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阅读名著,品味经典。

本文就带领大家穿越时空,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同时赏析两部“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中外小说,理解两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妓女形象。

在东西方文学作品中,都有不少描写“妓女形象”的。在这些作品中,有两篇小说尤其值得关注,那就是《茶花女》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茶花女》写作于1848年,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大约写作于1642年,作者是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

两部作品写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是就其内容而已,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么,在这两部作品当中,在“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题”方面,究竟有着怎样的相似和不同呢?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玛格丽特”从乡下姑娘变成了巴黎上流社会的宠儿

一、“茶花女”和“杜十娘”虽然相隔千里,时空迥异,但却闪耀着相似的“人性光辉”

因为有着相似的“人物形象”和“文学价值”,《茶花女》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早就被国人所注意,将两部作品、两个人物相提并论,等同研究的学者不在少数。人们之所以将两部作品相提并论,将两个人物等同研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发掘东西方文学的某种关联之处。

1.两人在开启自己的“繁华梦”之前,都曾有着一段凄凉的身世。

茶花女:从小贫穷流浪

“茶花女”的真名叫做玛格丽特,因为她的随身装扮总是插着一支“茶花”,所以被人们称为“茶花女”。玛格丽特本来是一个贫穷的乡下姑娘,由于家庭非常贫困,不得已来到“巴黎”寻找工作谋取生计。

只身来到巴黎之后,玛格丽特才发现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她做过小工,也流浪过,最后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落入风尘,开始了她的“卖笑生涯”。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玛格丽特”曾经非常贫困

杜十娘:从小被卖进青楼

“杜十娘”是教坊内的一名青楼女子,她的父母、家庭皆不知所在,从小就被收养在老鸨家中。19岁之前,已经不知被多少公子王孙玷污过。

然而,更糟糕的是,老鸨收养杜十娘并不是因为她可怜,而是“贪财无义”,想通过杜十娘来赚钱。杜十娘看透了老鸨的心思,于是在心上人李甲的要求下,自己出钱将自己赎出青楼。本以为会从此获得一个幸福生活,没想到“才逃离了这一个魔窟,后掉进了另一个深渊”。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影视剧中的“杜十娘”

2.虽然两人都曾落难,但是也都曾过上一段十分奢华的生活。

茶花女:进入上流社会

玛格丽特来到巴黎之后,尽管辛苦奔波也找不到好工作。但后来,她发现自己有一个“天生的优势”,即自己那“娇艳的美貌”和“灿烂的笑容”。

于是她决定利用这一优势,很快,她便进入巴黎上流社会的圈子。这位具有稀世姿容的少女开始涉足巴黎各大跳舞场,她相继结识了巴黎上流社会的裘拉第公爵、富贵公子哥儿、阔佬阔少们。

在这个过程当中,玛格丽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奢华阔绰,这可能是她人生的巅峰生活,但是却不是她想要的理想生活。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在巴黎,“玛格丽特”遇到了真心喜爱自己的“阿尔芒”


杜十娘:积蓄珍宝无数

杜十娘来到青楼之后,由于其“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长得十分漂亮,远近纨绔子弟、富家巨室都来撒钱求欢。

在这个过程中,杜十娘获得金银钗链、珠宝玉器无数,此皆系数装于“百宝箱”内,包括祖母绿、猫儿眼、夜明珠等珍贵珠宝。

正因为有如此积累,当杜十娘遇到富家公子李甲之后,由于相互倾心,她便拒绝了其他客人的邀请。然而这一举动让老鸨非常不快,于是处处想办法来为难李甲和杜十娘。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杜十娘”将多年的积蓄都藏在“百宝箱”里

3.两人都极力追求真挚的爱情,为了爱情,她们宁可舍弃自己的“奢华生活”。

玛格丽特和杜十娘虽然都生活中风月场和青楼中,但是她们作为一个朴素的女子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却是东西方作家都着力描写并予以肯定的。

茶花女:为了阿尔芒典当珠宝首饰和马车

玛格丽特因为阿尔芒的真诚求爱,才倾以真心。阿尔芒经常关心玛格丽特的身体,并且还珍藏着六个月之前玛格丽特曾经丢失的“纽扣”,这让玛格丽特原已淡薄的心灵再次动了真情,她送给阿尔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

