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三代齊上陣,孤守邊關40年,卻被朝廷遺忘,直至戰死最後一人

祖孫三代齊上陣,孤守邊關40年,卻被朝廷遺忘,直至戰死最後一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四海之內,若有不尊我大唐聲威者,死!說起中國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兩個朝代,莫過於漢朝與唐朝,我們以漢人自居,唐人街遍佈世界都是源於這兩個朝代,唐朝卻是成也玄宗,敗也玄宗,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治理下達到了頂峰,開創了唐朝最為輝煌的盛世----開元之治

可也就是因為晚年的唐玄宗過度寵幸楊貴妃,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為唐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然而,唐朝即便滅亡,可唐朝士兵的鐵血軍魂卻永遠的留在了世上,就像駐守河西邊關的白髮孤軍一樣。

四方臣服的盛世大唐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昏庸無道,民不聊生,導致全國各地揭竿而起,最終,唐太祖李淵平定天下建立唐朝,而後,次子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始稱唐太宗

,上位後的李世民勵精圖治,將這個飽受戰亂的國家,治理的繁榮昌盛,創造了唐朝史上的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

祖孫三代齊上陣,孤守邊關40年,卻被朝廷遺忘,直至戰死最後一人

漢朝最大敵人是北方的匈奴,到了唐朝,突厥成為了取代匈奴之後的另一個對中原王朝,統治造成威脅的政權,然而,這些所謂的威脅,在大唐面前都成了渣渣,唐太宗上位後,將突厥打的俯首稱臣,四方臣服,被人稱為天可汗,認李世民為父,尊稱唐朝為父朝,意思就是,跪下叫爸爸,雖然中間,武則天取代唐朝,可最終唐朝的天下,還是輾轉回到了李姓家族的手中。

唐玄宗上位後,勵精圖治,將本就向上發展的唐朝推向了最高峰,創造了唐朝歷史上第二個,卻是最為巔峰的盛世開元之治,此時的唐朝西部疆域到了中亞鹹海的一代,為了治理邊疆,唐朝則設立了安西都護府來專門管轄河西四鎮。

就這樣,唐朝經歷了最為輝煌的20年,在那之後,唐玄宗過度寵幸楊玉環,導致

安史之亂的爆發,都城長安淪陷,馬嵬坡兵變迫使唐玄宗不得已處死楊玉環

,而後,在郭子儀等人的努力下,終於徹底平息安史之亂,恢復了唐朝的統治,然而,此時的唐王朝已經開始走了下坡路,一個個擔任封疆大吏的節度使擁兵自重,最終使得唐朝滅亡。

祖孫三代齊上陣,孤守邊關40年,卻被朝廷遺忘,直至戰死最後一人

郭昕守河西

在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的那一年,由於國都淪陷,唐玄宗不得已只得將駐守河西都護府的邊疆將士們召回國內,幫助郭子儀平叛,而

吐蕃對於河西重鎮一直虎視眈眈,眼見大軍撤退,立馬開始了猛烈的進攻,導致河西軍鎮多處淪陷,僅剩一城。

在守將郭昕的指揮下,邊疆將士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吐蕃的進攻,使得唐朝能夠守住河西,然而終究是敵眾我寡,即便能夠暫時守住,可時間一長,若是敵人打消耗戰,自己這邊早晚會傷亡殆盡。

公元765年,此時的安史之亂已經基本平息,趁此時機,郭昕回到長安救援,唐肅宗得知此事後大為感動,可此時的安史之亂剛剛平息,如果將大量軍隊派出去,很難保證內地不會再有賊子作亂,只得撥給郭昕少量的兵力。

祖孫三代齊上陣,孤守邊關40年,卻被朝廷遺忘,直至戰死最後一人

一年又一年,就這樣過了15年,這是15年來,吐蕃封鎖了河西,連鳥都飛不出去,而當初死守河西的那些將士,早已是白髮蒼蒼,老弱病殘,可依然是苦苦堅持著,郭昕好不容易突破了層層封鎖,再次和長安取得聯繫,可此時唐朝早已改朝換代,唐肅宗病逝,唐德宗繼位。

