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只牺牲2万人,为何李秀成却说是“十误”之首?

用户64077400


把太平军最能打仗的两万精锐部队派去北伐,而后续无援,孤军深入,被敌围歼,全军覆没,精兵强将损失殆尽!这个决策失误是不是非常巨大呢?



你看是两万人。实际上何止两万人!太平军都是举家入伍,因为在广西起义,转战湖南,怕被清朝搜捕家属,所以全军将士都把能走路的家属都带上!很多将士是父子兄弟姐妹全都在军营中!

林凤祥、李开芳率领这支北伐军是当时太平军中最精锐的部队,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领队将军林凤祥和李开芳也是太平军的佼佼者!不是精英都不会派去北伐挑大梁!


那么,这两万多部队全部损失殆尽,就关系到两万个家庭的安定和生存!有些失去儿子,有些失去兄弟,有些失去父亲,精锐部队都是青壮年,个个都是家中顶梁柱!他们全死掉了,这两万多个家庭必然受到严重打击!

还有,失败情绪怨气冲天!这些家属肯定会严厉追问:为啥为啥没啥不派援兵?而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清兵剿灭?

一个家属问,没事。一百个家属问,舆论开始起风向!三千个家属怒气冲冲追问,杨秀清也有口难辩!两万个家属都愤怒地追问,洪秀全、杨秀清就算请“天父下凡”也压不住,无法解释,无法交代啊!你们这些做王的一个个待在天京吃喝玩乐争权夺利,却不顾前线战士死活,白白让他们去送死!这个责任谁来负责?

两万多北伐军的全军覆没,太平军第一骁将林凤祥战败被俘,这对军心士气是极大打击!而且骤然间增加了两万多个困难家庭需要抚恤救济,民心也散,财政预算立马增加一大笔钱粮!


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失败,直接给太平军带来十分负面影响和压力:大家都认为清朝兵力还很强大!北伐中原很难成功!直捣北京更是天荒夜谭!大家都有这个认识,就根本不会再去考虑北伐中原了!打来打去也只能守住江南这片土地!

军事上由攻势转变为守势,首先是从北伐失败开始的!所以李秀成认为这是“十误”之首。

因为战争形势时刻在变,你有实力进攻,对方被迫取守势。你没能力进攻,对方就会改取攻势。历来都是进攻一方是主动,被进攻一方是被动!纵观太平天国的由盛转衰的发展史,确是从北伐军失败开始的!


那时洪、杨窝在南京只顾争夺权力,长江流域攻占的城池都要分兵镇守,太平军统帅杨秀清也确实抽不出哪路兵马去支援北伐!

以太平军占领南京之初,军力最为强盛,而只派两万多人北伐,实在是“屙屎算狗”,毫无价值,得不偿失,最终结果是白白送死!


如果当时洪、杨在战略上能够侧重北伐,不顾一切集合十万大军分两路北伐,一路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由扬州、山东直上,另一路由石达开率领由湖北或安徽北上,走京广线直指石家庄、保定,两路军约定时间会攻北京!而只留七八万兵马分守天京、安庆、九江等大城,另外集中一支五万人的机动部队相机袭击清军江南或江北大营。

以北伐为重点,江南采取守势、牵制。

那时曾国藩的湘军还没练成,根本不用太防备湘军。

只可惜,洪秀全是邪教主,只知玩弄权术,搞权力控制,搞内讧分裂,对于军国大政是没啥能力的!而杨秀清掌握军政大权,不知收敛,还经常拿“天父下凡”压迫老洪就范,最终酿成“天京事变”,一场血腥大屠杀,毁掉杨秀清及其手下两万精兵!又是两万个家庭惨变!


