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解碼」Wi-Fi6應用前景不可忽視,華為拉動產業鏈進入新週期

在上一篇我們講到,WiFi6相比WiFi5在性能上有較大提升,指出它與5G將形成長期的互補關係。

今天的文章將進一步給大家普及WiFi6與5G的關係,並闡明:

未來哪類應用場景最可能首先推動WiFi的升級換代?什麼企業會成為產業鏈新週期的顯著受益者?

為什麼要關注WiFi6?

自去年以來,5G建設在全球範圍內加快推進,韓國、美國、中國先後實現5G商用,中美科技領域競爭日趨白熱化,有關華為5G的話題也持續吸引著海內外的目光。

經歷一年多的5G科普之後,在普通人的眼中,5G已經成為可實現高速上網的代名詞。

大家都翹首等待著5G時代的到來,而與其同屬無線通信技術的WiFi,卻鮮有談及,似乎已被遺忘。

直到小米和華為的新品把它帶到聚光燈下。

實際上,在5G鬧得風風火火的去年,WiFi技術也實現了突破和升級——

WiFi新標準由目前常用的WiFi5升級到了WiFi6。

如果說在WiFi5時代“5G打敗天下無敵手”毫無爭議的話,那在WiFi6標準下,5G可以說真的遇到對手了。

首先,從網速來看,5G的峰值下行速度超過10Gb/s,WiFi6在80MHz帶寬下最快下行速度為9.6Gb/s,較WiFi5速度提升近3倍。

可見,WiFi6的網速與5G可達到不相上下。

「行業解碼」Wi-Fi6應用前景不可忽視,華為拉動產業鏈進入新週期

其次,從時延來看,5G在增強移動寬帶場景下時延小於4ms,WiFi6時延較WiFi5降低2/3,平均時延為20ms。

顯然在時延方面5G優於WiFi6。

但我們要指出的是,WiFi6與5G一樣,已經算是具有低時延優勢。在大部分的日常應用場景中,二者都完全能做到非常快的響應。

再次,通過對比二者在物聯網場景下的應用,WiFi6似乎更佔優勢。

WiFi6標準可接入設備的數量較WiFi5提升4倍,同時終端功耗可降低30%以上,正好滿足物聯網時代的多設備、低能耗的接入需求。

比如最近小米發佈的AX3600路由器AIoT就最多能支持248臺設備同時連接,並且可實現網絡穿牆,速率高達2976Mbps。

而5G網顯然不能連接如此多的設備,並且5G手機高耗電問題尚未解決,物聯網設備要連接5G也需安裝支持5G的基帶,同樣面臨高耗電問題。

更突出的困難是,在室內固定環境下,將家裡的物聯網設備都接入5G網,會面臨昂貴的5G資費。

也就是說,用5G網連接所有設備,既耗電又耗錢,成本太高,並不現實。

相比較之下,WiFi6投入更小,部署更容易。

WiFi6不像5G需要在前期建設基站等,只需要換個WiFi6路由器,手機等設備支持WiFi6,就可體驗高寬帶、低時延、低功耗的WiFi6。

當然,儘管5G和WiFi6的應用場景有重疊的地方,但並不衝突,二者在不同領域都有其獨有的優勢。從中長期來看,二者是互補關係,WiFi6主內,5G主外,並不能相互取代。

華為新品將加快推動產業升級

2月24日晚,華為在WiFi6標準協議之上,推出了WiFi6的升級版——WiFi6+技術,併發布了基於WiFi6+技術的兩款芯片。

一款是凌霄650,將應用於華為路由器;另外一款是麒麟W650,將用於華為手機等終端設備。

據官方介紹,麒麟W650是全球首款WiFi6+智能手機芯片,率先支持160MHz帶寬,峰值速率高達2.4Gbps,是業界同期水平的2倍。

當麒麟W650搭配凌霄650WiFi芯片時,它們將充分發揮華為端到端優勢,即創新動態窄頻寬技術——

在WiFi弱信號下動態調節帶寬,在相同WiFi信號下聯接更穩定,WiFi性能可提升6dB,相比業界其他無動態窄頻寬的WiFi6設備可多穿一堵牆。

當晚,華為還推出了其全球首款WiFi6+智能路由器——AX3系列智能路由器。

其搭載了自研凌霄四核1.4GHz CPU,無線速率高達2400Mbps,計算能力高達12880DMIPS,可充分發揮WiFi6速度。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華為不僅在全球引領5G的發展,在WiFi6領域,作為WiFi6標準全球第二大貢獻者,能夠不屈外力取得驚人的成績,值得我們欽佩和稱讚!

