼續進行隔離。

集中隔離觀察點設在區裡的一所賓館內。

“醫生告訴我要多休息,吃好睡好。”老代說, 按照醫囑, 他開始嘗試進行自我康復訓練———每天6點多起床, 先在賓館隔離房間裡走上十幾圈,早餐後再開始慢走。累了就歇會兒看看電視、聽聽音樂……期間,隔離點的工作人員會一天三次為他監測體溫, 查看詢問呼吸道症狀, 疾控部門也不定期地對他進行電話回訪,瞭解恢復狀況。

負責隔離點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監測工作的宣化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介紹, 集中醫學隔離的目的, 是進一步觀察出院患者的身體狀況,只有在14天觀察期內他們的體溫一直保持正常,且不出現呼吸道症狀,方可轉入下一階段的居家隔離。

“出院後,老代的體溫始終維持在36.5℃—36.7℃期間,處於正常水平,且未發生發燒症狀,也並未出現呼吸道症狀,身體及精神狀態日漸向好, 因此在進行了再一次的核酸檢測呈陰性後,已符合轉入居家隔離的標準。 ”該醫護人員表示。

“感謝黨和政府,感謝白衣天使。 ”老代說,這次生病,讓他更加學會了感恩。 接下來的14天,他和家人將繼續配合工作人員做好居家隔離工作,爭取早日解除隔離,迴歸正常生活。

居家隔離14天,他將接受隨訪監測———

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救治核心專家組成員、市第一醫院呼吸二科主任李有香介紹,每一位治癒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時,

當地定點救治醫院已經為其安排好了第2周和第4周的複診計劃。複查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血常規、 生化及氧飽和度, 必要時複查胸部CT,瞭解肺部炎症吸收情況。

“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出院後,還要經歷集中隔離、居家隔離共28天的監測。 ”李有香說,像老代這樣經過兩週的集中醫學觀察,複診未發現異常,便可以解除集中醫學觀察,繼續進行14天的居家觀察。 居家觀察期間,病人仍需佩戴口罩、 減少與家人近距離密切接觸,有條件的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單間,分餐飲食,做好手衛生、衛生間消毒,禁止外出活動。

宣化天泰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傅小平表示,3月2日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對老代一家三口進行居家隔離隨訪監測工作。居家隔離期間,中心將為其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對他們進行每日體溫監測、呼吸道症狀監測並記錄,及時上報,同時積極做好新冠肺炎健康教育知識宣傳相關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