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的“达曼人”, 后裔定居中国200年, 为何2003年才拿到国籍?

雨在下


在珠穆朗玛峰南部的吉隆沟内,有一个神秘的村落“达曼村”,这里住着来200多名特殊的村民“达曼人”,他们有着蓝色而深邃的眼睛,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与白种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曾被轻蔑地称为“东方吉普寨人”



“达曼”藏语意为“骑兵”,相传1791年,清军进藏讨伐入侵的廓尔喀军,很快廓尔喀军战败,那些骑兵们到处逃难,其中部分骑兵就滞留在了西藏边境繁衍生活,与藏族混居,至今已有六七代了,他们的服装、语言、风俗习惯等无比接近藏民,难以分辨。


曾经的达曼人没有国籍、没有固定的住房,没有土地,他们的孩子无法入学,很多人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有时甚至连吃水都成问题,平常只能以打铁和给藏民打杂为生,,始终过着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他们深知尼泊尔早已不是自己的故乡,在中国生活了200多年,早已融入藏民的生活,与藏民融为一体,身心都属于中国,也只有中国愿意接纳他们,所以能够加入中国国籍成为几代达曼人的梦想!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3年5月26日这一天,经国务院特批,达曼人如愿加入中国国籍,2004年正式接纳他们为中国公民,至此达曼人终于有了国籍,有了一个幸福安康的家,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人!

为了给达曼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当地政府特别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文化普及,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工程、适龄儿童全部免费入学、铺桥铺路,修盖楼房,给与与当地其他民族同等待遇的补助,历经沧桑的达曼人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感慨万千,特别的感谢中国“如果没有加入中国国籍,我们都不知道现在能干什么,我们现在有身份证,有户口,也是中国人了,我很骄傲、很自豪”。

现如今的达曼人有了自己的住房、土地和牲畜、在中国的帮助下也学习了各种种植、养殖技术,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也常常兴奋的称他们为中国的“第57个民族”


好心晴


在中尼边境的西藏一侧,有一个非常小的小镇叫吉隆镇,这里的位置非常偏僻,但是距离宁波的首都加德满都,只不过区区百公里路程,这里居住着50多户,总人数大概160多人的群体,他们叫达曼人,在外观语言和着装上都和藏族同胞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是长相有点不同,他们更像慢亚人,头发微卷,眼睛呈蓝色,鼻子高挺。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既不是尼泊尔国籍,也不是中国国籍。

可能有人好奇,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居住在中国境内,但是却没有中国国籍,也没有尼泊尔国籍?这个事情要追溯到200多年前的一场入侵战争。

十八世纪末,尼泊尔廓尔喀骑兵在英国人的怂恿下,大举入侵中国西藏,一度占领了整个后藏地区。面对。廓尔喀骑兵的咄咄逼人,当时在位的乾隆皇帝,派大军前往西藏抵御尼泊尔的入侵,用了4个月的时间平定了这场入侵战争。并且当时中国军队的统帅福康安举兵难下,兵锋直指尼泊尔首都,迫使尼泊尔成为中国的藩属国,纳贡称臣。

从此,中国和尼泊尔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争,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态势。但是当时有一支队伍是躲进了深山老林,想要东山再起,但是没想到,却慢慢的融入了当地文化,并且一直生活在中尼边境线上。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达曼人的祖先。

他们也曾经想过回国,但是得知政府准备将他们军法处置,于是便向清政府提出入籍申请。不过清政府一直怀疑他们的动机,所以迟迟没有接纳,并且后来乾隆皇帝去世,清政府的国力日渐衰落,根本无力去顾及这种小事情。就这样达曼人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黑户。

尽管达曼人曾经在200多年的时间内,属于没有国籍的状态,但是他们所居住的吉隆镇地理位置优越,勤劳朴实的达漫人却并不需要为生活太多的烦恼,并且也为吉隆镇增加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2003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达曼人加入中国国籍,并且划为藏族的一支分支。在吉隆县县政府的帮助下,达漫人分了房子和土地,还装上了饮用水,享受藏族同胞的待遇。如今的达曼人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并且在达曼村这个新家园安居乐业。

我是【小芊芊爱历史】,一个喜欢戏说历史的小妞,每天聊点趣味历史小知识,留下你对历史的见解,友情分享,欢迎留言评论,欢迎你关注我呦!