随后,石达开带队出走,肯定也有几万人(有些资料说十万,有说几十万)。太平军的主要兵员是广西人,也有广东人,就是两广部队!北伐死掉两万多,天京事变死掉两万多,石达开带走两三万(估计差不多此数),就不见八万老兵了!新兵作战能力差,洪秀全困守天京城,就等于坐牢一样,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如此说来,李秀成说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失败,是“十误之首”,是正确的。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大城公


太平军北伐失败虽然只损失了两万人,但实际上却对太平天国运动产生极为深远之影响,甚至被李秀成说成是“十误”之首。主要是因为,这2万北伐的太平军,可都是“革命意志”最坚定的老兵,战斗力十分强悍,可谓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与火种。

的确,光从规模上来看,两万北伐太平军确实算不上什么大数目。毕竟,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可是号称拥有百万之众,在后期与湘军的多场大规模战役中,动辄便动员十万、甚至数十万的兵力。因此,两万北伐太平军的覆灭,似乎并没有对太平天国造成伤筋动骨的巨大损失。

但是,正所谓“兵贵精,不贵多”,这两万北伐太平军的性质和之后的太平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由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太平军名将所率领的这支北伐军,虽然只有两万人,但他们可都是太平军中精锐中的精锐,都是从两广械斗那会就参加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一路达到江浙的老兵。

因此,这两万人马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革命信念,乃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与火种,可不是后期那些强行招募或东拼西凑的太平军所能比的。后期的太平军虽然数量庞大,但实际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却发生了“雪崩式”下滑,往往数倍于湘军,都还是会被湘军所击溃。

比如包村之战,号称数十万之众的太平军,围着浙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结果打了整整八个月才勉强打下,而且还损兵折将数万之巨。

又如在最后天京保卫战的雨花台之战中,李秀成率领着号称有六十万之众的太平军(当然这是虚数,实际上也就是二十三十万),结果对着人数只有几万、而且还饱受瘟疫影响的湘军前锋部队,竟然还打不赢。从中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后期的太平军虽然数量庞大,但实际战斗力却相当的差。

但林凤祥等将所率领的这两万北伐太平军,他们的战斗力就不一样了。这支北伐军以“师行间道,疾驱燕都,无贪攻城夺地”为战略方针,在短短数月之内转战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数省,清廷虽调集重兵重重围堵,但北伐军势如破竹,一直杀抵天津附近,京师震动。

最后,为了消灭这支北伐太平军,清廷把自己的全部老底都调集了,还从东北和蒙古调来大批的精锐骑兵。一方面,命胜保率军由南而北追赶;另一方面,又命僧格林沁率精锐的蒙古骑兵由北而南迎堵。在数倍于己的清军的围追堵截下,北伐太平军最终全军覆灭,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北伐名将相继战死和被俘杀。由此可见,这两万北伐太平军战力之强。

因此,太平军这支核心战力的损失,无疑对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也就不难解释李秀成为何会说此为“十误”之首了!



这些历史要读


李秀成把北伐失败列为“十误”之首,是指北伐战役失败的影响深远,而并非是说发动北伐战役是失误。

如果把太平天国看成一场运动(不论是革命还是暴动),转折点在天京事变;如果把太平天国看成一场战争,转折点在北伐失败。

北伐战役非常必要,是太平军战略进攻的顶点:

对于太平天国发动北伐战役,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理解。仿佛是一向精明的杨秀清等人昏了头,以为派个几万人就能北伐成功。可是,真的是杨秀清昏了头吗?呵呵,人家很精明的。

北伐战役时期,几万太平军转战北方各地,牵制住了十万以上的清军主力,以至于南方战场(尤其西征战场,很大程度上仰仗当时还未纯熟的湘军应付)。就算这样,大清还数次“京师震动”。

林凤祥以2万兵力转战各地,牵制了大批清军主力。

而在北伐失败后,清廷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从容部署兵力南下。此后,即使太平军人才辈出,时不时来几个“大捷”,可是,清庭作为一个统治者,始终稳如泰山。即使期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出逃,京师沦陷,太平天国都再没有威胁过清庭在北方的统治。

