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农民被封堵在家里,春耕种子下不了地怎么办?

秦巴客


能否到地里去干农活,应服从当地村落的管理要求,关键时期服从大局,不能添乱。

在农村,有句话叫「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意思是该下地劳作时若因故耽搁而错过了时节,那么土地也会以欠收甚至颗粒无收来「回敬」,即误农终误己。由此可见,靠天吃饭的农民等不起也耗不起,春耕时节到了就得应时耕作。但目前正值特殊的关键时期,农民能否到地里耕作呢?刺楸认为这个问题得分情况讨论。

一、聚居的村庄

不少地区农村是聚居的村庄,农房是统一按照规划来修的,因而形成了统一的街道,村庄看上去与一些小集镇没甚区别,山区农村也有些依山而建的聚居村寨。这种聚居的村庄或村寨人口集中,有专门出入聚居点的道路,如果当地为形势所迫已在关键路口设卡封村,并规定无特殊情况不可随意进出,那下地干活就不太可能。

这是因为农民的房子都集中在一起,而田地都在村外,为了达到封闭管理的效果,路卡多设在聚居点的路口,农民要自家田地就必须通过路卡,要想去地里做农活,就看村里让不让通过路卡了。

二、零星分散居住的农村

没到过山区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村组有多大,也很难理解同村两个人可能一辈子也见不了几面的现象。山区农村耕地既小块又不集中,一户农民的田地更是分散,除了可能在这座山的山顶上有地外,又可能在另外一座山的山沟里有地。

为了便于耕种,山区农民的房子多是依山而建,尽量修在吃水和做农活方便的地方。除了同家族的几家人住得近些外,与其他农民的家多半都隔得远。

在山区农村与平原地区农村不同,地广人稀靠着大山,有些村子就只有一条主村道和几条支道,封村管理主要是在村道入村的村界处设卡,如此只能管控人员进出村子,村民出门下地干活并不受影响。当然,如果下地干活,要服从村里的管理,不要到处去乱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