得到郭昕的來信,唐德宗十分高興,他以為此時的西域早已經丟了,卻沒想到依然在郭昕的帶領下堅守著,唐德宗大為開心,將所有邊關將士們升官加爵,賜予家人重賞,並且送去了大量物資,以及人馬增援。

白髮孤軍守河西

得到了朝廷的封賞,又得知他們的家人被予以重賞,邊疆的這些白髮將士們再度生起了信心,與吐蕃攻城的隊伍展開大戰,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他們的進攻,就這樣,又過了25年,這些駐守邊關的將士們早已從滿頭白髮,到了風燭殘年,然而他們依舊沒有放棄。

祖孫三代齊上陣,孤守邊關40年,卻被朝廷遺忘,直至戰死最後一人

這些年來,他們在這兒娶妻生子,就像愚公移山那樣毫不放棄,我陣亡了,還有我的兒子,兒子陣亡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然而終究是敵眾我寡,此時的唐朝,因為宦官亂權,早已失去了對邊疆的控制,放棄了西域,北庭等地區,可憐了這些死守邊關的將士們,在最後一次攻城時,望著城內不足2000的守軍,將領郭昕拔劍,號令三軍,說道:我等身為大唐子民,當護國家社稷安危,護我大唐國土,

吐蕃狼子野心,昭然若失,我就算是死!也要守住河西,將這些賊人擋在國門之外,護我大唐百世周全,除非我死,否則我絕不棄城,直至戰死到最後一人!

經過了幾十年的廝殺,人們早已將這位郭大將軍,視為生平偶像,說是這位郭大將軍的腦殘粉也不為過,郭昕這句話,更是給了他們動力,決心同他一起戰死沙場,公元808年,此時唐朝早已是名存實亡,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可即便如此,他們仍然不放棄,直到駐守河西的最後一個士兵陣亡。

祖孫三代齊上陣,孤守邊關40年,卻被朝廷遺忘,直至戰死最後一人

吐蕃攻入城中,河西淪陷,當吐蕃看到,河西城內,白髮蒼蒼的老兵以及稚氣未脫的小孩兒們的屍身時才知道,就是這樣的軍隊,卻抵禦了他們吐蕃虎狼之師40年,使小小的河西之地,讓吐蕃傷筋動骨。

祖孫三輩無一生還,這樣的勇氣令他們肅然起敬,自愧不如,於是下令厚葬他們,並用吐蕃最尊敬的禮節,深深地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何須馬革裹屍還

我突然想到,1919年的那場運動,學生罷課所說的那句標語,中國的土地可以被征服,但不可以被斷送,中華民族,一直屹立在世界的巔峰上,五千年來,我們的對手換了一批又一批,然而我們依舊在那兒,也將永遠在哪!

國家的強大,從來依靠的都不是統治者,而是依靠天下百姓,依靠他們那份保家衛國的決心,寧愛家鄉一搓土,莫戀他國萬兩金,我所守護的這片土地,是我祖祖輩輩長大的地方,大唐上萬萬百姓的家,即便是死,我也要死在這片土地上,就像河西的這些將士們一樣。

祖孫三代齊上陣,孤守邊關40年,卻被朝廷遺忘,直至戰死最後一人

中國人最講究的便是落葉歸根以及香火延續,然而為了護衛國家周全,祖孫三輩選擇一次又一次的登上城門與人戰鬥,只為了護衛大唐天下,他們從年輕力壯,到了現在的白髮蒼蒼,孤軍奮鬥40年,即便朝廷已經放棄了他們,祖國早已將他們遺忘,可這又能怎樣?

祖宗疆土,不得尺寸讓與他人,我是大唐的一份子!是大唐的一個兵!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偉大!

即便他們的名字已經埋在了歷史的塵埃裡,可他們的精神,卻將伴隨著中華民族,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當他們踏上疆場的那一刻,就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去,死馬革裹屍成為了他們的畢生宿命,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