发动北伐战役,并非投入力量不足,只是北伐军政治动员不力

北伐战役,太平军只部署了两万兵力(也有十万之说),不论什么时候,人们都普遍认为兵力不足。

不过,大家也都承认,北伐所带的兵将,都是太平军的精锐。精锐是什么意思?并不仅仅是能打而已,理论上,很多精锐士兵,都具备了担任基层,甚至中层指挥的能力。

想当初,金田起义时,太平军也并无多少人,可是,一路发展下来,很快就发展出大军,横扫东南,一举形成与大清对峙的局面。

金田起义之初,太平军也以数万人起事,但很快发展壮大,如果动员得当,北伐军初始兵力并非绝对不足

因此,部署兵力不足,并非北伐失败主因。北伐始终“兵力不足”,在于北伐军在北方一直没有有效地进行政治动员,导致兵越打越少,逐至失败。

北伐原部署得当,当领军者失误,以至陷入被动

在预备北伐战役时,洪秀全、杨秀清的计划是“轻兵疾进”,从徐州快速北上,经山东入直隶,直捣北京。还特意交代,此次行动是突击,不好打的城就不打,不必纠缠,甚至,攻下的城市,不必留守,集中兵力,一路疾进。

既然是“轻兵疾进”,自然兵力不必太多,但是速度要快。





北伐军数次贻误战机,渐陷被动

可是,领军者林凤祥等人,却从一开始就上当受骗,贻误战机。

江苏按察使查文,扬言北方有十万大军前来,让各县准备粮食。北伐军江陵信以为真,修改路线,迂回到河南方向,贻误战役。

而在进军途中,也在“怀庆”等地长久围攻,又因计划不周密,大军到达黄河时,没有渡河器材等原因不断迂回,改变路线,致使行动缓慢,使得清军从容部署直隶地区的防御,重新获得了战场主动权。

而北伐军的援军,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一度打到临清,离北伐军主力非常接近,却不能绕开坚城。迅速会合主力,却重兵顿于临清,贻误战机,致使最后的救援机会功败垂成。

北伐军辜负民意,丧失北方人心,致使后续机动、救援都十分被动

北伐初期,北方民众由于不满满清统治,对太平军是持相对欢迎态度的。比如,在李开芳攻略赵城、霍州时,民众开城备粮,积极欢迎。

但是,北伐军一路不顾民情的强行实施强硬的宗教政策(如果算是那也宗教政策的话),砸孔庙、毁寺庙,甚至,屠杀沧州民众。使得北方人民逐渐开始转变态度。

到了北伐军作战后期,再没有当地民众的支持。

在天京方面派出援军支援北伐军时,一度达到临清,离北伐军主力非常近。但是临清百姓在城破之时,甚至毁掉了储备粮食等物资,只是援军攻下临清后,缺衣少粮。

北伐失败,太平军基层骨干损失殆尽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太平军缺的不是人,他们即使到了天京沦陷时,依然拥有海量的兵力。他们缺的是骨干,政治上可靠,军事上过硬的骨干。

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估计兵力为五十万之众,但是,老兄弟(骨干)不过两三万。

从这个角度看,北伐军几乎是抽干了太平军的骨干。

没有合适的骨干,纵然表面兵力再多,太平军也就只是一个虚弱的胖子。

因此,到了太平天国后期,经常出现,十几万太平军大军面对几千湘军无计可施。

太平军,从来不缺人数,缺的是当年能一起同仇敌忾的骨干

陈玉成、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后期,实际上拥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因此,太平天国高层的问题,很长时间内对他们影响不大。

但是,战略被动,骨干流失,李秀成纵然天纵神武,也无能为力了。

因此,李秀成认为,北伐的失败,是“十误”之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我来回答。

1、北伐是太平天国最强盛洪秀全定战略方针,具有对后期推翻大清帝国的指导意义,相当于一面战略大旗。


2、北伐战争失败有许多原因造成,最主要是洪秀全派林凤翔、李开芳孤军奋战从南京往北京打,战线太长而后面又沒有后援,粮草与军队都太少了,靠一路上收集新加入的百姓扩充新兵。后期派援军作战,结果援军战力太差,沒碰面就全军覆灭。

