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私人生活劣迹斑斑的艺术家工作者,他的作品,该因为他私人生活的劣迹或者不被接受的立场而遭到抵制吗?

白奕田


首先要搞清楚劣迹斑斑的标准是什么?

其次Ta的立场不被谁接受?

再其次Ta的立场为什么不被接受?

最后确定他是不是善良和智慧的,有助于或者至少不打扰到别人正当的生活。

正向案例很多。下面是个反向案例: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男,博士,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1]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索邦大学。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

著有《疯癫与文明》《性史》《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知识考古学》《词与物》等。

1984年6月25日,福柯因艾滋病在巴黎萨勒贝蒂尔医院病逝,终年58岁。

他是一个于世不容的同性恋者。



校长实验室


艺术是美的,艺术家更是美的传播者,他们创造美的同时,自身善良、品高,德艺双馨,留芳百世,这是社会对艺术家所要求的道德标准,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因此,一个私人生活劣迹斑斑的艺术工作者,我们对其作品自不待见,甚至抵制。

然而,总有例外,根本不为人的意志而改变。明朝大书画家董其昌劣迹班,臭名远昭,横行乡里,欺男霸女,做尽丧尽天良的事,按理说,他的作品也应如他脏名一样掩入十八层地狱,偏偏他的作品流芳百世,影响数百年,即是今人学习书画,根本不可能绕过他。

在此提起董其昌,当然不是鼓励宽容私人生活劣迹斑斑的艺术工作者,毕竟社会的正能量更需要有担当有正气的艺术家,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就应该自觉地忽略、抵制那些劣迹斑斑的从艺之人。


老邓行画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只要不是大奸大恶,社会还是对此有所宽容。社会允许人犯错,人生也是一个不断修炼提高的过程,佛家还能以慈悲为怀,提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况是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何人的私生活都说明人品,但是人品并不能当做评价其工作贡献的标准。

谁都没有资格道德绑架。

但是所有人都有权利保持自我信念。

如果你不认同这位艺术家的私生活,你有权抵制,但如果去呼吁和抵制,就有点过分了。

过度关注艺人和明星的私生活,是社会不正之风。


辉彩辉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百分之九十九的诗词歌赋要被抵制,因为古代大诗人个个喜欢逛青楼赌博……,完全符合现代劣迹斑斑的定义。

我个人觉得,人和作品应该是分开的,就像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他生了个孩子, 孩子很可爱。我们应该因为孩子

是一个坏人生的而杀死它吗?


最爱三秋叶


语曰:文以名传,人以文留。在历史上,本来文章一般 ,诗也平平,但因名气大,所写的东西流传下来,乾隆皇帝即是典型例子。反之,人或寂寂无名 ,或人品遭人诟病,但文采斐然 ,写出来不朽之作,因此也留名于世,如柳永。当然时代不同了,对人的要求也不一样了。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发光的东西还是会发光的。


朱企泰


谁愿意抵制谁就抵制,谁不愿意抵制,谁就不抵制。艺术作品的投资方如果不利用这种劣迹斑斑的所谓艺术家,那这个所谓艺术家就不会有什么作品,也就不需要观众或平台来抵制了。而这种劣迹斑斑的艺术家用还是不用,那也是由投资方说了算。投资方愿意用他就用,投资方不愿用,他就不用。就这么简单。


真牛46


应该坚决抵制!试问,一个劣跡斑斑的人能创作出积极向上的作品吗??我们不是经常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歌如其人……


787895秋水长天


照题主说:在地上捡起来的钱就不能用了?因为它被人践踏污染了?不是!它本身就是拿来作交换的凭证。人也一样,不论他的行为和出身是如此的不齿,但他来世上的本意不是那样。只要他身上有价值的东西留在世上贡献,他都是好样的!每个人身上都是缺点多于优点,关键是人们怎样去利用优点而己。


陈伟明


轻易说抵制的,那要好好说说,先从徐志摩,郭沫若,老舍,丁玲等一代大家说起,成就是成就,私德是私德,而且你又不了解当事人所处时代和环境的不同,怎么轻易地进行抵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