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將於謙:第49回 萬 令 山 計 謀 於 謙 強 全 寶 調 兵 義 馬

單說鄭榮一行三人,離了小浪底,不多幾日便來到了洛陽城。三人進了城,來到了驛館,向于謙報告了情況。于謙聽了十分高興,見江小婉長地寬臉厚唇,一付憨實象,便很喜歡她,命他與端兒住在了一起。又命人撓路在小浪底過了黃河,來到了花園渡口,向賽天驕傳了于謙的命令。賽天驕正在為過不了河發愁呢,得了命令豁然開朗,第二天令領兵頭目齊配元,領五千人佯裝渡河,麻脾對岸的敵人,自領大軍來到了鞏義渡口,佯裝在這裡過河,只到對岸有兵把守,才命領兵頭目宋守仁,領兵五千,在這裡佯裝渡河,自帶了數萬人馬,在夜間起程,星夜趕到了小浪底,那裡的路已修好,橋也駕好了,又趁夜過了河,按于謙的命令在孟津一帶紮了大營,封鎖了消息,不讓萬令山的人探到消息,又派人將情報通知了于謙。于謙得到了消息,先將鄭榮,趙全,法龍,法虎,法豹找來,命他們選上一百精兵,等到于謙退出洛陽,就藏在劉書翰花園的地下室裡。又命找來了劉書翰的筆跡,命楊春臨慕。又命端兒和江小婉住進了錢氏的家裡,由江小婉負責兩下聯繫。一切都安排好了,只等萬令山兵到再行事。

再說萬令山派出的探子,得知黃河北官兵要在鞏義過河,便回來報於萬令山。萬令山便令原圍環軒山的頭目馮平帶一萬五千人馬,駐守鞏義渡口。這樣給周萬戶得了個偷懶的機會,于謙以後也不會去過問此事,這些以後不再多說。卻說萬令山這日將眾將兵召到了帳裡共議軍務,萬令山說:“現在於謙由於兵力少,被我們圍在了洛陽,而北軍又被我們拒在了黃河以北,他只能是死守。于謙必定想方設讓北軍過河。他的辦法也不外乎兩條:一,尋找新的渡口。二,兵出洛陽,與我們爭奪渡口。前者他已找到了新的渡口鞏義,又被我們的兵守住。現在他只能是冒險與我們拼死而戰,將我們圍洛陽的兵趕走。我們就給他個機會,假兵敗熊耳山,他必來追我們。我們就在熊耳山設伏,在那裡將他消滅,若不能將他消滅,就將他困在熊耳山,而我們大部分兵力,可撓過義馬,偷襲洛陽,一舉拿下洛陽,再回頭吃掉于謙在熊耳山的兵,大家覺得如何?”

聽了萬令山此番言語,兵將們同時叫好,只有慄多星說:“這是個比較完美的方案,不過我們應知,于謙是個足智多謀的人,我們應多小心,隨時瞭解于謙的動向,改變著我們的戰略部署。”

萬令山說:“講的好,事無完事人無完人,既然戰略部署已定,張成,周明聽令。”

張成和周明出班說:“未將在。”

萬令山說:“命你二人,帶兵一萬,到宜陽東趙堡一帶,那裡有一條山溝,你們就伏在山溝的兩邊山上,我領兵到了,由我在山上指揮,等於謙的兵到了,將他截死在溝裡,將他消滅在那裡。”

張成和周明說了聲:“是。”回班去了。

萬令山又說:“喬修聽令。”

喬修出班說:“未將在。”

萬令山說:“命你同我一起出兵,我退到宜陽時,你便伏在洛河以西,等於謙領兵到東趙堡追我時,你便出兵伊河岸,斷了于謙兵的後路,將他們困死在那裡。”

喬修答應了一聲:“是。”回班去了。

萬令山又說:“眾兵將跟我出兵洛陽,計住不要實打,只要于謙來追我們,我們便邊打邊退,退兵宜陽。”

眾將官齊聲答應了一聲:“是。”各自準備去了。萬令山安排好了這一切,帶領了兵將,來到了洛陽城下。萬令山命兵將罵陣,眾兵將罵起了陣來。守城兵士馬上去報告了于謙,于謙吩咐了一下,便帶了法狼,法豺,崔風,姚七,林長勝大開了城門,衝出了城。萬令山見於謙出了城,指著于謙罵道:“于謙,你算地什麼英雄,成天龜縮在洛陽城裡。若是個好樣的,出來與我對上幾陣,你有那個膽量嗎?”