3、北伐军平时都是游击战,打完就跑,北伐时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城,又无后援,根本无法再打,失败是时间问题。

4、洪秀全派两位将军北伐后,他们自己在南京开始享乐,腐败内讧争权开始了,没人愿意再过艰苦的生活,北伐战争1855年失败后,1856年9月发生天京事变,北王韦昌辉带兵杀了东王杨秀清,把他家人及属下将官全杀了,杀了二万多人,全是精英啊,并且杨秀清具有战略作战才能,相当于三国时诸葛亮角色,没他后来战略谋划全都失败。后来翼王石达开回京责备韦昌辉,结果韦昌辉又想杀石达开,石达开连夜逃了,家人及下属又被杀,最后洪秀全被迫杀了韦昌辉,又处死燕王秦日纲。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带了几十万军队离开天京,独立作战,最后兵败大渡河被剐。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综上所述,李秀成说是十误之首,更准确的说北伐失败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开始。


风语者2号


与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相比,北伐损失的两万余人,着实不多。但客观来讲,太平军北伐原本是一个正确决断,可惜在具体部署上却犯了偏师孤进的兵家大忌,以至于林凤祥、李开芳和两万多将士被清军歼灭。从这一点来讲,太平天国的北伐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曾提到,洪秀全定都南京虽然有了一个稳固的大型城池,看似可以同清军分庭抗礼。但从双方事态上看,一旦太平军放弃了运动战,长期驻扎于一地,自然会被如同潮水般的清军围追堵截。江南、江北两处大营的设立,就是最好的证明。

定都南京后的洪秀全,很快腐化堕落。不过,在1853年前后的洪天王,还具有一定的野心和见识。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与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军北伐,就是最好的证明。北伐军最初于当年三月底由扬州出发,后又于四月初六与天京(南京)出发的队伍,各路人马集结完毕后,约两万余人,自浦口北上。

按照洪秀全的指示,北伐军并不贪恋城池,一路北上。在北伐军进军途中,不但搅和了数万斤炸药,还一路扩充队伍,收纳了不少贫苦百姓。因此,前期的北伐军捷报频传。不过,此后清廷开始调集重兵围堵北伐军,将托命阿、胜保、恩华、僧格林沁等悍将相继投入战斗,使得北伐的太平军越来越被动。

可是,尽管洪秀全派出了援军,但在临清作战失利后,许宗杨和陈侍保却临阵畏缩,反对曾立昌的救援计划,非要南返。如此以来,第一波援军竟在进攻受挫后,主动撤退,置北伐军于不顾。不过,这支队伍的下场也很惨,除了被清军屠戮外,还有不少士兵溃散,而三位统帅中的曾立昌自杀、陈仕保阵亡,剩下许宗杨一个光杆司令回到了南京,被打入囚牢。

此后,洪秀全又要派燕王秦日纲北上援助北伐军。不过,秦日纲百般推脱,堂堂一个天王洪秀全,竟使唤不动手下的将领,最终眼睁睁地看着两万多精锐被数倍于己的清军消灭殆尽。

回顾太平天国的北伐,原本派出的兵力就不多,而援兵和补给又跟不上。如此一来,偏师孤进的林凤祥、李开芳注定沦为悲剧。关键时刻,洪秀全又优柔寡断,竟然坐视北伐军被清军剿灭,可谓是极为荒唐。也正因如此,后来李秀成在“自述”中,将北伐列入到了太平天国的“十误”之中。


史海烂柯人


历史学家范文澜:“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兵五万,自扬州出发。三人都是广西老兄弟,忠勇有余,智谋不足……北伐军弃怀庆入山西,沿途血战,余众不过两万”。

这也就是说,北伐军实际是5万人,只是最终突破黄河天险,进入华北的是2万人。最后的结果就是这5万人全部损失在北伐战场,而这些人都是来自广西,湖南和湖北的老兵,是太平军的精华部分。

