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频繁,人才留不住,大数据分析,人社进入信用体系,大家怎么看?

鲤鱼汤小二


不要脸,应该把企业人员流失纳入征信,对人员频繁流失企业进行限制贷款扶持和关闭,只管自己紧吃克扣工人的周扒皮式的企业不要也罢


风华落幕见真情


要考虑员工为什么离职,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喜欢一年不稳定乱跑。那我在苏州华硕来说,苏州华硕一天离职上百人,发工资一天离职更多。他们为什么离职?两班倒,12小时,生活差,工资低,招工说3800到4500元,上六休一。来了才发现那是毛工资,其实是十三休一,需扣宿舍费,餐费,社保。扣完后只有3千多一点,你说让人怎么干。公司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派遣工。吃饭说的是午餐50分钟其实是40分钟,晚饭40分钟其实是30分钟。吃饭5分钟排队2小时,组长天天还说去的太晚!这样的地方能不跳槽吗?





刺客19971214


一月份出勤14天,应出勤天数17天,工资1300,感觉不对,没有工资条,微信人事员要工资明细,六天后给我,期间要了好几遍,基本工资给扣了,效益工资给扣了,电话询问公司人事部,答基本工资不应该扣,又找人事员,答应给问问,第二天又微信人事员才答复扣错了,这个月给补,询问效益工资,说是按出勤天数扣,本应1770结果只给了1170,差三天出勤就差这么多?答复是按21.75天出勤算的,没按17天出勤率算,去他妈的吧,克扣一线工人无底线,办公室人员在家办公算正常出勤,一线工人都不算,这企业谁能认真干?对付这点工资饿不死就行了!


一杯大高粱


企业自己不反思,为什么留不住人才。低待遇,差环境,高负荷的工作,没日没夜的加班,休息时间短,怎么能留住人,想想好的工厂,从来都不缺人,坑人的垃圾厂,一抓一大把,怎么没人去考核,去上征信。我是做印刷的,在我身边印刷圈子,来说说我身边的情况,有些垃圾厂招人,人家一知道是哪个厂,都不会去的,有些老板都不敢把自己的厂名报出来,也不敢用自己的手机号码,忽悠一些不知道的人去干,因为名声太差了




江西小健


呵呵,我前一个公司拖欠员工养老医疗保险,我咨询了一个在劳动局的亲戚:一点办法没有,劳动仲裁不支持保险这一块。现在我去别的公司上班养老保险都迁不出来,听说有个前同事不得已自己补了自己的部分放弃了公司那一部分才出来。现在好了,遇见这样的公司我还不能轻易离职了,会影响我个人信誉了。


圆月豌豆56276843


如果这个得以实现,那么相信许多企业老板,会面临更为艰难的用工环境,创业、经营门槛也会得到提升。

我有一个朋友,名校毕业后加入了一家企业,月薪7000,那时候这个工资就算很不错了,因此老板一直觉得自己有点亏。

朋友进入这家企业后,也没有辜负老板的信任,工作、人际关系处理的都很好,但由于年级不够一直得不到升职。

当然,可能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在这里就不展开了,总之朋友在这家公司3年,兢兢业业的工作,但工资上一直没有太大变化,3年只涨到了8000。

后来朋友因为结婚的因素,辞职跳槽,工资直接达到了1万,再跳槽工资达到了1.3万,最后又跳槽一次,达到了1.7万。

而这不过2年不到的时间。



一、人才为什么留不住

通过上面这个故事,其实我想表达的是,许多企业都在说留不住人才,但我们内心却都知道原因何在。

原因在于,当我们7000块钱招了一个人,即使他后期值2万块钱,我们也不愿意付出更多的薪资。

我们并不是留不住人才,而是我们想要既不付出额外成本,又要留住人才,还要保证人才的忠诚度和工作产出。

其实当我们将这个事说的如此明白,其实已经得出了人才流失的原因,便是在于我们不愿意付出人才最看重的薪资待遇,而是希望通过理想、捆绑与蒙骗去留住人才。

但人才,基本都不吃这套的。



二、企业不是受益者

许多企业家都期盼着这个方案得以实行,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人才之间有了更多的谈判筹码,当然这种筹码实际上就是一种要挟或把柄。