小芊芊爱历史


达曼人还有一个外号叫做东方吉普赛人,是一种跨境的流浪民族。

但人数较少。

他们主要是在我国西藏和尼泊尔的边境地区生活,定居在西藏日喀则,从18世纪开始,他们已经定居西藏已经数百年的时间。

这个民族是没有国籍的漂泊人群,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尼泊尔,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定居在这里,但是属于流浪民族。

他们没有房屋,没有耕地,也没有牛羊,他们只是依靠着祖传下来的打铁技术以及为当地人工作来获取谋生的东西,被当地人称为索瓦。

无家可归的历史

达曼人的历史很简单,从语音意义上来讲,他们是藏语中骑兵的意思,在1791年清朝政府讨伐入侵的尼泊尔军队,当时是尼泊尔入侵了锡金,顺便侵犯了我国领土。

然后被乾隆皇帝派福康安率军回击,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尼泊尔军队大败,有数百名骑兵滞留在边境地带,没有回到尼泊尔。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就开始和当地人一起生活繁衍,但由于并不是当地人,所以不是特别容易被接纳……

所以他们没有土地,没有住房,一直过了上百年的时间,他们仍旧过着颠沛流离,依靠打铁为生的生活,被称为东方吉普赛人。

他们长期都生活在中国和尼泊尔,中国和印度的边境地区,逐渐逐渐定居在了西藏的吉隆县吉隆镇的吉隆沟,其中有一个村子,居住着200多人,基本上都是达曼人。

在很长时间的历史上,达曼人虽然和藏人共同居住在这块土地,但毕竟他们属于外来者,而且是少数,在这个背景下,他们很难获得当地人的认可。

所以他们长期以来都被歧视,他们要做最低贱的活,地位非常低下,要做放牧打杂,背夫木活的工作,获取非常廉价的报酬,主人家可以为他们提供饮食,但是他们不能进出当地藏民居住的房子,更不能和主人家同桌吃饭。

但是尼泊尔人由于和这些达曼人分离的时间太久了,反而把这些人认为是藏人的一个分支,不认为是自己的同胞后代。

因而在这种背景下尼泊尔人同时也歧视达曼人,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流浪民族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无家可归了……

无论是藏人还是尼泊尔人,都不愿和达曼人通婚。

如今的生活

终于在2003年,达曼人遇到了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那就是在这一天他们正式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们不再被歧视,不再居无定所,不再饱受贫穷和落后。

2004年吉隆县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中打满人的住房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还能够得到许多生活生产用品,能够满足他们的工作生活需要。

如今的达曼人,也逐渐的被社会所接纳,他们学习了藏汉英等文字,还有一些达曼的年轻人,甚至在内地就读大专院校。

汉语在当地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绝大部分的达曼人也越来越想和汉族人通婚,并且希望去内地打工或者生活,改变自己的人生。

如今的达曼人由于善于打铁,生活也越来越好,打造一把斧头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但是就可以卖到500元,给他们两个小时,他们就可以打制一把菜刀,造型精美,只卖25元。

如今的达曼人对于国家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对于维护国家边疆的稳定和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达曼人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历史好奇怪


吉隆镇,中尼边境的西藏小城,这里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不到一百公里,在吉隆镇的吉隆沟生活着50多户,共160多人的小群体,他们叫达曼人。

达曼人在着装和语言上与当地的藏族同胞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面孔不同,头发微卷,眼睛深邃呈蓝色,鼻子高挺,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一群无国籍人。

据历史记载,达曼人是尼泊尔廓尔喀骑兵的后裔,1791年,清军进藏讨伐入侵的尼泊尔廓尔喀军。

战后有数百名廓尔喀骑兵滞留在边境吉隆镇地区,一直没能回到故土,从此以后,这数百名骑兵与边境上的中尼人们共同繁衍。

由于没有国籍,达曼人分不到土地,身份很卑微,主要生活来源靠打铁来换取酥油、粮食等生活用品,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至今有6、7代人。