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更是太平军一路从广西杀到南京的先锋三人组,结果北伐一战,三人都死在北方,没有一个人存活。

更重要的是,大批中级军官的损失,包括,朱锡琨,黄益峰、李隆田、孟新隆、陈亚末、欧锦,黄恣端、谢金生、李天佑,谭有桂、韦名傅、曹得相等等,都是太平军最精锐的前锋部队中级军官,此战全部损失,基本都被剐刑。

这种损失是完全无法弥补的,太平军可以再招兵,但是,已经很难再找到,这样一批将领了。这批人,从广西到湖南,一路打先锋,所向披靡,而且互相之间配合默契。随后攻克岳州,拿下武汉三镇,攻克南京。

最后北上强渡黄河,一直打到天津,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铁流,冲击了多半个中国。太平军主要是三个部分,前锋,中军和后军,中军主要是洪秀全等人,真正的战兵就是前锋和后军。而最精锐的则是前军,结果北伐一战,太平军最精锐的前军全军覆没。最后,中军进了天京享福,就剩下后军,独自支撑场面了。


深度军事


1864年天京被湘军攻破后,忠王李秀成被俘,在狱中写下了数万字的自供状,据说其中包括一篇总结太平天国失败教训的《天朝十误》。

①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②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③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燕王秦日昌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④误不应发林绍璋去湘潭,此时林绍璋在湘潭全军败尽。⑤误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⑥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相忌,翼起猜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⑦误主不信外臣,用其长兄、次兄为辅,此人未有才能,不能保国而误。误主不问政事。⑧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⑨误国不用贤才。⑩误立政无章。误国误命者,因十误之由而起,而性命无涯。

太平军北伐又称太平天国北伐,是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至五年间,太平天国派兵挺进华北、企图攻取北京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

北伐军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咸丰帝宣布京师戒严。随后北伐军进攻天津失利,林凤祥在连镇突围被俘,在北京就义。李开芳退守山东茌平冯官屯,被俘后被押解北京,凌迟处死。最终北伐以失败告终。

之所以认为“北伐”为误国之首

一是政权初定,就贸然偏师北伐,存在战略规划不周、后勤保障不力等问题,最终必然陷入清军的包围圈里,相当主动送给清政府口里的肉。

二是考虑不周,最终打乱了整体战略布局,西征军在长江沿线遭遇了湘军的顽强抵抗,双方发生了拉锯战,打乱了原计划北上增援的太平军的部署。

三是林凤祥与李开芳两人共率领了2万人北伐,面对几乎整个北方的清军,力量对比非常悬殊。

四是北伐太平军多为两广籍士兵,缺乏北伐的雄心,难以适应北方作战气候,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

五是北方的最终失败,损失了太平军精锐力量的同时打击了太平军的进取信心。


安定郡小书生


李秀成这个人还是很可惜的,能力很不错,但是没有跟对人,太平天国后期要是没有李秀成的话恐怕也早就玩完了。

他说北伐是“十误”之首,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倒不是说北伐是错的,而是太平天国的战略出现了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说白了,只是洪秀全的一个骗局而已。

可是,既然洪秀全掀起了这场运动,那他就不应该停下来,为什么呢?当时清朝还没有完全陷入混乱,洪秀全想要推翻清朝的话,就必须得用最快的时间打到清朝的心脏上去,彻底打乱局面。

不然的话,凭借清朝两百多年的积累,耗也能耗死洪秀全。

洪秀全时代毕竟和李自成时代不同,明末之时,明朝不仅仅要应付关外的后金,国内也已经到处是漏洞了,当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李自成的事了,如张献忠、王二之流已在各地揭竿而起了,明朝政府已经疲于应付了。

可洪秀全时代则不同,对外是有英法联军,但英法可以用钱买通,清朝完全可以将精力用于如何对付太平天国。

洪秀全看上去占领的地盘不少,可是根基不稳,即便是个所谓的“天京”都还受到威胁呢!

