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的36個思維模式(14):路徑依賴思維

三國時期,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一場戰爭就是“赤壁之戰”——曹操率領20萬大軍南下,卻被不足5萬的孫劉聯軍一把火燒了回去,從此再也沒有能力組織一場這麼大規模的戰爭。


夜讀 |《三國志》的36個思維模式(14):路徑依賴思維


很多人解釋說:曹操太過輕敵,低估了劉備和孫權的反抗能力。

但我們站在曹操的角度去思考,就會發現一個現象:曹操的遭遇,正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一種思維困境。

我們不妨站在曹老闆的角度來看:首先,在軍閥混戰的時候,我們早早地把“皇帝”這張牌攥在了手裡。

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拿來有什麼用?

在古代,打仗是要講究“師出有名”的,皇帝的作用就是給你一個“名分”,你想打誰就打誰(當然,也要看你能不能打贏);而別人想打你,就不敢那麼明目張膽。

夜讀 |《三國志》的36個思維模式(14):路徑依賴思維


其次,我們又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招降了張繡,基本上統一了祖國的北方。

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荊州這塊大肥肉的時候,原本以為會遭遇一場惡戰,沒想到荊州劉表過世、劉表那不中用的兒子直接投降,把10萬大軍拱手相讓,附帶還贈送了大量優良的水師部隊——要知道,孫權憑藉長江天險割據一方,最忌憚的就是荊州的水師!

這時候,一個選擇擺在你面前——乘勝追擊,一口氣跨過長江、統一中國?或者是,見好就收、給孫權一個喘息的時間?(至於偏安益州的劉璋,我們暫時可以不考慮)

就像你去打麻將,連打十幾局都自摸了,眼看大家馬上就要輸光,這最後一局牌,你是準備今天打、還是留著明天再說呢?

夜讀 |《三國志》的36個思維模式(14):路徑依賴思維

從表面上看,曹操的做法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但如果我們從思維層面去解釋,就會發現,這很可能是陷入了“路徑依賴”的思維困境,以至於很難保持清醒。

路徑依賴是指:當你選擇了一種思維方式,一開始它可以快速幫你解決眼前的難題,但久而久之,你就會產生依賴,從而無法擺脫。

“路徑依賴思維”在很多人身上都有比較明顯的體現:比如,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考公務員、讓生活有一份保障;也有很多人羨慕醫生的工作。

因為在父母心目中,最有“保障”的工作莫過於公務員或者醫生,這是長久的生活經驗告訴他們的。似乎只要進了體制,就能提前開始“養老”。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夜讀 |《三國志》的36個思維模式(14):路徑依賴思維

再比如,很多旅遊、餐飲以及娛樂公司,都把春節當作是一個賺錢的高峰期。畢竟,過去無數個例子表明,1-2月份確實是賺錢的大好時機,於是2019年年底、大家都開始積極為春節檔準備,手上的現金流都填進去了。

然而,隨著這次疫情的爆發,很多地方開始封鎖、人們都不敢出門,結果導致很多企業“資金斷裂”,來不及回款,開始紛紛倒閉。

這也是“路徑依賴”導致的後果。


夜讀 |《三國志》的36個思維模式(14):路徑依賴思維


你可能會說:我們又無法預測未來,怎麼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呢?再說,像“疫情”這種事,又不是每年都會發生。

其實未必。

如果我們都認為,今年遇到的事情,明年還會重複,於是去年怎麼做、今年還是怎麼做,那就容易陷入“路徑依賴”。不發生變數還好,一旦出現變數,我們就容易陷入困境。

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增加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呢?

我說說自己的觀點,供您參考:

1.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

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做事。比如在工作中,有的人是聽一句做一句,領導不安排的事情他就不做;有的人則會主動去思考: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我如何把它做好?

這並不完全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問題。很多僵化的思維,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所以應該主動去發現、主動去改變自己,讓自己不再總是用固定的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2.學習別人的經驗

每個人都積累過各種各樣的經驗,同時又會從別人身上學到很多經驗。

沒有人是完美的,是人都會犯錯、都會有短板,但我們可以從別人身上去學習。比如我不愛說話,後來跟銷售團隊出去推銷,我就刻意去觀察他們怎麼打招呼的、看他們如何去搭訕,以及當別人拒絕他們的時候,他們怎麼回應?這也是一種非常直觀的學習方式。

此外,我們還可以涉獵更多的新知識,讓自己的知識面更加豐富,以應對新工作。

3.跳出自己的思維框架,凡事不要用經驗去對待

對於別人的經驗,我們必須辯證地看待、靈活地運用,而不是生搬硬套、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比如我這篇文章可以給您帶來思考,這就很好了,但沒必要把我寫的東西生搬硬套地用到您的工作中)。

因為“經驗”並不是“真理”,千萬不要讓自己以往的經驗束縛了自己。老觀念不一定對,新想法不一定錯,所以我們在工作中要敢於突破思維定式、拓展自己的優勢、不迷戀過去的方法。


夜讀 |《三國志》的36個思維模式(14):路徑依賴思維


當危機出現的時候,說不定就會變成我們的“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