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商人“逐利”是本性,更重要地是道和良知

稻盛和夫:商人“逐利”是本性,更重要地是道和良知

【稻 盛 • 金 句】一個人只有將企業的經營活動立足於正確的思維方式,才能夠被社會認可,經營者自身也才能夠擁有自信,闊步向前,走向最終的成功。

——《活法肆:人生與經營的法則》


稻盛和夫:商人“逐利”是本性,更重要地是道和良知


商人,曾被列為“身份最低的階層”

在日本江戶時代中期,有一位叫作石田梅巖的思想家,這位石田梅巖曾在和服店當過學徒,後來在京都開設了一傢俬塾,教授心學,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普通市民傳授為商之道。

正如士農工商這個詞所體現的,在當時日本所處的那種封建時代的階級制度中,商人在社會上被列為身份最低的階層。

商業行為也受到蔑視,然而石田梅巖對此發出了相反的聲音。

稻盛和夫:商人“逐利”是本性,更重要地是道和良知


買賣行商,並非卑劣的行為

由石田梅巖開創的“石門心學”在當時贏得了大眾的認可,他的許多弟子緊緊追隨他,在整個江戶時代的日本,掀起了一場民間層面的社會教化運動。

石田梅巖曾經說道:

“獲利本為商賈之道,商人買賣之所得利,與武士之俸祿同。

商者無買賣之得利,若武士無俸祿者同然。”

這也就是說:“買賣行商並非卑劣的行為,商人賺取利潤與武士獲取俸祿在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石田梅巖想要向那些因為廣受世間蔑視而自感卑微的商人傳達的信息是:“要擁有自信。”

稻盛和夫:商人“逐利”是本性,更重要地是道和良知


任何時候必須“正直行商”

然而,在石田梅巖的諸多思想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正直行商”。

石田梅巖主張商人絕對不能通過卑劣的手段和不正當的方法追求利益

他在為自感卑微的商人們找回勇氣的同時,也警戒那些不擇手段的商人們必須“堂堂正正從商”。

同時,石田梅巖還進一步地指出了商業行為的真髓,這就是:“真正之行商者,謀人我兩利。”也就是說:“一個真正的商人追求的是買賣雙方利益兼顧。

石田梅巖的時代恰逢日本商業資本主義的勃發期,石田梅巖可以說正是作為那個時代的思想奠基人,登上歷史的舞臺。

稻盛和夫:商人“逐利”是本性,更重要地是道和良知


逐利有道,散利亦應有道

此外,我曾經與住友生命保險的新井正明名譽董事長進行過對話,聽他講解介紹住友的第二代總理事伊庭貞剛的事蹟。

伊庭貞剛是一位非常傑出的人,他曾經撰寫過一本名叫《宗門無盡燈論》的禪書,在這本書中,他反覆引用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古語。

儘管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逐利有道”,然而我認為不僅在追求利潤時,在使用利潤時我們也依然必須選擇正確的方式。

總而言之,“逐利有道,散利亦應有道”。

稻盛和夫:商人“逐利”是本性,更重要地是道和良知


賺取的利潤,要服務於社會大眾

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追求利潤、謀求自身發展都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

但是我們在追逐利潤的同時,又必須遵守人類社會普遍的道德法理,絕對不能利用欺騙、誤導、榨取等邪惡的方式來謀求自身利益。

即便是通過正當方式獲得的利潤,在使用時也同樣應當遵循正確的道德法理。

不能夠用這些獲得的利潤來滿足自身的私利私慾,而應該把它們用在社會和大眾身上。

一個人只有將企業的經營活動立足於上述這種正確的思維方式,才能夠被社會認可,經營者自身也才能夠擁有自信,闊步向前,走向最終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