他这时候停下来不等于是在找死吗?说实话,清朝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你停下来躲在城中,他们就可以慢慢地和你耗,反倒是怕你到处乱窜。

然而洪秀全骗了一群人去帮他打清朝,这才打到了南京,他就觉得够了,因为他已经拿到了足够多的利益了。

所以,洪秀全停下来了,不想继续再打了,他当年之所以读书参加科举不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吗?现在好日子已经有了,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用不完的后宫佳丽,夫复何求?

洪秀全想停下来,太平天国集团内部的所有人都会答应吗?清朝会答应吗?显然不会,这才有了北伐。

对于北伐,洪秀全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忙着称王了,以为自称“天王”就了不起了似的,称了王之后又忙着在南京享受、快活。

太平天国内部很多人都和洪秀全一样的心思,都打到南京了还不快活快活,还打什么?所以,他们也忙着享受,除了少部分有眼界、看得更远的人才知道只有继续往北打,只有打垮了清朝,他们才能保得住自己的权势富贵。

可是,被洪秀全这么一折腾,被他这么一浪费时间,太平军却已经错过了北上的最佳时机,没有趁势挟胜利之军北上中原,荒废了军心。

军心荒废了,军队还怎么打仗?

除此之外,洪秀全这一停,也让清朝缓了过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制定更好的战略对付洪秀全,从调兵遣将到运动物资都是如此,洪秀全和太平军再也不可能像之前一样打得清政府措手不及了。

更重要的是,洪秀全自己画地为牢,清朝就可以不用“抓瞎”了,可以盯着天京打。

所以,洪秀全在南京停下来,让太平军的北伐失去了“天时”。

洪秀全在南京停下来,除了让太平军北伐失去“天时”之外,也让北伐失去了“人和”。

谁领导北伐的?是林凤祥和李开芳,不是说这两个人能力不行,但怎么说也不如杨秀清、是石达开等人,更何况,他们的威望也撑不起北伐这么重要的战略。

北伐有多重要?可以说事关太平天国的存亡。

可是,洪秀全偏偏不让杨秀清、石达开他们去,为什么呢?洪秀全自己不想去了,但又怕杨、石等人领导北伐的话,威望会超过自己,从而危及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不能让他们去。当然,洪秀全也是为了让他们保护自己。

杨秀清、韦昌辉等人只能争权夺利了,天京事变不是一触而发的事,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所爆发出来的,所以说洪秀全定都南京,放缓甚至是停下了脚步之后,太平天国内部已经开始滋生矛盾了。

有了矛盾,再想让太平军拧成一股绳也就不可能了。

所以,太平军的北伐也就因此失去了人和,不仅是太平军内部的人和,更有太平军占领区的人和。

因为洪秀全不仅做不到他曾经提出来的政治口号,暴露了他的骗局,还对占领区百姓进行了残酷的统治,人和岂能不失?

这也就注定了太平军的北伐,肯定会以失败收场。

太平军北伐的失败,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滑铁卢”,是太平天国走向灭亡的一个转折点。

李秀成之所以说北伐是“十误”之首,原因便在于北伐的成败事关太平天国的存亡,北伐胜,则能为太平天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巩固太平天国的政权。

可是如果败了,也就意味着太平天国打不开局面了,被钉死在东南那一小片地方了,只能混吃等死了。

北伐不成功,也就意味着清朝已经彻底缓过来了,太平天国没有任何底蕴而言,他们拿什么去和清朝耗?太平天国根本耗不起。

此外,洪秀全在南京停下来之后,太平军军心本来就已经开始松懈甚至是荒废了,再经北伐失败的打击,军心更加不堪一用。

北伐的失败,打垮的如果只是底层士兵的军心倒还不是致命的,更关键的是洪秀全被清军打怕了,所以他更想的是偏安一隅。

所谓“将熊熊一窝”,洪秀全这个带头的没了志气,像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这样的人再怎么有心又能怎么样?

