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大藤峽水利樞紐是廣西建設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關鍵節點和打造珠江—西江經濟帶的標誌性工程,被國務院確定為172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樞紐工程,也是珠江—西江經濟帶和“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基礎設施建設的標誌性工程,是兩廣合作、桂澳合作的重大工程。工程壩址位於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峽峽谷出口(即廣西桂平市南木鎮弩灘村),距離桂平黔江大橋約6.6公里。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2015年正式開工,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74.8億元,計劃於2019年11月實現大江截流,2023年全線竣工。樞紐建成後,將在珠江流域防洪、水資源配置、提高西江航運等級、保障澳門及珠江三角洲供水安全、水生態治理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9年5月17日,世界最高的船閘閘門——大藤峽水利樞紐船閘下閘首人字閘門啟動安裝。 2019年8月22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船閘下閘首人字閘門處繼續施工。該閘門設計高度47.5米,該閘門位於廣西最大最長的峽谷——大藤峽出口處,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被喻為珠江上的“三峽工程”。該工程建成後,西江船舶通航噸級將由當前300噸級提高至3000噸級規模,年均貨運量由當前的1300萬噸提高至5400萬噸,成為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關鍵節點。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一、工程建設背景

  大藤峽水利樞紐是國務院批准的《珠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和《珠江流域防洪規劃》確定的流域防洪控制性樞紐工程。作為廣西內河航運發展規劃航運主通道上的關鍵節點,大藤峽水利工程不僅是《珠江流域與紅河水資源綜合規劃》和《保障澳門珠海供水安全專項規劃》提出的流域重要水資源配置工程,而且是我國紅水河水電基地梯級開發的第十級大型梯級電站,還是廣西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流域骨幹樞紐工程。全國大型水庫建設規劃(2008—2012年)確定大藤峽水利樞紐為流域控制性工程,其地理位置及戰略地位均十分重要。

  二、項目規劃歷程

  2011年2月2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發改農經〔2011〕383號文,正式批覆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

  2011年3月份,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正式啟動。

  2012年12月27日,水利部以水規計〔2012〕571號文將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審查意見報送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2014年9月2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發改農經〔2014〕2156號文將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國務院,並獲國務院批准。

  2014年10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以發改農經〔2014〕2325號文正式批覆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5年上半年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初步設計於編制完成,經水利部審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定概算。

  2015年5月20日,水利部以《關於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初步設計的批覆》(水總〔2015〕222號)批覆工程初步設計。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工程基本情況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發電、補水壓鹹、灌溉等綜合利用功能的流域關鍵性工程,位於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干流大藤峽峽口弩灘上,壩址下距桂平市彩虹橋6.6公里。

  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9.86萬平方公里,約佔西江流域面積的56.4%、西江水資源量的56%,控制洪水總量佔梧州站洪量的65%。工程主要由黔江主壩(包括擋水壩段、發電廠房、船閘等)、黔江副壩和南木江副壩組成。黔江主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為80.01米。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常蓄水位61米,水庫總庫容34.79億立方米,防洪限制水位47.6米,防洪庫容為15億立方米,船閘建設規模為3000噸級,樞紐電站總裝機容量1600兆瓦,保障下游思賢滘壓鹹流量250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120.6萬畝。根據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初步設計批覆文件,工程總工期為9年(其中施工準備期和籌建期、主體工程施工期重疊),總投資3573614萬元。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四、建設歷程

  2014年11月15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召開開工建設動員會,標誌著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2015年9月19日,大藤峽水利樞紐舉行船閘及副壩工程開工儀式。

  2016年1月1日20時18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左岸廠壩工程拌和系統1#樓於成功實現投產試運行。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五、工程效益

  大騰峽水利樞紐工程實施後,在保障流域防洪和供水安全、促進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防洪方面,大藤峽水利樞紐通過與西江上游的龍灘水庫和下游堤防工程聯合運用,可有效調控洪水,對提高西江中下游、西北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潯江的防洪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航運方面,築壩雍高水位後可渠化庫區航道,提高黔江航道標準和通航能力,促進沿江航運發展。在水電開發利用方面,可充分開發西江水能資源,向電網提供清潔能源,緩解區域電力緊張狀況。在水資源配置方面,通過與流域其它骨幹水庫聯合調度,可有效調控西江枯水期徑流,保證河道生態環境流量,抑制鹹潮上溯,保障澳門和珠江三角洲供水安全,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並可為當地發展灌溉農業、改善灌區居民飲水創造條件。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