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突然“眼紅”怎麼辦?如何預防“病從眼入”?

隨著返程高峰的來臨和大部分企業即將開工,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人們應如何做好眼部防護?而不得不宅在加家的青少年兒童,在疫情期間又應該如何科學用眼?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醫務總監詹行楷指出,在工作場所主動做好戴口罩、減少被傳染機會外,同時重視眼部被感染的可能性,做好科學防護。在疫情期間,在家要做好科學護眼,對於可暫緩就診的眼科疾病,希瑪眼科也組織多名專家開通線上諮詢,市民可足不出戶享受“遠程問診服務”。

疫情時期,突然“眼紅”怎麼辦?如何預防“病從眼入”?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醫務總監詹行楷


“看一眼”不會被傳染,重視眼部被感染的途徑

此前,北京大學呼吸科主任王廣發在武漢考察疫情時,不幸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並提到這次感染的可能途徑是沒有配備防護眼鏡引起。此後,有專家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可能通過結膜傳播。

對此,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醫務總監詹行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病毒通過眼部傳染的傳染途徑主要有:一是存在飛濺物(如血液飛濺物,插管時飛濺物等)和飛沫傳播(噴嚏或者咳嗽),二是間接接觸傳播(例如手擦眼睛),通過汙染的手或者物體,以及眼部分泌物和淚液的傳播等可能性。

據瞭解,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人群中出現了結膜炎或者以結膜炎為首發症狀的病例,這類結膜炎目前沒有特異性表現,可能類似於病毒性結膜炎,如結膜充血或伴水腫,水樣或粘液分泌物、結膜出血等。因此,通過了解病毒傳染眼睛的途徑,與紅眼患者對視並不會傳染病毒。

當然,正確瞭解傳染途徑,也不必過度緊張與恐慌,重視眼部被感染以及可能成為存在傳染源的可能性。對於在公共場所無防護的眼睛,倡議大家都戴口罩,那麼這種飛沫傳播的可能性就極小,對一般人群來說,無需佩戴護目鏡、防護面罩,最關鍵的要勤洗手和正確洗手,不要以手摸眼及口鼻,防止間接接觸傳染的發生。當然,如果個人有條件的話,在公共場所也可使用“安全眼鏡” 保護。

在家“聚精會神”易傷眼,保護視力也需“左顧右盼”

大家都知道疫情期間宅在家裡是最好的選擇,要做到保護眼睛不受外傷,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少看手機,在家要勤洗手,不揉眼,不要以手摸眼,鼻及口腔;不隨意丟棄眼部分泌物或者淚液擦拭物。但對於宅在家的青少年兒童,不少家長們已經在為孩子的視力擔憂了。

詹行楷指出,青少年因近距離用眼過度導致近視的發生和加深。" 近視 " 是眼球的前後徑增長所引起的,生物體的特性是會不斷為適應環境而改變自身結構的,當我們長時間視近物的時候,為了適應看近這個環境,大腦就會指揮身體儘量地做出一些改變來適應看近的環境,眼軸就會發生變化,青少年在長身體的過程中本身眼軸就是不斷增長的,不可能變短,所以為了適應長時間看近,眼軸就變得更長。所以過分 “聚精會神”地看近物,就會發生近視和使近視加深。

詹行楷建議,防控近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少近距離用眼的時間。所以,青少年一定要少看手機,因為手機太讓人 “聚精會神”了。他提倡,看書的時候至少要做到閱讀 15 分鐘,休息 1 分鐘,提倡做到適當的“左顧右盼”,這時會把視線從書本上移開,或閉上眼睛回憶剛剛的內容;或邊回憶邊看看較遠的地方,就可以讓眼睛得到最好的休息。

疫情期間選擇性就醫,眼疾也可線上問診

對於疫情時期一些眼科疾病也不得不前往就醫的情形,詹行楷建議,對於突發紅眼或者視力下降,需先進行自我評估,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接觸史或及發熱等症狀,及時排查病毒感染,並在自我防護前提下及時就醫。

目前,希瑪眼科醫院已採取建立預警機制、設立發熱預診分診、配備必要防護用品,並要求每個到院的人進行體溫檢測及登記必要信息,同時設立臨時隔離室、開啟具有消毒功能的新風系統、每日做到全面消毒等措施,為迎接接診做好防控疫情的準備。

對於近視眼、斜弱視、一般的輕度眼紅乾澀、不伴有其他症狀的眼前黑影飄動和藥物控制良好的青光眼等眼部慢性病變,可暫緩就醫。為了方便廣大市民及近視眼兒童、家長,減少來院交叉感染的風險,希瑪眼科醫院已開通互聯網醫院服務平臺,組織專家每天 9:00-18:00 為市民提供線上諮詢服務,市民可關注醫院公眾號進行眼睛問題諮詢。


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 通訊員 連少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