于謙說:“萬令山,你這個不忠不孝的逆賊。萬歲爺對你有了多少好處,你卻領兵反大明,象你這樣的反賊,在我于謙手下,一個也不會留下。”

萬令山說:“于謙,大明上下將官,貪汙腐敗魚肉百姓,我們是替天行道,今天天兵到了,你卻躲在城裡不出來,連陣都不敢與我對,還吹地什麼大話。”

于謙說:“萬賊別狂,我這就來取你的人頭。”說著打馬,舞動著大刀,向萬令山殺來。林長勝也出馬,跟在了他的後邊。萬令山也舉刀相迎,倆個殺了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林長勝怕時長了于謙有失,伸手取出了一塊石頭,照準萬令山的頭上打來。萬令山是何等功夫,若論武功,于謙還遠不及他。他是估意與于謙鬥圈子的,而於謙也是為了另一個目地才出陣的。當下萬令山見林長勝的石子打來,有意將頭一低,那石子正好打在了他的頭纓上。萬令山大喊了一聲:“不好!”敗下了陣,領兵逃去。于謙將大刀一揮,兩萬多人馬,向萬令山追趕。萬令山見於謙來追趕,棄營而去,于謙緊追不捨。萬令山邊戰邊退,一直來到了伊河邊,強行渡河,駐進河對面的宜陽城。

于謙領兵來到了洛河邊天色已晚,就命在河邊紮下了大營,命埋鍋做飯。為什麼他的糧食來地這麼方便呢?前邊已講過,于謙早已有了準備。吃過了飯,已是滿天星斗。于謙騎了馬與林長勝來到了河邊,沿河走著。這伊河是黃河的一個支流,這時正是個旱季,河裡的水並不大。隔河可看見宜陽城在黑夜中的龐廓,河邊城邊是寬闊的土地。城後不遠,可看到見起伏的山脈。這些在夜幕中,顯地十分陰沉。兩人正走著,忽然林長勝發現了什麼說:“你看那是什麼?”

于謙順著林長勝所指看去,只見那山中,有一閃一閃地燈光在晃動說:“那是燈光,在這兵慌馬亂之時,人們到那裡幹什麼?”

林長勝說:“你看那燈火行動的十分慢,象是在揹著東西走路似的。”

這下於謙大悟了說:“對了,那是在轉運糧食,萬令山要將糧藏了,將我們困死,餓死在宜陽。”

林長勝說:“馬上派人去跟蹤一下,看他們將糧食藏在了那裡。”

于謙說:“沒有那個必要,人走過必定會留下痕跡,不要去驚動他們,我們明天進了宜陽,再去將糧食取來即可。萬令山呀萬令山,你實在是太高明瞭,只是你遇到的是我于謙,你的這些把戲又有地什麼用呢?”

林長勝說:“狐狸是狡猾的,若擒住狐狸,就得比狐狸更狡猾。”倆人笑了起來,轉了一會兒,回營裡去了。不覺已是二日天明,于謙命兵將吃飽喝足了,列在了洛河岸邊。河那邊,萬令山早已帶了兵將守在了河邊。萬令山大聲喊:“于謙,你取得了個小勝,又算得了什麼。你過了洛河,佔了我的宜陽,才算你有能耐,過來快與我決戰。”

于謙說:“萬令山賊匹夫,你先別逞狂,你稍等我過了河,就去取你的人頭。”命法狼和法豺,領兵從下游過河。崔風和姚七帶兵從上游過河,自己和林長勝領兵從正面過河。這時洛河正逢旱季,水不多也不深,挽膝就可以過去。萬令山憑河殺了一陣子,邊戰邊退。崔風,姚七,法狼,法豺已衝上了岸。萬令山助擋不住,便向城裡退去。四員將跟著萬令山衝過了吊橋,衝進了西城門。于謙大刀一揮,兩萬人馬殺進了宜陽城。萬令山憑著街道戰了一陣子,便從東城門逃去了。于謙大獲全勝,出榜按民。于謙清了一下庫,見庫裡糧已不多了,將崔風和姚七喊來說:“命你二人帶健壯兵三百,並大量馬匹,在東城外找到昨夜踏出來的小道,去尋一尋,發現糧食,馬上搬回城中。”

