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孫楊敗訴,八年禁賽。消息一出,四方譁然。這不是孫楊第一次捲入輿論的風暴,也不是中國體育第一次面對與興奮劑有關的風波。

但是禁賽的新聞推送像一把利刃,輕易突破了體育這個圈子,而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學會體育精神中最重要的那句話:體面地輸嗎?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學會如何體面地輸,是當下中國最需要的教育


孫楊輝煌的成績足以寫入游泳運動的歷史,但“暴力抗檢”也是客觀存在的。

CAS一方的解釋是:他沒配合檢查,同時也沒給出足夠的證據證明為什麼破壞檢測樣本。

比賽勝負的界定,請交給計時器和裁判;法條的裁定,當然屬於法庭和法官。

法律,只論證據。瑞士方面的這次裁定,是針對“暴力抗檢”的單獨事件,並非孫楊這個人。退一步說,每個人都是複雜品質的糅合體,A面是天賦,B面必有瑕疵。重點是,你怎麼對待它。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很可惜,我們不能在4年一次的全民體育狂歡中看到孫楊斬金奪銀,不能一邊捧著冰西瓜一邊嘲笑澳洲小子霍頓的酸葡萄言行,我們要開始習慣沒有孫楊的日子,八年,或者永遠。

從1984到2008,再到今天,中國體育從初識奧林匹克,到參與奧林匹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這一步,真的挺不容易,有時還會疼。

白巖松曾經講過一個故事,2012年倫敦奧運會,一名外國記者提問:“倫敦奧運的口號是‘激勵一代人’,那麼請問,體育怎麼激勵一代人?在什麼層面激勵一代人?”

倫敦奧組委回答:“體育可以教會孩子們如何在規則下去贏,同時教會孩子們,如何有尊嚴和體面地去輸。”白巖松說,我一生都忘不了後半句。

“難道你不覺得,這是此時中國最需要的東西嗎?”他反問說。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證明自己的路上,我們是否更應該先尊重規則


我們不用、也不應該去懷疑孫楊此前的成績,以生涯數百次興奮劑檢查為樣本,他的3塊奧運金牌、11枚世錦賽金牌,是一名運動員誠實努力的收穫。

CAS對他處以理論上的最頂格期限禁賽,但註明是“從今日開始”——無論陰謀論、還是理性分析,至少沒有抹殺成績。

但今天不說成績,我們更想關心,“從今天開始”,體育和體育偶像,該如何去激勵一代人。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孫楊是目前中國體育的“一哥”,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1年前,眾所周知的“領獎臺事件”,孫楊的回應方式很直率,他在電視轉播前手指著奚落了曾指責過他的英國人鄧肯-斯科特:“You Lose,I win”。

這確實少了點優雅,雖然也算直率,充滿著急於證明自己的表達欲。

如果站在孫楊的立場上,競技體育,成王敗寇,對運動員來說是極殘酷的,相比有些運動員接受採訪時機械式地感謝A、B和C,這次倒是清新自然。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在眼下的個性與整體價值不斷碰撞的時代裡,滿身都是新聞點的孫楊算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他的人設不是好好先生或者憨厚老好人,相反,孫楊成績彪炳性格鮮明敢愛敢恨敢說敢懟的張力,不巧也是這時代進步之下,個性表達在團隊價值之中擠出了一小點縫隙。

所以,愛他的人過猶不及,不愛的人堅決搖頭。只是很多時候,在為了證明自己而向前猛衝猛打的路上,我們是否還記得規則?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在規則下行走,才能讓對手真的無路可走


人們總說:我們不僅要贏,還要贏得漂亮。

這話其實不準確,應該成:不僅要贏,還要贏得體面。在規則下行走,才能讓對手真的無路可走。

這也不是孫楊第一次挑戰規則。

從交通行車、到師徒感情,然後是贊助商紛爭,他的故事似乎總與規則有關。甚至有些時候,他認為他所成就的、所代表的,可以證明他的真誠。

但體育法庭這次冷冰冰的宣判,讓人驚訝的刑期,是在討論另一個維度的話題:

我們不在乎你的初衷,也不在乎你的真誠,以事論事,今天我們只講規則。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最新的消息是,中國游泳協會和孫楊都在第一時間表態上訴,但專家說,孫楊上訴瑞士聯邦法院成功的概率“相當低”,據說只有7%。

如果這次上訴案沒有被公開審理,我們恐怕不會像11月15號的聽證會那樣,瞭解其中的來龍去脈,不僅是孫楊提出的證據,也包括檢方的態度和依據。

《讓子彈飛》裡,師爺臨死前問道:“你到底是不是張麻子?”,此時張麻子心裡的疑問句是:那你到底是不是師爺?

到頭來,張麻子很可能永遠不知道誰是師爺,師爺也永遠不知道張麻子到底有沒有扳倒黃四郎。

CAS強調孫楊證據不足,但孫楊堅持自己的清白,我們距離真相似乎特別遠。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不逃避失敗,是學會“體面地輸”的第一步


眼下,孫楊該如何度過他職業生涯最兇險的風暴?

除了堅持自證清白的決心和作為,為了個人運動生涯而抗爭,也希望看到他更成熟的一面,那就是如果錯了,坦然和勇敢去面對它。

昨晚,孫楊連發了3條微博,其中2條都是他在法庭上拿出過的力證。善意地講,他確實認為自己不該被8年禁賽。

上訴證明了他不願認賭服輸,這值得稱讚。但事件發生已經一年半了,到底哪裡是他對了,哪裡是他錯了,我們真的很想知道。

如果社交平臺等同於法庭,很想聽他談談,會為那個晚上後悔嗎?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前不久,知名體育記者易小荷曾經因為一篇質疑孫楊修養的文章,被置於風口浪尖;同樣,批評易小荷的聲音也包括但不限於很多深耕泳圈的資深媒體人。

如果你是旁觀者、評論家,到底該如何保護人們心中的偶像?是不是可以讓偶像的人設在質疑聲中更真實一些。

比如,不逃避他的A面和B面,這可能是體面地、有尊嚴地面對失敗的第一步。

它不限於更坦率地認識和接受偶像,更是讓每個粉絲更理性和自信地對待自己的人生,更好地面對親人與朋友,去解決矛盾、處理生活中的爭端,與自己達成和解,然後繼續向前。

面對殘酷從來是艱難的,這裡不妨擺出最近社交媒體特別喜歡引用的羅曼羅蘭的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愛他。

當孫楊或許無意中把涉事人的身份證號公佈出來的時候,他可能是真的著急了。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但他完全可以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粉絲希望看到你贏,更需要你為他們的人生指路和點燈。

體育粉都知道,孫楊最愛的歌是五月天的《倔強》,他在很多綜藝現場唱過,天津全運會時,但凡他參加的比賽,主辦方都會用這首歌墊場。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堅強對我來說就是以剛克剛。”

真的希望,這“八年禁賽”的風暴,別真成了孫楊“最後的倔強”。

更希望中國體育繼續沿著成熟的方向走下去,讓教育真正地改變和激勵一代人。


這一次,孫楊還有機會“體面地輸”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