漫长的200多年,达曼人在当地任何政策无法享受,达曼男子靠打铁,女子靠打零工来谋生,所以达曼人在当地又叫“格米”,铁匠的意思。

很多达曼人没有住房,只能借居在当地人的棚子里,直到2003年5月26日,经批准,他们终于加入了中国国籍。

达曼人归属于藏族,在拿到身份证这一天,全村160多人欢庆了一天,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的自由从此时开始。

2004年,政府乃村山脚下为达曼人建的安置房工程开工,当年达曼新村建设完工,全部达曼人迁入新居,每户独栋180平米,并分了耕地与牲畜。

随后,村里修了基础设施,通了公路,还有很多扶持优惠政策,现在的达曼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衷心地祝福达曼人。


图文绘历史


2003年5月26日,这一天对于达曼人而言是终生难忘的日子。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中国人,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天才成为中国人。


达曼人,顾名思义他们是一个民族。原本他们是住在喜马拉雅山西边的如今尼泊尔境内的,在清朝时因为战乱离开了家乡,千里跋涉到了中国,脚步最后停留在了今天的西藏吉隆县。

达曼人现有51户175人,已经在吉隆镇繁衍六七代人。他们与藏族混居,难与藏族分辨,着藏装,说藏语和本民族语言。所不同的是,达曼人眼睛呈蓝色,大而深,属于白色人种。因生活环境原因,肤色呈深棕色。

在2004年以前,很多达曼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耕地和牛羊等,主要帮助当地藏族居民耕地、收庄稼、放牧、打杂、做背夫、做木活等,其饮食由主人家提供,但不能进出当地藏族居民的房子,更不能和主人家同桌饮食,只能借住在当地藏族人家简陋的窝棚里。

关于吉隆“达曼人”的说法很多。据相关资料记载,达曼人这一称谓来源与骑兵有关系。“达”的藏语意译为“马”,“曼”的藏语意译为“军”或“多”,“达”和“曼”合并起来为“骑兵”,“达曼人”的藏语意为“古代骑兵的后裔”。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1791年7月,尼泊尔部落之一廓尔喀以西藏地方毁约为由,发动了第二次入侵西藏吉隆、绒辖、聂拉木等边境地区的战争。为了抗击外敌,清朝政府派遣福康安大将军率领由满、汉、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数十个民族组成的大军,千里迢迢进藏讨伐廓尔喀军。清军收复吉隆、聂拉木、绒辖等边境失地后,长驱直入吉隆与尼泊尔交界的热索,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胜利。

整个战斗中,除了死伤的大量清军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将士失足跌入幽深的谷底,或失踪在浩瀚的密林中,其中有数百余骑兵。由于当时的通信和交通不便,他们便一直滞留在边境,再也没有回到故土。这些残存的将士在人烟稀少的崇山峻林间被困长达一年多,仅依靠野果、飞禽、小野畜、山泉等生存。其中被饿死、冻死的达90%以上,之后幸存下来的也仅有100余人。

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将士与尼泊尔边境上的人共同居住繁衍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边境小镇——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而达曼人就是他们的后裔。

但当地的藏族人和在当地做生意的尼泊尔人则认为,这些长相具有南亚人种特征的人,不是“真正的”“达曼人”或“达芒人”,他们就是“索瓦”或“嘎米”,意为打铁的人。尼泊尔人和尼泊尔的藏族人也称这部分人为“嘎米”。


西藏民主改革前,在整个藏族聚居区,铁匠的地位极其低下。不论在我国藏族聚居区还是尼泊尔,当地人都歧视达曼人,一般不与其通婚。

从2003年开始,我国政府承认这部分人的国籍后,不再称呼其有歧视含义的“嘎米”或“索瓦”,而改称之为“达曼人”。 这对于达曼人来说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特殊日子。这一天,他们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至此,达曼人结束了饱尝辛酸、居无定所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异民族交友、交往方面,只有40%的达曼人有汉族朋友,但有79%的人和汉族交流。由于达曼村只是吉隆镇的一个自然村,98%的达曼人与当地的主体民族藏族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和交往。当前,当地很少有尼泊尔来的达曼人,98%的达曼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尼泊尔朋友。在交友意愿上,72%的达曼人最相信达曼人,首选藏族做朋友的占18%,首选汉族的占9%。 对待与异民族通婚的态度上,91%的达曼人认可和汉族通婚。

