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抗擊疫情,不敢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哭了幾次,卻原諒了他

如果說一說身邊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同事,

那麼我首先要說一說這個同事。


他,抗擊疫情,不敢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哭了幾次,卻原諒了他

他,山東人,80後,湘雅醫院急診科醫生,家中獨子,有兩個孩子,愛人也是湘雅醫院醫生。

抗擊疫情的軌跡:急診科----發熱病房----武漢。

性格:執著,責任心強,倔強,仗義。

疫情發生,他把行李帶到單位,做好隨時支援一線的準備。

醫院召集人員去支援武漢的名單上沒有他,他從同事手中搶到了一個名額。

藉此機會,我和大家說一說他的故事。

疫情,讓我們有機會了解了我們可愛、可敬的同事們。

他,抗擊疫情,不敢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哭了幾次,卻原諒了他


他是誰?

他是湘雅急診科醫生宋延民醫生。一個性格豪爽,為人仗義,責任感十足的山東人。因為急診科工作繁忙的原因,還未滿40歲的他,早已經白了頭髮。

當我看到他的白髮時,有中愕然的感覺。也很心疼。

他,抗擊疫情,不敢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哭了幾次,卻原諒了他

骨子裡有一種執著的幹勁兒。幹就要幹好的衝勁兒。

疫情開始,就把行李帶到了單位。

在全國通報情況時,各地都做好了防疫的準備。此時,他也主動把行李帶到了病房。得知他把行李帶到

他,抗擊疫情,不敢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哭了幾次,卻原諒了他

當時醫院響應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發熱門診和放熱病房。他第一時間向科室主任申請去發熱病房,管理發熱的病人。是我看到的第一份請戰書。為了讓科室主任同意他的請求,把行李的照片發給了領導,顯示他請戰的決心。

聊起父母,他糾結了很久。

在一次微信群聊天的時候,得知他開始報名申請去發熱病房的時候,沒有告訴父母,因為怕父母擔心。考慮到他是家中的獨子,並且家中有兩個孩子需要撫養。所以他沒有告訴父母因為支援發熱病房而不能回家,只是說在醫院值班。

長時間不回家。總是經不住父母的盤問。當得知自己唯一的兒子在發熱病房,冒著感染風險的時候,父母都哭了。父母知道後,他還是定期打電話報平安,每打一次電話,父母都會哭一次。幾次後,才接受了他支援一線的現實。


他,抗擊疫情,不敢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哭了幾次,卻原諒了他


說起孩子,他哭了。

當時,面對很多疑似的病人,自己沒有考慮到被感染的風險,就想著儘自己的力量為疫情做點事情。然而在發熱病房上班,把行李帶到醫院,也有擔心把病毒帶回家,帶給年幼的孩子。

因為長時間不回家,兩個孩子總會問起。在孩子參加的一次疫情作品比賽時,才瞭解到孩子們的心情。元宵節的那一天,他的小女兒問他的兒子:“哥哥,爸爸怎麼還不回家呀,他有湯圓吃嗎?我想爸爸了”。懂事的哥哥安慰妹妹,“爸爸去打怪獸去了,怪獸不好打”。

聽到講述孩子們的對話後,他哭了。

他,抗擊疫情,不敢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哭了幾次,卻原諒了他


他,抗擊疫情,不敢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哭了幾次,卻原諒了他


從同事手中搶到一個支援武漢的名額。

得知武漢疫情嚴重,醫院在短短8個小時內迅速組織了一隻130名醫務人員的醫療隊去支援武漢。他得知到這個消息時,已經錯過了報名時間。一心要支援武漢一線的他,沒有放棄。找到自己病房同事遊說,苦口婆心勸說同事把這個名額讓給他。最終,經不住他的勸說,同事把名額給了他。

經過了醫院的同意,在發熱病房下班後,一早拉著自己的行李,剪了一下頭髮,就集合出發去武漢了。有同事笑他“像撿了個寶似的。屁顛屁顛就集合去了”。理解他能得到去支援武漢機會的心情。

他,抗擊疫情,不敢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哭了幾次,卻原諒了他


在武漢,除了忙和累,還收穫滿滿的充實感。

在他支援武漢時,偶有發微信問候一下他,讓他保重身體。一般會過兩三天才有回覆。說太忙了,也太累了。最快穿一套防護服,戴好防護面罩的時間是22分鐘,穿一套防護服的工作時間,一般在十個小時。期間不敢喝水,無法上廁所,所以聽說有人帶了50幾條內褲去,還有人帶了很多成人尿不溼。

他笑笑說,因為太匆忙了,沒有準備尿不溼,只能不喝水,只能憋著尿。

看著病人病情緩解,康復出院的時候,他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和充實感。

疫情還未結束,他還在奮戰著。

盼望他凱旋歸來,保重身體。

看看湘雅醫務人員的風采吧!!https://m.weibo.cn/status/4480163313879135?sourceType=weixin&wm=9006_2001&featurecode=newtitle&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scene=2&clicktime=1583721869&enterid=15837218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