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竟然有這麼多“曾用名”,這些名字的由來你知道嗎?

一個地名,

背後往往是

一種文化,一段故事。

商丘

自古有著幾千年的歷史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沿革中

商丘擁有過很多的“曾用名”

那麼,問題來了!

您知道,

這些曾用名是怎麼來的嗎?

就帶大家一起走進歷史的長河

去探索商丘的那些“曾用名”


2020年歲首,豫東大地的初雪,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

紛紛揚揚的雪片飄落在南湖外的應天書院和歸德城內的壯悔堂前,一夜之間,染白了城牆內外、故道之濱,古城商丘彷彿又變回應天、歸德……

五千年不斷代的商丘古都城有過很多曾用名,史上赫赫有名的“應天”與“歸德”,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商丘竟然有這麼多“曾用名”,這些名字的由來你知道嗎?

應天,何以應天?

商丘的曾用名應天府,北宋之前叫宋州。通俗的講,應天曾是一座像聖彼得堡(列寧格勒)、華盛頓、中山、秦皇島等一樣,以帝王或開國領袖之名所命名的城市。

應天之名,來自宋太祖趙匡胤的尊號。應天,是“順應天命”之意,而宋太祖所謂的“順應天命”,相傳來自商丘的帝嚳、閼伯的兩次“天命”占卜暗示。

趙匡胤在後周時為歸德軍節度使,先去宋州(商丘)城南四十餘里的高辛帝嚳廟,後去城西南的火神閼伯廟占卜前途,兩次占卜結果都是他有“天命”,以後要做皇帝。他從此精神大振,後來做了後周的殿前都檢點,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登帝位,憶起龍興之前在做宋州歸德節度使時得神靈預示一事,將自己創立的朝代命名為“宋”。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二月,因趙匡胤曾於乾德元年(963年)受群臣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宋州為聖祖(趙匡胤)龍興之地,遂將宋州升格為應天府,仍為京東路路治,後為京東西路路治。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為十五路,設置京東路,路治應天府(初名宋州),管轄:應天府、襲慶府、興仁府、東平府、濟南府五個府;徐州、濟州、單州、濮州、拱州、青州、密州、沂州、登州、萊州、濰州、淄州十二個州;廣濟軍、淮陽軍兩個軍。合計八十一縣。熙寧七年(1074年),京東路被拆分為京東東路、京東西路,京東東路治青州(今屬山東),京東西路治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京東西路包括四府:應天府(南京)、襲慶府(兗州)、興仁府(曹州)、東平府(鄆州);五州:徐州、濟州、單州、濮州、拱州以及廣濟軍,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蘇省北部,山東省的中西部,河南省東部,安徽省小部等。應天府共轄七縣:宋城、寧陵、柘城、谷熟、下邑、虞城、楚丘,府治宋城。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應天府為南京,成為陪都,宋真宗親自駕臨應天府,主持隆重的授名儀式,改聖祖殿為鴻慶宮,並賜宴三日,又下旨修建歸德殿,接著規劃京城和宮城。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趙構於應天府南京城南門外幸山築“中興壇”。五月初一,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登基即皇帝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改元建炎,史稱南宋。

應天府不僅曾是大宋王朝“龍興之地”、北宋陪都“四京”之一,更為重要的是南宋開國之都,併成為大宋王朝“再興之地”。值得注意的是,應天府還曾是京東路的治所,相當於現在的省會。北宋的京東路,金改京東路為山東路,明置山東布政使司,清至今相沿稱山東省。

因此說,京東路治所應天府宋城(今商丘市)曾是一座管轄包括今山東省大部地區在內、豫魯蘇皖四省交界地區的“省會”城市。


商丘竟然有這麼多“曾用名”,這些名字的由來你知道嗎?

歸德,何處歸德?

