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魏版的淝水之战,宇文泰一战决定历史走向

公元538年正月,东魏军队在潼关惨败,迫使高欢放弃进攻,退回晋阳。宇文泰斩俘东魏精锐万余人,击退强敌,但局势仍然非常严峻。拥有人口稠密的河北地区的东魏,国力仍旧远超西魏。

东西魏版的淝水之战,宇文泰一战决定历史走向

公元538年正月,两魏疆域图

双方在国境线上僵持,渡过了半年时间,迎来的是一场席卷北方大地的旱灾。

东魏幅员辽阔,靠着未遭灾地区的转输,尚能够勉强度日。而仅占有关中和陇右的西魏,由于主要粮区的关中受灾严重,处在了十分危险的境地。更要命的是,军粮充足的东魏在冬季一定会再次发动攻势。

宇文泰先下手为强

宇文泰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决定抢先出手,向东魏发动进攻,打乱东魏战略部署的同时夺取粮食。公元538年8月,宇文泰带领西魏军队杀出潼关,迅速攻破东魏军队防线,攻克弘农,兵锋直指洛阳。

东西魏版的淝水之战,宇文泰一战决定历史走向

宇文泰攻占弘农

得知弘农失守的消息,高欢迅速集结二十万大军,从晋阳南下,向蒲坂进发。同时,命令司徒高昂率三万人从洛阳进逼弘农。

在弘农粮仓吃着东魏粮食的宇文泰,迅速返回关中。而此时,他手下的将士不满万人。

高欢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从蒲坂渡过黄河,立即向西魏重镇华州发起了的进攻,但华州刺史王罴守备严密,短时间难以攻克。高欢决定绕过华州,渡过洛水,向长安前进。

东西魏版的淝水之战,宇文泰一战决定历史走向

沙苑之战

此时宇文泰驻扎在渭水南岸,诸州的援兵尚未到达,但摆在眼前的难题,必须迅速做出决断。若继续放任高欢向西,兵临长安城下,关中人心浮动,西魏军队很可能不战自溃。可是正面迎战,兵力的悬殊是二十倍。

西魏将领大多主张等待援军,宇文泰却力排众议,决定迎战。西魏军队携带三日口粮,渡过渭水,辎重则留在南岸,大军夹渭水向西挺进。

得知宿敌消息的高欢立即下令,东魏二十万大军掉转枪头,目标是渭河北岸的西魏军队。

东西魏版的淝水之战,宇文泰一战决定历史走向

双方决战地点沙苑

位于洛水与渭水之间的沙苑,是一块开阔的平原地区,由于临近河流,草木生长茂盛,是一处极佳的马场。在这样的地区交战,对于兵力占绝对劣势的宇文泰十分不利,高欢也看到了这一点,命令东魏大军急速向西魏军队靠近。

处于防守状态的宇文泰,选择在利于保护侧翼的河曲布阵,西魏军队背对渭水,沿东西方向展开。同时令大军躲藏在齐腰深的草丛中,只留下少量人马诱敌。

东西魏版的淝水之战,宇文泰一战决定历史走向

沙苑之战示意图,绿色为西魏军队,蓝色为东魏军队

高欢望见西魏军队人少,立即下令进攻,东魏大军喊声震天,发起了冲锋。但由于河曲阻挡,进攻的东魏军队拥挤在一起,阵型很快变得混乱不堪。

宇文泰抓住战机,亲自击鼓。西魏军队奋起搏击,东魏大军虽然人数众多,却拥挤在一起无法展开,顿时被西魏军队压制。这时,埋伏在侧翼的西魏铁骑突然杀出,将东魏军队一分为二。东魏军队瞬间溃败,高欢弃军先遁,逃过黄河,勉强保住了性命。

经此一役,东魏军队元气大伤,被俘达七万人。宇文泰在其中挑选两万精锐补充军队,加上缴获的大量军资器械,瞬间拉平了双方在军事上的差距。

西魏反击

随着西魏各州援军相继赶到,宇文泰立即向东魏展开攻势。贺拔胜、李弼渡过黄河很快拿下了蒲坂,宇文泰紧随其后,迅速攻占河东地区。独孤信兵出潼关,围困弘农的高昂不敢应战,退守洛阳,随后又退往河北,西魏兵不血刃拿下洛阳。而随着洛阳失陷,众多河南州郡向西魏投降,东魏猛然发现,国都邺城似乎已经不太安全了。

东西魏版的淝水之战,宇文泰一战决定历史走向

西魏反击,拿下河东和洛阳

沙苑之战,是宇文泰与高欢这对宿敌,第二次正面对决。宇文泰在极度劣势的情况下,凭借一场绝地反击,再次击溃高欢。这场战争带来的结果是东魏军队主力溃败,西魏趁势的反击,一举夺得了河东和洛阳,拥有了拱卫关中的前沿阵地。

而随着洛阳易主,东魏黄河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因为无险可守,都处在了西魏的攻击范围之内。造成的结果是该区域的大量州郡倒向西魏。

此战中的高欢

从战役的经过来看,高欢与淝水之战中的苻坚颇有相似之处。自诩占据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迫切想通过一场决战获得胜利。却反被对手利用这一心理,设下圈套,导致惨败。

三国时期曹操进攻关中时,在渡过黄河后,深沟高垒,保证粮道,对于马超韩遂的挑战不予理睬。随着时间推移,关中诸侯相互猜忌,曹操克期交战,一举将其击溃。

高欢渡过黄河,已经给关中地区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倘若他能够采取曹操的策略,徐徐图之,宇文泰未必有可乘之机。历史无法改变,高欢的军事才能拯救了宇文泰和关陇集团,将两魏的军事实力拉回到了同一水平线。

这也是东魏军队最后一次出现在关中平原之上,随着河东和洛阳的丢失,东魏失去了进攻关中的跳板。而之后两魏间的大战,也都在上述两个地方打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