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一国有一国之文化,一国文化之精华得以长久流传而成为国粹。


书法是一种抽象艺术,它连接汉字,连接绘画。与书法艺术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一样,把线条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强调用笔、用墨,使线条、墨色交相辉映,以求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奇石寿太古 好花开四时

【评赏】

宋人的工笔双钩画法、恽南田的没骨画法、八大山人的减笔画法,至近代张大千气魄雄伟的荷花画法,这一些我都尽量观察他们画法的特征。我亦在中国各地着意看了不少的荷塘、荷池,到如今我画荷花,不单只是随着我要表达的荷花形象来选用不同的技法,我更加希望能够画出我心中荷花的神采。

——饶宗颐(摘自李文儒著饶宗颐:学术与艺术)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今日当观古人事 少年听取老生言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评赏】

我们可以说,王静安先生是得到预流果的,陈援庵先生是得到预流果的,陈寅恪先生也是得到预流果的,近代许多中国学者都得到了预流果。从饶宗颐先生的全部学术论著来看,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也已得到了预流果。

——季羡林饶宗颐史学论著选序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德义可师廉静有守 温和其度诚信为宗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评赏】

饶宗颐先生治学方面之广,应用材料之博,提出问题之新颖,论证方法之细致,已经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给我们以启发。

——季羡林饶宗颐史学论著选序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文字窥三极 湖山拥百城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评赏】

公继承了我们传统文化最精致典雅的一部分。研究之广、学问之深,古今一人而已。有饶先生,香港幸甚,中国幸甚。
——郑欣淼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评赏】


所有看到这部文集(即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编者注)的人,其对饶先生学术的第一印象,无疑是博大。十四卷巨著,上起远古传说、甲骨学、简帛学、经学、宗教、史学、中外关系、敦煌学、潮学、目录学,以及楚辞、文学、艺术等等,几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方面,无不融会贯通。这样的学术,从学科分类来说应当称为什么呢?我认为最恰当的词就是『国学』。


——李学勤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汲古无闷 处和乃清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评赏】


选堂先生的画之所以『落笔便高』,正是由于他平日禅学修养高,笔墨没有执着,把有、无、色、空融化在丹青里面,这种不去标榜禅而深有禅意的书画,在饶公的作品中,往往得之。
——黄苗子谈饶宗颐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闲看秋水心无事 静听天和兴自浓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评赏】


先生六岁即开始用毛笔写字描画,喜欢描绘各种人物,尤其喜欢画佛像。十二岁正式从师,学习山水、花鸟、人物技法;师宗任伯年,曾将任氏作品通临一遍。至十七岁,他写任派作品已可达到操纵的地步,为日后画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又对中国传统绘画作穷幽探赜的研究。五六十年代,先生画风受南宗黄(公望)倪(云林)、北宗马(速)夏(圭)影响最深,拥有南派的浑厚华滋和北派的奇雄苍劲;七十年代以后,先生之山水技法转向多元,上自宋代李唐、郭熙,下至清初四僧(石溪、石涛、八大、弘仁)和张风等,兼收并蓄,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白描人物画则充分吸取敦煌白画(壁画画稿)的精髓,深得国画大师张大千的赞赏。


——曾宪通治学游艺七十春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怕就云根寻野烧 浓烟合处九阳奔 手擎沧海一杯吞 积学由来缘不蕃

(文中评赏来自各大名著,如有侵权,练习作者删除)

饶宗颐楹联书画鉴赏,这才是书画应该有的样子


学习更多绘画知识,关注头条号:绘画视界。一直是你绘画路上的良师益友,简单而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