阿尔芒决定和玛格丽特去郊外租房子住,远离喧嚣嘈杂的社会。为此,玛格丽特偷偷地典当了自己的珠宝首饰和马车,用作和阿尔芒租房子过日子的生活费。为了阿尔芒,玛格丽特几乎丢掉了一切,除开典当掉珠宝首饰和马车之外,她也断绝了和巴黎所有上流社会的来往。

玛格丽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要的只是和阿尔芒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然而,现实生活往往事与愿违,这两个相爱的人最终也未能走到一起。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玛格丽特”非常珍惜和“阿尔芒”的纯真爱情

杜十娘:为了李甲自己拿钱赎出自己

杜十娘曾经遇见无数纨绔子弟、富家巨室,但没有一个让她动心的,直到遇见了李甲,她才倾动了真心。和玛格丽特的遭遇非常相似,杜十娘也是先看见青年李甲对她付出了真爱,才暗中决定对其托付终身的。

在李甲经济拮据、倍受老鸨为难的时候,杜十娘用自己辛苦攒下的银两拿出来交给李甲,让李甲用这些银两去赎出自己的身躯。青年李甲真是不但有了艳遇,而且还交了好运。杜十娘不但决定嫁给李甲,而且还是自己出钱把自己嫁给李甲。

这一举动,足可见出杜十娘对李甲动了真情,她将自己赎出青楼之后,便决定和李甲回到老将,过一辈子平淡而幸福的日子。可惜她还是想得太简单了,李甲最终还是辜负了杜十娘的真情。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李甲”在内心里时真心喜爱“杜十娘”

4.两个作家都极力关注人性的善良,两部作品都歌颂了主人公纯洁的品性。

处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两位作者,之所以都将作为“妓女”的玛格丽特和杜十娘当做小说的主人公,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发现即便是“妓女”身上也会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茶花女:善良无私

玛格丽特美丽纯洁,善良无私,文雅端庄,虽然她曾一度沦落风尘,但仍然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向往真正的生活和爱情。她倾心阿尔芒,宁愿为他典当自己的珠宝,当阿尔芒误解她时,她又觉得人生处于最黑暗之中,因为她所真心相爱的那个人误解了她,伤害了她。

杜十娘:坚贞不屈

杜十娘貌美大方,坚贞不屈,心底善良,虽然她身为青楼女子,但是她“久有从良之志”,早就想离开青楼去寻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她托身于李甲,并不是看中李家的地位和财富,并不是为了繁华富贵,她只是单纯追求真挚爱情而已。

玛格丽特和杜十娘两位女性,一方面展现了底层人民的朴实心灵,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人性的善良可歌。两部作品告诉世人,即便是底层人民,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即便是风尘女子,也有追求爱情的尊严。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杜十娘”高兴地嫁给“李甲”,但她没有料到“李甲”是个负心汉

二、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其背后表达的“思想主题”各不相同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现实生活中的“妓女形象”都给人一种非常不好的印象,人们鄙视、厌恶、诅咒那些生活中社会边缘的失足女人,在一定意义上,她们代表着“道德沦丧”。

然而,作家们能够将写作的目光投向“妓女形象”,这是作家们“人文精神”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在这一点上,东方的作家要比西方的作家做得更好!

1.“茶花女”是西方文学中第一次描写并歌颂的“妓女形象”。

《茶花女》的横空出世,完全是因为作者小仲马的亲身经历。玛格丽特的形象,其原型就是小仲马与之一见钟情的巴黎名妓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因为小仲马的真心相爱,阿尔丰西娜·普莱西非常珍惜这段感情。

两人交往期间,由于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尚未完全杜绝和其他阔佬们的关系往来,小仲马一起之下就离开了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等小仲马再次回到巴黎,寻找他所爱的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时,发现这名曾经往来于巴黎上流社会、和自己相爱三年有余的巴黎名妓,已经患病去世了。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时,她才23岁。

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去世给小仲马巨大的震动,他怀着思念与忏悔之前,将自己囚禁于郊外,闭门谢客,把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故事写成了《茶花女》。

由于小仲马第一次将“风尘女子”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并加以歌颂,这给当时的法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争议。人们最终还是接纳了这部小说,“巨大的争议”也给小仲马带来了“巨大的名声”。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玛格丽特”的原型:阿尔丰西娜·普莱西