当前达曼人和汉族通婚的情况多是姑娘嫁给前来打工的汉族。在他们看来,嫁给汉族有以下优点:第一,在2003年以前,嫁给汉族可以得到国籍,享受中国公民待遇;第二,汉族小伙不酗酒,不打老婆,勤俭持家;第三,嫁给汉族后就有可能进入内地打工或生活,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另外,有33%的达曼人认为可以和尼泊尔人通婚。



打铁是达曼人的老本行

达曼人的打铁手艺远近闻名,几乎在每一户吉隆镇居民家中都可以看到达曼铁匠打造的生活用具,如锅碗瓢盆、斧头、弯刀等,以及当地妇女衣服上的铜质佩饰。据当地人介绍,达曼人这门祖传的手艺不仅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远近村民对他们的尊重。

达曼人的铁匠铺就在达曼村的后面,其实就是一个面积约10多平方米的小木棚,有几根比拳头略粗一点的木头搭成架子,上盖一些木板,木板上压上石头便组成了铁匠铺,虽然极其简陋,但却是达曼村最热闹的地方。这里从早到晚人来人往,随时有附近的村民拿着烂铜废铁过来找他们打造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

在此时,达曼人的价值会得到极大的体现,村民们不但要自带打铁的原料,还要带上青稞酒和各种食品饮料。谁需要打什么用具,首先就要让铁匠们吃饱喝足,烟和酒要保证供应。用具打好之后,还要付给铁匠们相应的报酬。

在达曼人的手中,只需几块石头和简陋的工具,就能生产出精美的工具——打制一把镰刀需要4个小时,可卖130元;打制一把斧头需1天时间,可卖500元;打制一副火炉盖子需1天时间,可卖80元;打制一把菜刀需两个小时,可卖25元;打制一个犁头需半个小时,可卖50元;打制一把锄头需两个小时,可卖50元等。由于手艺水平不同,铁匠的收入也不同,有一年仅收入1000元左右的,也有年收入上万元的。


邯郸醉


达曼人是生活在中国西陲,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的一些人。五十六个民族中,并没有达曼族,而和达曼人最近的民族,应该算是藏族。但从人种角度来说,达曼人又属于欧罗巴人种。于是,达曼人成为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过着类似于吉普赛人式的流浪生活。

在藏语中,达曼的意思是骑兵,达曼人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发生了一场规模虽然不大,却很关键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可以看成是清政府宣誓西藏主权的重要战役。

在公元1791年的时候,现在的尼泊尔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地方性强大政权,这个政权名叫廓尔喀,历史上称之为廓尔喀王朝。这个王朝觊觎着中国西藏的广阔土地,开始不断地骚扰边境,吞并中国土地,驱逐藏民,西藏的宗教领袖班禅和达赖,不得不离开拉萨,转移到日喀则地区。

廓尔喀王朝的挑衅,惹恼了强悍的清帝国,于是,愤怒的乾隆皇帝,派大将军福康安,带领精锐军队,从青海出发,行军四千多里,击溃廓尔喀的军队,收复藏南区,福康安的大军乘胜追击,重创廓尔喀主力,几乎打到了廓尔喀王朝的首都。

但因为劳师远征,虽然清军获得巨大胜利,但依然有所损失,在漫漫高原之路上,有数百骑兵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而这些骑兵,就是达曼人的先祖。

这些消失的骑兵,开始在漫漫雪域高原艰难的生存,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漫漫繁衍生息。但由于青藏高原太过广袤,以至于这几百人根本没有人会在意。

于是,达曼人,就在被人遗忘的区域,开始自己的生活。这一遗忘,就是数百年。

清朝遗忘了达曼人,因为在十数年之后,中国将面临一个接一个的大麻烦,各式各样的问题和麻烦接踵而至。反而达曼人,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摆脱了危机的侵扰。

