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制造的悲剧


莫泊桑《巴蒂斯特太太》|“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制造的悲剧

心理学是门很有趣的学问,揭示了很多共性的问题。生活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个人,大多都逃不脱各种心理效应的窠臼。现实生活中如此,小说中也同样。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巴蒂斯特太太》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

富商女儿在11岁时遭遇了一场可怕的意外:被一个男仆性侵。她被摧残了三个月,差点死掉才被发现。混蛋男仆得到了公正的判决,可怜的女孩却带着耻辱的烙印长大。所有人都歧视并远离她,她变得孤僻又忧郁,街上的痞子叫她“巴蒂斯特太太”,这是那个侮辱并毁掉她一生的男仆的姓。

长大后的女孩是个美人,却从没有当地的小伙子靠近过她。新上任的省长带来了自己的私人秘书,一个不一样的小伙子。他对这姑娘一见钟情,虽然从别人那知道了发生的一切却毫不在意,最终娶她为妻。姑娘后来怀了孕,大家也似乎慢慢接受了她。

意外发生在当地盛大的合唱比赛后,姑娘丈夫作为省长秘书给获奖者颁奖,拿到二等奖的合唱团代表把奖牌扔到了秘书脸上,并拿他太太的过往讽刺他。不懂慈悲的市民哈哈大笑,喧声四起,把焦点对准了那个可怜的“巴蒂斯特太太”。颁奖仪式在混乱中中断,被嘲讽的夫妇回家时,年轻太太跳进路过的河中溺水身亡。

读完小说,嗟叹之余回想,这个可怜女孩的人生正是大众陷于“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而制造的悲剧。


莫泊桑《巴蒂斯特太太》|“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制造的悲剧

被“晕轮效应”打上耻辱烙印的女人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小说中那个11岁的女孩被残酷地玷污后,就成了众人眼中污秽不洁、可鄙可耻的象征,这样的坏印象被无限放大,盖过了其他,可怜的女孩从那一刻起就被众人打上了“肮脏可耻”的烙印,至死也没有消失。

这个可怕的烙印让她从小失去了玩伴,失去了大人的爱抚,成了被人悄悄议论的怪物。

长大以后,情况变得更糟。同龄人排挤她,嘲笑她,大家从不与她打招呼,痞子们还叫她“巴蒂斯特太太”,这是那个侮辱她,毁掉她一生的男仆的姓。

直到她终于结婚怀孕,也没能摆脱这个耻辱的烙印,人们随便用她的伤疤来泄私愤,甚至她跳河身亡后也没有洗脱烙印。教士拒绝让她的灵柩进教堂,她只能葬在山上的公墓里。

莫泊桑《巴蒂斯特太太》|“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制造的悲剧

晕轮效应

“从众心理”让所有人稀里糊涂充当了杀手

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由此看来,从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这个小城的人是如何在从众心理的诱导下,成为公共杀手的呢?

当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被公之于众后,大家对她的嫌弃多过了同情。

“她几乎没被大人亲吻过,他们或许是害怕触碰她的额头会弄脏嘴唇吧。”“每当她从街上经过,所有人都会转头去看她。家里甚至找不到一个能领她散步的保姆,别人家的保姆也离她远远的,好像这个孩子身上携带着传染病,所有靠近她的人都会被传染一样。”

小女孩在孤僻和忧郁中长大,却迎来了更大的排挤和鄙视。

“年轻姑娘们像躲鼠疫似的离她远远的。……她们阴险地窥视她,头碰头地说她坏话,暗地里冷笑。”“大家几乎从不与她打招呼,只偶尔有一些男人会向她脱帽致意,母亲们都假装看不见她。”“就算是父母在他面前也很不自在,仿佛是为了某个无可挽回的错误而无休止的耿耿于怀。他们对待女儿的态度,就如同对待刚刚被放出来的罪犯儿子。”

在遭遇过那一段非人的经历后,又在这样没有一丝温情的冰冷世界中长大,女孩的心里会何等敏感和自卑可想而知。

当终于有了尊敬爱护她的丈夫,本以为噩梦结束,没想到这难得的美好也不过持续了一年左右。大家因为一个恶作剧的触发就群起而攻之,在众人强大的嘲讽和侮辱面前,她愈合不久的伤疤又被狠狠揭起。

他接过奖牌就扔到了秘书脸上,并且叫嚣:“把这臭奖牌颁给巴蒂斯特吧!你还欠他一个一等奖奖牌!就像你欠我的一样!”

“当时在场的有一大堆市民,许多人只管哈哈大笑,市民们是不懂慈悲心的,也不管什么分寸不分寸,所有人的目光立即对准了这位可怜的夫人。人群中不知某处又有一个声音叫喊:“Hi,巴蒂斯特太太!”随后响起一阵哄闹声,有开心的,也有恼怒的。

这一群人的情绪被鼓动起来,喧声四起,人们摇晃着脑袋,一遍又一遍高喊着这个称呼,踮起脚尖争看那可怜女人的反应。有的丈夫甚至用胳膊把妻子托举起来,好让她们能瞧个痛快;还有人到处打听:“哪一个哪一个?穿蓝衣服的那个吗?”小孩子们学公鸡打鸣,哄笑声此起彼伏。

就这样,在从众心理的诱导下,这群疯狂的市民用嘲笑和讥讽让这个年轻女人肝胆俱碎,心痛欲绝,最终杀死了她。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过:

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

人们在从众心理的裹挟下,稀里糊涂做了残忍的杀手,而他们却不必为此负责。

群体是无名氏!无名氏不需要为他所做的任何事情承担责任。因为无名,所以无由指控。——古斯塔夫.勒旁

莫泊桑《巴蒂斯特太太》|“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制造的悲剧

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是推波助澜的帮凶

追根溯源,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是这个悲剧的帮凶。

长久以来,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始终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被侵犯的女性得到的鄙弃往往多过同情,这种长达千年男尊女卑的意识早已深入骨髓。因此性侵犯带给女性的伤害,从生理到心理一直在持续。作为凶手的市民们,这种心理由来已久,也是一种意识的基因传承。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

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只不过是遗传基因控制下的无意识,深渊中的隐秘心理活动的产物,或许永远也不会有人能够在他的有生之年,得以一窥潜意识的暗黑世界的真相,基于在这个深层次结构之中的是生物无数个世代传承相对的无计其数的共同特征,正是这些永远也不为我们所知的共同特征构成了一个种族的先天秉性。

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成了众人用语言和神态“行凶”的帮手。

结语

因为本性使然,人们常常在特定情况下做出一些并不理智的行为,从而造成了对别人的伤害。

希望每个人在做事之前,都能独立而清醒,谨慎而客观。希望这个悲伤的故事,能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