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引言

19世紀末期,世界各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沙皇俄國也不甘落後,大肆對外擴張。但是由於自身實力不足,沙皇俄國在各個方向上的擴張勢頭均受到挫折,並逐漸陷入孤立。為了擺脫困境,沙俄一方面調整對外政策,緩和與各列強的矛盾,另一方面又積極尋找新的擴張突破點,力求打破僵局。此時的中國正處於清朝晚期,由於其自身的腐朽沒落而更加衰弱,一時間成為各列強掠奪的重點對象,沙俄也順勢將擴張的主要方向轉向遠東地區,開始執行“東進”戰略。

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沙俄樹敵太多

作為一個歐洲國家,沙俄為什麼要向把擴張重點轉向遙遠的遠東?他的“東進”戰略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呢?今天小編簡單談一下沙皇俄國推進“東進”擴張戰略的始末。

既定國策:走向四大洋

沙俄誕生之初,就開始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到了彼得大帝時代,他更是提出了“走向四大洋”的基本國策。數百年以來,沙俄不停的進行擴張戰爭,四面出擊,逐漸從一個僅有彈丸之地的莫斯科公國成長為橫跨亞歐大陸、疆域遼闊的大帝國,領土面積擴大了數百倍。但是,由於俄國的擴張的領土主要在高維度地區,氣候寒冷,雖然他得到了北冰洋(摩爾曼斯克)與太平洋出海口(海參崴),但是這兩個地方太冷了,經常封凍,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嚴重影響了沙俄爭霸世界的戰略。因此,獲得溫暖的不凍港,成為歷代沙皇一個堅定的目標。

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彼得大帝的戰略:走向四大洋

拿過一張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看到,沙俄想獲得不凍港,有四個方向可以出擊:

第一是向西推進到大西洋沿岸。沙俄建國之初,擴張的方向是全力向西的,自莫斯科向西吞併了東歐平原大片領土。到彼得一世時期,通過與瑞典的北方戰爭,沙俄獲得了波羅的海出海口,但是這個港口是個內陸海港口,無法直通大洋,沙俄還是被封鎖在內陸。這條路走起來相當艱難,西歐列強林立,英、法、普魯士、奧匈帝國哪一個都不是好惹的主。沙俄向西的擴張阻力太大,最後只能止步于波羅的海沿岸。

第二條路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出海口。為打通這條通道,沙俄與奧斯曼帝國先後進行了11次大規模戰爭,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奪取了黑海北岸、高加索等大片領土,沙俄也獲得了黑海出海口。但是對於關鍵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俄國則一直沒有辦法拿下。英國為了防止俄國西出地中海,威脅對自己至關重要的蘇伊士運河航線,積極援助土耳其對抗俄國,數次在奧斯曼帝國威亡之際給予強力援助,甚至直接出兵與俄軍作戰,多次挫敗沙俄奪取伊斯坦布爾的圖謀,這條道路一時之間也難以突破。

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俄土戰爭

第三個方向是自中亞地區南下印度洋。自19世紀後半期起,沙俄逐漸吞併了面積廣大的中亞地區,勢力擴展到伊朗-阿富汗一線。在這裡,沙俄與大英帝國兩大強權再次碰撞,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奪。英國為了確保對自己至關重要的英屬印度殖民地的安全,絕不允許沙俄南下印度洋。幾個回合下來,沙俄敗下陣來,被迫與英國妥協,英國再次擋住了沙俄南下印度洋的擴張腳步。

第四個方向是遠東地區,由沙俄遠東地區南下,通過中國的東北地區,到達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那裡有很多溫暖的出海口。在19世紀中期,沙俄已經通過對清政府的各種訛詐威脅,割走了中國外東北、外西北的大片土地。在外東北,沙俄得到了海參崴,在遠東正式擁有了港口,勢力也直抵太平洋沿岸,為在遠東地區的進一步擴張奠定了基礎。

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沙俄侵佔中國領土示意圖

亞洲擴張戰略

19世紀末期,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的鬥爭加劇。沙皇俄國太過貪婪,四面出擊,導致他與其他列強關係十分緊張,陷入了孤立。為了擺脫困境,沙俄調整了對外政策。先是利用法德矛盾,與法國結成攻守同盟。再與英國簽署了劃分阿富汗、伊朗勢力範圍的協議,緩和了與英國在這一地區的矛盾。又與奧匈帝國簽訂了維持巴爾幹現狀的條約,結束了兩國的緊張對峙。這個時期對於俄國來說,各條戰線都進入相對平靜的時期。不甘寂寞的沙俄立即把擴張的矛頭指向了遠東地區。

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亞歷山大三世

自19世紀中期以來,俄國國內鼓吹“東進”的擴張情緒叫囂塵上。以烏赫託姆斯基伯爵為首的“東進”派竭力宣傳俄國人與亞洲人之間的“血緣關係”,為“東進”擴張製造輿論。他說:“俄國之鷹的翅膀已經延伸至廣闊的亞洲,絲毫不容懷疑,我們將來誓將完全吞併這些地區。”沙俄西伯利亞的總督也上書沙皇,請求對遠東予以重視,把俄羅斯遠東地區建設成為爭霸遠東的前哨基地。在這些人的鼓動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決定“東進”。他說:“從長遠看來,特別關心東亞事態的發展,在東亞確立和擴張俄羅斯勢力,正是我們統治世界的課題”。他企圖以遠東擴張的勝利來打破俄羅斯面臨的困境,改變在列強中的不利地位,繼續推進對外擴張、稱霸世界的戰略。