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人们依然没有想起来边境线上的这些达曼人。而尼泊尔也并不承认达曼人的存在,也拒绝将达曼人收留,成为自己的公民。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荣耀,人们开始关注那些贫困的人,被遗忘的人,而在边境生存了数百年的达曼人,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接纳了达曼人,让他们成为中国大家庭的成员。从被遗忘的几百骑兵,到如今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达曼人等了二百一十二年。

回到问题中,为什么中国直到2003年才同意达曼人加入中国国籍。其实,原因并没有太多的国际纷争和政治斗争,只是因为,中国经历太长时间的乱世,根本没有精力去想着遥远边疆的达曼人。

而当中国恢复了往日的荣光和活力,就会把目光投入到那些流浪的孩子们的身上。当中国真正强大了,会有足够的胸怀,容纳那些流浪的故人。也许,达曼人的回归,正好诠释了这个最古老的中国哲学。


小小嬴政


我们的云南境内,还有一批罗兴亚人难民,不得不防啊,这些人就是缅甸那批臭名卓著的罗兴亚人的一支。,繁殖到一定程度就会动乱的,,,


疯语者007


2006年,尼泊尔发生政变:尼泊尔国内各派政治势力联合向国王贾南德拉施压,要求其退位。2008年,尼泊尔建立共和国体,自此,统治尼泊尔数百年的沙阿王朝灭亡。

提起沙阿王朝,很多人对此表示陌生,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沙阿王朝和中国的清王朝之间曾经爆发过战争。

十全武功

清朝乾隆帝平生最为自矜的两件事:其一是一生写了上万首打油诗,自诩自己是才子;其二则是“十全武功”,既乾隆在位期间遭遇的十场战争。其中,这十场战争中,有两次,是和一个叫廓尔喀的国家发生的。这个廓尔喀,就是尼泊尔的沙阿王朝。

乾隆五十六年(西历1791年),廓尔喀侵入西藏,并几乎占领后藏全境。西藏地方政府无力抵御兵锋强大的廓尔喀,只好派人去北京将西藏的情况汇报给乾隆皇帝。乾隆帝的好大喜功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有名。因此乾隆帝闻听西藏爆发战事,立马派遣福康安率领清军赶赴西藏前线。

沙阿王朝见识到大清的强大以后,也感受到巨大危机:此时,印度已经被英国势力所掌控,英国的魔掌伸向沙阿王朝是早晚的事情,倘若沙阿王朝此时开罪北方的大清帝国,在两大强国之间,等待沙阿王朝的,怕是亡国之祸。因此沙阿王朝的统治者及时向大清朝廷求和,并表示愿意臣服于大清。沙阿王朝的主动示弱,让虚荣心极大的乾隆皇帝感到很受用,于是清朝答应了沙阿王朝的求和。

达曼人的由来

在战争过程中,一支廓尔喀部队因为迷路关系没能及时撤回尼泊尔,而滞留在中国境内,并由此繁衍生息。其后代,便形成了今天的达曼人。

起初,在清朝及民国时代的西藏,西藏的统治权在“三大领主”手中,作为外来户的达曼人,依靠从事杂役为生。西藏噶厦政府历来认为达曼人属于外来户,不是西藏居民。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西藏建立人民政府,原噶厦政府解散。当时的政府认为:达曼人具备外来移民的属性,而如何处理外来移民,由于当时不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而无从解决,由此,达曼人没能获得中国国籍。

尼泊尔方面则认为达曼人的祖先离开尼泊尔已经上百年,无论如何都不能视为尼泊尔百姓,因此坚决不承认达曼人是尼泊尔人,就这样,达曼人成为了没有国籍的人。

直到2003年,随着中国法律法规以及涉及到《国籍法》相关的执行办法得到完善,以及中方具备了解决外来移民问题的条件,于是,中方在这一年,接纳了所有的达曼人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由此,达曼人结束了其无国籍人的历史。


藤树先生


2003年,被遗忘了近200年的达曼人,加入了中国国籍,民族成为为藏族,正式成为成为中国公民。

那么达曼人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呢?为何被称为东方的吉普赛人?

