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故宮太和殿,領略“老祖宗”的智慧

前言:

大約在公元前25000年,基於環境、物料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鑿穴而居”成為了當時“人類”最常見的一種居住方式。史料《易•繫辭》中所記載的“上古穴居而野處”,描繪的便是這樣一個時代。也大概是在這一時期,“建築”這一全新的概念在人類腦海中逐漸萌芽。與此同時,伴隨著這一概念出現的還有史上第一批的“建築大師”和“室內設計師”。歷史進入公元前16000年前後,“洞穴”已不再滿足“人類”居住需求,為了謀求更舒適的居住環境,這一時代的“建築大師”和“室內設計師們”集思廣益,最終想到了以巨大而又堅固的猛獁骨架作基礎、以獸皮當覆蓋物的方法來建設自己的“家園”。顯而易見,相較於居住在冰冷的洞穴內,這一居住方式無疑是一大劃時代意義的進步。其具體主要體現在這兩個方面:第一,“人類”的生存範圍不再囿於嚴寒的山嶺附近;第二,保暖性能更佳。最終帶來的直接影響便是促進了“人類”的繁殖和進化速度。

隨著歷史年輪的進一步邁進,由於種種原因造成了猛獁這一大型動物滅絕。而猛獁的滅絕,“人類”建設家園所需的主要建築材料——“猛獁骨架”隨之不復存在。為了維持原有的居住環境,尋求可替代的建築材料這一重擔自然也就落到了這一時期偉大的“建築師們”的肩膀上。最終,“木質帳篷”這一先進的建築方式得以問世。毋庸置疑,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算是促進了一次材料學的進步——即“木頭”這一優良的材料終於進入了建築領域,且至今仍未被先進的鋼筋混凝土材料所完全淘汰。

“走”進故宮太和殿,領略“老祖宗”的智慧

縱觀歷史,自木頭被“建築師們”引入建築領域之後,人類居住方式革新的速度受到明顯的推動從而進一步加快。另一方面。從“帳式”到“幹欄式”再到“木骨架式”等等其建築方式、建築風格雖然有所區別,但從本質上講,(19世紀以前)“木頭”這一材料在建築領域的地位卻始終沒有被撼動過一絲一毫。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木頭”這一建築材料的適用性及優良性。

“走”進故宮太和殿,領略“老祖宗”的智慧

本文的研究內容:

01、以“木”為軀——屹立不倒的中國古建築

公元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48分,在我國四川省汶川映秀鎮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震中烈度高達11度,數十個城市(縣、市)瞬間毀於一旦,無數座地面建築被夷為平地。截止當年9月18日12時“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震後地面勘測專家驚人地發現:相較於以鋼筋混凝土作基礎的現代建築,那些年代久遠的古建築的破壞程度卻要輕微的多。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大部分古建築在地震中的破壞症狀往往表現在牆體破壞、瓦片掉落等可修復再利用的節點,而其木質構架基本保存完好;反觀以鋼筋混凝土作基礎的現代建築,部分直接完全倒塌,另一部分雖未倒塌卻也難以修復。由此可見,中國古建築的抗震性能之高。有鑑於此,在本篇文章當中筆者就以木質結構的代表之作——故宮太和殿為例,從最基本的構造角度出發,來對隱藏在中國古建築裡邊的美及其“智慧”進行一番深入的探索。

“走”進故宮太和殿,領略“老祖宗”的智慧

02、太和殿簡介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被譽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時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改稱皇極殿。由於其建築材料的特殊性(易燃),導致自建成之後屢遭焚燬,爾後又多次重建,今天我們在故宮有幸能看到的太和殿出自於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作為紫禁城的核心建築,太和殿在明清時期的地位可想而知,可以這麼說,它的存在不僅僅是用來舉行盛大典禮,更重要的則是象徵著帝王手中不可逾越的皇權。因此,將太和殿建設的高大莊嚴宏偉這是毋庸贅述的,其次,將其建設的堅固、結實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封建王朝時代,如此高規格的建築如若不具備一定的抗災能力的話,輕易損毀必然會牽扯到國運、帝王氣數等等。

“走”進故宮太和殿,領略“老祖宗”的智慧

03、基礎

擁有良好的基礎支撐,這是一座建築佇立於空間的先決條件,正如我們所知,“凡事要從基礎做起”。以上海的環球金融中心為例,其地基深度就高達80米,且澆築了數以萬噸計的混凝土及鋼筋,最終才得以支撐起492米的摩天大樓,由此可見基礎的重要性。

