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20世纪早期的中国,卫生条件差,麻风病发病率高。据统计,当时每四百人中就有一位麻风病人。由于具有传染性,一旦患病,家人躲避,社会歧视,不少人选择流落街头或自杀,处境非常悲惨。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图片说明: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图为麻风分枝杆菌。


创建


滕县属于山东南部,是麻风病的高发区,滕县麻风病当时的社会调查显示该地区有麻风病人3000多名,所以滕县急需隔离治疗麻风病的机构。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图片说明:门诊楼正门上方刻有英文“A.D. MEMORIAL 1918”字样。“A.D.”是拉丁文“Anno Domini”的缩写,本意为“主的生年”,即公元;“MEMORIAL”是纪念馆。“Mrs.Sarah Mateer”资料上一般译作阿撒拉夫人。合起来可译作:公元1918年,阿撒拉夫人纪念馆。同时,上面窗户两边还分别写有“德母”“遗爱”,这寄寓着人们对麻风病院的具体操持者——道德贞的缅怀和褒扬。图为早期医院主楼全貌。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道德贞(1881-1978)滕县麻风病院创始人。

1918年在基督教北长老会和时任滕县商会会长徐文湧等人的支持下,美国医学传教士道德贞在滕县北坛村后创办了滕县麻风院。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徐君文湧捐施本邑麻风院地址记》碑(现位于南楼后墙内)。

近代山东共有四所麻风院和多处诊所,济南和青州麻风院属于医院性质的,而滕县与兖州麻风院则属于收容性质的。滕县麻风院在这四所麻风院中创办最早、收治人数最多。

滕县麻风院分为男院和女院,男病院叫“华德夫人纪念堂”,女病院则在另一处。当时很少有麻风院收治女麻风病人,滕县麻风院可谓开风气之先。该院第一位女病人是因为麻风病的缘故被婆婆赶出了家门,并且宁愿倾全家财力打官司,也不愿意让儿媳回家,足见社会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恐惧。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早期医务人员合影。

1923年后麻风病院的诊断业务由滕县基督教华北医院兼管,于道荣、何学曾、徐寅亮、刘振东等医护人员定期到麻风院巡诊,每周打针一次。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1930年,华北医院的医生到麻风病院巡诊。


发展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滕县传教站传教士1934年合影(左二为道德贞)。

1935年,全体病人集资建立“癞感救恩”塔碑一座,碑的背面请著名乡绅、书法家黄以元丹书《道女士张长老道牧师纪德碑》。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图片说明:石碑顶端带有四角碑帽,正南面刻着“癞感救恩”四个正楷大字,左右两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名,石碑背面刻有上个世纪初滕县知名书法家黄以元先生书写的《道女士张长老道牧师纪德碑》文。图为癞感救恩碑(现存市汉画像石馆)。

1943年,随着经济状况的不断恶化,麻风院陷入困境,一度曾经解散。仅有“男病人二十四名,女病人二十名,男工人二,女工人一。病人生活每日每人发小麦一斤,以作二餐糊粥,能作工者临时多添半斤。工作方面如种田、园艺、推车堆炭以及各种杂务均由病人义务负担。”

1945年12月滕县首次解放,政府开始救济麻风院每月粮食1000斤。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医护人员为麻风病人精心诊治。

在1918-1949年间,滕县麻风院共收治病人1000多名,为防治麻风病的传播,救助鲁南地区的病人做出了巨大贡献。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解放后,滕县麻风病防治,曾连续筛查过300余万人次。

1951年滕县人民政府开始拨给每位病人每月生活费等11.3元,并给予一些生活物品。滕县麻风院逐步被政府接管。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滕县麻风病由解放前的约3000人,经多年防治,到1987年仅剩34例。


1990年左右,医院主体搬离旧址,三座主体建筑全部闲置废弃。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1990年左右,麻风病医院搬离后旧址。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随科学的发展,治疗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


焚毁


2004年,主楼因顽童玩火被烧毁,其他两座建筑也因年久失修出现屋顶坍塌、墙体斑裂的现象。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屋顶坍塌、墙体斑裂的楼体。

2013年10月,麻风病院旧址产权由枣庄市卫生局转交滕州市政府。滕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该建筑群全面修缮,并在此区域划出土地40余亩修建公园。


修复


2014年8月1日,修缮正式开工。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修缮保护工程施工现场。

2014年,滕县人民决定对原麻风病院的断壁残垣进行修复,修旧如旧,保存原貌,以展现当年的风采。2015年6月,此建筑群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滕县麻风病医院旧址碑。


新生


2015年10月,公园建设工程竣工,被命名为“弘道公园”,与依托历史建筑举办的“滕州市城市历史变迁图片展”和“市文化馆弘道公园分馆”同时向社会免费开放。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弘道公园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百年沧桑 世纪风雨 滕州(县)麻风病医院的古老记忆

修复后的主楼(滕州市城市历史变迁图片展馆)。

滕县麻风院是近代山东创办最早、收治人数最多的麻风病防治机构,为近代鲁南地区的麻风病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滕县麻风院主要是收容性质,但是在隔离治疗方面也颇有成就,除了医药、职业治疗外,给绝望的麻风病人以生活盼望和团体关爱,体现了医疗慈善机构“身心”并重的人道关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