“达”在藏语中是“马”的意思,“曼”在藏语里译为“兵”。所以,达曼合起来就是骑兵的意思。所谓达曼人,其实就是指古代骑兵的后裔。

那么达曼人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样从十八世纪末说起。当时尼泊尔的廓尔喀人(就是那个用弯刀的民族)崛起,一举统一了尼泊尔各部。建成了统一而强大的王朝。

统一尼泊尔后的廓尔喀人,不满足尼泊尔的方寸之地,对西藏吉隆、聂拉木等地产生了觊觎之心。

1788年,膨胀的廓尔喀人开始对我西藏地区不断进行挑衅。当时清朝正处于乾隆时期。乾隆还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得知此事后,立即发兵数万准备收复失地。

等清军到来之后,几场战争就让以勇猛著称的廓尔喀人原形毕露了。面对清军凌厉的攻势,廓尔喀君臣乱作一团,幼主拉纳·沙阿(巴哈杜尔之侄)仓皇逃往南部边境,并准备向印度寻求庇护。在这种情况下,摄政王巴哈杜尔被迫向福康安求和,表示愿意臣服于清朝并定期纳贡,随后得到乾隆帝的恩准。这种臣属关系一直持续到1909年,直到尼泊尔完全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后才终结。

但是,因为当时清军的攻势太猛,导致在战斗中有数百名廓尔喀士兵失去了联系,这些人就永远留在中尼边境地区,和当地的藏人通婚生子。他们就是后来的达曼人。

达曼人生活的地区偏僻,生产力水平落后,长期得不到国家的承认,只能以无国籍者的身份苟存西藏的一个角落。而藏族人对达曼人也并不认同,虽然经过多代的传承,达曼人无论在语言还是习惯以及宗教信仰上,都和一个藏族人完全无益。只是达曼人属于白色人种,后来因为西藏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其皮肤逐渐加深,但是其高挺的鼻子,蓝色的眼睛以及微卷的头发,是其保留下来能和藏人区别的特征。

两百年来,虽然达曼人和藏族人混居在一起,但当地藏族人严禁女子嫁给达曼男子。而达曼人女子,却有很多为了获得正常的身份嫁给了藏族人。这就导致达曼人经过两百年的传承,人数不仅没有增多,反而不断减少。现在也就仅存数百人而已。

达曼人为了有一个正常的身份,从清朝时期,就不断的向政府申请加入中国,希望获得中国国籍。但是当时的清朝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根本就不可能理会这等小事。而民国和新中国早期,因为时局的动荡和混乱,再加上达曼人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政府认为解决起来会有国际问题,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就这样,达曼人度过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无身份的生活。而没有了身份上的认可,达曼人也就没有办法接受教育,不能经商、做官,甚至无法拥有土地和住房等。只能打铁、做木匠、当背夫和打杂来维持生计。生活极为困苦。

这种情况到了2003年有了转机,中央政府终于接纳了达曼人,将之纳入中国国籍。拥有了中国国籍的达曼人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府不仅给予了他们少数民族都拥有的补贴,还专门拿出专项资金对其进行补助。为其修建了新的聚集区,建起了医院、学校等各种基础设施。今天,达曼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加入了中国这个大家庭以后,达曼人将会迎来更美好的生活。


Crazy历史


达曼人在中国定居211年,一直到2003年才拿到中国国籍,答案很简单,是因为没被政府发现——没办法,他们生活的地方太偏远了。

现在很多网文说达曼人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的第57个民族。开开玩笑是可以的,但这种可能性为零。因为中国还有很多未识别民族,比如穿青人、僜人、哥隆人、东家人、西家人等等,他们好多小“民族”的人口总数都不下几万人的体量。


而达曼人仅仅是一个小村落,人口不过200人左右,比起来相形见绌。别说第57,第67、77都未必排得上。

在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一般都归为某一少数民族的分支,达曼人也是如此,与3万人口的僜人一样,达曼人已经被归为藏族的一个分支,没有机会成为第57个少数民族,假如认定达曼人是一个不属于任何原有少数民族的新少数民族,那将无法对其他的未识别民族做解释工作。