然而,太和殿卻恰恰相反,嚴格意義上講它並沒有堅不可摧的基礎,而是以類似於海綿的軟結構為受力層,從而達到對外力的分散和阻尼作用,以此間接提升整體結構的抗破壞性能。

1977年,故宮中和殿安裝避雷針時,經有關部門鑽探和地質勘查發現太和殿的臺基在常規的建築工序之上至少增加了3個方面的加固處理,分別為:木樁層、灰土層及橫木層。首先,“木樁層”即在填充土之間垂直打下一定硬度和長度的木樁,以此提升土層的夯實度,保證土與土之間的緊固性和整體性,避免上部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產生的不均勻下沉問題。且木樁與土夯實在一起後,具備一定的柔性和彈性,可有效地分散地震帶來的結構變形。相較於木樁層,“灰土層”的製作工序則複雜得多,不僅要將地下原有的鬆軟土層挖出,還要填充進一定配比的灰土材料。相較於普通的土質,灰土經過了一定工序的加工,如增加江米汁等含有鈣、硅、鋁元素的物料,以此提升灰土層的粘結力。所謂“橫木層”,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也可略知一二,即採用大量的圓形橫木連接在一起製成一個木筏形式的樁承臺,遇地震時“木筏”可跟隨地震振動方向進行一定程度的移動,從而降低地震對上部結構的破壞。

“走”進故宮太和殿,領略“老祖宗”的智慧

04、柱子

作為皇權的象徵,太和殿的用料自然是不會拘泥於金錢,因此,價值堪比黃金的金絲楠木(具有硬度高、韌性好、防腐等諸多優點)也就成為了太和殿的主要建築材料。柱子大部分亦是採用了金絲楠木。太和殿柱子的抗震構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柱子底部不直接與地面接觸,而是浮擱在表面平整的柱頂石上,此舉不僅可以有效地防止柱子底部長期與雨水接觸導致腐爛,還可以將建築物的上部結構和下部基礎隔離開來,從而使柱根不會直接傳遞彎矩,只能靠柱根與柱頂石之間的摩擦來傳遞來自外部的剪力和自身的豎向力。通俗點講,太和殿的柱子在強大的地震作用下也是可以移動的,通過這種移動來分散部分多餘的地震能量,進而降低地震波對建築物整體架構的影響。

“走”進故宮太和殿,領略“老祖宗”的智慧

金絲楠木

05、榫卯——強大的“阻尼器”

所謂“榫卯”,指的是古代時期一種常見的連接方式,其主要組成結構分為兩大部分:“凸出為榫,凹進為卯”。相信有不少年齡稍大的讀者在一些老式傢俱中或多或少也曾也見識過這一獨特而又古老的連接方式。毫無疑問,太和殿內梁和柱的連接方式也是採用了榫卯連接,那麼筆者為何要將這一連接方式喻為太和殿的“阻尼器”呢?且聽筆者細細道來。

首先,太和殿內榫卯節點形式有很多種,歸納起來基本可分為燕尾榫和直榫兩種節點形式。所謂“燕尾榫”,即指的是形狀猶如燕尾一般的榫,也是老式木製傢俱當中最常見的一種節點形式,該種榫的端部寬、根部窄,與之對應的卯則裡面大、外面小,二者剛好結合在一起,可用於拉扯聯繫構件,如簷枋、脊枋等部位。而直榫的形狀特點則與燕尾榫全然不同,該種榫既沒有燕尾榫的怪異形狀,又沒有良好的豎行拉扯性能,由於其榫的端部與根部一樣寬,且常為矩形,因此可以與卯之間形成一種只可縱向移動而不可橫向移動的連接形式,有效的分散來來自於豎向的外力。總而言之,兩種榫卯連接方式在外力的作用下均可進行一定程度和一定方向的移動,進行自身的內力調配,從而提升結構的整體性。這與現代阻尼器的原理不就十分相似麼?

“走”進故宮太和殿,領略“老祖宗”的智慧

06、斗拱

與榫卯如出一轍,斗拱在我國建築領域同樣有著很久遠的歷史。史乘記載,我國春秋時期古人就已經開始將斗拱運用在高層建築當中,使其提升建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及可觀賞性。那麼太和殿中所採用的溜金斗拱真的能提升建築結構的穩定性嗎?相關領域專家給出瞭解釋:“斗拱構件由於在豎向分層疊加,這些木構件充當了彈簧墊作用,可將上部荷重的重力勢能,並通過上下層的壓縮變形巧妙地將能量耗散掉,從而起到減震作用”。

簡言之,太和殿所運用的分層的斗拱構件就像一個個串聯的彈簧,通過彈簧本身所具備的彈性變形來發揮其整體的隔震作用。

“走”進故宮太和殿,領略“老祖宗”的智慧

寫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單從一個斗拱裡邊就可發掘出如此多的精華,可想而知整座太和殿,乃至整座紫禁城裡邊蘊藏了多少“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智慧。(注:儘管筆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工科生,但由於在大學裡邊沒能學好結構力學和材料力學這兩門學科,導致如今水平有限,沒能更深一層次的分析出斗拱及其他建築構造所具備的性能,實在慚愧,在這裡筆者需要重申的是:太和殿裡邊的“智慧”絕不止以上所述!)

參考文獻:

張鵬程:《中國古代木構建築及其抗震發展研究》

​周乾、閆維明、紀金豹《故宮太和殿抗震構造研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