而隨著華為、小米等大廠相繼推出WiFi6產品,相信其它企業都會跟進。

尤其在4G向5G過渡這一時點,5G部署初期尚不能大範圍推廣的情況下,WiFi6有望最先在遠程辦公、遠程醫療、在線教育、雲遊戲、物聯網等室內場景下加快應用和普及。

企業級設備將率先受益

WiFi6在兼容前五代WiFi標準同時,引入了MU-MIMO、OFDMA、MCS、TWT等技術,從而獲得廣連接、高速率、低時延、低功耗四大優勢,可助力物聯網等應用加速落地。尤其是企業級應用。

數據顯示,去年前3季度,WiFi6全球市場整體收入呈現爆發式增加,是2018年的30倍。2019年成為WiFi6商用元年。

據第三方分析機構預測,2019年WiFi6 AP將佔室內AP市場出貨量的10%,2023年將達到90%,預計90%企業將部署WiFi6。

我們從WiFi6產業鏈看,其主要圍繞芯片、模組、代工、設備四端來構建:

「行業解碼」Wi-Fi6應用前景不可忽視,華為拉動產業鏈進入新週期

芯片方面,目前WiFi芯片的出貨量每年超過10億片,而且還在持續增加。

這其中智能手機是大頭,幾乎佔了WiFi芯片組出貨量的一半。

去年下半年以來,包括小米10、三星GalaxyS10、GalaxyNote 10、GalaxyFold、蘋果iPhone11等多款主流旗艦機已支持雙天線WiFi6連接。華為也即將推出支持WiFi6的機型。

手機領域應用的加快將繼續推升WiFi6芯片的需求。

另外,隨著物聯網的不斷普及,電視機、攝像頭等越來越多的設備也都將會搭上WiFi芯片。

全球來看,由於集成電路行業准入壁壘極高,目前WiFi芯片市場份額集中在博通、高通、美滿科技等美國廠商,小米WiFi6路由器AX3600搭載的便是高通的IPQ8071A芯片。

國內來看,華為無疑是WiFi芯片的領軍企業,其推出的WiFi6+芯片麒麟W650率先支持160MHz帶寬,峰值速率高達2.4Gbps,是業界同期水平的2倍,當屬全球最強芯片。

但其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何時能真正量產。

模組方面,作為物聯網傳輸層,模組的功能是將串口或TTL電平轉為符合WiFi無線網絡通信標準的嵌入式模塊。

嵌入WiFi模塊可以使傳統的硬件設備利用WiFi聯入互聯網,是實現物聯網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WiFi模塊可分為通用WiFi模塊(如手機上的USB接口模塊)、路由器方案WiFi模塊、和嵌入式WiFi模塊三類。

從生產企業看,日韓企業在WiFi模塊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如日本村田、TDK、太陽誘電,韓國的三星機電等。我國的博鵬發科技、必聯電子、環旭電子等能夠提供相應的WiFi模塊。

代工方面,WiFi設備代工商的上游行業主要為芯片和模組,下游主要客戶為通信設備提供商、電信運營商及企業級用戶。

目前,國內有實力為WiFi提供代工的A股上市公司有卓翼科技、共進股份等。

其中,卓翼科技主要為華為、小米WiFi6路由器進行代工,並且是華為的主力供應商。

設備方面,目前WiFi設備主要分為WiFi終端設備、接入點設備(AP)、接入控制點(AC)、PORTAL服務器、RADIUS認證服務器、BOSS系統。

隨著手機、物聯網下游應用加快滲透,WiFi6的發展將最大程度利好AP與AC的設備廠商。

其中,由於企業網是WiFi6初期的主要付費下游,企業網WiFi設備龍頭將率先受益。

目前,華為是WiFi6設備無可爭議的全球領軍企業,早在2015年,華為就發佈了業界首款10G WiFi產品樣機。

2017年,華為發佈首款商用WiFi6 AP7060DN,該產品在日本年度大規模的ICT展會InteropTokyo 2019上憑藉超大帶寬、超高容量、超低時延和IoT靈活擴展等一系列差異化亮點,榮獲Bestof Show Award 2019金獎。

除了華為之外,紫光股份、星網銳捷、樂鑫科技等A股上市公司也均走在行業前列,這些企業都將成為企業網WiFi的主要受益者。

紫光股份:公司旗下子公司新華三在國內企業網WLAN市場連續十年蟬聯第一,去年前三季度的市場份額為31.2%,2017年全球率先發布WiFi6產品,目前WiFi6產品種類國內最全。

星網銳捷:於2018年4月率先推出業界首款WiFi6無線AP,到2019年9月,共計發佈全場景WiFi6系列10款產品。

目前,公司WiFi6 AP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政府、金融、互聯網、交通、教育、醫療、運營商、建築等領域。

在年初行業權威媒體《通信世界》主辦的“2019年度ICT行業龍虎榜暨優秀解決方案評選”活動上,公司WiFi6產品RG-AP880-I產品榮獲“2019年度無線網絡技術創新獎”。

天邑股份:公司作為全面的寬帶接入終端領先廠商,於去年推出兩款WiFi-6路由器(TY-300、TY-400),併成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在通信運營商體系內擁有供貨資格的WiFi6廠商。

受益於電信運營商接入網升級機遇,公司從運營商端入局,有望加速WiFi-6路由器的更新換代,並可能借此獲得新一輪快速成長。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參考資料來自於網絡公開信息,所涉及的公司及個股僅作為研究分析使用,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意見均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請牢記投資有風險,風險且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