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雪中送炭,161吨大飞机坠毁西北,500名中国专家一举攻克难关

众所周知,大型运输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现如今大中型运输机越来越成为军用飞机中的重要机种,大中型运输机在现代化军事行动中可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存在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一支军队是否具备战略运输以及远程打击的能力。而在大中型运输机的基础上也是相继衍生出加油机、预警机、侦察机等一大批在军事行动中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的作战平台,因此如今世界各国也都把研制和拥有大中型作为本国空军发展的重要目标。

巴铁雪中送炭,161吨大飞机坠毁西北,500名中国专家一举攻克难关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一直受制于国内薄弱的工业基础,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也是相当的缓慢,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只能够靠仿制的运5来担当主力的机型;另一种装备数量比较多的运8,因为技术问题直到1974年才进行了首飞,但当时运8不论是在运载能力上,还在在飞行能力上都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在高温高原性能方面较差。

巴铁雪中送炭,161吨大飞机坠毁西北,500名中国专家一举攻克难关

直到2013年,我国的首款大型运输运20成功完成首飞,这款战机作为大型多用途的运输机,可以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运输任务,跟中国空军现在装备的伊尔76想比较,运20在发动机和电子设备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载重量也有提升,同时运20的短跑起降性能比较优异,是有一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运输机。

巴铁雪中送炭,161吨大飞机坠毁西北,500名中国专家一举攻克难关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了生产大型运输机的想法,当时我国也生产出了运10试验机,但受困于技术、经费的限制,该项目最终没有进行下去;当时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自备文具,还因为条件简陋只能趴在食堂的大桌子上进行画图纸,有的人甚至把集装箱当作了小组的办公室,废寝忘食的工作,只为能够给祖国造出一架世界领先的大飞机。但即使这样的艰苦努力,制造工艺的进步也绝非能够在在一朝一夕间就能够弥补的,想要一夜之间造出一流的大飞机几乎不能完成。

巴铁雪中送炭,161吨大飞机坠毁西北,500名中国专家一举攻克难关

1971年12月19日这一天,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飞机在我国上空发生了故障,不幸坠毁。经过巴基斯坦工作人员考察后,十分大方地把这架重达161吨的波音707飞机的残骸赠送给了我国。要知道当时波音707飞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客机,长期以来我们的专家也都一直想借鉴一下波音707的制造工艺。但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我们根本没有渠道获得波音707这样的飞机,此时巴基斯坦的赠送对于我国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本来还一筹莫展的运10项目组听闻这个消息后,一行500人立刻坐上飞往新疆的飞机,对这架坠毁在新疆的波音707展开了技术分析,当时很多运10项目组的专家恨不得将所有飞机的残骸都研究一个遍,毕竟这对于中国大飞机的研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经过长达3个月时间的日夜研究,我们的专家也终于吃透了这款飞机的技术,不久后我国的运10便进行了成功试飞,而运10的试飞也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的一项空白,不过话又说回来,今天我们能够在飞机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是离不开我们老一辈军工人员的付出,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如今我们才能够研发出运20,让中国在大飞机领域傲立在世界之巅。

弱国无外交,只有军事力量上强大了,才能让祖国立于不败之地,让世界所忌惮。祖国强大的背后是无数像运20总设计唐长红一样爱国的科研人员,他们用自己的满腹智慧和满腔热血为祖国的强大鞠躬尽瘁。

巴铁雪中送炭,161吨大飞机坠毁西北,500名中国专家一举攻克难关

正是有了唐长红、钱学森、邓稼先、黄旭华、杨伟等一代又一代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中国才能够在短短70年内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让我们向这些科学家致敬。中国的这些科学大师们,之所以能够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取得如此令世人惊叹的成绩,根本原因是在于他们都拥有着扎实的数学基础。众所周知,数学是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得到的学科,生活中小到路边做生意,大到精密武器的研制,这一切都是离不开数学的。

然而,跟现在和平年代的教育环境相对比,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学习环境是非常艰苦的;他们处在民国那种战乱不断的年代,却拥有着如此好的数学基础,这一切得益于民国时期扎实的数学教育。

巴铁雪中送炭,161吨大飞机坠毁西北,500名中国专家一举攻克难关

在民国那个时期,出了很多的教育名家,而其中一名叫做刘薰宇的数学大师非常有名。而他的数学的教育上更是有着很独特的方式,与常规的数学教育不同的是,刘薰宇在教导数学时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讲故事。在他看来不管是什么学科,只要孩子感兴趣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他在教育孩子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把一些枯燥的问题,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出来。比如关于函数的这个讲解:

曾经有一个穷书生,再一次偶然的机会像与一位富家千金小姐相爱,两人结婚后书生才发现其实自己的老婆很厉害,在家里每天都训斥自己。后来书生中了状元,也当了大官,但是仍然还是被老婆婆训。于是书生便鼓起勇气问自己的老婆:为什么我现在做官了,你还是对我大呼小叫呢?书生老婆一笑说到,当初我嫁的是穷书生,那我就是穷人家的妇人;而现在你当官了,我自然也就成了官太太,这个水涨船高的道理你怎么都不懂呢!这就是我们数学中说所的函数,故事中刘薰宇先生把书生比作了是X,书生老婆比作了是Y,Y总是随着X的变化而改变(书生老婆的地位会随着书生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可以说这个故事是刘薰宇作品当中最常见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在刘薰宇的作品当中比比皆是,现在刘薰宇先生的著作经过整理,精华全部被后人汇总到了《给孩子的数学三书》中;这套书最大特点就是融合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可读性为一体。中小学生都适合,大人看完也能轻松的给孩子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