崔風和姚七得了命令,帶了兵士出了東城門,仔細地尋找著腳印,果然除了今天萬令山踏出來的腳印外,又發現了一條,昨夜踏出來了的小道。順著小道,一直向山裡尋去。走了不遠忽見有百餘名兵士守在了那裡。崔風,姚七一聲令下,眾將士便向那百餘名兵士殺去,地些兵士那裡能擋地住,愴慌逃去。崔風和姚七向前走了不遠,見有一個大山洞,洞口用砍來的樹枝掩著,命將樹枝搬開,見洞裡堆地全是糧食,大喜,深服於謙的神機妙算,命將士用人槓用馬馱,將糧食運回了宜陽城,交給了于謙。于謙算了一下,這些糧食足夠兩萬兵士吃上了一個月了,心裡有了底。第二天命法狼,法豺帶兵五千去追擊萬令山,又命崔風和林長勝同自己帶兵一萬,也隨後追去。又命姚七帶了剩餘的兵固守宜陽,見來了反兵不要出城迎戰,守住城即可,姚七答應了。

先說法狼和法豺,帶領了五千多兵士,一路急追,想追上了萬令山。約追出了三十多里路,便進入了一個山溝,順著山溝間的小路急走。正行間,忽聽見兩邊山上鼓聲大做,轉眼間,兩邊的山上,站起了無數萬令山的兵。正中的山上立了一杆大旗,旗上寫了斗大的一個“萬”字。旗下有一個將士,拿著一個紅色令旗,正是萬令山。萬令山大喊:“賊子于謙為何不來,卻讓你們這兩個無名小輩來送死?”

法狼和法豺見此,知中了埋伏,急命退出山溝,溝口一陣鼓響,又有萬令山的兵閃出,把住了路口。再向前行,前邊又是一陣鼓響,又有一隊兵守住了前邊的路口,想逃出去,已是不可能的了。萬令山大喊:“你們已是我的甕中之鱉了,還不快快投降,免了一死。“

法狼說:”我們乃堂堂皇正正的大明將士,那個會投降你這個反寇。“

萬令山說:“那麼你們就死定了。”手中的令旗一揮,兩邊的山上石頭和亂箭一齊飛下。可幸地是溝寬,明軍的傷亡並不大。萬令山見石頭和箭傷不了明軍,又將令旗一揮,兩邊山上的兵將,吶喊著衝了下來。

法狼和法豺指揮迎戰,但反軍是居高臨下,很明顯佔了優勢。明軍傷亡慘重,不到一個時辰,已傷亡了大半。法狼和法豺急地“呀呀”地怪叫著,奮力衝殺,怎耐反兵太多,山頭又有萬令山指揮,他們殺到那裡,萬令山的令旗就指到那裡,反軍就圍到那裡,他們無法突圍,情況已危機萬分。

再說于謙,帶了大軍在後邊行進,忽見鳥群驚慌地飛過了頭頂,大聲說:“大事不好,法狼和法豺定是遇到了反軍了,快去營救。”一聲令下,馬軍在前步軍在後衝了過去。來到了山溝口,見溝口有重兵把守,兩邊的山上,也有反兵,溝裡喊殺聲連天。于謙知法狼和法豺中了埋伏,急命:”林長勝帶兵兩千,從左邊衝了山去。崔風從右邊帶兵兩千兵衝上山去。定要快些,若遲了法狼和法豺就有生命的危險。”二位將得命,各帶兵衝上了山去。

