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导语

作为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犹太人在现代一直被视为财富和智慧的象征,然而在其发展整个历史时期,犹太族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犹太人这个民族长期过着流亡和迁徙的生活,他们的足迹可以说遍布了整个世界。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俄罗斯同样居住着大量的犹太人,虽然许多国家都有着严重迫害犹太人的历史问题,但在俄国中世纪时,犹太人所遭受到的迫害却并不明显。相对于西欧来说,政府对犹太人的政策是比较宽容的,犹太人不仅拥有自由民的身份,而且也有自己的信仰自由。

但是到了沙皇统治时期,犹太人的处境发生了翻天地覆的改变,沙皇政府非常排斥犹太人,并且制定了许多驱逐犹太人的措施,到最后甚至演变成了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


那么俄罗斯的犹太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被屠杀领地的呢?接下来将对此进行探析。

犹太人在俄国的起源

在俄罗斯,犹太人有两种来源,一种就是从西方迁徙过来的犹太人,这类犹太人可以说是非常古老的以色列种族,而第二种犹太人来源是在后期皈依犹太教的人群,他们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犹太人,仅仅只是信奉犹太教的其他人民。在2600年前,原本生活在斯拉夫土地上的犹太民就被侵占者巴勒斯坦驱散到黑海沿岸。

在7~10世纪时,哈扎尔人在伏加尔河的地区上建立起了庞大的帝国。当时帝国内实行非常宽容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在帝国境内允许多种宗教并存,这种宽松的统治环境使之成为了犹太人们的避难场所。在八世纪时,国王更是确认犹太教为国教,给了犹太人极其崇高的地位。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但是好景不长,在公元965~969年,哈扎尔帝国就被其他国家所侵占,而犹太人在国家覆灭之后,不得不流亡到世界各地,在中世纪时许多地区都发现了犹太人留下的历史痕迹。

在哈扎尔王国灭亡后,一部分犹太人便移居到了俄罗斯公国。在俄罗斯公国的基辅地区,犹太人享有非常高程度的自由,他们可以自由从事工商业,而犹太人发达的经济头脑也极大的促进了基辅的经贸活动。至此之后,有一大部分哈扎尔犹太人就在俄罗斯的统治下繁衍生息。来自哈扎尔的犹太人是俄国犹太人的一个重要来源,不过人数仅仅只占俄国犹太人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来自西方的犹太人。

在世界历史上,西方犹太人向东迁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流向就是波兰。特别是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因为有德国频繁驱逐犹太人,甚至是对犹太人举起了屠杀的利刃,于是犹太人有逐渐向东移民的趋势。随着时间的迁徙和德国对犹太人迫害的加剧,犹太人向东迁徙的情态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1264年,波兰国王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会庇护来自其他地区的犹太人,保证波兰国内的犹太人不会受到国家的干涉,拥有非常高程度的自由,在这项法律的庇护下,越来越多的犹太人迁徙到了波兰。

在卡米尔大帝在位期间,波兰的犹太人移民人数达到了顶峰。这位国王在原来庇护犹太人法令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许多放宽犹太人的条例。比如犹太人可以自由从事商业活动,并且会给他们一定的便利,犹太人也被允许在波兰各处随意居住,不会受到任何限制,而且犹太人和波兰其他公民一样,有权利使用所有的公共措施,也能够租住不动产,甚至可以同波兰的贵族阶层进行交易。

对于犹太人来说,波兰就像是一个希望之乡,不仅没有对他们举起迫害的大刀,甚至还给了许多波兰人发展的机会。

1648年,一直受到波兰控制的乌克兰地区爆发了反对王室和贵族的起义战争,因为犹太人一直在帮助波兰掌权者和贵族征收赋税,所以受到了这些起义者的痛恨,起义军每到一处都会对犹太人和波兰贵族大肆屠杀,在这次的起义战争中,有十来万犹太人遭到屠杀。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从这次起义开始,犹太人就开始从波兰撤离向西转移。到后来,随着波兰被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强国的逐渐瓜分,生活在波兰的犹太人也被划入了俄国的统治区域,于是俄罗斯成为了犹太人最集中的地区。而且在俄国的统治下,犹太人一直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到了1897年的时候,俄罗斯境内的犹太人甚至达到了500多万的人数。