所以,太平天国的失败从北伐失败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拉开序幕了。


流浪的侯爵


北伐只损失2万人,为何李秀成却说是“十误”之首?

这个要从太平天国刚起义说起。

就在元末红巾军起义整整500年后的1851年(清咸丰元年)初,洪秀全、杨秀清领导的太平夭国反清起义暴发了。

太平军金田村起义后,击败清军围攻,攻占永安,封王建制,粗具立国规模。1852年,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北上攻桂林、全州,进军湖南,占领道州、郴州。在道州,太平军决策取两湖,“专意金陵,据为根本”。同时,太平军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三篇檄文,号召人民同举义旗,“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随后,太平军向长江流域推进,奔袭长沙,克岳州,顺流而下,于1853年初攻克武汉。

之后,太平军采取避实击虚方针,积极展开进攻,迅速从广西攻入长江流域,人数从2万人发展到50万人(可战兵力约10万),其势力迅速壮大,声势震动天下。

在武汉,太平军统帅部对战略进攻方向问题再次进行了讨论,有主张建都武昌,取道襄樊,北伐中原;有主张进攻南京(时称江宁),“踞为根本,徐图进取”。最后,太平军决定东下进取南京。2月,太平军放弃武汉,万船齐发,水陆并进,克九江,破安庆,连下池州、铜陵、芜湖、太平、和州。3月19日,太平军攻占东南重镇,一向有“虎踞龙盘”之称的南京城。

历史仿佛又回归到500年一朱元璋攻占集庆(即南京)的年代,重演了创建新王朝的一幕。洪秀全攻下南京后,即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太平天国政权。这是个大胜利,也是个大失策。胜利来得太易、太快,对太平天国以后的军事、政治发展,消极影响是巨大的。

攻下南京怎么办?太平天国的军事战略面临着重大转变,也面临着新形势的严重挑战,必须慎之又慎。洪秀全、杨秀清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其目标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占领南京之前,就计划“分军镇守江南,欲往河南,取河南为业”。但这时的太平军能不能出师北伐中原,进而“疾趋燕都”(北京)?回答是否定的。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政治军事形势,太平军北伐的条件不具备,形势不许可,时机尚未成熟。

摆在太平军面前的战略任务,应该是采取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战略,全力消灭清江南、江北大营,打破围攻,巩固和扩大占领区。随后稳步推进,东向苏浙夺取财富之区,西向争夺皖赣两湖,占领战略要地,控制长江中游。之后,太平军应该集中力量消灭清军在江南及江北的主力部队,包括正在兴起的湘军武装,逐步达到大部占领,或争取全部江南地区的战略目的。同时,太平军可以派遣少数兵力北上进攻(不宜走得太远),以牵制清军南下,并发动组织捻军及北方农民起义,使之成为太平天国的北面屏障,为北伐开辟前进道路。太平军还应该同时整顿内部,调整政策,完善农民政权,发展生产,招揽人才,聚积力量,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只有这样,才稳操胜券。

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错误地估计形势,违背上述原则,犯了盲动冒险的严重错误,仓促作出偏师北伐,孤军深入夺取北京的战略决策。时有罗大纲等人反对这一决策,指出“若悬深入,犯险而无后援.臣不敢奉诏,且既都金陵,宜多备战舰,精练水军,然后可战可守。”然而洪、杨不听。棋错第一着,全盘要输。错误的战略决策和战略方针,也就决定了太平军北伐战争的悲惨前途和命运。

重要的是,这次北伐损失的两万太平军,大都是由从广西出来的太平军老兵,即太平军常说的“老广西”。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的骨干,现在一下子损失在北伐,太平军的军事水平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如果细研究太平天国的战争史,北伐失败之后的太平军就很少有像以前以少胜多的胜利了,大多要靠兵力和火力优势去压垮清军了。

总之,战略上出现严重失误,战术能力又因为北伐严重下降。这直接导致太平天国的最后失败,所以自然被李秀成认为是“十误”之首。


冷兵器研究所


我们知道,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高层不团结,搞内讧,制造“天京事变”,从而造成太平军将士信仰动摇,离心离德。