客观说来,达曼人的情况还稍微有点特殊,他们和那些早已被发现的未识别民族相比,被发现的时间太晚了。之所以把他们称作是一个“民族”,是因为他们在人种上还真的不属于现有的56个民族,语言、传统也和这些民族不同。

达曼人生活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准确地说,就是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交界处一个叫吉隆沟的地方。

由此看来,他们离藏族最近,可以说是咫尺之遥,可是他们跟藏族人的肤色、人脸特征等方面又太多的不同之处。确切地说,部分达曼人甚至带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可以说他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达曼,是藏族人给他们的一个称呼,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历的。

在藏语中,达曼就是“骑兵”的意思,达曼人也自认其祖先就是骑兵,而且是一群来自异国的骑兵,这个国家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尼泊尔。


1768年,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统一了尼泊尔,建立强大的沙阿王朝。无论哪个国家,一强大了就野心膨胀,想侵略扩张。

这个王朝看上了西藏这片肥沃富饶的地方,西藏的人民就无法安宁了。

他们经常到西藏进行骚扰,劫掠,蚕食土地,赶走我边民。连西藏的首府拉萨也受到危胁,达赖喇嘛就向当时的中央政府首长——乾隆告急。

西藏当时的情况也是高度自治的,但他们名义上属于清政府领导,认乾隆当老大,那就是觉得乾隆有实力保护他们。

乾隆作为老大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如果置之不理,大家谁还会买老大的账?老大的威望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当时乾隆虽然国库空虚,没有多少盈余,但还是大义凛然派福康安出兵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福康安毫不含糊,领命出征,带着万余八旗子弟驰骋数千里来到西南边境,经过激烈战斗,将廓尔喀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连连求饶,把其主力消灭殆尽,还一度攻占到他们的首都。


由于大清军队战斗力爆棚,廓尔喀军队不堪一击,除了逃跑的,歼灭的,还有不少骑兵被打散,其中有一部分骑兵在中国边界一侧就被打散迷路了,就躲到一个小山坳里藏了起来。

这些藏起来的一部分骑兵,就是达尔曼人的祖先。

漫漫高原,茫茫雪域,暑来寒往,光阴荏苒,这些廓尔喀骑兵在这里艰难地生存下来,并且生息繁衍。

虽然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强大,但对于广袤的雪域来说,他们就像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实在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没有人会问他们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管他们向哪里去。

而尼泊尔的国王也早已忘记他们的子弟兵,也许他们觉得这些骑兵早已成为刀下之鬼,他们对这个王朝来说,也就是炮灰而已。

可是,这些达曼人却在2003年获得了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而此时,距离他们的祖先在这里定居已经过去了200多年,新中国成立也已经半个多世纪。

为什么会等待这么久呢?


一、达曼人的外表奇异,眼睛深蓝,鼻梁高耸,肤色深棕,跟藏族同胞不是一个人种,自然就不会被西藏地区的行政首脑认可。

二、达曼人人数太少,他们自己觉得无法融入西藏社会。为了自保,他们跟外界交往太少,形同于自我封闭隔绝。

三、天长日久,他们已经没有了对尼泊尔这个祖国的国家认同,甘愿被边缘化。

四、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由于他们采取相对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有些人是以打铁、打散工为业,人口又太少,难以被当地政府所知,也就无从对他们进行帮助,给他们以公民身份。


2001年,日喀则下乡干部终于注意到了这个边缘族群,2003年5月26日,47户、190名达曼人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结束了200多年没有身份认同的岁月。

中国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国力强大了,能够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帮助,为他们修建了宽敞明亮的房子,让他们的子女免费上学,为村子里铺设了水管,架起了输电线路,给他们创造了创收的机会,让他们奔向小康,他们懂得了中国政府是他们的依靠和救星。


短短十几年前,达曼人还过着寄人篱下、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凄惨生活,如今却成为了中国国民,享受着幸福生活,他们中的有些人与汉族、藏族同胞联姻,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了中华大地,彻底成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一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