但实际上,当真正实行后利益得到受损的,是企业家本身,原因是这种大数据分析并非单向的,在企业约束员工的同时,员工也可以对企业进行点评。

同时呢,如果将这些数据纳入大数据分析系统,我相信员工在选择企业时会更加的慎重,人才会向那些开放、公平的企业流动。

规则不合理的企业将面临进一步的用工荒,也再也没有机会使用那些本该值7000,却3000元工资的员工了。

因此,那些翘首以盼希望这种方式得以实现,最终有了威胁员工把柄的企业,恰恰进入了自设的牢笼之中。


三、 最后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理应是互相合作互惠利他的,但随着员工与老板间的信任感崩裂,使得双方进入了零和博弈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每个人都希望使自己的利益得以最大化,哪怕这其中的手段是不道德、不光彩的。

但从现状来看,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企业领导对员工的越界,比如一些强制性聚餐、饮酒与加班行为。

人才之所以被称之为人才,我觉得主要是其在公司岗位上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而这种不可替代性带给他的是对公司的选择权。

如果仅仅希望通过规则去约束、蒙蔽员工,我相信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企业自己。


职场手记


我的天啊,一般什么样的人会离职。

第一就是这个人能力提升了,但是工资稳定不涨,一个人干了三个人的活,不说领三个人工资起码两个人是应该的吧,但是只发一个人的工资那不就是扯淡一样的吗。马云不就说过,员工离职无非工资不到位,要么过的不开心。

第二就是直属上级领导恶心,我以前就遇到过,领导每天不求业绩,只求之间能扣一点好处,扯淡一样的。还好他走了,要不然我都想走了。

第三,可能员工有事,不想在这个城市或者想回老家,情有可原,可以理解对吧。

所以我想说公务员这种铁饭碗都允许离职,普通私企这种塑料碗的工作凭啥离职了就计入征信。

咋了征信你家开的?


随风悠飘扬


回答:

现如今员工频繁跳槽的几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也是解释为什么用人单位联合提议将频繁跳槽纳入征信系统这个问题的答案:

1、首先要先搞清楚员工为什么要离职,频繁跳槽,对于那些不拿工人当人看的,管理又严,动不动扣你工资或不给足额等价工资或想用极低工资让工人多干活少谈福利的企业,工人朋友们就该早点离职,让这种无良企业招不到人,赶紧破产。

2、为什么用人单位联合提议将频繁跳槽纳入征信系统?他们的第一目的,就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不管工人死活,只想着获取更大的利润。

企业在招聘和用人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成本,随着人才的成长,间接成本越来越大,员工跳槽甚至威胁到企业的业务体系,这是用人单位最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可以再次招聘人才,但新招的人还得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和或培训,额外增加了用人成本。

而征信是跟贷款挂钩的,大部分人买房买车贷款等都会用到征信,一旦频繁跳槽纳入征信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用人单位为了牵制员工,使出如此下三滥的手段,真是良心让狗吃了!为了多挣钱,简直拿工人当奴隶。

在当今社会生活压力下,社会福利少,不上班饿死了也没人管,为了生活,工人有选择更好待遇的权利,为了更好的发展他们有选择更有价值平台的权利。



快乐晓冰


择业自由,别总拿大数据、征信威胁老百姓,大数据只看到的是表象,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谁他妈会离职呢?给两千的工资干一万的工作量你愿意吗?


150776426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很扯淡的问题,把个人就职信息纳入征信系统,为什么不把单位的工资水平,福利水平,纳入征信系统,公开处理呢,这就是纯纯的霸王条款,资本家剥削劳苦大众的工具,

个人认为企业比个人更应该纳入征信体系

1,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社保的

2,企业偷缴员工所得税的

3,企业蔑视法律,不允许双休的,

4,企业蔑视法律,不给加班费的

5,企业蔑视法律,拖欠员工工资的

6,企业蔑视法律,恶意开除员工不给补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