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是一部人物傳記類電影,於2001年底上映,並一舉斬獲第7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導演朗·霍華德採用藝術化的手法再現了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同時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約翰·納什的傳奇一生。

年輕的納什憑藉其數學領域的天賦異稟一舉成名,但是理性孤僻的性格讓他難以融入周遭環境,逐漸陷入自我構建的虛幻世界中,現實與虛幻的不斷碰撞使得納什的生活一度陷入絕境。所幸妻子艾麗西婭及時出現並始終相守,最終納什與虛幻世界和解,尋得歸途。

下面我將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四個方面,來全面深入剖析這部電影。

1、人物隱喻:從片中三個主要人物的隱喻來探究主人公的精神世界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冷戰背景下,每個人都想建功立業,當普林斯頓的大學教授在講臺上發出感召:

“你們當中誰將成為第二個愛因斯坦,誰又能成為民主、自由和探索的先鋒?”

臺下的一群高材生紛紛心潮澎湃,角落裡的納什同樣兩眼發光,但是納什和別人不同:

  • 一方面,他性格孤僻,難以融入同學們的圈子,這也使得他在生活中沒有朋友,也無法獲得女孩的青睞;
  • 另一方面,他在數學領域有著超出常人的天賦,甚至可以藉助酒杯在太陽光下的折射,發現同學領帶上圖案的奧妙。

不幸的是,納什的數學天賦並沒有給他帶來想要的創新成果,同學和導師對此也不屑一顧,正是在這種腹背受敵的情境之下,納什找到了一種自我療愈的辦法: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缺什麼補什麼。

① 室友查爾斯:友情的代表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當納什環顧校園,三三兩兩的小群體中難以尋得知己時,浪子室友查爾斯出現在自己面前。儘管納什表面上若無其事,但查爾斯玩世不恭的性格深得納什的口味。更為重要的是,每逢納什在現實中無法獲得存在感時,查爾斯總能及時出現,並不斷說服納什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愛

正是查爾斯的幫助,讓納什在一次偶然的酒吧聚會中發現了著名的均衡博弈論,納什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成為了麻省理工學院的老師,並組建了自己的實驗室,這一切都為後面的諾貝爾獲獎奠定了基礎。

② 國防部老大哥帕徹爾:能力的認可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事業上的短暫成功並沒有讓納什的內心得到滿足,冷戰背景下的愛國慾望還在蠢蠢欲動,他需要一份更大的舞臺來施展自己的才華,國防部老大哥帕徹爾應運而生。

國防部老大哥帕徹爾主動找上納什,並要求他執行一項只有他能完成,且關乎國家命運的任務:破解報紙和雜誌中的密碼,找到潛藏在美國的蘇聯間諜。

任務的性質契合自己的天賦,使命的崇高滿足自己的榮譽感,納什點燃了自己的激情。

③ 小女孩瑪希:對愛情的渴望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在秘密的執行任務期間,納什遇到了一生的摯愛艾麗西婭。對於艾麗西婭的突然出現,納什手足無措,因為他曾固執的認為自己不需要與別人交往,但是小女孩瑪希的出現,使納什內心的渴望出賣了自己。

他不得不找到室友查爾斯尋求幫助,無條件支持自己的查爾斯又怎麼能提出反對意見呢?為此,他找到了合適的藉口: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成不變的,這是我唯一不變的事情。

婚後,納什繼續執行自己的秘密任務,並且壓力越來越大。在真實與幻想的來回穿梭中,納什陷入了沉淪。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納什的沉淪並非偶然,現實中的遭遇對於納什來說就像一個極其複雜的數學方程式,急切渴望成功的納什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找到答案,他需要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在傾瀉苦水,他需要一個英雄般的人物來賦予他更高的精神動力,他也需要一個心心相印的愛人來撫慰創傷。

儘管納什主觀上排斥與人交往,但心底的渴望還是並沒有消失,只是以他可以接受的方式存活了下來。

2、衝突構建:片中用3種不同的戲劇衝突,帶給人扣人心絃的觀影體驗

《美麗心靈》是一部讓人值得回味的電影,其最大的亮點在於,導演朗·霍華德以主人公納什大起大落的一生為主線,通過構建不同的反差對比,營造一種戲劇衝突效果,使得觀眾深深地被劇情牽扯而不忍離開。