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遼東半島旅順港

此時的中國正處於大清帝國末期,國勢日衰,已經淪落為列強的重點掠奪對象。沙俄“東進”政策的首要目標是吞併中國東北,獲得那裡夢寐以求的旅順不凍港。對此,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曾經直言不諱的說:“俄國無疑必須領有終年通行無阻的港口,此一港口應在中國大路上,並且必須與我們以前所領有的地帶相連接。”很明顯,沙俄要吞併中國的東北領土。著名的沙俄末期名臣維特說的更直接:“瓜分中國,是遠東政策的實質。”

西伯利亞大鐵路

長期以來,沙俄擴張的方向主要在歐洲,他在遠東地區的力量並不強大,限於遙遠的距離及不便的交通,使沙俄向遠東投送力量極為困難。同時,沙俄對於遠東地區的開發程度也很低,經濟落後,不足以支撐其征服遠東的野心。欲想解決這一問題,修築一條連接莫斯科與海參崴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計劃被提了出來,此方案得到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大力支持。他曾說道:“我閱讀了西伯利亞總督的許多報告,我必須以遺憾和抱愧的心情承認,對於這塊富饒的地區,政府以前實際上沒有做任何事情來滿足它的需要,它被忽視了,但現在是時候了,而且照舊是該採取行動的時候了。”1886年,沙皇發佈了修建西伯利亞鐵路的命令:“要按最短的路程修建一條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

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西伯利亞大鐵路

這是一條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交通大動脈,它將俄羅斯的中心地帶與遙遠的遠東地區連接起來,極大推動了遠東地區的發展,給俄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鐵路修通以後,原本人煙稀少的西伯利亞迅速繁榮起來,人口迅速增長。1863年時,西伯利亞人口僅為286萬人,到1914年已達962萬人。大量移民有效地緩解了西伯利亞地區勞動力匱乏的狀況。在大鐵路沿線兩側,眾多的城鎮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種發展的速度被當時國際輿論譽為“美國速度”。

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開通也深刻影響了遠東地區的國際形勢。隨著“東進”戰略的推進,沙俄在遠東的實力迅速得到增強,沙俄開始加緊了擴張步伐。他首先將矛頭指向了中國,為了加強對中國東北地區的滲透,沙俄提出西伯利亞鐵路穿越中國東北到達海參崴的方案,即中東鐵路計劃。在沙俄的軟硬兼施之下,腐敗的清政府最終同意了這個方案,並簽署了《中俄密約》,沙俄由此攫取了中國東北大量權益,從此東北淪為沙俄的勢力範圍。

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中俄密約》

正在崛起的日本認為西伯利亞大鐵路會極大增強沙俄在遠東地區的力量,對日本的利益造成嚴重威脅,四處遊說列強阻止該鐵路的修建計劃,但是沒有成功。日本開始加緊擴軍備戰,以應對來自北方沙俄的威脅。

黃色俄羅斯計劃

沙俄皇太子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即後來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是“東進”政策的堅定支持者。1891年,為了積累自己的政治資本,也為了更加深入的瞭解遠東形勢,尼古拉二世決定訪問遠東地區。他先後訪問了中國、日本等地,遠東的富庶深深的吸引了這位俄國皇太子。通過這次遠東之行,他深刻感受到清帝國的腐朽與衰落, 同時也感受到了日本的野蠻與不安分,由此更加堅定了他吞併遠東的狂妄野心。

尼古拉二世繼位以後,親自炮製了“黃色俄羅斯計劃”。該計劃的要旨是從新疆中俄邊境的喬戈裡峰直到海參崴劃一條直線,將此以北的土地全都劃歸俄羅斯。他夢想著有一天,變中國北方為“黃俄羅斯”,使“黃俄羅斯”像小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那樣成為俄羅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何其的貪婪!何其的狂妄!

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黃色俄羅斯計劃

為了使中日兩國相互削弱,沙俄積極慫恿日本對清朝發動戰爭。最終,日本如沙俄之願發動了戰爭並取得了勝利,但是日本割走了遼東半島。這大大出乎了俄國的預料,沙俄沒想到中國如此不堪一擊!也沒想到日本的胃口如此之大。沙俄意識到日本割讓遼東半島的行為嚴重阻礙了沙俄在遠東的擴張,不能不予以干涉。於是沙俄組織了“三國干涉還遼”事件,迫使日本吐出了遼東半島。此後,沙俄又以“還遼功臣”自居,利用清政府的仇日、恐日心理,通過軟硬兼施的手段誘迫清政府簽署了《中俄密約》。

義和團運動爆發後,沙俄又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的名義,出動大軍佔領了東北全境。義和團運動被鎮壓後,沙俄不僅拒絕撤軍,還積極在東北建立殖民統治。沙俄通過廣辦學校教授俄國文化、發行報刊雜誌、建立教堂、成立各種學會等手段對中國東北進行大肆文化滲透。短短几年間,中國東北地區的俄羅斯元素便隨處可見。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徹底吞併中國東北,實現沙皇的“黃俄羅斯計劃”。

沙俄侵佔中國東北的野蠻行徑,損害了列強在該地區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一致反對。日本反對尤為激烈,四處活動,組織抗俄聯盟,企圖迫使沙俄撤軍,但是沙俄對各國的一切警告均置若罔聞。在此情況下,日本決心開戰,1904年。在英美的支持下,日本發動了日俄戰爭,沙俄慘敗,沙俄“走向四大洋”的擴張政策再遇挫折。

北極熊的陰影--沙皇俄國的“東進”戰略

沙俄在東北的擴張引起眾怒

在日俄戰爭中遭到失敗的沙皇俄國損失慘重,國內革命運動高漲,政局不穩。與此同時,歐洲形勢再度緊張起來,沙俄也捲入歐洲列強的紛爭之中,一時無暇東顧。後來,隨著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聲槍響,沙皇俄國這頭“北極熊”轟然倒下,其“東進”戰略最終化為了泡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