不过,忠王李秀成被俘,在清军的监狱总结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天国之十误”中,却只把这个理由排在第四位。排在前三位的,讲的都是林凤祥、李开芳北伐的事。认为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是“误国之首”。

(李秀成剧照)

李秀成搞的这个总结,就有些让我们不理解了。固然,林凤祥、李开芳组织的北伐战争最后失败了,但实际上也就是损失了2万余人,对太平天国并没有伤筋动骨。而且,林凤祥、李开芳虽然全军覆灭了,但并不是一无是处,实际上,这场战争对太平天国的功绩是不小的。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肯定不能只是死守天京,向外发展是必然的。要向外发展,自然只有向北和向西两条路。而派出这两支力量,将在西边和北边建立两个战略据点,牵制清军的力量。这样,就避免了清军把所有的力量都加在天京一个点上。说起来,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上所有的军队,无不采用这样的办法。连刘邦当年,也是分兵两路,一路是刘邦对抗项羽的主力军,一路是韩信站在外围,打击赵国、齐国等军队。要是刘邦和韩信呆在一起,早就被项羽给灭了。

而且,林凤祥、李开芳之所以失败,并不是东王杨秀清派他们出去的错误,而是林凤祥和李开芳自身的战术安排错误。如果他们不是一味地对北方的城市进行猛攻,而是选择清军防守薄弱的地区建立根据地。站稳脚跟后,再和清军打仗。这样一来,他们肯定是不会失败的。只是因为他们一开始打得太顺利了,误判了形势,一味穷追猛打,最后才造成失败。

由此可见,李秀成的总结,显然很没道理。

(天京事变)

那么,既然很没道理,李秀成为什么却把这件事排在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前三位。反而最重要的“天京事变”,却放在第四位呢?

推测李秀成的心思,我认为,李秀成之所以要这样排,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北伐战争的失败,严重影响了太平军的士气。

在太平军北伐之前,他们基本上打的是胜仗。虽然也有永安失败、长沙失败等一些战役的失败。但这都是前期的失败,并没有影响太平军的士气。而且最终太平军反败为胜,定都天京。

但是北伐战争却是全军覆没,这让太平军深为惊恐,让他们看到了清廷北方力量的强大。因此在打仗的时候,再不像之前那样,抱定必胜的信心。打仗开始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也就是说,李秀成认为,北伐战争严重影响了太平军的士气,对太平军产生了深远的心理影响。

(太平军北伐)

二、李秀成认为东王杨秀清是祸乱的根源。

我们前面才分析过,实际上北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林凤祥、李开芳的战术失败,同时还有太平军大本营的救援不及。并非是杨秀清的安排失败。

我们来看看李秀成的原话:“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显然,李秀成在这里并没有指责林凤祥和李开芳,而是指责东王。包括第二条“ 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第三条“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封燕王秦日昌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其实都是在指责东王杨秀清的指挥错误。接着再说第四条“天京事变”,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本来是北王杀东王,李秀成说是“两家相杀”。由此可见,李秀成所要表达的,全是对东王的不满,东王是太平天国失败的罪魁祸首。

当然了,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李秀成的供状,被曾国藩人为调整了顺序。并找人按照李秀成的笔迹,重新抄录。因为据传言,李秀成的所谓“自供状”,其实有个目的,是撺掇曾国藩造反。他分析那些,都是在为曾国藩出谋划策。但是曾国藩不想造反,同时又不想让清廷知道李秀成有这样的想法,因此,才在李秀成的自供状中动了手脚,把李秀成塑造成一个向清廷摇尾乞怜投降的形象。为了掩人耳目,又急急忙忙把李秀成杀死。

如果这话是真的话,把北伐说成是太平军最大的错误,就是李秀成想投降的一个表现:清廷是不可战胜的,太平军想北伐,直取清廷老巢,是极为错误的!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