2.《茶花女》是对西方贵族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血泪控诉。

《茶花女》在发表之初,之所以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那是因为人们的舆论道德认为,一个身体污秽的妓女不应该成为小说的主角,更不能对这种妓女进行歌颂。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在反对《茶花女》的同时,巴黎的上流社会人物仍然在和各种各样的妓女名媛进行往来。

这其中就包括小仲马的父亲大仲马,大仲马在成名之后,就抛弃了小仲马母子,他瞧不起小仲马的母亲是一个裁缝,随后在巴黎和多位名媛、妓女保持情人关系。

小仲马在写《茶花女》时,将以大仲马为代表的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特征也融进了玛格丽特的人生道路中,在描写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歌颂玛格丽特的善良人性同时,也强烈地批判了巴黎上流社会阶层、贵族资产阶级的“荒淫生活”和“虚伪道德”。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玛格丽特”临时前,债主们都纷纷上门逼她还债

3.“杜十娘”是中国古代“妓女形象”的特殊代表。

中国作家早就开始关注“风尘女子”的生活及其生存状态了,除开历史上如梁红玉、苏小小、柳如是、董小宛、李师师、陈圆圆、李香君等著名的歌妓之外,还有许多真正坠入青楼、沦落床第的妓女。

她们要么像“琵琶女”那样能弹善奏,会歌弄舞,要么像“赛金花”那样富贵奢华,名扬天下。但是她们的结局都一样:“凄惨。”杜十娘也是其中之一。

杜十娘从小就被老鸨收养,13岁破瓜,接客无数。后来结识了江南纨绔李甲,双双坠入爱河。一心想着拥有美好爱情、过上幸福生活的杜十娘,没想到最后被李甲“转卖”给富家子弟孙富。

这对杜十娘来说打击太大:这既是一次爱情尊严的侮辱,也是一次人生理想的破灭。

作者冯梦龙塑造李甲将杜十娘转手卖给孙富这一情节,实际上是再一次向世人描写出青楼女子的悲惨命运。在世俗价值观中,“妓女”身份的女子依然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可,她只能像“物品”一样被卖来卖去。

但这一次,杜十娘不同于其他风尘女子。她最后主动拒绝了孙富的“好意”,随后将自己从妓以来所积蓄的全部金银财宝,统统都扔到滔滔江水之中,并随之跃身一跳,落入江水葬身鱼腹。

杜十娘性格刚烈,她跳江自杀,以死明志,敢于用自己卑微的生命向世俗反抗,这种反抗精神乃是中国古代众多妓女中少有的品格。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杜十娘”终于看清了“李甲”负心汉的嘴脸,伤心地将其痛骂一顿

4.《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礼教”的强烈批判。

杜十娘的“死”,虽然是她自己跳江自杀的,但更是被“封建礼教”所逼迫的。杀死杜十娘的“凶手”包括:

第一,“爱情负心汉”李甲。

从内心来讲,李甲也曾真心爱过杜十娘。但是他的爱情没有去努力建设和保护,导致孙富来出馊主意时,李甲毫无防御之心地中了圈套。但是,这不怪孙富,要怪就是怪李甲,他爱杜十娘,但是又不去保护她,最终竟然荒唐地又将杜十娘转卖出去。将杜十娘转卖给孙富,意味着“爱情和人生的破灭”。如果不是李甲对爱情的背叛,杜十娘断不至于悲愤跳河。

第二,“杀人不见血”的封建伦理观念。

李甲娶出杜十娘之后,之所以不敢乘船立即赶回浙江绍兴府,而是“浮居苏杭”,其主要原因在于李甲的父亲乃“封建礼教”之代表,必然不会接纳杜十娘。李甲又懦弱无能,不敢与压在他头上的封建礼教、宗法制度彻底决裂。表面上看,杜十娘是因为李甲的负心而跳河自杀,实际上则完全是封建伦理观念的追杀,让杜十娘无处生存。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杜十娘”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爱情,很快便化为泡影

三、两部作品的“悲剧性”分析

作为“悲剧性”,是指:进步、正直、善良主人公的有价值追求和不幸命运结局之间的矛盾冲突,激起人哀怜、悲痛、同情以至愤慨的审美特征。

人们在对悲剧的欣赏中,往往能够挖掘出深刻的价值,引起悲愤的力量。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正是“有价值”的被毁掉了,人们才会去寻找更多的“价值”。