① 引人入勝的虛實結合

年輕英俊的納什是一個數學天才,儘管有些孤僻,但也符合大眾對天才的認知。此後納什從高等學府畢業,順利進入理想的工作單位,娶了漂亮的老婆,並有機會替軍方執行一項秘密任務,這也符合好萊塢電影一貫的個人英雄主義風格。

正當我們期待後續的奧特曼打小怪獸時,導演卻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假的,浪子室友查爾斯、國防部老大哥帕徹爾、小女孩瑪希都是天才的大膽臆想。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納什不相信、妻子艾麗西婭不相信,作為觀眾的我們也很難相信。直覺和經驗告訴我們,4年間2次到訪國防部的數學天才,完全有可能再次接受國防部的任命,我們甚至會覺得這是納什從事秘密任務不得不接受的委屈。

直到電影后半段,妻子看到納什對著空氣說話,甚至試圖把自己的孩子淹死在浴池中,我們才幡然醒悟,虛實結合的戲劇衝突也變得順理成章。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收穫了一份虛實難辨的觀影體驗。

② 天才墜落的前後反差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納什從一個數學天才變為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巨大的反差對比迅速地拉近了主人公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原因主要有3點:

  • 大眾普遍存在同情弱者的心理;
  • 雖然數學天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離我們比較遠,但遇到某些困境時的感受卻大致相同;
  • 弱者對命運抗爭的悲壯,足以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同時,也能引發我們的思考。

天才墜落的前後反差,雖然是導演刻意製造的一種戲劇衝突,但一切合情合理,觀眾已然產生強烈的代入感,長吁短嘆的同時,也迫切的希望看到納什後續的命運走向。

③ 冷戰背景下,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捆綁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每一個經典的電影都在揭露一種社會現象,奧斯卡也樂於將自己的桂冠贈予這類題材的電影,《美麗心靈》同樣如此。

回到影片剛開始的時候,普林斯頓的大學教授在開學典禮上說的那番話:

“蘇聯的目標是讓共產主義遍佈全球,戰線非常分明,想要取勝,必須要產出成果。”

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無形之中放大了納什心中的慾望以致於當他被確診精神分裂症以後,納什為證清白而把自己的胳膊割的鮮血淋漓,醫院治療納什的方式也只是簡單的注射藥物後捆綁到病床上,任其不停的抽搐。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納什用瘋狂的態度對待自己,醫院同樣用這種粗暴的方式對待病人。看到納什佈滿血絲的雙眼,我們能深深的體會到一種難以名狀的痛,這種痛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疼痛,更是對精神的一種折磨。這一切均來自於盲目且狂熱的愛國主義,來自於美國對共產主義的敵視,更來自於特殊背景下個人利益絕對服從國家利益的衝突。

戲劇衝突構建的關鍵之一在於人物的慾望得不到滿足,進而讓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張力。就本片來說,導演在影片中設定各種衝突,除了營造扣人心絃的觀影體驗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理想、情感和現實生活之間的固有矛盾,激發我們更多的現實思考,進而給我們的生活指明方向。

3 、情感昇華:主人公內心失衡,卻妄圖追求平衡,影片通過層層鋪墊,完成最終的情感昇華

縱觀納什大起大落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天賦異稟的納什深知自己的缺陷在哪,查爾斯、帕徹爾、瑪希不過是他試圖彌補缺陷的自我欺騙,對於一個本就搖搖欲墜的天平,盲目的反向加碼又如何能夠獲得平衡?

在我看來,導演主要通過3個不同的階段來表達了納什追求平衡並完成情感昇華的的心理狀態:

① 求學期間,無所畏懼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年輕的納什自視甚高,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容不得半點失敗,一切都想追求平衡。比如,

  • 看到同學們在踢球,難以融入圈子的納什會在窗戶上為雙方畫一條中場線;
  • 面對當前衝突的國際形勢,納什想創造一條雙贏的均衡理論;
  • 酒吧和女孩聊天,談論的也只是“體液交換”。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儘管如此,納什會出現心態爆炸的情形。影片中還有這樣一個片段:

當納什陷入科研困境難以,不惜把頭裝的鮮血直流,室友查爾斯出現試圖幫助納什找到答案,二人就理想和現實發生爭執,最終象徵著矛盾中心的桌子被查爾斯從窗戶中摔出,矛盾戰時得到了緩和:不是理想的問題,也不是現實的問題,而是二者之間缺少平衡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當桌子被摔的粉碎的時候,查爾斯說:看來牛頓的理論還挺正確的。