歸德之名同樣和曾任宋州歸德軍節度使的趙匡胤有關,甚至可追溯到更早的五代時期。

五代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宋州(今商丘)升為宣武軍。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唐莊宗將宣武軍改為歸德軍,始得名歸德。

後梁太祖朱溫有個外甥叫袁象先,宋州下邑(今屬安徽碭山)人,《新五代史》記載他:“為梁將未嘗有戰功,徒以甥故掌親軍。”也就是說他沒有什麼戰功,僅僅靠親戚關係做了後梁的大將。他一生歷任宣武軍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宿、洛、陳三州一刺史,左龍武統軍,在京馬步軍都指揮使等官職。朱溫當了皇帝后,不理朝政,貪戀女色。父子、兄弟之間明爭暗鬥,互相廝殺。袁象先幫助後梁末帝朱友貞奪得了政權,末帝便拜袁象先為鎮南軍節度使,後來又拜為宣武軍節度使,坐鎮宋州(今商丘)。袁象先“在宋州十餘年,誅斂其民,積財千萬”,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

公元923年,莊宗李存勖滅掉了後梁,建立後唐,定都洛陽。袁象先帶著盤踞宋州十多年掠奪的數十萬贓銀跑到洛陽,投降了李存勖。李存勖萬分厚待袁象先,並賜他姓名李紹安,改原來的宋州宣武軍為歸德軍,仍讓他回原地鎮守,李存勖對袁象先說:“歸德之名,為卿設也。”意思是說,袁象先投降了後唐,就是歸順後唐的有德之人了。

後周時,設宣武軍於宋州(今商丘),後改歸德軍。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駕崩,繼位的周恭帝柴宗訓年僅七歲。趙匡胤時任殿前都點檢兼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登基即位,因其藩鎮在“宋州”,遂以“宋”為國號,建立宋朝。又因五德終始說,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宋州為大火星房心分野之地,故宋朝又自稱“火宋”“炎宋”。

紹興二年(1132年),金朝所扶持的偽齊皇帝劉豫將宋朝南京(今河南商丘)降為歸德府,是歸德府設置之始。金天興元年(1232年)十二月,金哀宗遷都歸德府,蒲察官奴發動歸德政變在歸德之戰中大敗蒙古兵。民國二年(1913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銷歸德府。歸德府設置將近800年之久。

現存的商丘古城又稱歸德古城,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歷時八年於正德六年(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歸德州升為歸德府,始置商丘縣,歸德府附郭商丘縣,府縣同城,此城即為歸德府城(商丘縣城)。歸德府領睢州及商丘縣、寧陵縣、鹿邑縣、永城縣、虞城縣、考城縣、柘城縣、夏邑縣等一州八縣。清沿明治,這一格局直至清末。

應天歸德與何為“商丘古都城”?

應天歸德,赫赫有名,均是商丘古都城文化的一個重要的輝煌篇章。而商丘最早的城既不是應天,也不是歸德。

商丘最早的城是亳,其次是商,再次為宋。

亳,是帝嚳都城、商國最後一個都城,也是商朝第一都,位於今商丘古城東南、谷熟西南三十五里。商,是契所居之商,後為宋國國都。宋、商、睢陽為一地,均位於今商丘古城附近。

張善餘所著《中國人口地理》中,把商丘作為中國最早的城市發祥地。記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人商業的發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朝及先商,由於交換的發達,已經出現了早期的城市,是當時世界上文明發達的國家,由於商業的發達,與周邊國家經濟貿易往來很多,今天“商人”一詞,源自當時周邊國家對商朝國人的稱謂。商丘是商文明之源。把商丘作為中國最早的城市發祥地,是言之有據的。

自帝嚳都亳、商契居商為始,商丘至少已有4000餘年的建城史;從商代第一都南亳算起,商丘已有3600餘年的建都史;現在已經考古確認的周代宋國故城,距今已有3000餘年歷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置碭郡睢陽縣,商丘及睢陽設置郡縣至今已有2200餘年歷史。

商丘曾先後稱為亳、商丘、宋國、碭郡、梁國、梁郡、宋州、睢陽、應天、歸德等,歷代均設國、郡、州、府。由於年代久遠,兵禍天災,商丘古城曾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但範圍大都在南北十里之內。

商丘,歷為名都大邑,是一座建制齊全、沿革連續、文脈相承、底蘊豐厚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商丘古都文化、聖人文化交相輝映,其連接點是商丘古都城。


商丘竟然有這麼多“曾用名”,這些名字的由來你知道嗎?

何為商丘古都城?

商丘古都城,不是一座城,而是包括帝嚳都亳、商契居商、商都南亳、宋國故城、兩漢梁國都城、宋朝南京應天府城6座都城,以及秦碭郡睢陽城、三國南北朝梁郡睢陽城、隋唐宋州睢陽城、金元歸德府睢陽舊城、現存的明清歸德府商丘縣城5座州郡府城,約11座城在內的傳承數千年曆史的數座古都、古城的集成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