玛格丽特和杜十娘无疑都是“有价值”的,她们身上甚至还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但是,这些“有价值”的东西随着两人的悲惨离世,而最终毁灭在人们面前。

1.真诚、纯朴、善良的毁灭。

玛格丽特和杜十娘,在天性中都透露着一种真诚、纯朴、善良,她们在坠入风尘之前,都是十分可爱的女子。然而,社会是复杂而又险恶的,两个女子又“可爱”变成“可怜”,在这个过程中,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和封建社会的“宗法伦理”要承担主要责任。 为了生存,两个可爱的女子被迫以身体为代价,来讨取阔佬纨绔的欢心。

阿尔芒的父亲之所以不能接受玛格丽特,因为在他眼中,玛格丽特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妓女,然而这些所谓的“道德败坏”的妓女,不正是像小仲马的父亲——大仲马那样的社会上层人物所塑造的吗?

杜十娘虽沦落风尘,但是她是真挚的、是单纯的,她没有想到世俗生活的风险,如果早有料到,她还不如一直呆在青楼里安逸享乐。然而,最终还是“封建礼教”下的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逼迫她走向的死亡,所有的真诚、纯朴和善良,都在顷刻之间毁灭殆尽。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玛格丽特”终于在孤独中去世,至死都未能再见上“阿尔芒”一面

2.爱情、理想、生命的毁灭。

玛格丽特和杜十娘都别无所求,就像寻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她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是小仲马和冯梦龙两个作者都极力表现的“人性之美”。

玛格丽特染上了肺结核之后,并没有前去医治,反而在得病后自暴自弃。这是她对自己“丧失真挚爱情”的一次报复,由于失去了阿尔芒的信任和爱情,玛格丽特痛苦万分。最终,玛格丽特带着她的爱情理想,在一片痛苦、孤独中去世。

杜十娘在得知李甲将她转卖给孙富之后,她突然间万念俱灰,她所追求的真挚爱情竟然就是“一场买卖”。痛苦之余,杜十娘将自己积蓄的价值数百金的翠羽明珰、价值数千金的古玩玉器以及无价之宝夜明珠、祖母绿、猫儿眼等珍贵财富统统倾倒于江河,随后在愤懑和绝望中跳河自杀。

玛格丽特和杜十娘曾经所追求、憧憬的美好爱情和理想人生,最后都随着生命的终结而彻底毁灭。被“虚伪道德”绑架的阿尔芒,和被“封建礼教”胁迫的李甲,最终都成了可恨的帮凶。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杜十娘”在悲愤和绝望中跳江自杀

3.悲剧的时代制造“时代的悲剧”。

玛格丽特和杜十娘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但更是“时代的悲剧”。虽然她们自己也有缺点和不足,但是,无论她们怎么努力,无论她们身上有多少“人性的闪光点”,都最终无法改变“被玩弄”“被遗弃”的悲剧命运。

在污浊黑暗的时代面前,她们个人身上的“人性闪光点”,是无法照亮整个社会的“丑陋阴暗”的;相反,她们身上微弱的光芒,会最终被整个社会的“丑陋阴暗”所吞噬。

玛格丽特和杜十娘的最大不幸,就是“生错了时代”。

这个时代本身就是视女人为物品加之随意玩弄的时代,这是一个悲剧的时代,任何人都可能被时代所伤害、所遗弃,何况像这些沦落风尘的底层女子,更是难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命运。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中国作家还是西方作家,都有着深刻的共识:他们将妓女们真实的生活记录下来,绝不用浪漫手法加以“虚构”和“敷衍”,而是直接展示其“美好”和“凄凉”,最终便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唤醒社会,改变时代!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小仲马将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故事写成了《茶花女》

结束语:

无论是小仲马的“玛格丽特”,还是冯梦龙的“杜十娘”,都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小说主人公的美好理想、爱情愿望与自身的缺点、过错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等,以及“繁华时代”背景下的卑微人物命运,都为两部作品烙上了“悲剧”的深刻印记。

不过,尽管属于“悲剧”作品,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对善良、正义、纯洁、尊严等高贵品质的歌颂,以及对负心、背叛、荒淫、虚伪等丑恶力量的批判,则是两部作品的“最大价值”和“永恒意义”所在!

阅读“茶花女”“杜十娘”:从“妓女”角度看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杜十娘》的故事千古流传

(如果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