林長勝帶了兵將一馬當先,衝上了山,可好這山並不太徒,他揮動大棒一路砍殺,殺開了缺口,衝到了山上,見萬令山站在了旗下,正用小旗指揮著溝裡的兵圍殺著。林長勝大喊:“萬令山拿命來。”掄著大棒,向萬令山砍來。萬令山正在指揮,聽到後邊有喊殺聲,回頭一看,見是林長勝舞著大棒殺了過來,忙提刀上了馬迎戰,兩個戰在了一處。不多時兩千名騎兵也趕到了,萬令山的兵將大都在山下,山上已無有兵將了,他知不是林長勝的對手,打馬向後山逃去。林長勝大聲向山下喊:“兩位將軍別急,我林長勝來也。”大棒一揮,帶領兩千騎兵向山下衝去。那邊山上,崔風力戰反軍,萬令山一敗,反軍也粉粉逃去。崔風也向山下大喊:“兩位將軍別急,我崔風來也。”指揮著兩千多名騎兵士,向山下殺去。反軍無有了指揮,先亂了陣角都逃去。于謙也領著趕來的步軍殺進了溝。法狼和法豺得救,身邊已不足二百來兵將了。

法狼和法豺氣的“呀呀”直叫:“於大人,我們受不下這份氣,快給我們一些人馬,我們去追殺萬令山,定要將他的首級提了回來。”

于謙正要分兵追擊,一騎跑進了山溝,眾兵將見是宜陽的將士,忙讓開了路,那將士跑到了于謙跟前說:“於大人,有新情況。”

于謙說:“快快講。”

那將說:“宜城西已有反軍在那裡紮營。”

于謙說:“有多少人馬?”

那將說:“約有一萬多人馬。”

于謙說:“這麼說,我們已是前後受敵,若再追下去,對我們不利,馬上回宜陽。”一聲令下,眾兵將退回了宜陽。于謙站在了西城樓上見伊河對面,反軍已在那裡紮了大營,營扎地十分堅固,是久守地樣子。正觀看間,又有兵士來報:“萬令山的兵已返回,在西城紮下了大營。”于謙又來到了西城,見萬令山的兵正在紮營。于謙說:“果不出我的所料,要將我困死在這裡,正好讓我在這裡休息幾天。我有充足的糧草,豈奈我何。”命兵士和城中的百姓,將城牆加高加固,準備久守。

再說萬令山將宜陽圍了,留下了張成,周明和喬修,守定了宜陽城,不讓于謙他們出來。自帶了兩萬人馬,趁夜悄悄地離去直奔義馬,一路急行,來到了義馬天色已晚,命在義馬住了一夜。第二天早起,吃飽喝足了,領著人馬急奔洛陽而來。正行間,忽見迎面來了一隊人馬,領頭兩員將官,橫著兵器,站在了路中。萬令山知有情況,命軍隊停下,打馬向前喊道:“前邊是何路人馬,敢攔我的大道?”

一個將官說:“前邊來的可是萬令山?”

萬令山說:“正是,你攔我的道何干?”

那兩將官跳下了馬,給萬令山施了一禮說:“拜見總督。”

萬令山說:“你們何人也?”

一將官說:“我是強全保,這個是曹洪元,料到總督會從這裡過,特來相迎。”

萬令山說:“原來是二位將軍,我萬令山失禮了。你們何以得知,我要從這裡過呢?”

強全保說:“憑總督的實力,定不會敗在洛陽于謙的手下的。總督的用意,在下還不知嗎?特在此等候總督,一起去偷襲洛陽。”

萬令山說:“好個聰明的強全保,如此說,請前邊帶路。”

強全保和曹洪元答應了一聲,倆人齊上了馬,指揮著自己的人馬在前邊帶路,向洛陽進發。看看離洛陽已不足十幾里路了,前邊的探馬來報:“洛陽城城門大開,城上城下空無一人。”

萬令山說:“這又是為什麼呢?莫非於謙也給我擺空城計嗎?慄多星,你如何看待此事?”

慄多星說:“情況不明,咱到了城下再說。”

一路又是急行,不多時便來到了城下,果然見吊橋放下城門大開,城上城下無一人把守。也不見一個進出的百姓,城門口立了一個大木牌,下邊寫著:“此空城一座,請放心進城。”萬令山說:“慄多星,你看如何?”

慄多星看了一會兒說:“城內並不是空城,但兵不多。”

萬令山說:“何以見得?”