牛頓作為偉大的科學家,對所謂的平衡當然很有研究。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德國哲學家赫爾巴特曾說過:“相信謊言的人,必將在真理之前毀滅。

這句話對於納什來說並不為過,當妻子拿出了納什傳遞給帕徹爾的機密的文件時、當納什割開自己的手臂尋找特工標記時,納什的幻想第一次破滅,躺在病床上的納什萬念俱灰,眼角流出的熱淚彷彿在宣告著自己的死刑。

病情穩定後的他失去了生活的意義,整日如同行屍走肉般無所事事,當實驗室的同事來看望自己時,儘管納什口中開著上學時的玩笑,但尷尬的場面可想而知。

回想自己的過往,納什並不甘心,藏在心裡的夢想也從未消失,並且一直在吞噬著納什的理智。直到納什私自停止服藥後,天平徹底傾向了幻想。國防部老大哥再次出現,納什也重新開啟了自己的事業,可狂熱的夢想終究還是不能與溫暖的現實達成和解。

③ 看透真相,重獲新生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當妻子再次撥通羅森醫生的電話,帕徹爾跳出來誘導納什,甚至是拿妻子的生命做出威脅:

她會將你送回醫院,(破解密碼工作暫停)數不清的人將會因此而死,我必須阻止她。

納什受幻想控制試圖傷害妻子艾麗西婭的時候,艾麗西婭抱著孩子準備開車離開。那一刻,納什陷入了現實與幻想的激烈交鋒,各種場景交替出現,納什發現了幻想的不真實:多年過後,小女孩瑪希一直沒有長大。

找到現實和幻想平衡點的納什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中的氣餒,反而重獲新生,找回了戰勝疾病的勇氣。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反觀我們,初次接觸某項事情,信心滿滿,總是以理想的眼光看待世界,認為一切都能做好,一切都會朝著自己想要的結果發展。到頭來,現實啪啪打臉,自己不過是個平凡人,手頭的生活都處理不好,又怎麼能實現心中的野望。

正像青年作家劉同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我本以為承認自己的平凡會很難過,沒想到整個人更自信了。原因在於,沒有人可以做到面面俱到,在自己的最擅長的領域紮根,懂得去欣賞別人。總有一天,別人也會欣賞這樣的你。”

4、導演意圖:有愛加持、迎難而上,才是美麗心靈

影片臨近結束的時候有個非常動人的場景: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由於受到幻象的支配失手傷了妻子,納什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他落寞的回到房間,並計劃讓妻子離開。但是艾麗西婭明白,丈夫深愛著自己和孩子,他只是病了,而且她堅信自己的愛和陪伴是治好丈夫的良藥。她一隻手撫摸著丈夫的臉,另一隻手拉起丈夫的手放到自己心臟的位置,動情的說:

“或許能把你從夢中喚醒的東西,不在腦中,而在心裡,而且我相信奇蹟一定會發生。”

那一刻,女性身上的所有魅力都在艾麗西婭的身上得以彰顯;

那一刻,她彷彿已經化成一汪靈泉撫平了納什心裡的所有創傷;

那一刻,她重新詮釋了婚姻的誓言:

“無論疾病還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愛他、照顧他、接納他,永遠對他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盡頭。”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正是妻子的不離不棄,使得納什重獲迎難而上的勇氣,能夠坦然面對精神世界發生崩塌,勇敢的接受自己從天才淪落為平庸,一無所有那又怎樣,疾病纏身又算得了什麼。

幾十年後,當納什站到諾貝爾獎的頒獎臺上發言時,為數不多的幾句發言詞卻飽含了對妻子的深情:

“You are the reason I am,you are all my reasons.(你就是我存在的原因,你是我的全部。)”

從人物隱喻、衝突構建、情感昇華、導演意圖,透析《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主人公納什和妻子艾麗西婭的處世態度可以從熒幕上照進普通人的現實,納什愈後所取得的成就,不過是一個弱者在痛苦和黑暗面前不低頭、在面對命運不公仍能做出有力抗爭的結果。事實上,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具備這樣的品質,只不過或被現實所磨損,或被自己所忘卻,而納什的身體力行無疑喚醒了我們的潛能,看到了觸手可及的希望。

人生之路曲折而又漫長,在追尋自我價值的途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和客觀世界發生激烈碰撞,當苦難接踵而來,依然能夠盡己所能綻放迎難而上的不屈,從痛苦中找到快樂、在黑暗中尋得光明,這才是導演真正想要講述的《美麗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