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就是:明知道會輸,可依然要去做,且堅持到底


勇敢就是:明知道會輸,可依然要去做,且堅持到底


“我想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手握槍支就是勇敢 。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你很少能贏,但有時也會。”---摘自《殺死一隻知更鳥》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發表於1960年的長篇小說,1961年獲得美國普利策文學獎。該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全世界銷售超過三千萬冊,不僅影響了美國幾代人,也同樣影響著全世界那些正直善良的人,被視為經久不衰的經典作品。


勇敢就是:明知道會輸,可依然要去做,且堅持到底

作者哈珀·李


勇敢就是:明知道會輸,可依然要去做,且堅持到底

哈珀·李與美國總統布什


該書在1963年被拍攝成同名電影,主演格里高利•派克因準確把握父親阿提克斯的人物性格,精彩詮釋了該電影的主題,而獲得1963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該書的寫作背景是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當時儘管已經廢除種族歧視政策幾十年,但社會中深層次歧視黑人的惡劣風氣依然存在。而這部《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這個時期孕育的一部抨擊種族歧視,深挖社會問題的嚴肅的文學作品,不僅具有教育意義,警世意義,而且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故事梗概

《殺死一隻知更鳥》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南部的一個小鎮發生的故事。六歲的斯各特,與十歲的哥哥傑姆和喪妻的父親、中年律師阿提克斯一起平靜地生活著。男孩迪爾來到梅康鎮的姨媽家過暑假,傑姆和斯各特與他成為朋友。


勇敢就是:明知道會輸,可依然要去做,且堅持到底


三個孩子被從不出現的鄰居布·拉德力所吸引,而傳說卻令人生畏。梅康鎮的人們不願談及此人,孩子們則利用謠言編造了各種玄幻鬼神的故事,讓三個孩子既恐懼又興奮。在之後的暑假中,三個孩子發現,拉德力家外的樹洞裡常留有小禮物,他們感覺正是這個神秘的拉德力向孩子們示好,但他自己卻從不出現。

阿提克斯被法院指定為湯姆辯護。湯姆是一位黑人,他被控強姦白人少女梅薏拉。雖然很多梅康鎮人反對阿提克斯做辯護,但阿提克斯卻義不容辭的同意了。

因為父親為黑人辯護的事,有些孩子嘲笑傑姆和斯科特,稱他們的父親是“愛黑鬼的傢伙”。斯科特甚至被挑釁,為保護她父親的榮譽而打架,而父親告訴她別這麼做。

而阿提克斯面對一群想要將湯姆處以私刑的人,因三個孩子的突然出現,孩子們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勇敢,讓暴徒們不得不停止了野蠻的挑釁,四散離去,化解了危機。

在審判湯姆的法庭上。阿提克斯指出梅薏拉和她的父親鮑伯撒謊。梅薏拉曾主動向湯姆施加誘惑。雖然湯姆的無辜顯而易見,但陪審團依然判他有罪。當絕望的湯姆越獄被殺時,傑姆兄妹與阿提克斯對司法公正的信念受到極大打擊。

雖然鮑伯勝訴,但卻名聲掃地,他發誓報復。

鮑伯當街淬了阿提克斯的臉;試圖闖入湯姆的家騷擾湯姆的妻子;一天晚上,在傑姆和斯各特從學校回家的路上,鮑伯攔住了他們。傑姆的胳膊在打鬥中折斷,混亂中,一位陌生人救出了孩子們,斯各特認出他就是鄰居布·拉德力。

而鮑伯也死於自己挑起的這次撕打中,是摔到了自己的刀上。

斯各特送布·拉德力回家,在道別之後,他再度消失。站在拉德力的門外,斯各特為他們無法償還之前的禮物而深表遺憾。


勇敢就是:明知道會輸,可依然要去做,且堅持到底


父親阿提克斯沉穩的性格中無不透露著正義和勇敢

父親阿提克斯,這是個真正的男人,勇敢、善良、富有正義感,充滿慈愛和智慧,他是最稱職的父親,最優秀的律師,最好的鄰居,教育的孩子一樣正直勇敢而且充滿智慧。

孩子的母親在生下斯各特不久就去世了,阿提克斯這個單身父親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把強烈的道德正義感灌輸給孩子們。一雙兒女在父親的影響下,活潑開朗,聰明、勇敢、正直,在散養中認識著這個世界。

阿提克斯是一名律師,他常常無償幫助窮苦人和黑人打官司,凡事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同時又不懼權勢,不畏威脅,信念堅定,足智多謀,勇敢堅韌,贏得了整個鎮子的尊重和認可。

阿提克斯又是一位好鄰居,周圍的鄰居都得到過他的幫助,他的孩子們在他的帶動下也常常幫助鄰家做事,從小就在心靈中播下了愛的種子。

小說接近尾聲時,因為一件冤案在父親的努力中正欲真相大白,有人建議父親對孩子隱瞞,不要讓孩子看到這個醜陋的現實,而父親卻說:

“如果我們隱瞞這件事,那就完全否定了我教育傑姆的做人原則。我就是他們擁有的一切。在傑姆仰視別人之前,他首先仰視的是我,我希望自己正直的活著,以便能坦然面對他……如果我默許醜惡事件的發生,我就沒法再正視他的眼睛,一旦那樣,我就知道我自己已經永遠失去了他,我不想失去他和斯庫特,因為他們就是我的一切”。

這是父親阿提克斯做為父親說的話,也是一個勇敢正直的人教育孩子做人的原則。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所謂正人先正己,這才是一個頂天立地父親的模樣。讓孩子在成長中認識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什麼是勇敢,什麼是堅強,什麼是公正,什麼是正直,而在教育的過程中,自己就要做孩子的榜樣,這才是做父親的職責。


勇敢就是:明知道會輸,可依然要去做,且堅持到底


唯一不會隨波逐流的東西是一個人的良知

不論過去還是現在,不論西方和東方,人類有很多情感都是共通的,都有一樣的審美觀,都有對真善美假惡醜的認知,世上都有良知存在。這讓我想到我讀過的王陽明的《傳習錄》,那本書從頭到尾說的都是“致良知”,就是讓這個概念被挖掘出來併成為一個深入人心的理念和思維。

而《殺死一隻知更鳥》讓我深深懂得,感動是喚醒良知的最重要的途徑,它既可以讓人們迷途知返,改邪歸正,更可以讓人們堅持真理,永不妥協。

每個人都有良知,但深藏在人們的心底,只有喚醒他們,人間才能充滿愛、善良、正義、平等、勇敢、教養、互助、關懷、善待…


勇敢就是:明知道會輸,可依然要去做,且堅持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