犹太人问题的产生

988年,在基辅的统治者将基督教定为了基辅的国教之后,基辅俄罗斯人对犹太人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看不起崇尚其他教派的人,而犹太人也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异类。尽管受到宗教的影响,基辅俄罗斯对于犹太人偏见与日俱增,但是直到16世纪的时候,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地位依然是远远高于生活在西欧的犹太人的。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在西欧的法律上,犹太人并不是自由民,而是被视为国王的财产,可以自由驱使。而在俄国的法律上,犹太人依然是自由民,他们可以是城市中的商人。而且当他们皈依基督教后,依然享有崇拜犹太教的自由。

在中世纪时期,欧洲的许多地区都建立了隔离区将犹太人隔离开来。但是在俄国,犹太人依然可以自由与俄罗斯人生活在一起,而且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也不会遭受到类似于在欧洲的非人待遇。即使是在最黑暗的中世纪,俄国也仅仅爆发过一次攻击犹太人的活动而已,而且当时的这场暴动针对的不仅仅是犹太人,也针对非犹太人。

在16世纪时期,沙皇开始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国家,在这种国家新体系建立之后,犹太人的问题也就变得日渐突出,因为沙皇对犹太人具有排斥心理,所以许多政策都会对犹太人产生限制和迫害。

从沙皇俄国建立开始,沙皇便颁布法令,不允许犹太人再进入俄罗斯的土地,即使只是短暂的停留都不被允许。当波兰国王出于商业目的,希望俄罗斯的沙皇能够接受犹太人入境时,

统治者直接表示犹太人是有毒的进口商,也是腐蚀基督教信仰的蛀虫,所以非常强硬地拒绝了波兰国王的要求。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在七世纪时期,俄国甚至爆发过多次驱逐犹太人的事件。1667年,俄国吞并了乌克兰,而生活在乌克兰地区的犹太人也遭到了沙俄的歧视和破坏,绝大部分的犹太人惨遭杀害,另一部分人则被迫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剩余的极小部分则被驱逐出俄罗斯的新领地。

随着俄国对外征战,俄罗斯的领土不断扩大,原本生活在东欧许多国家的犹太人也成为了俄国统治下的的居民,这种扩张行为使得俄国境内的犹太人急剧增加。因此沙皇没有办法再用简单的驱逐来解决国内犹太人的问题,政府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政策来限制俄国境内犹太人的权利。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他下令划分出了一个限制犹太人居住的区域,犹太人被封锁在一个固定的平原上。当时的法律规定,犹太人仅仅只能生活在这个栅栏区内,没有任何权利可以再出现在帝国的其他城镇,也不能注册成为商人,甚至在这个栅栏区内,他们在法律上也会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对待,比如他们需要交双倍的税务。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随着俄罗斯领土的不断扩大,这个原本只有50公里的栅栏区也面积也不断扩大,到了后来甚至需要划分出多个城镇,因此沙皇们就开始尝试解决犹太人问题了。亚历山大一世是一个主动尝试解决犹太人困境的统治者,他命令属下组成了一个犹太人生活委员会,希望能够减轻犹太人的负担。

虽然限制犹太人居住的栅栏区依然存在,但是犹太人的孩子已经允许被送到帝国的其他学校读书,而且犹太人也可以自由从事农业生产,这种法律的限制使得犹太人在压迫下能够稍微喘口气,但是这种有限的宽容也很快就荡然无存。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之后,随着欧洲旧势力的卷土重来,犹太人失去了在亚历山大一世得到的宽容政策。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在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犹太人被认为是寄生虫和吸血鬼,所以沙皇颁布了许多苛待犹太人的政策。其中另一法规规定,凡是12~18岁的犹太人,都必须到义务兵营服兵役,而且随后必须服役25年,每个犹太市区都必须按照统治者规定的数量提供入伍的青少年。被强征入伍的青少年,不仅身体会受到极大的摧残,精神也备受折磨,因为军队中经常会宣传东正教,所以不少信奉犹太教的士兵会遭受到其他兵员压迫,甚至有一些被强迫改信了东正教。

