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生娃后,婆婆用30天退出儿子生活,值得所有妈妈学习

有人做过匿名统计,发现在婆媳矛盾中,有43%的诱因是“婆婆随意插手儿子的日常生活”,

讽刺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老人的出发点是想要子女过得更好,她们并非故意找茬,闹成最后那个样子,老人也不曾想到。

一些聪明的老人就很机智,她们在时机成熟时,会主动退出儿子的生活,从而避免了与晚辈的直接碰撞。

儿媳生娃后,婆婆用30天退出儿子生活,值得所有妈妈学习

儿媳生娃后,婆婆用30天退出儿子生活,值得所有妈妈学习

宝宝出生后,奶奶在家照顾孩子,子女外出工作,这是很多家庭的生活模式。然而,现实往往充满了戏剧性,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开始抵触老人的这种行为,她们并不愿意婆婆随意插手自己的生活,哪怕这是在为自己减负。

网友刘女士家的儿媳就是如此,“我可以自己来,不用她(婆婆)插手。”

从儿子那里得知这个消息,52岁的刘女士沉默了好一会,随后什么多余的话都没说,直接将原本准备好搬过来的东西又带回了家。

刚开始还不习惯,总是放心不下,时不时还去看一看小孙子,可到了后来,见同辈朋友因为照顾孩子而累出了病,她突然想明白了:自己年纪这么大了,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跳舞、旅游、种花,短短30天,刘女士完成了从奶奶到老年人的心态转变,完全退出了儿子的生活,自此家庭一片和谐,婆媳关系非常融洽。】

当然,刘女士家的情况也属于特例,正常情况下,儿媳的要求多为,老人既帮助自己照顾孩子,又不要插手日常生活,说白了,就是做好保姆的工作。

不少老人对此深感气愤,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对待,其实真不必如此,就问一个问题:你插手儿子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好处吗?出发点是什么?

儿媳生娃后,婆婆用30天退出儿子生活,值得所有妈妈学习

如果你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欲,那自然无话可说,可我想没人会是这个目的;既然不是为一己私欲,那就剩下“为儿子好”这个目的了,可摆在面前的局面是,明明不管比管更好、更轻松,为什么还执着于插手儿子生活呢?

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到老了还各种操心,累不累呀?儿孙自有儿孙福,懂得放手才是聪明的婆婆。

没有界限感的公婆,是争吵导火索

下面这几种行为,常常成为家庭争吵的导火索,希望各位老人能警惕起来,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

1)、不重视儿媳的隐私权

儿子的东西,父母可以随意翻看,毕竟血脉相连,从小到大什么没见过?可对儿媳就不行了,日记、房间、包包、手机等等,很多东西别说是公婆了,就算是老公。要是没经过允许都不给看,这叫隐私权。

不尊重她人的隐私权,其实就是在变相侮辱别人,凡是有点自尊心的人都会生气,这是人性,与孝顺不孝顺、有没有秘密没有任何关系。

儿媳生娃后,婆婆用30天退出儿子生活,值得所有妈妈学习

2)、要求儿子按照自己意愿做事

家里发生某件事情,儿子与儿媳还没敲定主意,婆婆突然插手,表示你们都得按我说的做。

暂且不论结果如何,单单从这种行为本身来看,是不是觉得给人一种“妈宝”的味道?而妈宝男是所有女性的禁忌,很多人表示宁愿不结婚,也不愿嫁给一个妈宝男。

聪明的老人在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想法做事时,往往会以建议的方式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下命令,这不是公司,公婆也不是领导,千万别把自己摆得太高。

3)、关于带娃的争议

在带娃问题上,老人与儿媳多少会有一些分歧,公婆通常是“经验派”,根据记忆做事,而儿媳往往是“理论派”,更加讲究科学。

在这不得不提醒各位长辈,也许靠经验确实能养活孩子,可要想做好、做到位,还得靠科学,事关孙子的健康安全与未来,别拿固执去赌博,不值得。

儿媳生娃后,婆婆用30天退出儿子生活,值得所有妈妈学习

父母给儿子最好的帮助,不是事事操心,什么都管,在恰当的时间放手,才是真正信任他们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