慄多星說:“城上空無一人,城內也無有動靜,說明城內有兵把守,不讓百姓亂動。于謙北軍沒有過河,他又領兵在熊耳山,此處的兵一定不多,但進無防。”

萬令山說:“不可冒險,先來個投石問路。曹洪元,命你先帶兵一千進城,探個慮實。”

曹洪元答應了一聲:“是。”帶了一千多兵進了城。萬令山又命手下將領,守住了城門,又命將士砍斷了吊橋的纜繩,守在吊橋邊。曹洪元帶了兵,見街上空無一人,又向前走了不遠,忽街的兩旁房上鼓聲大做,接著房上站起了無數于謙的兵士,亂箭射下。反兵慘叫著粉粉倒下。曹洪元奮力殺了出來,身邊已無有幾個兵了。萬令山見了說:“你估計城內會有重兵嗎?”

曹洪元說:“房上的人並不多,看樣子城內不會有重兵的。”

萬令山聽了說:“說的對。”大刀一揮,數萬兵將向城內衝去。城內于謙的兵見萬令山的大兵到了,不再抵抗,出了東城門逃去。有將來報:“于謙的兵已逃去了,要不要追趕?”

萬令山說:“于謙的兵定是向環軒山逃去了,環軒山易守難攻,這些兵也成不了大器,不要去追他們了。”自己住進了知府衙門,命強全保住進了驛館。

強全保說:“劉書翰的私宅十他豪華,我們可到那裡去住。”

萬令山說:“傳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能進入劉府,若有去內搶劫者,割殺勿論。”

強全保說:“這是為了什麼呢?”

萬令山說:“劉書翰這個人對我們很有用,有了他,我們就能辦很多我們所不能辦到的事。”

強全保說答應了一聲:“是。”去了。

強全保走後,萬令山對慄多星說:“你覺得強全保此人如何?”

慄多星說:“前者他投靠劉書翰,利用劉書翰的銀錢,發展了自己。現在他又要進入劉書翰的私宅,意在得到他的財物,此人得利忘恩,禽獸般的人物也,只可用不可深交也。”

萬令山說:“他現在已進城,他有兩萬多的人馬,與我勢力均恆,若有亂,我便難以應服,若將他趕出城又不妥,怎麼辦呢?”

慄多星說:“兩處渡口人富於事,只留下五千人馬即可,可將兩萬大軍調來紮在城外,若城內有事可裡外照應,萬無一失。”

萬令山說:“好,正合我意。”隨命傳令兵向兩個渡口傳令:“將花園渡口和鞏義渡口各留下五千人馬,其餘的都到洛陽城外紮營,沒有命令不準進城。”傳令官傳令去了。不多幾日兩個渡口的兵已到,就在城處紮了大營。

再說于謙,命將宜陽城的城樓加高加固,守在了宜陽城內專等消息。這日他在帳中坐地心煩,便登上了城樓,觀看著城外的地形。正觀看間,忽見一騎馬飛跑而來,一直來到了城下。那人高喊:“城上聽著,快開城門。”

于謙命馬上將城門打開,那人進了城說:“我是賽天驕派來的使者,快領我去見於謙。”

于謙命:“將此人接我到府中。”

于謙回到了府裡升了帳,命將那人帶進來。那人見了于謙,忙下跪說:“於大人,我是賽天驕派來的使者,有軍務要稟報大人。”

于謙正等著這些消息呢,馬上說:“快快講來。”

使者說:“賽將軍已領兵從小浪底過了黃河,進駐了孟津。萬令山和強全保已佔了洛陽。又將花園渡口和鞏義渡口的大部分兵調到了洛陽,在城外紮了大營。”

于謙聽了長出了一口氣說:“好呀,他們已中了我們的圈套。萬令山將渡口的兵調回,說明他對強全保並不放心,下步若干的順利,萬令山必敗無疑,你下去休息去吧。”使者走後,于謙將眾將召來說:“萬令山已入了圈套,我這就到賽天驕那裡去,這裡由林長勝統領。大家都要聽從他的調遣。要這樣……這樣……定要依計而行,破萬令山已為時不遠了。”

眾將都說:“遵命。”

這夜只有不太亮地半園月光,于謙命開了城門,先由林長勝帶領兵將,向敵營中殺去,隨後于謙騎了千里馬出了城。敵兵營中見明軍來偷營,忙命用亂箭射住了陣角,于謙趁亂打馬跑去。林長勝估計于謙已跑遠了,收兵回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