亚历山大二世的登基给犹太人带来了新的希望。亚历山大二世不仅废除了给犹太人带来苦难的兵役,还允许部分犹太人自由生活和工作。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期间,许多城堡开始出现了犹太人的社区,犹太人甚至可以参与到司法部门之中。但是这种希望仅仅持续了一小段时间,随着亚历山大遇刺身亡,犹太人又开始陷入了被迫害的境地。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对犹政策的转变原因

在16世纪前,生活在俄罗斯的犹太人都属于自由民,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到了沙皇统治时期,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却饱受迫害和摧残。从开始的驱逐、划定栅栏生活区,再到逐渐遭受统治者的破坏,最后甚至演变成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虽然整个历史期间统治者有过对犹太人少许的宽容,但是却掩盖不了犹太人在俄国生活时一直是处于悲惨境地的命运。

之所以16世纪之后沙皇政府会对犹太人进行政策的转变,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1、异教运动

在15世纪后期,俄国的犹太人曾经掀起过一场皈依犹太教的运动,而这场运动极大的引起了政府和东正教会的不安。在这场异教运动中,许多的东正教徒都在发起人的宣传和游说之下,放弃了东正教主转而加入了犹太教,这场异教运动波及的范围非常广,最初只是在诺夫哥罗德出现,但随后莫斯科等地都受到了波及,甚至有许多政府的官员都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中。

作为俄国国教的东正教,曾经试图对这场运动进行压制,但是却毫无进展。到了16世纪初期,由于皈依犹太教的上层官员逐步失去了势力,所以东正教才成功镇压下了这场运动,并且对皈依犹太教的异教徒处以火刑或者终身监禁的处罚。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这场异教运动虽然最后以失败收场,但是却激发了许多俄国人对犹太人的仇恨,而且也让沙皇看到了犹太人的影响力。

这种来自统治者戒备对于犹太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沙皇害怕犹太人会影响自己的统治,所以开始对犹太人采取了压迫的政策,可以说正是这场异教运动的产生,才成为了沙皇政府对于犹太人政策转变的导火线。

2、宗教因素

宗教同样是俄国政府持续反犹的因素之一。之所以在中世纪时期,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要比生活在西欧的犹太人得到更大的宽容,是因为俄国的教会建立远远晚于欧洲其他地区。在16世纪之前,东正教的民众根基并不稳固,并不能对犹太教造成太大的撼动,而到了沙皇统治时期,东正教已经在俄国奠定了基础,基本全部俄国人都信奉了东正教,俄沙皇也是东正教最高权力的代表。

因此,沙皇开始试图同化犹太人,希望犹太人能同其他臣民一样改信东正教,但是犹太人对自己的宗教信仰是非常虔诚的,使得沙皇政府的努力一再徒劳白费。对于这个难以驯服的民族,沙皇政府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宽容,既然不能同化使他们成为东正教的信徒,那么就只能采取压制和迫害的政策了。

长期饱受迫害的犹太人,为何能在俄罗斯得到间歇性的宽容?

总结

综上所述,俄国的犹太人主要是来自西方犹太人和哈扎尔犹太人,虽然在中世纪时期,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享受着远比生活在西欧犹太人更高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但是到了沙皇统治时期的时候,犹太人的境地开始急剧恶化。

从16 17开始,

犹太人就一直饱受沙皇的迫害,虽然期间有些许的宽容,但是更长时间是深受歧视迫害甚至是屠杀。到了19世纪中后期时,西欧的犹太人已经开始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自由,但是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却依然深受着统治者的屠害残杀。这种大屠杀运动使得犹太人成群结队逃往了欧洲、美国、英国等地区,让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数呈现下降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